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煩惱因

[法相辭典(朱芾煌)]

如煩惱因六種中說。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九方便

(名數)九種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經第七增益守護清淨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誦九種之頌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種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實,或所修之法前後方便,故稱為九方便一作禮方便,二出罪方便,三歸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發菩提心方便,六隨喜方便,七勸請方便,八奉請法身方便,九迴向方便是也。作禮方便者,先歸命於十方之三寶,恭敬禮拜之意。其頌有八句曰:「歸命十方正等覺,三世一切具三身,歸命一切大乘法,歸命不退菩提眾,歸命諸明真實言,歸命一切諸密印,以身口意清淨業,殷勤無量恭敬禮。」出罪方便者,欲修萬善,不滅罪業,則善業難生,故懺悔眾罪。其頌有十句曰:「我由無明所積集,身口意業造眾罪,貪欲恚痴覆心故,於佛正法賢聖僧,父母二師善知識,以及無量諸生所,無始生死流轉中,具造極重無盡罪,親對十方現在佛,悉皆懺悔不復作。」歸命方便者,歸依三寶之意。其頌有四句曰:「南無十方三世佛,三種常身正法藏,勝願菩提大心眾,我今皆悉正歸依。」施身方便者,以三業為己有,恐煩惱因惡業得便,故獻身於如來,如教而行。其頌有四句曰:「我淨此身離諸垢,及與三世身口意,過於大海剎塵數,奉獻一切諸如來。」發菩提心方便者,既以身獻佛,則必應有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所作,故應發菩提心。其頌有六句曰:「淨菩提心勝願寶,我今起發濟群生,生苦等集所纏繞,及與無知所害身,故攝歸依令解脫,常當利益諸含識。」隨喜方便者,菩薩乃至眾生微少之善根,皆可隨意之意。其頌有六句曰:「十方無量世界中,諸正知大海眾,種種善巧方便力,及諸佛子為眾生,諸有所修福業等,我今一切盡隨喜。」勸請方便者,眾生之修善,即因佛之說法,故勸諸佛而請法雨。其頌有四句曰:「我今勸請諸如來,菩提大心救世者,唯願普於十方界,恒以大雲降法雨。」奉請法身方便者,佛之說法,在於利益。利益種類雖多,而以轉在纏之苦身使證悟淨妙法身為最。故奉請法身。其頌有四句曰:「願令凡夫所住處,速捨眾苦所集身,當得至於無垢處,安住清淨法界身。」迴向方便者,願以上八善根,並十方三世之諸善萬行,悉迴向於法界,自他皆證得菩提也。其頌有四句曰:「所修一切眾善業,利益一切眾生故,我今盡皆正迴向,除生死苦至菩提。」印契真言,今從略。又要略念誦經九種方便:一虔誠禮拜,二懺悔法,三歸依法,四分身供養,五發勝菩提心,六隨喜功德,七勸請德雲,八請佛住世,九迴向菩薩。其意亦同。


出家

(術語)梵名波吠野,Ārayaka出離在家之生活,修沙門之淨行也。維摩經弟子品曰:「我聽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同方便品曰:「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釋氏要覽上曰:「毘婆沙論云:家者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故宜遠離也。」梵語雜名曰:「出家,波吠耶。」



(術語)結集之義,繫縛之義。煩惱之異名。為煩惱因而結集生死,故謂之結,又繫縛眾生,而不使解脫,故謂之結。即為生死之因者。大乘義章五本曰:「結集生死,目之為結。結縛生死,亦名為結。」同五末曰:「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為結。又能縛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三藏法數二十四曰:「結即繫縛之義。謂眾生因煩惱妄惑造諸惡業。而為眾苦繫縛。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云結也。」


[佛光大辭典]
愛結

九結之一。略稱結。又作隨順結。結,結縛之義。貪愛縛人,故稱結。即諸眾生為貪愛之故,廣行殺、盜、婬、妄等不善,由此而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稱愛結。大集經卷三(大一三‧一七上):「煩惱因緣受業果,諸見因緣增愛結。」 p546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大般涅槃經

或稱《大本涅槃經》,或《大涅槃經》,是宣說如來常住、涅槃常樂我淨、眾生悉有佛性乃至闡提成佛等義的經典。漢譯本作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收在《大正藏》第十二冊。經錄家列為大乘五大部經之一。

此經最早傳入中國的部分,相傳即後漢‧支婁迦讖所譯的《梵般泥洹經》二卷(《出三藏記集》作《胡般泥洹經》一卷),但其經早佚。其次曹魏‧安法賢譯有《大般涅槃經》二卷,《歷代三寶紀》據竺道祖錄說它是「略大本前數品」;又吳‧支謙譯有《大般泥洹經》二卷,同記也說是「略大本序分、哀嘆品為二卷,後三紙小異」。這兩部經早於涼譯大本前闕佚,費氏既未及見,所云內容,也難可信。

至東晉時,高僧法顯於摩竭提國巴連弗邑,得到該地優婆塞伽羅(一作羅汰私婆迷,見《法顯傳》)寫贈的《大本涅槃》前分的梵本,歸至建康道場寺,於義熙十三年(417)與梵僧佛陀跋陀羅譯出為六卷(或作十卷),名《大般泥洹經》,或稱《方等大般泥洹經》。內容相當於《大般涅槃經》的前五品,為現存此經最早的異譯本。

此後數年,即北涼‧玄始十年(421)才有天竺三藏曇無讖因沮渠蒙遜之請,在姑臧出譯此經為三十六卷(後作四十卷),分作十三品︰(1)〈壽命品〉,(2)〈金剛身品〉,(3)〈名字功德品〉,(4)〈如來性品〉,(5)〈一切大眾所問品〉,(6)〈現病品〉,(7)〈聖行品〉,(8)〈梵行品〉,(9)〈嬰兒行品〉,(10)〈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11)〈師子吼菩薩品〉,(12)〈迦葉菩薩品〉,(13)〈憍陳如品〉,即名《大般涅槃經》。

此經的譯者曇無讖,原在天竺遇見白頭禪師,得到樹皮《大涅槃經》本而專業大乘,後來齎著此經的前分並《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等梵本來至龜茲,因龜茲人多小乘學,不信《涅槃》,遂至敦煌(見《出三藏記集》卷十四〈曇無讖傳〉)。後因沮渠蒙遜於玄始十年攻入敦煌,迎讖同至姑臧,並請於同年十月出譯此經,時西河高僧慧嵩、道朗相與筆受助譯,翻成此經三十六卷(見《記集》卷十四〈曇無讖傳〉),一作四十卷(見未詳作者的《經記》)。

關於此經梵本的來源,據《記集》〈曇無讖傳〉︰讖先攜來前分梵本十二卷譯出,又以經本品數不足,還至本國去尋求,嗣於于闐更得經本,回到姑臧續譯合成三十六卷。但另據《大涅槃經記》則說此經初十卷五品原本是智猛從天竺齎至高昌(據《記集》〈智猛傳〉云得自天竺華氏城大婆羅門羅閱宗,法顯先於其家得到一部),遜遣使往高昌取自,命讖譯出,第六品至十三品梵本,則在敦煌,由胡道人送來姑臧云云。以上兩說顯然有異。但考〈智猛傳〉,猛於元嘉元年(424)才由天竺出發東歸,這時曇無讖已譯出此經,其後讖又到處尋訪,或者又得到智猛本和敦煌本加以補訂,遂至補成為如《經記》所述的四十卷,也未可知。

此經四十卷本於元嘉七年(430)由涼地傳至江南建業(見《三論遊意義》),時宋京名僧慧嚴、慧觀等因它文言質樸而品數疏簡,遂共謝靈運加以修治,並依法顯譯六卷《泥洹經》增加品目︰〈壽命品〉分出為〈序〉、〈純陀〉、〈哀嘆〉、〈長壽〉四品,又由原本〈如來名品〉分出為〈四相〉、〈四依〉、〈邪正〉、〈四諦〉、〈四倒〉、〈如來性〉、〈文字〉、〈鳥喻〉、〈月喻〉、〈菩薩〉十品,改為二十五品,三十六卷。世稱此為南本《涅槃經》,而以曇無讖原譯本稱為北本《涅槃經》。

此經於六世紀間曾由漢譯本轉譯成突厥語。據《北齊書》卷二十〈斛律羌舉傳〉,北齊後主(565~577)命侍人劉世清作突厥語翻《涅槃經》,送突厥可汗。並命中書侍郎李德林為此作了一篇序言。

此經的藏文譯本有二種︰一名《大乘大涅槃經》,由勝友、智藏、天月從梵本譯出,相當於此經從初至〈大眾所問〉的前分五品。或法顯所譯的六卷《泥洹經》。另一名《大般涅槃經》,由王寶順、善慧、海軍從漢譯本重譯出,相當於此經全部四十卷和《大涅槃經》後分二卷。

此經的梵文原本,據道朗〈大涅槃經序〉云︰「梵本正文三萬五千偈,於此方言數減百萬言,今數出者一萬餘偈。」但《經記》則說是「梵本都二萬五千偈」,又八世紀間義淨在印度親見此梵本經目,云(大正51‧4a)︰「其大數有二十五千頌,翻譯可成六十餘卷,檢其全部竟而不獲,但得初大眾問品一夾,有四千餘頌。」(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會寧傳〉)又據由梵本譯出的藏譯本經後也說︰「經文二萬五千頌,其中至一切大眾所問品竟,有三千九百偈頌。」由此可知此經原本似為二萬五千偈,又其中前分〈大眾所問品〉(相當於譯本前五品)約四千偈,一直到後世印度尚存有其本的。

又此經的梵文斷片,有日本高野山寶壽院藏有相當於〈如來名品〉第四之一的開始部分的梵文紙本一葉,現收載於《大正藏》本經的後面。又近世新疆出土的遺品中,有相當於〈如來性品〉第四之六末至之七初的梵文紙本一葉。

此經的英文譯本,現存有比爾的譯本,1871年,比爾就此經卷十二、卷三十九兩卷加以翻譯,收載於他所編輯出版的《中國佛教經典集》中。

此經的內容,分十三品︰

(1)〈壽命品〉︰卷一至卷三,說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宣告大眾︰如有可疑,今可來問。那時眾生悲啼號哭,聲聞、菩薩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都來集會,奉請供養,佛只受優婆塞純陀的最後供養,並為說施食的果報。純陀請佛住世,佛為說法,並令他去再辦供養。大眾又哀請住世,佛也給以慰語,並告諸比丘︰應受持大乘,自他安住解脫、法身、般若三法;又為宣說無常、苦、空、無我,了知常、樂、我、淨,離四顛倒。更為迦葉菩薩說佛身長壽的菩薩因行,以平等心視諸眾生,如來常住不變易法,世出世間的差別,涅槃即法性義,佛法僧三歸依處等。

(2)〈金剛身品〉︰卷三,佛為迦葉宣說如來法身常住、金剛不壞,及成就無量微妙功德,並說成就此金剛身由於護持正法的因緣。

(3)〈名字功德品〉︰卷三,更為宣說此《大般涅槃經》的名義和所具的功德等。

(4)〈如來性品〉︰卷四至卷十,佛為迦葉先說開示大般涅槃的自正、正他、能隨問答、善解因緣義四義,這四義即是一義、空義。次說如來常住不變易義。又如來隨順世間神通變化,已於無量劫中成佛,更示現種種色相化眾。次說如來所說實無祕藏,只因聲聞少慧,為說半字九部經,迨機成熟,便說大乘毗伽羅論,即如來常住不變易說。次述大般涅槃百句解脫義,又四種人應持此經為世間依。及比丘當依法不依人等四依,佛說與魔說種種差別,眾生悉有佛性,九部經中未說犯不犯戒的區別。並分別四聖諦法、四顛倒相、我與無我、三歸依處、如來祕藏、眾生皆有佛性、十四音字義、一切異法常無常等、佛性常住真實無變等義。乃至聞此經得菩提因,重罪眾生得滅諸惡,唯除一闡提。又此經是如來密語,唯有菩薩知其實義。更為文殊師利說佛性非「本有今無」偈,又為迦葉說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同一佛性無差別等義。

(5)〈一切大眾所問品〉︰卷十,佛受純陀最後供養,又以化身受大眾供養,為純陀說除一闡提、一切布施的功德;又為文殊說如來說法有餘、無餘之別;更為迦葉說無餘義,及此經所得的功德。更為此三人授記。佛自現身疾,右 脇而臥。

(6)〈現疾品〉︰卷十一,迦葉問佛︰佛故現有病相﹖佛起趺坐,放大光明,廣為演說如來的祕藏,並說實無有病,大般涅槃是諸佛的甚深禪定。又三種人(謗大乘、五逆罪、一闡提)非聲、緣、菩薩所能治,有五種人(四果及辟支)於大乘涅槃有病行處,而非如來。

(7)〈聖行品〉︰卷十一至卷十四,佛為迦葉說菩薩應修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五種行。次即廣說菩薩的聖行,謂於大般涅槃聞思修行,護持淨戒,觀四念處、四聖諦、知四聖諦的上中二智。又為文殊說世諦、第一義諦、實諦及臨般涅槃而轉無上法輪的意義。又為迦葉說二十五三昧。為住無垢藏王菩薩說從牛出乳等五味相生,以形容佛說法次第增勝乃至說大般涅槃。迦葉稱讚此經並願捨身書寫流通,佛又為說過去世為雪山童子的為聞半偈而捨身的因緣。

(8)〈梵行品〉︰卷十五至卷二十,廣說菩薩應修的梵行。先說菩薩住七善法,能具梵行。次說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梵行,更說菩薩能得四無礙,名無所得。又重釋「本無今有」偈義,及說三乘、一乘、常、無常等義。又佛所說法,菩薩能知見覺,由於菩薩念佛、法、僧六念處等。次述阿闍世王歸佛的因緣,又佛也為一闡提說法,並為阿闍世王說應索心觀身二十事等,使發菩提心。以下說〈天行品〉「如雜花(即《華嚴經》)說」,遂不詳說。

(9)〈嬰兒行品〉︰卷二十,說菩薩應修嬰兒行。謂如來不起(不起諸法相)、不住(不著一切諸法)、不來(身行不動搖)、不去(已到大般涅槃)、不語(雖為眾生演說諸法而實無所說),如嬰兒等。

(10)〈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六,佛為高貴德王菩薩說修行《大般涅槃經》得十事功德︰第一功德得聞所不聞等五事,有不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生四句,乃至不到到、不聞聞等四句,及涅槃的體和因,一闡提也不斷佛性,如來常住、菩薩能永斷諸漏等。又菩薩觀四大、五陰、六入、六塵煩惱、修戒定慧解脫達於常樂我淨的經過,又不見佛性的涅槃和見佛性的大涅槃的區別,及大涅槃有八大自在、四大樂、四大淨等。次說第二功德得昔所不得等五事。第三功德捨世諦慈,得第一義諦慈。第四功德根深難傾拔等十事。第五功德諸根完具等五事。第六功德安住金剛三昧。第七功德得以親近善友等四法為大般涅槃的近因,並明涅槃的八相、六相、斷煩惱、化眾生、見佛性等義。第八功德斷除五陰、遠離五見、成就六念處、修習五定、守護菩提心、親近四無量心、信順一道大乘、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等。第九功德成就信心等五事,並說一闡提斷善根而不斷佛性,能得菩提。第十功德修習三十七道品、入大涅槃的常樂我淨,為諸眾生分別解說大涅槃經,顯示佛性,信此經得入大涅槃等。

(11)〈師子吼菩薩品〉︰卷二十七至卷三十二,師子吼菩薩問佛性義,佛為宣說菩薩具足智慧、福德二種莊嚴即知佛性,佛性名第一義空,名智慧,名中道,名佛,名涅槃,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義。次說菩薩具足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佛見佛性明了的原因。又分別解說持戒破戒,佛性的因,眾生於佛性有退不退,菩薩修習三十二相的業因緣,眾生煩惱繫縛,修習戒定慧諸相,乃至於拘尸那城涅槃的原因,及莊嚴娑羅雙樹常樂我淨義,涅槃無十相名無相,修習定慧捨相能斷十相得無相,名大般涅槃,即得明了見於佛性。菩薩成就信心具足等十法,能明見涅槃無相。並說業有輕重,有定不定,及善惡果等,乃至身戒心慧修與不修的人所受業報的輕重差別。又眾生悉有佛性,但須修習無漏聖道才能得見;及菩薩以苦行等鍛鍊,得不退心。又《大涅槃經》如大海,有八不思議,及如來示現胎生不受化身的意義。最後師子吼菩薩說偈讚佛。

(12)〈迦葉菩薩品〉︰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八,佛為迦葉演說三子、三田等譬喻,譬說如來先教菩薩、次教聲聞、後教闡提,為菩薩說十二部經中微細義,為聲聞說淺近義,為一闡提說可生諸善等世間義,並述善星比丘的因緣故事,說一闡提尚未斷未來世善根,故得成菩提。又如來具知諸根力,為調伏諸眾生故,對於有智的不作二說,於無智的人作不定說,更列舉諸弟子眾所懷的四十種疑執的見解,一一加以解說摧破,而誡生決定想。並繼說斷善根人出入地獄的還生善根,及如來為眾生說法有四種答。佛性中道,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等。又如來說法為眾生故有七種語。次述恒河七眾生的譬喻,說明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必成菩提,四果、辟支必當成道;又眾生佛性常如虛空,非三世攝,遍一切處;又說煩惱因果乃至梵行、無常等十想。最後迦葉說偈讚佛。

(13)〈憍陳如品〉︰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佛為憍陳如說五蘊無常乃至非寂靜,五蘊滅可得解脫常住乃至涅槃寂靜,知道這個道理名具足沙門婆羅門法。這時有諸外道聽聞此說,與阿闍世王同來佛處問難,婆羅門闍提首那、梵志婆私吒、先尼、迦葉、富那、清靜、犢子、納衣、婆羅門弘廣等次發問,佛一一為之說法解答,令得正果。其時阿難在娑羅林外為魔所撓,佛讚阿難為多聞藏,具八善法,能持十二部經,令文殊攝歸阿難,並令與梵志須跋陀同來見佛,佛度須跋陀得阿羅漢果,大眾皆得法益。

此經義理豐富而精至,其內容要點,即為針對灰身滅智的小乘涅槃說,而闡述佛身常住不滅,及常樂我淨義。又不同於大乘中的三乘五姓說,而顯示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和聲聞、辟支都當得成大覺義;並廣說與涅槃有關的一切菩薩法義。因之此經可稱為大乘佛教的極談。

但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義與此經頗有契合之處。如此經說(大正12‧381c)︰「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虛空壽命大河,悉入如來壽命海中,是故如來壽命無量。」(卷三〈壽命品〉)這就同於大眾部的「諸佛壽量亦無邊際」(見《異部宗輪論》,以下同)義;又云(大正12‧382c)︰「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中略)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同卷〈金剛身品〉)即同於大眾部的「如來色身實無邊際」義;又云(大正12‧411b)︰「佛性亦爾,煩惱覆故,眾生不見。」(卷八〈如來性品〉)即同大眾部的「心性本淨,客塵隨煩惱之所雜染」義;又云(大正12‧423c)︰「佛以一音而為說法,彼彼異類各自得解,各各嘆言,如來今日為我說法。」(卷十〈如來性品〉)即同於大眾部的「佛以一音說一切法」義;又云(大正12‧471a)︰「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雖在地獄受諸苦惱,如三禪樂。」(卷十八〈梵行品〉)即同於大眾部的「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義;又云(大正12‧557b)︰「菩薩摩訶薩當以苦行自試其心,(中略)雖受如是無利益苦,然不退於菩提之心。」(卷三十二〈師子吼品〉),即同於大眾部的「苦能引道」義。

此經與《般若經》也非常接近,如卷八〈如來性品〉引《般若經》云(大正12‧411a)︰「如我(佛自稱)先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說我無我無有二相。」又經中說(大正12‧449a)︰「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卷十四〈聖行品〉)又云(大正12‧468b)︰「諸佛世尊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卷十八〈梵行品〉)又云(大正12‧523b)︰「佛性者名第一義空。」(卷二十七〈師子吼品〉)均顯示此經和《般若》經義相聯的關係。

此經還顯示了與《法華經》的一致思想,如卷九〈如來性品〉云(大正12‧420a)︰「是經(大般涅槃經)出世,如彼果實,多所利益安樂一切,能令眾生見於佛性,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別,成大果實。」又《法華經》的「會三歸一」的思想在此經中也非常顯著,如卷十〈如來性品〉云(大正12‧423a)︰「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於大海。」又卷十七〈梵行品〉云(大正12‧465b)︰「是三乘之法,說言一乘;一乘之法,隨宜說三。」

此經於《華嚴》經說也數數引用,如卷十八〈梵行品〉云(大正12 ‧470c)︰「諸佛菩薩修集是施,(中略)廣說如雜花經。」又卷二十一〈高貴德王菩薩品〉云(大正12‧493b)︰「尸羅尸羅波羅蜜,乃至般若般若波羅蜜,如佛雜華經中廣說。」又卷二十將說〈天行品〉時,即云(大正12‧485b)︰「天行品者如雜花說。」因之此經與《華嚴》經義也相當接近。

由於此經暢演大乘,議論宏闢,精義迭宣,因而從開始譯出以來,即在中國佛教界發生重大的影響。即在五世紀間,曇無讖譯出經時,這一常樂我淨,乃至闡提成佛的學說出現,使當時參加譯場的「道俗數百人,疑難縱橫」,而曇無讖「臨機釋滯,未嘗留礙」。又此經傳入宋地以前,高僧道生看見了法顯所譯的六卷《泥洹經》,就理解到一闡提人可能成佛,而發表闡提成佛說,給江南佛教界以震動。其後梁譯大本傳到宋京,果如道生所說。當時竟至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僧嵩非難因而舌爛」的傳說,這都反映出此經震動其時佛教界而獲得重視的情形。另在涼州方面,曾經親助曇無讖譯此經典的河西道朗撰製了經序,並著《涅槃義疏》釋佛性義,為以後諸師講說此經所依據。又同時筆受者智嵩也著有《涅槃義記》,並在涼地講授,辯論深義。此經傳入建業後,更經慧嚴、慧觀、謝靈運等加以再治,稱為南本,遂在南北各地弘傳更廣。

從宋初以來,江南名匠均盛行講述。其中僧宗一生講授此經百遍,寶林、慧靜、僧銳、法瑤等並各製義疏。至梁代此經的弘傳更為殷盛,梁武帝蕭衍並命寶亮總集此經諸家註撰成《集解》七十二卷,又自講此經並製成《涅槃講疏》,曾以致送於扶南國(今柬埔寨,參照《佛祖統紀》卷三十七)。另以此經《義疏》贈百濟國(《梁書》卷五十四)。蕭衍並依此經〈四相品〉(據南本,即北本〈如來性品〉部分),自撰斷酒肉文,又廣集僧尼於華林殿前,令光宅寺法雲宣講立制。另在中國北方,此經的傳持講述也頗盛。北齊後主令譯此經為突厥語,遺贈突厥可汗,即當時此經盛行弘傳所影響。

隋代義學高僧如慧遠、靈潤、道洪、行等、吉藏諸德,對於此經均盛行講述。隋王朝更於開皇十六年(596)立涅槃眾,先後以法總、童真、善胄為涅槃眾主,領眾轉讀此經並開講。又其時行等一生講述此經至百遍,靈潤講至七十遍,道洪講至八十七遍。高僧智顗並依據此經立五時教判,又廣泛運用此經中的法義名相,開顯天台一宗的教義。其後章安灌頂又以天台宗義疏釋此經,盛為後世學人所傳習。唐代以來天台學者如玄朗、湛然、道暹、行滿乃至宋‧智圓、元‧必才等,都對此經鑽研講習,或製述章疏,給予後世以相續的影響。

古來學者在研究講習中,對於此經文義的章段分剖,最早有「河西五門」說,即涼州僧朗以︰(1)今昔接引有緣門(卷一至卷二)。(2)略廣門(卷三至卷十)。(3)涅槃行門(卷十一至卷二十)。(4)菩薩功德門(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六)。(5)不可思議中道佛性門(卷二十七至卷四十)。五門概括全經的文旨(見灌頂《疏》卷一),為初期諸師講習此經的指南。其後隨此經在南朝的盛行,又有梁武帝蕭衍的「兩段」(中前、中後)說,開善寺智藏的「二分」(序分、正宗分)說,光宅寺法雲的「三分」(序、正、流通)說等。至六世紀間,因元魏‧達摩菩提傳譯出了印度‧婆藪槃豆(世親)的《涅槃論》的「七分」說,即(1)不思議神通反示分(〈序品〉,見南本,以下同),(2)成就種性遣執分(〈純陀〉、〈哀嘆〉二品),(3)正法實義分(〈長壽品〉至〈大眾問品〉),(4)方便修成分(〈現病品〉至〈高貴德王品〉),(5)離諸放逸入證分(〈師子吼品〉),(6)慈末巧住持分(〈迦葉品〉),(7)顯相分(〈憍陳如品〉),七分剖攝經義(見本論),為北方地論學者講述此經所依用。另在江南又有山門法朗的「興皇八門」說︰(1)引接今昔有緣門、(2)破疑除執門、(3)略廣門、(4)行門、(5)位門、(6)行中道門、(7)方便用門、(8)邪正不二門,為其時三論學者所憑藉。但於後世傳播較廣的,則為章安灌頂的「五門分科」說,即(1)召請涅槃眾(〈序品〉),(2)開演涅槃施(〈純陀品〉至〈大眾問品〉),(3)示現涅槃行(〈現病品〉至〈高貴德王品〉),(4)問答涅槃義(〈師子吼品〉),(5)折攝涅槃用(〈迦葉品〉、〈憍陳如品〉)。五門分攝全經始終文義,廣為後來學人所依據。

由於此經宣說半滿二字、牛乳五味等形容佛所說法的深淺先後,因而啟發了此土學人對釋迦教相判釋的施設。最初是道場寺慧觀立頓、漸、不定三教(一說頓、漸二教),以此經為漸教中最高的第五時常住教;齊‧僧柔、慧次,梁‧法雲、智藏皆宗此說。隨後虎丘笈師在這三教的基礎上,於漸教中立三時教,宗愛立四時教,均以此經當於最後時的常住教。另在北地,慧光立四宗,以此經為第四常住宗。至隋‧天台智依此經〈聖行品〉義立五時教,以此經為第五時教,味當醍醐;又立四教,以此經為非頓非漸非祕密非不定而追說追泯的圓教。因而此經在中國佛教流傳史上,均被認為佛陀最後最高的教說。

關於此經的疏釋,現存有印度世親造的《涅槃論》一卷(元魏‧達摩菩提譯),《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陳‧真諦譯),中土梁‧寶亮等撰的《大般涅槃經集解》七十一卷,隋‧慧遠撰的《義記》十卷,吉藏撰的《遊意》一卷,灌頂撰的《玄義》二卷、《疏》三十三卷,唐‧法寶撰的《略疏》十五卷,道暹撰的《玄義文句》二卷、《疏私記》九卷,行滿撰的《疏私記》十二卷,宋‧智圓撰的《治定疏科》十卷,《玄義發源機要》四卷,《疏三德指歸》二十卷,清‧淨挺撰的《末句偈》一卷,新羅‧元曉撰的《宗要》一卷等。

已佚的此經註疏,尚有隋‧吉藏撰的《疏》二十卷,唐‧行滿撰的《音義》一卷,元皓撰的《天台注》及《科文》十卷,慧沼撰的《義記》十卷、《科文》一卷,義寂撰的《義記》五卷、《綱目》二卷,新羅‧憬興撰的《述讚》十四卷,《料簡》一卷,太賢撰的《古迹記》八卷,極太撰的《疏》六卷等。(高觀如)

◎附︰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五講第二節(摘錄)

在龍樹、提婆之後,繼續有大乘經出現,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大般涅槃經》。此經本文即暗示了它成立的年代,所謂佛滅後七百年魔破正法等等說法,就是說,約在西元三世紀之後。最早年限,約在笈多王朝初期,它就開始出現。經的梵本,已經沒有了,中亞地方及日本僅保存下幾頁。漢文、藏文各有兩個譯本,藏譯中有一個是從漢文轉譯的。

從漢藏文譯本及有關文獻看,《大涅槃經》全文有二萬五千頌,分前後兩分。前分四千頌,相當於原本〈大眾問品〉的一品,東晉‧法顯和覺賢共譯的,譯本重新分為十八品。後分二萬多頌,北涼‧曇無讖譯出,譯本有八品。以後到唐初,在此兩分外,會寧還在印度找到並譯出又一個後分,說的是佛涅槃以後諸事,如火葬、分舍利等等,材料與小乘涅槃經類似,因而義淨對它有懷疑,不承認是大乘涅槃經。由此看來,《大涅槃經》恐怕也只有前後分,而且還是分別流行的,流行的時間也先後不同。前分是法顯於第五世紀初(401~403)在印度華氏城(摩揭陀首都)一個婆羅門家抄來的,以後義淨在印度所見的也只是〈大眾問品〉,九世紀西藏譯出的也只是這初品(藏譯在譯本後還說這是大本二萬五千頌的一品)。後分是北涼‧曇無讖由西域傳入的,印度本土似乎反而沒有流行。

《大涅槃經》不是一時所出,前後兩分,主題雖同,解釋卻有出入,說明它們是分別反映了出現的時代社會一些變化的。從前分看,主要內容是就佛涅槃一事講起,而提出佛身是「常」的概念來。所謂涅槃,一般就是指人死了,這裏的問題是,佛身是同常人一樣死了就完呢﹖還是永恒的﹖經中肯定佛身是常,如金剛一般堅固不壞,不同常人的父母生身,而是所謂「法身」。這種思想在初期大乘經中即提出過,如《法華經》的如來壽量無邊際的說法。龍樹《大智度論》提出佛有兩身等,此經繼承其說,但特別提出「我」的概念來。這裏含有兩層意思︰一是佛身有其自體,有其作用,一是佛身常恒不變,這樣的「我」也就是「法身」。與法身是「常」是「我」相聯繫,連帶也講佛身有「樂」有「淨」(脫苦離染),因此,法身就具有「常、樂、我、淨」四德。四德被凡夫所誤解,因而執著,謂之四顛倒。小乘雖不執著常樂我淨,但迴避它,或否定它。而《大涅槃經》則肯定了佛身的四德,這是本經顯著特點之一。

由於佛身是常,從而要找出其何以為常的原因。經說證得佛身是由於認識佛性而來,佛性原本就是常,但為煩惱障蔽,處於隱伏狀態,經過必要的修習,它即可逐步顯現,等待完全顯現,就成為佛身(法身)。那麼,佛性是佛所獨有還是一切人共有呢﹖從大乘角度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眾生就是不同生類的意思,生類雖不相同,但同具佛性這點是相同的。不過,經的前分對眾生悉有佛性有一限制︰即「一闡提」應除外。所謂「一闡提」是世欲非常深重的人,他們不信大乘,甚至毀謗,更不能按大乘教去實踐,這類人不能成佛,也就等於沒有佛性。這一說法,反映了經的前分出現時,首先受到小乘的極力反對,無法使他們轉變,所以只好叫他們為「一闡提」。其次,反映當時印度的族姓分化極為繁複。佛教原是反對族姓制的,主張任何族姓均可加入佛教,儘管種姓劃分得多,都可從佛性這一角度統一起來。所以佛性(buddha-gotra)的「性」用了「喬多囉」這個字,意思是姓、種類、種族。所以《涅槃經》說「眾生界」、「佛界」,以「界」字形容眾生和佛性,即表示儘管姓階雖多,但由佛性看來,一律歸之平等,同屬佛界範圍。同時又承認有「一闡提」,這是固定的。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姓階的不可變性。

「喬多囉」是在姓階的血統基礎推論上去的更大宗族。社會上姓階的劃分達幾千種,但最後都同於一大宗,大宗即「喬多囉」。《涅槃經》前分把「一闡提」分出為一大宗,也即為後來五種姓說開了端。可見佛教五種姓(即五喬多囉)的說法,是模仿當時的社會劃分姓階的方法,連「喬多囉」(種姓)一詞也是借用當時社會習用的名詞。

《涅槃經》後分,對佛性的說法就有了變化,不再講得那樣固定,範圍也寬了些。例如,〈師子吼品〉就把「佛性」說成「法性」,亦即「勝義空」,把了解空性的智慧(空性慧)也包括在佛性之中。這裏把能(智)所(佛性)統一起來,通稱佛性。這時認為「一闡提」,也可以成佛。這一變化,正反映後分出現時社會情況與初分出現時不同了。初分流行於笈多王朝初期,統治者對佛教疏遠,也包括其時小乘不信大乘,所以,《涅槃經》就認為這些人是「一闡提」。後來笈多朝信仰佛教的多起來,小乘也有轉向大乘的,後分《涅槃經》的說法也相應地變化了,認為「一闡提」也可以成佛,給這些人開放門戶,對自身學說的發展也更為有利。

此外,《涅槃經》中的佛性也用了「如來藏」的名字,「藏」是借用「胎藏」的說法,因為哺乳動物先在胎裏成長。如來所以成為如來,是因為它原來就在「胎」裏孕育著,指明「佛性」是成為如來的生因,遲早總有一天功德圓滿,必然分娩。經的前分用「如來藏」說明佛性,不僅有比喻的意思,還說明佛性是有形體的。因此,把佛性的顯現分為「聞見」(理解)和「眼見」(肉眼見)兩方面,這不就帶有形體的意思﹖不過這一說法,與佛學以外的學派有些相混──他們認為「神我」是有形的。在《涅槃經》後分裏,把佛性完全歸之於法性、勝義空,只有理性方能認識,後分所以這樣歸結,不外乎想與外道劃清界線。

〔參考資料〕 《閱藏知津》卷二十五;《佛典批評論》;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任繼愈《中國佛教史》第三卷;山田龍城《梵語佛典導論》;高崎直道(等)撰‧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三枝充悳(等)著《大乘佛典入門》;椎尾辨匡《佛教經典概說》。


法朗

南朝三論宗僧。世稱「興皇法朗」。徐州沛郡(江蘇省沛縣)人,俗姓周。少習軍旅,早經行陣,儉約治身,寵辱無能移其志。一日俄而有感,遂發出塵之志。梁‧大通二年(528)薙染於青州。尋遊學揚都,就大明寺寶誌受諸禪法,兼聽該寺彖律師講律本文。又從南澗寺仙師受《成實論》、從竹澗寺靖公受《毗曇》,聲譽漸振京畿。後又至攝山止觀寺,從僧詮聽受四論(《智度》、《中》、《百》、《十二門》)及《華嚴》、《大品》等經,此後專弘龍樹宗風。與慧勇、慧布、慧辯共稱為僧詮門下四哲。

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奉敕住揚都興皇寺。其後二十餘年,講四論及《華嚴》、《大品》等各二十餘遍,發揮往哲所未談之祕奧,疏通後進所損略之難義,列聽者常上千人。所獲布施金銀,皆充造經像、修治寺塔、濟給窮厄。太建十三年示寂,世壽七十五。門下眾多,知名者有吉藏、羅雲、法安、慧哲、法澄、道莊、智炬、慧覺等人。

◎附︰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八章(摘錄)
法朗教人宗旨,散見吉藏著述中。其《勝鬘經寶窟》中有曰︰「家師朗和上,每登高座,誨彼門人。言以不住為端,心以無得為主。故深經高匠,啟悟群生。令心無所著,三世諸佛,敷經演論。常云皆令眾生心無所著。所以然者,以著是累根,眾苦之本。以執著故,起決定分別。定分別故,則生煩惱。煩惱因緣,即便起業。業因緣故,則受生老病死之苦。有所得人,未學佛法,從無始來,任運於法,而起著心。今聞佛法,更復起著。是為著上而復生著。著心堅固,苦根轉深,無由解脫。欲令弘經利人及行道自行,勿起著心。」

《中觀論疏》卷五申明朗師對八不(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之解釋︰
「師云︰標此八不,攝一切大小內外有所得人。心之所行,口之所說,皆墮在八事中。今破此八事,即破此一切大小內外有所得人。故明八不。所以然者,一切有所得人生心動念,即是生。欲滅煩惱,即是滅。謂己身無常,為斷。有常住可求,為常。真諦無相,為一。世諦萬像不同,為異。從無明流來,為來。返本退原出去,為出。裁起一念,心即具此八種顛倒。今一一歷心觀此無從,令一切有所得心,畢竟清淨。故云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出也。師常多作此意,所以然者,為三論未出之前,若毗曇成實有所得,大乘及禪律師行道苦節如此之人,皆是有所得。生滅斷常,障中道正觀。既障中道正觀,亦障假名因緣,無方大用。故一向破洗,令畢竟無遺,即悟實相。既悟實相之體,即解假名因緣無方大用也。」

朗在興皇,聽者常千。門人來自遠方,復散往四處弘化。朗公曾語弟子真觀曰︰「吾大乘經論,略已宏通。而燕趙齊秦,引領翹足。專學雖多,兼該者寡。」可見朗已有行化北方之意。及隋統一宇內,其徒分布天下。今所知之名僧亦不少。可見當陳至唐初,三論因興皇諸師之弘化,其勢力方大也。

〔參考資料〕 《續高僧傳》卷七;《釋氏六帖》卷十;《中論序疏》;《勝鬘寶窟》卷上(本);《大乘四論玄義》卷九。


無諍

音譯阿蘭那。「諍」,即諍論,為煩惱之異名。諍有三種︰(1)煩惱諍︰指百八煩惱。煩惱為諍論之根本,故云。(2)蘊諍︰死。此亦為諍論之根本。(3)鬥諍︰諸有情互相凌辱,言語相違。透過修行,使此三種諍論止息不起,謂之無諍。又《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七亦謂,和合方便,共為一事,名為無諍。

無諍是佛教徒修行中的重要事項之一。不只部派佛教於此有詳細的闡述,到大乘佛教時,也有進一步的發揮。「無諍三昧」便是大乘佛典中所常見的修行方法之一。

◎附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九(摘錄)

云何無諍行﹖答︰一切阿羅漢,善達內時,外不如是,若亦善達外時,名無諍行。云何內時﹖謂自相續中所有煩惱。云何外時﹖謂他相續中所有煩惱。遮此煩惱,名為善達。一切阿羅漢,於自相續所有煩惱,皆已遮斷。於他相續所有煩惱,則不決定。若亦能遮,名無諍行。

有說︰時,謂三時。即日初分、日中分、日後分。於此三時,制諸煩惱,名為善達。一切阿羅漢,於自相續,三時煩惱皆已制斷。於他相續,三時煩惱則不決定。若亦能制,名無諍行。有說︰時,謂六時。即日夜各初中後分。於此六時,制諸煩惱,名為善達。一切阿羅漢,於自相續,六時煩惱皆已制斷。於他相續,六時煩惱則不決定。若亦能制,名無諍行。

尊者妙音說曰︰非謂無有自相續中煩惱諍故,名無諍行;但以能遮他相續中煩惱諍故,名無諍行。所以者何﹖諍,是對他之名,非對自故。問︰何故遮制煩惱,名為善達﹖答︰要由方便覺慧現前,方能遮制自他煩惱,故名善達。無諍名何法﹖答︰令他相續無雜穢轉。謂諸煩惱,能為津潤垢膩雜穢。得無諍者,不為他相續中煩惱之所津潤垢膩雜穢,即是遠離他相續中諸煩惱義。有說︰此文應言︰於他相續,無餘轉轉。謂得無諍者,如於自相續煩惱,永斷無餘;如是於他相續煩惱,亦能遮制,令無有餘。即是遍遮他相續中應令彼起諸煩惱義。有說︰此文應言︰於他相續無差別轉。謂得無諍者,如能遮親相續中煩惱,令其不生,如是亦能遮怨及中相續中煩惱,令其不起。即是平等遮制他相續中諸煩惱義。問︰善達外時,無雜穢轉,有何差別﹖答︰善達外時謂慧。無雜穢轉,謂煩惱不起。

復次彼阿羅漢,行五種法,令他相續,煩惱不起。何等為五﹖(一)淨威儀路,(二)應時語嘿,(三)善量去住,(四)分別應受不應受,(五)觀察補特伽羅。淨威儀路者︰彼阿羅漢,先一處坐。若他來者,即觀其心。以何威儀,令不起結。若知由此生彼結者,即便捨此,住餘威儀。若不起結,即如本住。先住餘威儀,亦爾。應時語嘿者︰彼阿羅漢,見他來時,便觀其意,為應與語﹖為應嘿耶﹖觀已,若見語起彼結,雖極欲語,即便嘿然。若見由嘿起彼結者,雖不欲言,而便與語。若涉道路,見二人來,即觀誰應先可與語。觀已,若見與此語時,彼起結者,即與彼語。與彼亦然。若俱與語而起結者,即便嘿然。俱嘿亦爾。若語若嘿俱起結者,即為避路,令不起結。

善量去住者︰彼阿羅漢,隨所住處,即便觀察我為應住﹖為應去耶﹖若見住時,起他結者,處雖安隱,資具豐饒,隨順善品,而便捨去。若見由去生他結者,處雖不安,資緣匱乏,不順善品,而便強住。分別應受不應受者︰彼阿羅漢,若有施主,以資具施,即觀其心,為應受﹖為不應受﹖觀已,若見受起彼結,雖是所須,而便不受。若見不受起彼結者,雖所不須,而便故受。觀察補特伽羅者︰彼阿羅漢,為乞食故,將入城邑里巷他家。觀察此中男女大小,勿有因我起諸煩惱。若知不起,便入乞食。若知起者,雖復極飢,而便不入。無如是事,為分別故,假使一切有情,因見我故起煩惱者,我即往一無有情處,斷食而死,終不令他因我起結。彼阿羅漢,修行如是五種行法,則能遮他相續煩惱,令不現前。

問︰何故阿羅漢已得解脫,而修此法,自拘縛耶﹖答︰彼阿羅漢,先是菩薩種性,不忍有情造惡招苦,為拔彼故,恆作是念︰我無始來,與諸有情,互起纏縛,輪迴五趣,受諸劇苦。我幸得免,復應救彼。又作是念︰我無始來,或作倡妓,或淫女等鄙穢之身。百千眾生,於我起結,尚由此故,長夜受苦。況我今者,離貪恚癡,為世福田,於我起結,而不招苦。故我今者,不應復作煩惱因緣。故阿羅漢,雖自解脫,而為有情,起無諍行。問︰彼為遮他自相煩惱﹖為共相耶﹖答︰惟自相可遮,非共相。所以者何﹖共相煩惱,隨其所應,一時總緣一界、一地、一處、一類、一所得身,執我我所,或執斷常,或撥為無,或執第一,或執能淨,或起猶豫無明。不了一切有情,恆住運起,不可遮止。是故惟遮自相煩惱。

問︰無諍行自性云何﹖為是定﹖為是慧耶﹖設爾,何失﹖若是定者,此文云何通﹖如說︰善達外時,名無諍行。善達,是慧。若是慧者,餘說云何通﹖如說︰應習靜定無諍。答︰應說是慧。問︰若爾,何故說應習靜定無諍耶﹖答︰彼應說應習靜慧無諍,而說應習靜定無諍者,欲顯與定俱故,名定,而實是慧。是名無諍自性。如自性,我物等亦爾。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云何名無諍行﹖答︰此行能對治他煩惱諍,故名無諍行。然諍有三︰(一)煩惱諍,(二)蘊諍,(三)鬥諍。煩惱諍者︰謂百八煩惱。蘊諍者︰謂死。鬥諍者︰謂諸有情互相凌辱,言語相違。應知此中說煩惱諍,為遮有情起煩惱故。復有說者,由此能令自他諍無,故名無諍行。即是善修無我行義。如彼廣說。

◎附二︰〈無諍三昧〉(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無諍三昧,指隨順空理無違無諍之三昧。此詞多被用來稱讚離欲之阿羅漢,但天台家則用以稱任運證三諦行法者。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經》云(大正8‧7 49c)︰「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大智度論》卷十一云(大正25‧1 36c)︰「須菩提於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注維摩詰經》卷三云(大正38‧351c)︰「無諍有二︰(一)以三昧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二)隨順法性,無違無諍。」又云(大正38‧351c)︰「善吉於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

天台宗認為圓教初門之行者,於修一切無漏對治、觀練熏修之禪定時,即證得聖果,成為大力羅漢,具足六通及三岩,同時也可證得此無諍三昧。



(一)(梵tṛṣṇā,藏sred-pa)十二因緣之一。又名愛支。也譯為「渴愛」,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可分為色愛以至法愛的六愛,或欲愛、有愛、無有愛的三愛。緣認識而起的苦樂等感受一產生,對苦受就有憎避的強烈欲求;對樂受就有愛求的熱望。這些強烈的欲求或熱望,即是愛。也就是以愛來表示對苦樂受所產生的愛憎之念。《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大正27‧119a)︰「云何為愛﹖謂雖已起貪愛、淫愛及資具愛,而未為此四方追求,不辭勞倦,是愛位。」《俱舍論》卷九(大正29‧48c)︰「貪妙資具,淫愛現行,未廣追求,此位名愛。」

說一切有部將十二因緣分三世兩重因果,以愛、取、有為現在三因,然經量部謂此乃違背經說,而主張唯有由樂等三受引生的三種愛,是為愛支。亦即為欲界苦所逼惱,於樂受所生欲愛(kāma-tṛṣnā),於色界初二三禪之樂受及第四禪非苦樂受所生色愛(rūpa-tṛṣṇā),或唯於無色界非苦樂受所生無色愛(arūpa-tṛṣṇā),是為愛支。又,唯識大乘唯立一重因果,名愛取有三者為能生支,其中,愛為第六意識相應俱生煩惱,係正緣後有而起的潤生之惑。

(二)九結之一︰即愛結(anunaya-saṃyo-jana)。又譯為隨順結。指染著於境的貪煩惱。《大毗婆沙論》卷五十(大正27‧258a)︰「云何愛結﹖謂三界貪。然三界貪,於九結中總立愛結,七隨眠中,立二隨眠。謂欲界貪,名欲貪隨眠,色無色界貪,名有貪隨眠。於餘經中,立為三愛,謂欲愛、色愛、無色愛。」

《順正理論》卷五十四(大正29‧642c)︰「何緣此貪說名為愛﹖此染心所隨樂境故。」又,《集異門足論》卷四說欲愛、色愛、無色愛等三愛,諸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躭著愛染,名為欲愛,諸色中諸貪等貪等,名為色愛,無色中諸貪等貪等名無色愛;《勝鬘經》說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大般涅槃經》卷十三以四諦中的集諦為愛,而有二種、三種、四種、五種之別,其文云(大正12‧440a)︰「愛有二種︰(一)愛己身,(二)愛所須。復有二種,未得五欲,繫心專求,既求已得,堪忍專著。復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復有三種,業因緣愛、煩惱因緣愛、苦因緣愛。出家之人有四種愛,何等為四﹖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復有五種,貪著五陰,隨諸所須,一切愛著。」

(三)(梵preman、priya)指以不染污心愛樂佛法或師長。《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九(大正27‧151a)︰「愛有二種︰(一)染污謂貪,(二)不染污謂信。」《俱舍論》卷四(大正29‧21a)︰「愛謂愛樂,體即是信。然愛有二︰(一)有染污,(二)無染污。有染謂貪,如愛妻子等。無染謂信,如愛師長等。」

◎附︰吳汝鈞〈愛〉(摘錄自《佛教的概念與方法》第一篇)

佛法中「愛」一詞語的意思,複雜得很;它的內容恐怕比英語的love和德語的Liebe還要豐富。在佛教經論中,這詞語比較多出現於原始佛典與大乘經典中,特別是前者;這主要是從梵語巴利語翻譯過來的資料;中國佛教的文獻,比較少談「愛」。而對於不同表示的梵語與巴利語原語,漢譯都少加簡別,一律譯作「愛」。這是導致這一詞語的高度複雜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例如︰巴利語chanda,是愛好、願欲之意,事見《雜阿含經》;梵語anunaya、tṛṣya-māṇa,都是愛的執著之意,前者見《楞伽經》,後者見《中論》;巴利語taṇhā、梵語tṛṣṇā,都表示煩惱、貪欲,由此而生盲目的衝動,前者見《雜阿含經》,後者見《俱舍論》;巴利語mamāyita,是執著他物為自身所有之物,即指此一被執著之物,語見《義足經》;梵語kāma,指性愛,語見《理趣經》;梵語sneha,指父母對子女的愛,語見《佛所行讚》;梵語preman,指對一種崇高理想的愛,此種用法相當普遍,自古已有;又巴利語pema,指對他人所懷的友情,語見《法句經》。這種種表示,意思都不一樣,其原語也是相互差別,但漢譯卻都作「愛」。

這些不同的意思亦可歸納為兩個總的意義︰其一是污染義,另一則是一種德性,是不染污的。「愛」的污染義,明顯得很,如上面所舉的大多數的例子;這一義亦最能與佛陀的四諦思想與十二因緣的說法相應。另外,由「愛」連著其他字眼而成的表示染污義的字眼,也常出現於經典之中,如愛恚、愛涎(對於個別我的執著)、愛海、愛鬼(愛著之害,有如鬼魅)、渴愛、愛結、愛見、愛業、愛染、愛想、愛憎、愛藏、愛縛、愛欲等等。其中渴愛的意思,尤為突顯,喻人的欲求,如感飢渴時般的強烈。這種種意思都源於生命中的妄情妄識對外界有所攀附時,而生起盲目的衝動,定要有所執著而後快。我們可以說,愛的執著,是妄情妄識的具體表現。但約實而言,包含外界以至於生命自身的萬法,是否真有其實在而可被執取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萬法的本性是空,只是依緣而聚合;緣集則成,緣去則壞,此中並無實在的獨立的自己。愛著即是要向此中尋求實在,這無異影裏求物,虛中求實,永無結果,而只在這種本質上是絕望的追逐中打滾,在生、死流轉中輪轉,招來無窮的苦惱而已。故經中說愛為染著因,是生死本。在另一面,「愛」的德性的意思,在佛教經典中也相當普遍。如愛法、愛育、愛果、愛敬、愛喜覺、愛語、愛惜等。這個意思實在泛得很,可推而至於愛國家、愛社會、愛親人、愛祖師,以及於對人類萬物的關切之情。

染污的愛,是佛教說愛的本義。它在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中,有其確定的意義;它作為那盲目的蠢動的妄情妄識的具體表現,在解脫哲學中被視為被對治、被轉捨的對象,這即被提煉成屬於染污邊的一個觀念。而愛的否定,所謂「斷愛」,更是佛教到解脫之路的工夫歷程中一個關鍵點。德性的愛,則是佛教說愛的通義;它是一種想法,一種應有的人生態度,其意義並不確定,在佛教系統中,並未被提煉成一個觀念。它既是通義,故也不限於佛教,而是共通於佛教以外的其他思想學派中。我們了解佛教的愛,當以染污邊為主。

〔參考資料〕 (一)《識身足論》卷三;《法蘊足論》卷十二;《雜阿毗曇心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二)《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八;《成實論》卷九〈貪相品〉;《入阿毗達磨論》卷上;《俱舍論》卷二十一。(三)《大般涅槃經》卷十三;《大智度論》卷七十二;《大乘莊嚴經論》卷九;《順正理論》卷十一。


擇滅

謂依智慧之簡擇力使煩惱止滅。又作數滅、智緣滅。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擇」,意指正確辨別判斷諸法的洞察力,即無漏之智慧;「滅」,謂斷離煩惱之束縛。亦即依「擇」(智慧之簡擇力)以除滅煩惱,故稱為擇滅。因此,擇滅亦意味修行的結果──無煩惱之開悟狀態,也就是依智慧之簡擇力而得的滅諦(涅槃)。係無為法之一種。

《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一、《俱舍論》卷一等,謂以慧揀擇四聖諦之理而斷煩惱時,諸有漏法即離繫縛,故稱此得離繫為擇滅。如《俱舍論》云(大正29‧1c)︰「擇滅即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名為擇滅。擇謂簡擇,即慧差別,各別簡擇四聖諦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

蓋凡夫自無始以來即有煩惱,故一切有漏法皆為煩惱所繫縛。今依智慧之擇力而斷煩惱時,彼有漏法即離繫縛,故稱之為滅;於彼滅得離繫,即證得解脫。《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一云(大正27‧163a)︰
「諸有漏法無始時來煩惱所繫,不得解脫。若斷煩惱,彼離繫故,便得解脫。如人被縛後解脫時,人名解脫,非謂繩等。既於所繫證得解脫,故外物中亦得解脫。」

關於擇滅之一體多體,《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一列舉一物、二物、五物、十一物、三十五物、八十九物等諸說後,評曰(大正27‧162a)︰「應作是說,隨有漏法有爾所體,擇滅亦爾。隨所繫事體,有爾所離繫,亦有爾所體故。」意即一切有漏法一一皆為煩惱所繫縛,而離繫則名為擇滅,故擇滅之數量等於所繫縛之有漏法之數量。

依說一切有部所說,擇滅屬常住實有,在三性之中屬於善性;但是經部等派則以擇滅為假立而非實有,其對擇滅之解釋也與上述所說大為不同。《俱舍論》卷六云(大正29‧34a)︰
「此法自性實有離言。唯諸聖者各別內證。但可方便總相說言是善是常,別有實物名為擇滅,亦名離繫。經部師說︰一切無為皆非實有,如色受等別有實物,此所無故。(中略)餘部師說︰由慧功能隨眠不生名為擇滅。」

《成唯識論》卷十謂擇滅有二(大正31‧55c)︰
「(一)滅縛得,謂斷感生煩惱得者。(二)滅障得,謂斷餘障而證得者。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一即真如,後三皆擇滅。」

此中,滅縛得,指斷煩惱障而得的擇滅。滅障得,指斷非縛之所知障等而得的擇滅。在性淨、有餘、無餘、無住處等四種涅槃中,性淨涅槃是真如,不屬於擇滅,餘三涅槃總攝為擇滅。就中,無住處涅槃其體雖亦為真如,但係依真擇力滅餘障而證得,故屬於擇滅。真如與擇滅的區別在於擇滅是施設有而非實有。

◎附︰〈非擇滅〉(編譯組)

「非擇滅」係梵語apratisaṃkhyā-nirod-ha,藏語so-sor-brtags-pa ma-yin-paḥi ḥgog-pa之漢譯。又稱非數滅、非智緣滅。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無為法之一種。為「擇滅」之相反詞,指「非擇」之「滅」。即不經過思擇(正確的觀察力)而某種存在仍能滅絕。亦即不依靠「擇力」(智慧)而得之「滅」。由於缺乏能生諸法之緣,煩惱因而不生,此即為「非擇滅」。緣闕,則「法」自然不生,並非依思擇力,故云「非擇滅」。

此外,「本來清淨之真如」也是「非擇滅」。因為此種真如,並不是透過智慧力(擇力)斷除障害之後始告出現的。

《入阿毗達磨論》卷下云(大正28‧989a)︰
「非擇滅者,謂有別法畢竟障礙未來法生。但由闕緣非由擇得。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由得此滅,能永障故,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緣闕亦由此滅勢力,故非擇滅決定實有。如世尊說︰若於爾時,樂受現前,二受便滅。彼言滅者,除此是何﹖定非無常及擇滅故。又契經說︰苾芻當知,若得預流,已盡地獄,已盡鬼界,已盡傍生。此言盡者,是非擇滅。爾時異熟法,未得擇滅故。」

〔參考資料〕 《品類足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二;《雜阿毗曇心論》卷九;《大智度論》卷四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三;《顯揚聖教論》卷一、卷十八;《順正理論》卷一;《異部宗輪論》;《彰所知論》卷下〈無為法品〉;《大乘義章》卷二。


[法相辭典(朱芾煌)]
心性本淨

瑜伽五十四卷三頁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是故唯識不立識住。又五十五卷一頁云:問:染心生時,當言自性故染?為相應故,為隨眠故?答:當言相應故,隨眠故。非自性故。若彼自性是染污者;應如貪等畢竟不淨。若爾;大過。由彼自性不染污故;說心生時,自性清淨。


有漏

瑜伽五十六卷四頁云:問:何義,幾蘊,是有漏?答:麤重所隨,非彼對治,煩惱所生義。一切一分,是有漏。復有有漏義。謂若是處,煩惱能生四種過失。一、不寂靜過失,二、內外變異過失,三、發起惡行過失,四、攝受因過失。當知初過失,纏現行所作。第二過失,諸煩惱事隨逐煩惱所作。第三過失,煩惱因緣所作。第四過失,引發後有所作。

二解 瑜伽六十四卷十八頁云:略由五相建立有漏。一、能生劣界諸煩惱,二、能生中界諸煩惱,三、能生妙界諸煩惱,四、能生無欲樂有諸煩惱,五、能生有欲樂有諸煩惱。

三解 顯揚五卷十五頁云:問:何義,幾種,是有漏?答:麤重隨逐故。與諸煩惱互依生義故。一切少分,是有漏。復有餘有漏義。謂若處,煩惱於中能起四種過;是處名有漏。何等為四?一、不寂靜過,二、內外變異過,三、發起惡行過,四、因攝受過。此中初過,謂諸纏現行所作應知。第二過,謂煩惱所依緣事,隨順煩惱所作,應知。第三過,謂由煩惱所作,應知。第四過,謂牽引後有,應知。

四解 雜集論三卷七頁云:云何有漏?幾是有漏?為何義故,觀有漏耶?謂漏自性故,漏相屬故,漏所縛故,漏所隨故,漏隨順故;漏種類故;是有漏義。漏自性者:謂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為有漏。漏相屬者:謂漏共有心心法及眼等。漏相應故;漏所依故;如其次第,名有漏。漏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亦為餘地諸漏麤重所隨逐故。漏隨順者:謂順決擇分。雖為煩惱麤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彼對治故。漏種類者:謂阿羅漢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起故。五取蘊,十五界,十處,全、及三界,二處,少分;是有漏。謂除最後三界二處少分。聖道眷屬,及諸無為,非有漏故。為捨執著漏合我故;觀察有漏。

五解 故漏有三種中說。

六解 俱舍論二十卷十四頁云:色無色界煩惱除癡,五十二物,總名有漏。謂上二界根本煩惱各二十六。豈不彼有惛沈掉舉二種纏耶?品類足中,亦作是說:云何有漏?謂除無明,餘色無色二界所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今於此中,何故不說?迦濕彌羅國毗婆沙師言;彼界纏少,不自在故。何緣合說二界隨眠為一有漏?同無記性,於內門轉,依定地生。由三義同,故合為一。如前所說名有貪因,即是此中名有漏義。

七解 集異門論四卷十三頁云:有漏云何?答:除色無色界繫無明,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謂有漏。

八解 品類足論六卷十六頁云:有漏云何?謂除色無色界繫。


無諍行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九卷六頁云:云何無諍行?答:一切阿羅漢,善達內時,外不如是。若亦善達外時;名無諍行。云何內時?謂自相續中所有煩惱。云何外時?謂他相續中所有煩惱。遮此煩惱,名為善達。一切阿羅漢,於自相續所有煩惱,皆已遮斷。於他相續所有煩惱,則不決定。若亦能遮;名無諍行。有說:時、謂三時。即日初分,日中分,日後分。於此三時,制諸煩惱;名為善達。一切阿羅漢,於自相續,三時煩惱,皆已制斷。於他相續,三時煩惱,則不決定。若亦能制;名無諍行。有說:時、謂六時。即日夜合初中後分。於此六時,制諸煩惱;名為善達。一切阿羅漢,於自相續,六時煩惱,皆已制斷。於他相續,六時煩惱,則不決定。若亦能制;名無諍行。尊者妙音說曰:非謂無有自相續中煩惱諍故,名無諍行;但以能遮他相續中煩惱諍故,名無諍行。所以者何?諍、是對他之名;非對自故。問:何故遮制煩惱,名為善達?答:要由方便覺慧現前,方能遮制自他煩惱;故名善達。無諍名何法?答:令他相續,無雜穢轉。謂諸煩惱,能為津潤垢膩雜穢。得無諍者,不為他相續中煩惱之所津潤垢膩雜穢。即是遠離他相續中諸煩惱義。有說:此文應言:於他相續,無餘轉轉。謂得無諍者,如於自相續煩惱,永斷無餘;如是於他相續煩惱,亦能遮制,令無有餘。即是遍遮他相續中應令彼起諸煩惱義。有說:此文應言:於他相續無差別轉。謂得無諍者,如能遮親相續中煩惱,令其不生,如是亦能遮怨及中相續中煩惱,令其不起。即是平等遮制他相續中諸煩惱義。問:善達外時,無雜穢轉,有何差別?答:善達外時謂慧。無雜穢轉,謂煩惱不起。復次彼阿羅漢,行五種法,令他相續,煩惱不起。何等為五?一、淨威儀路,二、應時語嘿,三、善量去住,四、分別應受不應受,五、觀察補特伽羅。淨威儀路者:彼阿羅漢,先一處坐。若他來者,即觀其心。以何威儀,令不起結。若知由此生彼結者;即便捨此,住餘威儀。若不起結;即如本住。先住餘威儀。亦爾。應時語嘿者:彼阿羅漢,見他來時,便觀其意,為應與語?為應嘿耶?觀已;若見語起彼結;雖極欲語;即便嘿然。若見由嘿起彼結者;雖不欲言;而便與語。若涉道路,見二人來;即觀誰應先可與語。觀已;若見與此語時,彼起結者;即與彼語。與彼亦然。若俱與語而起結者;即便嘿然。俱嘿亦爾。若語若嘿俱起結者;即為避路,令不起結。善量去住者:彼阿羅漢,隨所住處,即便觀察:我為應住?為應去耶?若見住時,起他結者;處雖安隱,資具豐饒,隨順善品;而便捨去。若見由去生他結者;處雖不安,資緣匱乏,不順善品;而便強住。分別應受不應受者:彼阿羅漢,若有施主,以資具施;即觀其心,為應受?為不應受?觀已;若見受起彼結;雖是所須;而便不受。若見不受起彼結者;雖所不須;而便故受。觀察補特伽羅者:彼阿羅漢,為乞食故,將入城邑里巷他家。觀察此中男女大小,勿有因我起諸煩惱。若知不起;便入乞食。若知起者;雖復極飢;而便不入。無如是事,為分別故,假使一切有情,因見我故起煩惱者;我即往一無有情處,斷食而死;終不令他因我起結。彼阿羅漢,修行如是五種行法,則能遮他相續煩惱,令不現前。問:何故阿羅漢已得解脫,而修此法,自拘縛耶?答:彼阿羅漢,先是菩薩種姓。不忍有情造惡招苦;為拔彼故;恒作是念:我無始來,與諸有情,互起纏縛,輪迴五趣,受諸劇苦。我幸得免,復應救彼。又作是念:我無始來,或作倡妓,或婬女等,鄙穢之身。百千眾生,於我起結,尚由此故,長夜受苦。況我今者,離貪恚癡,為世福田;於我起結,而不招苦。故我今者,不應復作煩惱因緣。故阿羅漢,雖自解脫;而為有情,起無諍行。問:彼為遮他自相煩惱?為共相耶?答:唯自相可遮;非共相。所以者何?共相煩惱,隨其所應,一時總緣一界一地一處一類一所得身,執我我所,或執斷常,或撥為無,或執第一,或執能淨,或起猶豫無明。不了一切有情,恒住運起,不可遮止。是故唯遮自相煩惱。問:無諍行自性云何?為是定?為是慧耶?設爾;何失?若是定者;此文云何通?如說:善達外時,名無諍行。善達,是慧。若是慧者;餘說云何通?如說:應習靜定無諍。答:應說是慧。問:若爾;何故說應習靜定無諍耶?答:彼應說應習靜慧無諍;而說應習靜定無諍者;欲顯與定俱故,名定;而實是慧。是名無諍自性。如自性,我物等亦爾。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云何名無諍行?答:此行能對治他煩惱諍,故名無諍行。然諍有三。一、煩惱諍,二、蘊諍,三、鬥諍。煩惱諍者:謂百八煩惱。蘊諍者:謂死。鬥諍者:謂諸有情,互相陵辱,言語相違。應知此中說煩惱諍,為遮有情起煩惱故。復有說者,由此能令自他諍無,故名無諍行。即是善修無我行義。如彼廣說。

二解 發智論十八卷十七頁云:云何無諍行?答:一切阿羅漢善達內時,外不如是,若亦善達外時,名無諍行。無諍名何法?答:令他相續,無雜穢轉。


煩惱邪行

雜集論七卷六頁云:邪行者:謂貪瞋二煩惱、迷境界及見、起邪行。修道所斷,見道所斷,隨其次第。貪瞋二種、緣少淨相及相違相為境界故;名迷境界。雖亦緣有情起於貪瞋;然依境界門起故,亦名迷境界。慢迷有情及見起邪行。以於下劣等,起計己勝等行;於有情門,邪解轉故。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迷所執境起邪行。依增益損減門,如其所應。見取、戒禁取、迷諸見起邪行。由於諸見過失,取為第一及戒禁清淨故。疑迷對治起邪行。於諸諦中,成二解故。無明迷一切起邪行。又十煩惱皆迷苦集起諸邪行。是彼因緣所依處故。所以者何?苦集二諦、皆是十種煩惱因緣;又為依處。是故一切迷此因緣依處、起諸邪行。又十煩惱、皆迷滅道起諸邪行。由此能生彼怖畏故。所以者何?由煩惱力,樂著生死;於清淨法,起懸崖想,生大怖畏。又諸外道、於滅道諦,妄起種種顛倒分別。是故十惑、皆迷滅道、起諸邪行。


識住差別

瑜伽五十四卷一頁云:云何住差別?謂四識住。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為所緣,令識安住。謂識隨色住,緣色為境。廣說如經。乃至我終不說此識,往於東方,乃至四維。然我唯說於現法中,必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如是已顯經中如來所說諸識住相。又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是故唯識,不立識住。是名識蘊由住差別。如彼卷一頁至四頁廣釋。


識非識住

瑜伽五十四卷三頁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是故唯識不立識住。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十七卷五頁雲;問:何故識非識住?答:為識故立識住。如為王故立王座。如王座,王床、王路、亦爾。如王非路,路非王,是王所行,故名王路。如是識非識住,識住非識,是識所止,故名識住。是故識非識住。有說:若法、識所乘御,如像馬船,人所乘御;彼法立識住。非識乘御於識,故識非識住。復次若法、與識俱生俱滅,於識有用,立為識住。識於識不爾。有說:識住法爾與識俱在現在、是識所住。非識與識,得有此事。問:自識他識,俱在現在;何不展轉立識住耶?答:自識於自識,非識住故。於他識亦非。無異相故。復次於自識親,尚非識住;況於疏遠。有說:若法與識,三和合生,互有作用;立為識住。非識與識三和合生互有作用,故非識住。由自分識,於中住故;自分諸蘊,得識住名。謂欲界蘊、欲界識所住。色界蘊、色界識所住。無色界蘊,無色界識所住。初靜慮蘊,初靜慮識所住。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蘊,非想非非想識所住。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小隨煩惱

共有十種,即忿(心裡不平)、恨(心裡怨恨)、覆(隱藏自己的罪過)、惱(對他人發火)、嫉(嫉忌他人)、慳(捨不得財物,氣量小)、誑(欺騙他人)、諂(趨奉他人)、害(傷害他人)、憍(憍傲自大)。以上十種煩惱,是隨著六根本煩惱而起的枝末煩惱,這些煩惱因其性質比較粗和猛烈,而且各別生起,範圍較小,所以叫做小隨。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