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煩惱心所

[法相辭典(朱芾煌)]

成唯識論六卷八頁云:如是已說善位心所。煩惱心所、其相云何?頌曰: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論曰: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煩惱名。如彼卷八頁至十四頁廣釋。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六位心所

心所乃從屬於心王而起之心作用,依其性質,可分類為六種。有大、小乘之別。(一)受小乘有部之教系,俱舍家立四十六心所,分為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不定地法等六位。(1)大地法,指遍一切心品而起者,即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三摩地等十種心所。(2)大善地法,指遍一切善心而起者,即信、不放逸、輕安、捨、慚、愧、無貪、無瞋、不害、勤等十種心所。(3)大煩惱地法,指遍一切不善、有覆無記等煩惱法而起者,即癡、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等六種心所。(4)大不善地法,指遍不善之心品而起者,即無慚、無愧等二種心所。(5)小煩惱地法,指自體不善及有覆無記,而於一切心品不遍起者,即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等十種心所。(6)不定地法,指不決定入前五位者,即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等八種心所。列表如下:

(二)大乘唯識家立五十一心所,分為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等六種。(1)遍行心所,指於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時、一切俱生起之心所,即觸、作意、受、想、思等五種心所。(2)別境心所,指於一切性、一切地得起,於境有起有不起之心所,即欲、勝解、念、定、慧等五種心所。(3)善心所,指其性善,唯起於善心品之心所,即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等十一種心所。(4)煩惱心所,指根本煩惱,即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心所。(5)隨煩惱心所,指隨從根本煩惱而起之心所,即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等二十種心所。(6)不定心所,指不入於前五位之心所,即悔、眠、尋、伺等四種心所。列表如下: p1264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十八界

佛教對於一切法的分類,認為宇宙間一切存在物可分為十八類。其名目為︰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這十八界事實上就是六根、六境和六識。界(dhatu)有差別、體性、原因等意義。十八界就是把宇宙諸法分析成這十八種要素;亦即是宇宙諸法是由根、境、識所構成的,而根境識三者各有六種,於是成十八界。

界雖有差別、體性、原因等意義,但也可以認為是含有這些意義的要素。即把藉著感覺、知覺才能成立「認識」的要素,依根、境、識加以分類而成為十八界。此即六根加上六境的十二處,再加上眼識至意識的六識。如原始經典上所說的「緣眼與色,而生眼識」乃至「緣意與法,而生意識」,「識」是緣根與境而生的。緣感覺與知覺而產生的「認識」,其要素有十八種。

有些經典把以上的六根、六境、六識加上六觸、六受、六愛,而成為六六,用以說明認識等的心作用的發展。又有些經典以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來說明心作用的展開。

這些經典的目的就是在說這些都是依緣(條件)而發生,都是無常、無我的。就這樣地把六根、六境、六識的十八界當作是進展的心作用之基本。

其中,眼界至意界的「六根」與色界至法界的「六境」,請參閱「十二處」條。此處只對眼識界至意識界的六識界作一考察。首先,關於識。六識的識是認識作用,也是認識主體。譬如「緣眼(根)與色(境),而生眼識」的眼識,被認為是依眼而生的認識作用。但是「根、境、識三者和合就是觸」的識,被認為是認識主體。

(1)~(12)︰即六根加上六境,亦即十二處。(13)眼識界(cakṣur-vijñāna-dhātu,cakkhu-viññāṇa-dhātu)︰作為視覺的認識主體的要素,或視覺的認識作用。(14)耳識界(śrotra-v.dh.,sota-v. dh.)︰聽覺的認識。(15)鼻識界(ghrāṇa-v. dh.,ghāna-v. dh.)︰嗅覺的認識。(16)舌識界(jihvā-v. dh.,jivhā-v. dh.)︰味覺的認識。(17)身識界(kāya-v. dh.,kāya-v. dh.)︰觸覺的認識。(18)意識界(mano-vijñāna-dhātu,mano-viññāṇa-dhātu)︰作為知覺的認識主體的要素,或知覺的認識作用。

然而,十八界中的意界和六識界的關係為何呢﹖如果把六根、六境的十二處當作一切法,那麼十二處中的心就是意處。如果把十八界當作一切法,那麼在十八界中屬於心的就是意界和六識界的七界。在十二處裡,意處就是心的全部;但在十八界裡,還要加上六識界。如果這樣的話,十八界中的意界便不能說是心的全部,這該如何解釋呢﹖

總而言之,意界和六識界是不同的。六識界是現在剎那的六識,它的作用一結束便進入過去剎那。而過去的六識,就是「意」。直言之,六識和「意」只是時間上的不同。也許這只是為了區別兩者才有的說法。

部派佛教以後,關於「意」有種種說法。「意」是六識之所依,六識是從所謂的「意」的心之基本上產生出來的。所謂「意是六識之所依」的意思是說,前剎那的「意」是作為導入現在剎那的「六識」之原因的等無間緣(最密接的原因)或開導依(為了導入六識之所依)。巴利佛教在六識之外又立意界,這是作為由感覺(五門)、知覺(意門)而生起之認識作用的引轉(avajjana,牽引導入)作用。引轉與開導同義。

並且,瑜伽行派把「意」當作是「末那識」,認為是在六識之外獨立的第七識。「意」是六識之所依,且是自我意識之中心,它本是具有我慢、我愛、我癡、我見等煩惱心所,在脫離我執而達開悟之前一直是恒審思量(常常只想到自我)的。一旦脫離我執,進入悟境,那麼末那識就是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自他內外的一切都平等地觀察的智慧。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十六;《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一;《俱舍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舍利弗阿毗曇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三無性論》卷下;Stcherbatsky著‧金岡秀友譯《小乘佛教概論》。


[法相辭典(朱芾煌)]
隨煩惱

瑜伽八卷六頁云:倒染心故,名隨煩惱。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十頁云:復次隨煩惱依處,當知略有九種。一、展轉共住,二、展轉相舉,三、利養,四、邪命,五、不敬尊師,六、不忍,七、毀增上戒,八、毀增上心,九、毀增上慧。復次隨煩惱自性云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本地分,已廣宣說。如是等類,名隨煩惱自性。此中初二,依初依處而生。第三、第四、依第二。第五、第六、依第三。第七、第八、依第四。第九、依第五。第十、依第六。十一、十二、依第七。所餘十二,依後二依處而生。當知此中毀增上心。毀增上慧,由三門轉。一、由毀止相門,二、由毀舉相門,三、由毀捨相門。惛沈、睡眠、由初依處生。掉舉、惡作、由第二依處生。不信、乃至尋伺,由第三依處生。復次隨眠惱云何展轉相應?當知無慚、無愧、與一切不善相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惡慧,與一切染汙心相應。睡眠、惡作、與一切善不善無記相應。所餘、當知互不相應。復次隨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謂忿、恨、惱、嫉、害、是瞋分故;皆世俗有。慳、憍、掉舉、是貪分故;皆世俗有。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是癡分故;皆世俗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放逸、是假有。如前說。忘念、散亂、惡慧、是癡分故;一切皆是世俗有。尋伺二種,是發語言心加行分故,及慧分故;俱是假有。復次隨煩惱云何成軟中上品?當知如本煩惱說。如是隨煩惱,若事、若差別、若過失、若所治,隨其所應,皆如煩惱應知。

三解 瑜伽五十八卷六頁云:若有隨順如是煩惱,煩惱俱行,煩惱品類,名隨煩惱。

四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頁云:又從煩惱生故,親近煩惱故,隨惱亂心,故名隨煩惱。除七隨眠,所餘一切染汙心法,皆隨煩惱。

五解 瑜伽八十九卷七頁云:復次隨煩惱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若忿、若恨、如是廣說諸雜穢事。當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貪,名貪不善根。瞋、癡、亦爾。

六解 成唯識論六卷十四頁云:已說根本六煩惱相。諸隨煩惱,其相云何?頌曰: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惛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論曰: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如彼卷十四頁至二十二頁廣說。

七解 雜集論七卷一頁云:隨煩惱者: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有隨煩惱,非煩惱。謂除煩惱,所餘染汙行蘊所攝一切心所。此復云何?謂除貪等六煩惱,所餘染汙行蘊所攝忿等諸心所。又貪、瞋、癡、名隨煩惱心所。由此隨煩惱。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如世尊說:汝等長夜為貪、瞋、癡、隨所惱亂,心恆染汙。

八解 俱舍論二十一卷四頁云:隨煩惱云何?頌曰:隨煩惱此餘,染心所行蘊。論曰:此諸煩惱,亦名隨煩惱。以皆隨心,為惱亂事故。復有此餘異諸煩惱染汙心所,行蘊所攝隨煩惱起;故亦名隨煩惱,不名煩惱。非根本故。

九解 品類足論一卷五頁云:隨煩惱云何?謂諸隨眠亦名隨煩惱。有隨煩惱不名隨眠。謂除隨眠,諸餘染汙行蘊心所。

十解 入阿毗達磨論上十四頁云:隨煩惱者:即諸煩惱,亦名隨煩惱。復有隨煩惱。謂餘一切行蘊所攝染汙心所。與諸煩惱同蘊攝故。此復云何?謂誑、憍、害、惱、恨、諂、等,有無量種。如聖教說。誑、謂惑他。憍、謂染著自身所有色力族姓淨戒多聞巧辯等已;令心傲逸,無所顧性。害、謂於他能為逼迫;由此能行打罵等事。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受如理諫誨。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諂、謂心曲。如是六種,從煩惱生,穢汙相麤,名煩惱垢。於此六種煩惱垢中,誑憍二種。是貪等流。貪種類故。害恨二種,是瞋等流。瞋種類故。惱垢、即是見取等流。執己見勝者,惱亂自他故。諂垢即是諸見等流。諸見增者,多諂曲故。如說諂曲謂諸惡見。此垢及纏,并餘染汙行蘊所攝諸心所法,從煩惱生,故皆名隨煩惱。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