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王審知

[佛光大辭典]

(862~925)五代十國閩王。光州(河南)固始人。字信通。唐僖宗時黃巢為亂,領有閩五州之地,昭宗時為福州武威軍節度使,封琅邪王,後受後梁太祖封為閩王。性儉約,能禮賢下士。致力於佛教之建設,如造佛像、建塔、寫經等事,更能厚遇僧眾,如雪峰義存等,遂造成福建佛教之隆盛。後唐同光三年歿,世壽六十四。子鏻於後唐明帝長興四年(933)稱帝,追尊之為太祖。〔五代史卷六十八〕 p151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王審知(862~925)

五代十國閩王。字信通,光州固始(河南省固始縣東)人。唐末天下混亂,審知與兄王潮跟隨流寇王緒侵襲各地,後入福建,占有福建五州(福、泉、漳、建、汀)。唐‧乾寧四年(897),任武威軍節度使,封琅邪王。唐室滅亡後,受後梁太祖冊封為閩王。

其人雖出身盜賊,但生性儉約,能禮賢下士,頗孚人望。此外,亦保護佛教,並致力於興寺建塔。天祐二年(905),將五0四八卷大藏經珍藏於青山。又歸依雪峰義存,對興隆福建地方的佛教功績頗著。後唐‧同光三年(925)卒,享年六十四。諡號「忠懿王」。

〔參考資料〕 《舊五代史》卷一三四〈王審知傳〉;《新五代史》卷六十八〈王審知傳〉,常盤大定《支那佛教の研究》(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馬鳴

(人名)佛滅後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論師名。有馬鳴比丘,馬鳴大士,馬鳴菩薩等稱。梵名阿濕縛窶沙Aśvaghosa,其紀傳諸說不同。

羅什譯馬鳴菩薩傳曰:「馬鳴菩薩,長老脅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門,世智聰辯,善通論議。唱言若諸比丘能與我論義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則不足公鳴揵椎受人供養。時長老脅在北天竺知彼可化。以神力乘空到中天竺,命眾打揵椎。與彼論議使之墮負,遂化為弟子。師還本國,弟子住中天竺弘通佛法,四輩敬服。其後北天竺小月氏國王伐於中(中天竺)國,圍之。中天竺王遣使問所欲?答曰:汝意降伏者,送三億金,當相赦耳。王言此國無一億金,如何可得三億耶?答言汝國內有二大寶,一佛,二辯才比丘,以此與我足當二億金也。比丘請王應其求,王聽其言與之。月氏王還本國,諸臣曰:王奉佛固宜,比丘則天下皆是,當一億金,毋乃太過。王審知比丘高明勝達,其辯才說法,乃感非類。七疋餓馬請比丘說法,諸聽者無不開悟,王繫此馬於眾會前以草與之,馬垂淚聽法無念食想。於是天下知比丘非尋常,以馬解其音故,遂號為馬鳴菩薩。於北天竺廣宣佛法,導利群生,四輩敬重,稱為功德日。」

付法藏傳五曰:「脅比丘付法於富那奢而涅槃,富那奢一時在閑林思惟。有一大士,名馬鳴,智慧淵鑑,有所難問,無不摧伏,起大憍慢,草芥群生。富那奢知其可化,與彼論二諦義,使之屈伏,遂為弟子。富那奢既涅槃,彼於華氏城(在中天竺摩竭國)遊行教化,大建法幢,摧滅邪見,作妙伎樂。名[口*賴]羅,其音清雅哀婉,宣說苦空無我法。時城中五百王子開悟出家,華氏王恐其民人聞此樂音,捨離家法,國土曠廢,令國內禁止其樂。時月支國旃檀罽昵吒王發兵向此國,國王降伏,索九億金。國王即以馬鳴及佛與一慈心雞各當三億,奉獻罽昵吒王。王大喜,納受之還本國。於是馬鳴以大行願,演甘露味,為王興大饒益,度脫無量億人,所作已,捨命行。」

婆藪槃豆法師傳曰:「佛滅後五百年中有阿羅漢名迦旃延子,住罽賓國,與五百阿羅漢及五百菩薩共製八犍度論,而欲更作毘婆沙釋之,時有馬鳴菩薩,舍衛國婆枳多土人,能通內外典,迦旃延子請之,與諸羅漢及菩薩共研定義意,使馬鳴著文,經十二年毘婆沙論方成。」

摩訶摩耶經下曰:「佛涅槃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已上諸說年代國名大同小異,蓋同一之人也。釋摩訶衍論一,記六馬鳴,其中第六舉摩訶摩耶經所說之馬鳴,即今之菩薩是也。且言:「如是諸經各各別說,隨機現應,無相違過。馬鳴菩薩當何位人?何城誕生?何因馬鳴。(中略)馬鳴菩薩,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論其因,第八地內住位菩薩。西天誕生,盧伽為父,瞿那為母,同生利益。過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輪陀,有千百鳥,皆悉好聲。若鳥出聲,大王增德。若不出聲,大王損德。如是諸鳥若見白馬則出其聲,若不見則不出聲。爾時大王求白馬,終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眾此鳥鳴者,都破佛教獨尊獨信。若佛弟子此鳥鳴者,都破外教獨尊獨信。爾時菩薩用神通力,現千白馬,鳴千百鳥。紹隆正法,令不斷絕。是故世尊名曰馬鳴。」西域記八曰:「有阿濕縛窶沙(唐言馬鳴)菩薩者,智周萬物,道播三乘。」


[佛光大辭典]
西禪寺

位於福建福州西郊之怡山。原為梁朝煉丹士王霸所居,唐代貞元十二年(796),建立沖虛觀祀之,後廢弛。唐咸通八年(867),曾隨禪宗溈仰宗初祖溈山靈祐就學之懶安大安來此居住,改寺號為清禪,未久又改稱延壽。後唐時,閩主王審知請雪峰義存之弟子超覺大師長慶慧稜住持。慧稜之後,常慧、妙果大師弘辯、藏用等先後來此住錫。宋代景祐五年(1038),改稱怡山長慶院。宣和年間(1119~1125),改稱西禪寺。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重建,明末衰破,清代順治年間(1644~1661)曾重修。本寺占地約百畝,大小建築凡四十餘座,大部分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8)微妙禪師往海外募資重建者,規模雄偉。 p2587


師備

(835~908)唐末五代僧。福州閩縣人,俗姓謝。幼憨黠,好垂釣,常泛舟自娛。唐咸通(860~873)初年,年屆三十始脫塵志,投芙蓉山靈訓禪師落髮。受具足戒後,行頭陀法,終日宴坐,人稱備頭陀。與法兄雪峰義存親近若師徒,同力締構,參學者眾。偶閱楞嚴經,發明心地,諸方請益者如水歸海。初住梅谿普應院,不久遷玄沙山,應機接物凡三十餘載,學侶八百餘人。時有閩帥王審知,事以師禮,曲盡殷勤,並奏賜紫衣,號「宗一大師」。梁開平二年示寂,世壽七十四(一說七十或七十五)。有語錄三卷傳世。〔宋高僧傳卷十三、景德傳燈錄卷十八〕 p4096


湧泉寺

位於福州鼓山白雲峰麓。唐末,州人於山廬墓,制滿拆廬,有泉湧出。山中原有華嚴寺,據傳其地有潭,潭中有毒龍,唐建中四年(783),靈嶠誦華嚴經逐之,遂建寺宇,稱華嚴寺,於會昌法難時荒廢。後梁開平二年(908),閩王王審知重興,稱湧泉寺;雪峰義存之法嗣神晏禪師主之,擴建殿寮,遂成叢林。宋真宗賜額「湧泉禪院」,明永樂五年(1407)改稱為寺。永覺元賢、為霖道霈皆曾住錫於此。

本寺迄今已有千餘年歷史,為東南第一禪剎。寺中之建築,隨山勢佈局,得天然形勝。規模宏偉,列為福州五大禪寺之一。另有著名之十八景,如更衣亭、迴龍閣、喝水岩、半山亭等。寺以藏經、藏版著稱,有明代南北藏、清代龍藏等,及康熙初年道霈所著大方廣佛華嚴經纂要一二○卷雕版,計二四○○片,為我國佛典古版收藏之寶庫。〔鼓山志卷二、福建通志卷二六四、大清一統志卷三二六〕(參閱「鼓山」5713) p5058  


萬歲寺

位於福建福州九仙山。原為唐末天祐元年(904)瑯琊王王審知所創建之七層塔,初稱報恩定光塔,後梁開平(908~910)初年改稱萬歲塔寺。宋熙寧八年(1075)建立千秋堂,乾道九年(1173)改為華峰堂。王審知曾投入巨資營建伽藍,並納入大藏經五千餘卷,為佛教展開文教政策之設施。更每日營建盛大齋會,當時高僧雪峰義存、玄沙師備、安國弘瑫、安國慧球等諸師均曾參與其會。 p5544


鼓山

位於福建福州東郊、閩江北岸。山勢綿延十七公里,嶺上有巨石,其形如鼓,故稱鼓山。山由數峰組成,其最高者稱大頂峰(又稱屴崱峰)。其他尚有白雲峰(俗稱小頂峰)、鳳池山、香爐峰、鉢盂峰、東峰、雙髻峰、獅子峰等。山上原有華嚴寺,相傳係唐建中四年(783)靈嶠禪師降伏毒龍之地。會昌法難後,即告荒廢。。後梁開平二年(908),閩主王審知重建,並請雪峰義存之法嗣神晏駐錫。宋真宗時,賜「鼓山白雲峰湧泉禪院」之額。明永樂五年(1407),改稱「湧泉寺」。嘉靖二十一年(1542)燒燬。後經永覺元賢、為霖道霈、遍照興隆、光耀、空老等諸師之經營構建,諸殿宇、堂樓、山門、寮舍等漸備。今所存者皆係元賢、道霈之後所重建者,其堂殿樓閣之完備具足,實為我國現存佛寺中之罕見者。〔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一七九、職方典第一○四○、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六〕 p571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代佛教

五代佛教是敘述從西元907至959五十餘年間,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的佛教。這時中國又南北分裂,北方是五代更迭,南方則先有前蜀、吳、吳越、閩、南漢,繼有荊南(又稱南平)、楚、後蜀、南唐諸國(通常連同北方在後周時割據獨立的北漢,合稱十國)。北方兵革時興,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國家又對佛教執行嚴格的限制政策;南方則各國相安,社會比較安定,帝王都熱心護教,因此兩方的佛教,一則勉強維持,一則續有發展,其情況各不相同。

北方從後梁到後漢,各代對於佛教多因襲唐代的舊規,也例行誕節詣寺行香、齋僧、僧道對論、賜紫衣師號、度僧等事,但對僧尼的管理則比較嚴格。管理機構為祠部(後梁),後設功德使(後唐)。度僧一向禁止私度,如後梁‧龍德元年(921)即再申明令,願出家者須入京師比試經業。後唐、後晉也同此限制,並禁新建寺院。不過後來政令漸弛,寺僧仍歸浮濫,直接影響到國家的賦稅、兵役,所以到了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便毅然對佛教予以沙汰。凡未經國家頒給寺額的寺院,基本上一律廢除,僅在原無敕額寺院的地方許留一、二所。又禁止私度,出家必須通過嚴格的讀經試驗。更禁止當時流行的燒身、煉指等眩惑世俗、殘害肢體的行為。這一措施的結果,國境內寺院廢除的過半。因廢寺院還連帶將民間保存的銅製佛像全數沒收,用來鑄錢,以充實國家的經濟。這對佛教本身來說,澄清了一切紊亂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整頓,並不算是很壞的事,其性質也和前代各次的破佛措施不同,只是北方佛教原來僅獲維持的,經此波折就更見衰落了。

在南方,各國割據的局面,如吳越、南漢、閩國等,歷時都比較長久,又大體相安,互不侵犯,各在境內還實施些有利民生的改良政策,使經濟有所發展而社會日趨安定。各國帝王多有濃厚的宗教信仰,對於佛教的建寺(如閩地在王氏統制時,凡增建寺院二六七所,後改屬吳越,二十七年中又增二二一寺;到後周‧顯德初大廢佛寺,杭州寺院獲存者仍達四八0所)、造塔(如閩王王曦於永隆三年,即941年在福州烏石山麓建崇妙保聖塔,南漢王劉鋹於大寶十年,即967年在廣州造千佛鐵塔,今均存。又吳越王錢弘俶於後周‧顯德初效阿育王故事,鑄造八萬四千小銅塔,中納《寶篋印陀羅尼經》印刷卷子,頒佈境內,十年方竣)、造像(如閩王王審知在後唐‧同光三年,即925年冶銅鐵三萬斤來鑄釋迦、彌勒諸像)、寫經(如閩王室在後唐‧同光元年,即923年寫金銀字藏經五藏等),以至度僧(如閩地初於後唐‧天成三年,即928年度僧二萬,自後閩僧日見增多,降至南唐,度僧仍極浮濫,金陵一地即有數千人),所以當時南地佛教始終在發展。

唐代所有各宗派,到了五代時,只禪宗和天台宗因根據地在南方,條件優越,得到更大的開展。南方禪宗在唐末時,曹洞崛起,大振青原(行思)一系的宗風。同系德山門下的閩僧義存(822~908)參學歸來,構居福州西山的雪峰,唐末受到閩王王氏的優禮,十數年間,替他建寺造像、厚施養眾,於是教化之盛,甲於天下,四方僧眾趨集,冬夏常有千五百人。其門徒中又多傑出人材,如玄沙師備(835~908)、洞岩(越州)可休(874~940﹖)、鵝湖(信州)智孚、長慶(福州)惠棱、鼓山(福州)神宴,都得閩王尊重,分燈化俗。其中玄沙從《楞嚴經》入道,識見尤屬特別,化行尤廣。繼有羅漢(漳州)桂琛(867~928),曾參雪峰法會,但得旨於玄沙,門眾推為上座,大弘玄沙之教,遍於全浙。從桂琛得法的有文益(885~958),後為南唐元宗迎住於金陵報恩禪院,死後私諡「法眼」,衍成法眼宗。其弟子有天台德韶(891~972),為吳越國師。門下有永明延壽(904~975)溝通禪教,後著《宗鏡錄》,成一大家。還有義存另一門人雲門(韶州)文偃(﹖~949)為南漢高祖所尊禮,教化很盛。其門下香林澄遠(﹖~987)後更光大,成為雲門宗。此外,臨濟宗由興化(魏府)存獎(830~888)、寶應(汝州)慧顒(﹖~952)相承;曹洞宗由洞山雲居道膺一系同安道丕、同安觀志相承;溈仰宗由仰山南塔乏(850~938)一系相承;各弘化一方,與法眼、雲門並行。禪家五宗,至此完全建立。

天台宗在五代時直傳湛然之學的有義寂(919~987)。他因德韶的推荐,見重於吳越王錢弘俶。錢氏特為他在天台山建螺溪道場。又接受他的建議求會昌以來散失了的天台教籍於高麗。其後高麗遣諦觀送了智者諸大部著述來浙,於是一宗典據大備,呈中興之象。義寂之傳有義通(927~988)、宗昱,通後傳四明知禮,更大昌此宗之說。

當時北方的義學是不主一宗而以疏通性相、精研大小乘的綜合形式出現的。常習的經論有《法華》、《涅槃》、《仁王》、《維摩》、《彌勒上生》等經,《中觀》、《唯識》、《俱舍》等論,而以《百法》、《因明》二論歸之名數與立破法門,視為研學方便,敷講尤為普遍。講家著名的撰述有彥暉(後梁,840~911)的《百法論滑台(所住地方)鈔》,歸嶼(後梁)的《百法鈔會要》,虛受(後唐)的《俱舍疏鈔》及《法華》、《百法》、《唯識義章》,貞辯(後唐)的《上生經鈔》,可止(後唐)的《法華頓漸教義鈔》,智江(後周)的《百法瑞應鈔》,繼倫(北漢)的《因明論演祕鈔》、《法華經鈔》等。又《法華》的研究本來在南方是以天台之說為正宗的,而北方學者南來講說卻常用慈恩宗義相溝通。如可周(後唐)於乾寧四年(897),節《法華玄贊》為五卷《評經鈔》,又為音訓並解釋道宣的《法華經序》,乾化二年(915)以後即在浙江一帶弘傳其說。又皓端於杭州撰《金光明經隨義釋》,會通慈恩、天台兩家宗要,而啟發了天台內部異解的端緒。像慈光晤恩(912~986)即曾從皓端聽習經論,而後契入天台,著《玄義》、《文句》、《止觀》、《金光明金錍》科總三十五帖,繼而就發《金光明玄義》真心觀之難,引發了天台宗山家、山外兩派的論諍。

此外關於律學,從中唐以來就是南山、相部、東塔三宗並行,未得統一。五代時還保持著同樣狀態。其在北方,新章宗(即東塔)一系仍在流行,著名的律師如貞峻(847~924)即在東京開寶律院為新章宗主。從乾化元年(914)以來,十年之間度僧尼三千餘人。又相國寺澄楚(889~959)亦為新章宗律主,後晉初入內道場,為皇宮妃主等落髮受戒。他一生臨壇度僧尼八千餘人。至於江浙地方,則南山律更盛。律師元表原在長安西明參與法寶講席,廣明中(880)來越州講南山律鈔,諸郡學人莫不趨集。其門人杭州景霄(﹖~927)著《簡正記》二十卷。又有守言再傳元解,後為南山宗正系。又法寶高足慧則(835~908)亦於廣明中南來傳律,其弟子希覺(864~948)著《集要記增輝錄》(《集要》為慧則之作)。其門下有贊寧(919~1001),為吳越僧統,都是宏傳南山宗的有力者。

五代時寫經閱藏的風氣也很盛,但南北所寫大藏,依據略有不同。北方多寫《貞元錄》入藏經,這較《開元錄》入藏的多出三百餘卷。南方通常依《開元錄》寫經。南唐‧升元二年(938)曾由僧勉昌請編李長者所撰《華嚴經論》四十卷入藏。保大三年(945)僧恒安又從關右取得《貞元錄》續入藏經,連同《千鉢曼殊室利經》十卷、《一切經源品次錄》三十卷,共三七三卷,編成《續貞元釋教錄》,請寫錄施行,這樣南方就也有《貞元錄》入藏經的寫本了。另外,和寫經連帶著有音義之作。如漢中沙門可洪,從後唐‧長興二年到後晉‧天福五年(931~940)費了十年功夫,撰成《大藏經音義隨函錄》三十卷,訂正了玄應、厚師(西川)、謙師(浙右)、郭迻(河東)諸家舊作的錯誤,其書今存。又行瑫(895~956)也以訂正郭迻音義的用意,撰述《大藏經音疏》五百餘卷,幾乎等於疏解一部大藏意義。其書曾風行兩浙,全部已佚,最近僅在日本發現其第三0七卷寫本一卷。當時講家博學的大都遍覽全藏。如貞海(後唐)擅長《法華》,三十餘年間講經三十七座,閱覽藏經兩遍。從隱(後漢)通《彌陀》、《中觀》、《百法》三種經論,嘗為大眾一日作三講座,閱藏一遍。智佺(後周)講《百法論》百餘遍,登座多不臨文,但憑記憶講述,卻極流暢詳盡,閱藏三遍以為參考。文輦(南唐)習禪,也覽大藏三遍,以佛言為定量。義楚(後周)精於《俱舍》,講《圓暉疏》十餘遍,也閱藏三過,並纂成類書《釋氏六帖》二十四卷,今猶存。

五代時佛教藝術無大發展。如在敦煌石窟,五代所築窟存三十三個,其中塑像僅保存了唐代的舊規模,壁畫也缺乏生氣。惟雕像之存於杭州南山區的摩崖龕像(西方三聖像等)較勝。在此時塑像和畫像裡,十六羅漢等題材特別流行。如杭州雷峰塔有金銅十六羅漢像,煙霞洞有十六羅漢像,皆吳越時造。在僧俗間有好些人以畫羅漢著名,如後梁‧李羅漢(因善畫羅漢而得名)、後蜀‧貫休(禪月大師)等。又唐末奉化(明州)有布袋和尚契此,自稱彌勒化身,江浙間多有信者,也時圖畫其像。至於佛教建築,特別在造塔方面,因鑒於木材之易引火災,改用磚石,其結構形式雖基本上模仿木塔,但附加雕刻,別有特色。現存遺構在南方較多,如福州的崇妙保聖塔(閩國時造)、杭州保俶塔(吳越時造)、南京棲霞寺舍利塔(南唐時改建)、蘇州虎丘雲岩寺塔(南唐時造﹖)。

另外,當時僧徒有學包內外、吟咏風騷的好尚,故很多擅長詩文或書畫的。如可止(後唐)有《三山集》收詩三五0篇,齊己(後梁)有《白蓮集》共收詩八百首,棲隱(楚)有《桂峰集》,徧徵(吳越)有詩文集七卷,虛中(楚)有《碧雲詩》,希覺(吳越)有雜詩賦十五卷,貫休(後蜀)有《禪月集》等。其能書的則有貫休和他的弟子曇域(能篆書),又晚巒(能草書)等。能畫的有智暉(後唐)、智蘊(後周)、蘊能(吳越)等,都很著名。(呂澂)

〔參考資料〕 牧田諦亮《五代宗教史研究》;道端良秀《中國佛教通史》第十六章。


師備

唐末五代禪僧。又稱玄沙師備。閩縣(福建省)人,俗姓謝。咸通元年(860 ),投芙蓉山靈訓剃度出家。五年,從開元寺道玄受具足戒。七年,參謁雪峰義存,並嗣其法。然師之風格與雪峰義存仍有差異。《宋高僧傳》卷十二〈義存傳〉云(大正50‧782c)︰
「系曰︰雪峰道也恢廓乎!駿奔四海,學人所出,門生形色不類,何邪﹖玄沙乘楞嚴(經)而入道,識見天殊,其猶諺曰︰青成藍、藍謝青(中略),今江表多尚斯學(指玄沙)。此學虛通,無繫了達,逍遙勿拘,知乘急也。雪峰化眾切乎杜默禪坐,知戒急也。其能各捨一緩以成一全,則可乎!」

師持律嚴謹,時人尊稱「備頭陀」。先後住持梅谿普應院、福州玄沙院等剎。光化元年(898),應閩王王審知之請,住安國院,並獲昭宗賜紫衣與「宗一大師」號。梁‧開平二年示寂,世壽七十四(一說七十五)。有《玄沙師備禪師語錄》、《玄沙師備禪師廣錄》各三卷,門下有桂琛等人。

◎附︰玄沙師備語錄選輯

(1)汝諸人如大海水裏坐沒頭浸,卻展手問人乞水喫。夫學般若菩薩,須具大根器,有大智慧始得。若是根機遲鈍,直須是勤苦、日夜忘疲。莫只是記言記語,被人詰問著沒去處。有一般坐繩床老漢,稱為善知識,問著便搖身動手,吐舌瞪視。更有一般便說道︰昭昭靈靈靈台智性,向五蘊身田裏作主宰。與麼為善知識,大賺(騙)人!(摘錄自《玄沙師備廣錄》卷下)

(2)夫古佛真宗,常隨物現,堂堂應用,處處流輝。隱顯坦然,高低盡照。是以沙門上士,道眼惟先契本,明心方為究竟。森羅萬象一體同源,廓爾無邊誰論有滯,塵劫中事都在目前。時人曠隔年深,致乖常體,迷心認物,以背真宗,執有滯空,不遇良朋道友,只自私心作解,縱有商量,渾成意度!(摘錄自《玄沙師備語錄》卷上)

(3)饒汝鍊得身心同空去,饒汝得到精明湛不搖處,不出他識陰。古人喚作如急流水,流急不覺,妄為澹淨。恁麼修行,盡不出他輪迴際,依前被輪轉去。所以道︰諸行無常,直是三乘功果。如是可畏,若無道眼,亦不為究竟。何如從今日博地凡夫,不用一毫工夫,便頓超去解省心力麼﹖還願樂麼﹖勸汝,我如今立地待汝覯去,不用汝加功練行,如今不恁麼,更待何時﹖

(4)汝今欲得出他五蘊身田主宰,但識取汝密金剛體,古人向汝道,圓成正遍,遍周沙界。我今少分為汝智者,可以譬喻得解。汝見此南閻浮提日麼﹖世間人所作,興營、養身、活命,種種心行作業,莫非承他日光成立,只如日體還有多般及心行麼﹖還有不周遍處麼﹖欲識此金剛,體亦如是。只如今山河大地、十方國土,色空明暗,及汝身心,莫非盡承汝圓成威光所現。直是天人群生類所作業次受生果報,有性無情,莫非承汝威光,乃至諸佛成道成果,接物利生,莫非盡承汝威光。只如金剛體,還有凡夫諸佛麼﹖有汝心行麼﹖

(5)師有時垂語曰︰「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且問汝︰只如盲聾瘂三種病人,汝作麼生接﹖若拈槌豎拂,他眼且不見,共他說話,耳又不聞,口復瘂,若接不得,佛法盡無靈驗。」時有僧出曰︰「三種病人,和尚還許人商量否﹖」師曰︰「許汝作麼生商量﹖」其僧珍重出。師曰︰「不是,不是。」

(6)師與韋監軍喫果子,韋問︰「如何是日用而不知﹖」師拈起果子曰︰「喫。」韋喫果子了,再問之,師曰︰「只者是日用而不知。」

(7)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箇入路。」師曰︰「還聞偃溪水聲否﹖」曰︰「聞。」師曰︰「是汝入處。」((3)至(7)摘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十八)

〔參考資料〕 《宋高僧傳》卷十三;《祖堂集》卷十;《景德傳燈錄》卷十八;《禪林僧寶傳》卷四;〈唐福州安國禪院先開山宗一大師碑文〉;鄧克銘《法眼文益禪師之研究》第一章第三節;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第三篇第二十五章。


涌泉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巿鼓山半山腰的白雲峰麓。此地原為一積水潭,五代梁‧開平二年(908),閩王王審知填潭建寺,請名僧神晏來居。宋真宗咸平二年(999)賜額「鼓山白雲峰涌泉禪院」,明‧永樂五年(1407)改稱鼓山涌泉寺。嘉靖二十一年(1542)毀於火,天啟七年(1627)重建。今寺門上的匾額「涌泉寺」為清聖祖所題。近代名僧妙蓮、虛雲、圓瑛等人均嘗先後住持此寺。

現存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鐘鼓樓、白雲堂、明月樓、聖箭堂、藏經殿、回龍閣等,均為清代及近代所重建。天王殿前有千佛陶塔一對,東塔名為「莊嚴劫千佛寶塔」,西塔名為「賢劫千佛寶塔」。陶塔燒造於北宋‧元豐五年(1082),原在福州巿南台島龍瑞寺內,1972年始移至此寺。塔為仿木構八角形樓閣式,計九層,高六點八三公尺,自下而上寬度逐層縮小,係分層燒造,然後拼合而成。塔壁共貼塑佛像一千餘尊,檐角下懸有鈴鐸,塔頂壓寶葫蘆,塔座塑有獅子、力士及各種花卉圖案,並有題記,記燒造時間以及施捨者與工匠姓名。

本寺在明、清兩代是一所出版佛學著作的寺院。現今,寺內仍保存有佛經、佛像的雕板近萬塊。此外,還收藏有自唐以來的陶瓷器,明、清時代的書畫、小銅佛及法器,泰國的銅鐘及印度、緬甸等國的貝葉經等物。


國師

「國師」是我國各朝代的帝王對於佛教徒中一些學德兼備的高僧所給予的稱號。我國高僧獲得國師稱號的,一般以北齊時代(550~577)法常為嚆矢。據《佛祖統紀》卷三十八說,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詔高僧法常入宮講《涅槃經》,尊為國師;國師的名稱以此為始。同時又以沙門法上為大統(僧官),統治天下僧尼,亦尊為國師。但以唐‧法琳的《辯正論》卷三「(僧)實國師」的記載看來,則在北周時似已有國師的稱號了。

宋‧志磐《佛祖統紀》卷四十三述國師稱號的由來說︰「自古人君重沙門之德者,必尊其位,異其稱,曰僧錄、僧統、法師、國師。入對不稱臣,登殿賜高座,如是為得其宜。」因此,後來有些學德兼備的高僧,常被當時帝王尊為國師。

不過這種國師的稱號,在印度和西域早已流行。《大宋僧史略》卷中〈國師〉條說︰「西域之法,推重其人,內外攸同,正邪俱有。昔尼犍子信婆羅門法,國王封為國師。內則學通三藏,兼達五明,舉國皈依,乃彰斯號。」《中阿含經》卷十五〈轉輪王經〉記剎利頂生王時︰國師梵志巡行國界,……這是婆羅門為國師的例子。又《出三藏記集》卷十一〈訶梨跋摩傳序〉記載︰佛滅九百年時,有個印度外道論師,想阻止巴連弗王崇敬三寶,就到摩竭陀國來活動。王即募境內學者說︰誰能以辯論折服外道的,當奉為國師。訶梨跋摩應募而至,折服了這個外道。王及臣民非常高興,即與全國人民奉為國師。《慈恩傳》卷四也說︰印度勝軍論師,學德兼備,摩竭陀王很敬重他,便派特使邀請,立為國師。

佛教東傳以後,西域也有國師的稱號。如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時,西域東師前部王彌第來訪長安,其國師鳩摩羅跋提同來,獻胡語《大品般若經》一部(《出三藏記集》卷八〈摩訶鉢羅若波羅蜜經抄序〉)。又高僧鳩摩炎(即鳩摩羅什之父,他從印度到龜茲,娶其王妹而生羅什),聰明有志節,捨相位出家,東度葱嶺。龜茲王聞名敬慕,自出郊迎,請為國師(《出三藏記集》卷十四〈鳩摩羅什傳〉)。此外,漢地高僧也有為當時西域國師的。如隴西高僧法愛,深解經論,兼通術數,為西域芮芮(亦稱蠕蠕或柔然國)國師,俸以三千戶(《高僧傳》卷八〈法瑗傳〉)。

當中國南北朝時代,由於統治者的需要和支持,許多高僧賴以開展活動,佛教獲得很大的發展。當時許多高僧雖沒有國師的稱號,但受貴族王侯崇信,被稱為家師、門師等。特別是在北朝,如魏文成帝奉沙門統曇曜以師禮,孝文帝稱呼《成實論》講師道登為「朕之師」,北涼‧沮渠蒙遜對於曇無讖,後趙‧石勒、石虎對於佛圖澄,前秦‧苻堅對於道安,後秦‧姚興對於鳩摩羅什等的尊敬,都是相當於國師的禮遇。至北齊文宣帝時,更正式尊稱法常為國師。元代法洪所撰的〈帝師殿碑〉(1321)說︰「古之君天下者皆有師,惟其道之所存,不以類也。故趙以佛圖澄為師,秦以羅什為師。夫二君之師其人也,以其知足以圖國,言足以興邦,德足以範世,道足以參天地贊化育,故尊而事之,非以方技而然也。」(《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二)。

南朝陳宣帝,曾以天台智顗為菩薩戒師,隋煬帝也同樣以智顗為菩薩戒師,故有時也號為國師(《僧史略》卷下)。隋煬帝時之智瓘(早親南嶽大師,修法華三昧,隱居鍾山),煬帝屢詔,請問法要,禮為國師(《佛祖統紀》卷九)。唐高祖時之智滿,亦有國師的稱號。唐代三百年間,佛教各宗高僧被尊為國師的很多。禪宗的神秀,歷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皆號為國師。嵩山老僧慧安被稱為老安國師,慧忠被稱為南陽國師,知玄被稱為悟達國師,無業被稱為大達國師。密宗方面,金剛智寂後,諡為灌頂國師。不空為帝灌頂,賜號為智藏國師。淨土宗有南嶽法照為代宗時代的國師。華嚴宗的澄觀,於貞元十五年(799)入宮闡說華嚴宗旨,德宗賜以大統清涼國師之號;法藏則被封為康藏國師。祖琇在《隆興編年》卷十五說︰「吾釋之盛,莫盛於唐,凡三百年間,以道德為天下宗師者不可悉數。」從以上人物看來,此說是符合事實的。

五代時期,雖然戰亂不停,但那些割據一方的小國對於高僧賜號仍見流行。西蜀後主賜無業為祐聖國師,吳越王以天台德韶為國師,南唐以文遂為國大導師,閩王王審知以鼓山神晏為興聖國師。

宋代佛教是禪宗的全盛時代,禪僧獲得賜號者極多,未見有國師的稱號。但日本天台宗高僧成尋於宋時來訪我國,至開封謁見神宗,神宗賜以善慧大師之號;寂後敕葬於天台山國清寺建塔,賜題「日本善慧國師之塔」(常盤大定《日本佛教之研究》)。

遼代崇信佛教,不少僧徒兼任朝廷高官。《契丹國誌》卷八說︰「(興宗)尤重浮圖法,僧有正拜三公、三師兼政事令者,凡二十人。」著名高僧非濁於重熙十八年(1049)為上京管內都僧錄,清寧二年(1056)晉至檢校太傅太尉,賜純慧大師之號。他的老師就是著名的燕京奉福寺圓融國師。圓融名澄淵,著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詳集記》十四卷、《科》三卷,稱為燕台奉福寺特進守太師兼侍中國師圓融大師賜紫沙門(〈奉福寺尊勝陀羅尼石幢記〉、《遼史拾遺》卷十六)。

到了金代,國師的名義更見明確。《大金國誌》卷三十六〈浮圖〉條說︰「浮圖之教(中略)在京曰國師,帥府曰僧錄、僧正,列郡曰都綱,具曰維那。(中略)國師,在京之老宿也,威儀如王者師,國主有時而拜。服正紅袈裟,升堂問話講經,與南朝等。」

元代的國師,兼有政教的權力;由於朝廷過分寵信喇嘛,造成了許多流弊。《元史》〈釋老傳〉記當時帝師的權力說︰「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於帝師。(中略)帥臣以下,亦必僧俗並用而軍民通攝。於是帝師之命,與詔敕並行於西土。(中略)雖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為之膜拜。(中略)其徒怙勢恣睢,日新月盛,氣焰熏灼,延於四方。」世祖忽必烈於中統元年(1260)以八思巴(1239,一說1235~1280)為帝師,授以玉印,統釋教。至元六年(1269)奉敕新制蒙古字(亦稱八思巴文字)成,升號為帝師大寶法王,更受賜玉印。至元十七年(1280)以四十二歲(或云四十六歲)入寂,帝極哀悼,賜「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的尊號(《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一)。至元初,設立釋教總制院,命國師管領釋教僧徒及西藏事,同二十五年改為宣政院。其後對於西藏喇嘛特賜或追諡為帝師、國師、三藏國師、灌頂國師者,不勝枚舉。

漢族僧人受元朝尊為國師的也有九人,世祖時代的海雲國師(1202~1257)最為著名。海雲名印簡,山西嵐谷寧遠人,道行孤高,為朝野所重,卓錫燕京慶壽寺。太子生時,詔海雲國師摩頂立名。寂後築塔燕京;元初新築京城,監築者謀毀海雲國師塔,兩雉相合,奏帝欲去其塔。帝云︰海雲高僧,築城圍之,貴僧之德,千古不磨(其行狀詳載於近年北京巿發現的王萬慶撰〈大蒙古國燕京大慶壽寺西堂海雲大禪師碑〉及《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德五年(1301)成宗建大萬聖祐國寺於五台山,詔求開山第一代住持,帝師迦羅斯巴推荐洛陽白馬寺住持華嚴學僧文才(號仲華,1241~1302),成宗即鑄金印,署他為真覺國師(《佛祖通載》卷二十二)。萬松行秀為金、元兩朝禪宗第一流人物,深受名相耶律楚材等王侯皈依。佛教史籍未見他有國師之號,但元代日僧邵元所撰〈山東靈巖寺息庵禪師道行碑記〉所云︰「大萬松雨(秀﹖)國師下,有雪庭總統,三世而繼其燈,息庵也。」萬松之為元代的國師也是無疑的(塚本善隆《日支佛教交涉史研究》)。天目山中峰明本禪師於至治三年(1323)入寂,敕諡為普應國師。明本於延祐四年(1317)住湖州幻住庵時,著有《幻住庵清規》,在《續藏》本即稱它為《普應國師幻住庵清規》。此外,雲南大理地方的左黎,亦被元朝封為國師。左黎,滇西人,至京治成宗手疽,封為國師,歸大理(《滇釋記》卷一)。

明代之初,朝廷為加強和西藏等民族的聯繫,雖仍沿用元制,封喇嘛為「帝師」、「國師」等尊號,但其聲勢已不如元代之盛。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詔西番、土番各族酋長,舉故有官職者至京受職賜印,使因俗為治;以故元攝帝師喃加巴藏卜為熾盛佛寶國師,賜玉印及彩幣。自是番僧有封為灌頂國師及贊善王、闡化王、正覺大乘法王、如來大寶法王者,俱賜以金章誥命,領其人民,間歲朝貢。永樂五年(1407),封西僧哈立麻為如來大寶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領天下釋教。其徒勃羅等,皆封為大國師(《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匯考卷六)。六年,吐魯番僧清來入貢,封為灌頂慈慧圓智普通國師。八年,以番僧綿思吉為淨慈妙濟國師,以班丹藏卜為淨覺弘濟國師。十三年,又封烏斯藏的釋迦也失為妙覺圓通慈慧普應輔國顯教灌頂弘善西天佛子大國師等。自永樂一朝受封的西藏喇嘛,有闡化、闡教、輔教、護教、贊善五法王,及二西天佛子,九灌頂大國師,十八灌頂國師(魏源《聖武記》卷五〈國朝撫綏西藏記〉上)。

英宗天順元年(1457),遞減番僧封號︰降法王為大國師,大國師為國師。成化四年(1468),魏元、康永韶等上書諫言︰「今寵遇番僧,有佛子、國師、法王名號,儀衞過於王侯。(中略)又多中國之人習為番教圖寵貴者,伏望資遣番僧使之還國。」成化十二年(1476),大學士商輅等又條陳時政說︰「閑住番僧,往往自都綱、禪師升至國師、佛子、法王等,給與金銀印信圖書。其有死亡,徒弟承襲,更求造塔。二者皆侵耗朝廷財物,宜行禁治。」於是革除法王、佛子、國師等稱號。到武宗時,又大優遇喇嘛。正德二年(1507),升慈恩、能仁、護國三寺禪師為國師,以大慈恩寺領占竹為灌頂大國師。正德五年,武宗自稱為大慶法王,並學番語誦番經,所封國師更多。至世宗信仰道教以後,國師的尊號才不多見(〈釋教部〉匯考卷六)。但穆宗隆慶三年(1569),仍有闡化、闡教、輔教三王入貢,詔依洪武之制,令三年一貢(《明史》卷三三一)。

明代漢族僧人之得封國師尊號見於記載者,只有洪熙元年(1425)賜釋智光號廣善大國師。《明外史》〈方技傳〉說︰「釋子智光,武定人,洪武時奉命兩使烏斯藏、榜葛剌、泥八剌、地涌塔諸國。永樂時又使烏斯藏,迎尚師哈立麻。歷事六朝,寵錫冠群僧。」英宗嗣位,又加號西天佛子。此外,成化間(1465~1487)僧繼曉初以邪術獲封法王和國師,後被革去國師為民(〈釋教部〉匯考卷六)。又萬曆間(1573~1620)相傳漳州閑雲石室高僧樵雲因超度神宗皇太后,獲賜龍袴,俗稱為龍袴國師(念西《龍袴國師傳》)。但從蕅益(《靈峰宗論》卷八之二)所撰〈樵雲律師塔銘〉看來,樵雲不過是一個精持戒律兼修淨業的高僧而已,並沒有國師的稱號。

清初世祖敬重禪僧。順治年間(1644~1661),憨璞性聰、木陳道忞、玉琳通琇等,先後入宮說法,各賜紫衣及尊號。憨璞稱為明覺禪師。木陳稱為弘覺禪師(清〈尤西堂集序〉及《八指頭陀詩集》卷八均稱為弘覺國師)。玉琳初稱大覺禪師,繼遣使加封大覺普濟禪師,後又加封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通稱為玉琳國師,是清代漢族佛教中享有國師尊號的唯一僧人。

清代雖為喇嘛教的復興時期,但喇嘛被封為國師的並不多見。青海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於清初入藏受戒並就學於第五世達賴喇嘛等人,被認為第十四世章嘉呼圖克圖後,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到北京謁見清聖祖,聖祖為建匯宗寺(東廟、黃寺)於內蒙多倫諾爾,令傳教於內外蒙古;康熙四十五年,賜「灌頂普覺廣慈大國師金印」,雍正年間(1723~1735),清世宗又為第十五世章嘉於匯宗寺西方建立了善因寺(西廟、青寺)(天純《內蒙黃教調查記》)。清初諸帝對於喇嘛的封號甚為謹慎。乾隆特別製一篇〈喇嘛說〉刻在雍和宮的四面碑上,那上面說︰喇嘛又稱黃教,始盛於元,沿及於明,封帝師、國師者皆有之。我朝惟康熙年間只封一章嘉國師,相襲至今。註云︰我朝雖興黃教,而並無加崇帝師封號者。惟康熙四十五年封章嘉呼圖克圖為灌頂國師;雍正十二年加授章嘉為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令住持嵩祝寺。

乾隆時代對於章嘉國師雖極禮遇,但章嘉似已不大過問政治。據清禮親王的《嘯亭雜錄》(嘉慶年間出版)關於清字經館的記事說,乾隆三十七年,設清字經館(即滿文藏經館)於西華門內,命章嘉國師綜其事,以達天、運筏等助之,考取滿人謄錄纂修若干員,令翻譯經卷,先後凡十餘年,大藏告竣。章嘉國師、喇嘛黃教高僧,為乾隆帝所優遇,帝嘗以法司案卷命師判決;師合掌答曰︰此國之大政,宜由皇上與大臣討論,非方外之人所預也。直到清末,章嘉雖世襲國師稱號,實際上只是在蒙藏地區從事宗教活動而已。(林子青)


龜山福清寺

福建古剎。位於福建莆田西南十五公里處的三紫山。初名龜洋庵。唐‧長慶二年(822),馬祖道一之法嗣無了禪師創建。無了以初來此處遇龜之故事,及左方有酷似龜形之山,乃號此山為龜山,並將庵前平塢名為龜洋。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有廢佛之厄。時,無了應山下檀信之請,隱於俗塵,利用「俗講」弘法利生。其徒慧忠則棲於岩穴之內,不離龜山。大中元年(847),唐宣宗恢復佛教,無了與徒眾相繼回寺,並領眾聚資修寺,命名為「龜洋靈感禪院」,住僧增至五百多人。慧忠亦帶髮修行,三十年不離龜山。咸通八年(867)十月,無了示寂,建塔於寺西。慧忠繼承無了道業,擴建龜洋梵剎。唐‧中和二年(882)三月,慧忠示寂,全身葬於無了禪師塔東。當地信徒稱此二師為「龜洋二真身菩薩」。

其後,慧忠之徒元鑒繼任為住持。後梁‧貞明年間(915~920),福建之統治者王審知資助擴建殿堂十餘座,更易寺名為「龜山福清禪院」,唐末宋初曾鼎盛一時。明初又經一番修建,改額為寺。景泰五年(1454),遭遇火災,寺宇化為灰燼。天順三年(1459),邑內檀信捐資重建,歷時十餘年,始復舊觀。但至清朝,寺宇日漸荒廢,光緒初年,幾成廢墟,僅存一座法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成慧、妙性二師募緣重興,經三十餘年,始復原狀。

本寺自無了開山建院以來,歷代僧眾均以植茶為業,農耕自養。現存建築有大雄寶殿、法堂、方丈、齋堂、禪堂、客堂、鐘鼓樓等。另存有宋‧元祐四年(1089)所造的大水槽,上刻有「永供眾食」四字。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一)ㄇㄧㄣˊ, [名]

1.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今大陸地區福建省及浙江省東部一帶。

2.朝代名。(西元892~946)十國之一,王審知所建,據有福建地方,為南唐李璟所滅。

3.大陸地區福建省的簡稱。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