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經名)一卷,劉宋功德直玄暢共譯。一向出生菩薩之異譯。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修陀里舍那

(異類)夜叉名。譯曰善見。見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Sudarśana。


玄暢

(人名)河西金城(陝西南鄭縣治)人。姓趙。少年時,家門為胡虜所滅,往涼州出家。初名慧智。後至平城就玄高,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謙之言,禁私養沙門及巫覡,捕玄高慧崇等。師因脫走,將至孟津,遇追騎,投河中,僅以身免,遂渡黃河,涉揚子江,達揚州。時劉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帝深加禮重,請為太子師。師固辭,遷荊州,止於長沙寺。時有西域沙門功德直,為師譯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師刊正文義,辭旨婉密。劉宋末,至成都,居大石寺。寺有阿育王塔。中藏大石量可容數十斛,上建五層木浮圖以覆之。師乃自畫金剛密等十六神像。後游西界,望岷嶺,見岷山郡北廣陽縣界有齊后山,遂有終焉之志。仍入山結草菴,蕭齊建元元年,建立伽藍,名齊雲寺。時傳琰鎮成都,敬師高風。師乃致書,附齊后山讚一頌。琰即具表聞於高帝。給百戶。及蕭齊武帝即位,司徒文宣王啟迎師至京師,惠文太子亦發使請之。於是泛舟東下,中途罹疾,止京師靈根寺者少時。永明二年寂。年六十九。葬於鐘山。師明經律,深達禪要,占記無不驗,諸子多所該涉。嘗慨華嚴文旨浩博,未有義釋,勵精研思,遂作其疏。蓋為華嚴疏釋之嚆矢。又善三論,學者宗之。所著訶梨跋摩傳一篇,存。詳見出三藏記集,梁高僧傳等。


破魔陀羅尼經

(經名)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之略名。


簸[月*葛]復多

(異類)夜叉名。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曰:「簸復多此云眾多。」名義集二曰:「波羅赴,亦云剌部,此翻自在。」梵Prabhūta。


[佛光大辭典]
出無量門持經

全一卷。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394~468)譯。又作阿難陀呵離陀經、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本經旨在揭示菩薩行之要義。內容敘述佛陀居於惟舍梨(毘舍離)國大黎樹間之時,對舍利弗等宣說,菩薩若欲得無邊門總持,須具備四種預備行,並依四種清淨住以清淨身心,證得深智。此外又宣說阿彌陀佛亦是受持陀羅尼,始能成就功德。

本經之同本異譯有八種,即:(一)無量門微密持經,三國時代支謙譯。(二)出生無量門持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三)舍利弗陀羅尼經,南朝梁代僧伽婆羅譯。(四)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鄰尼經,北魏佛陀扇多譯。(五)一向出生菩薩經,隋代闍那崛多等譯。(六)無邊門陀羅尼經,唐代不空譯。(七)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唐代智嚴譯。(八)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宋代功德直及玄暢合譯。P1562


功德直

梵名 Gunabharman。音譯作求那跋摩。劉宋時之譯經家。西域人。劉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遊荊州,寓止禪房寺。時因沙門玄暢之請,乃譯出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義詞婉密。後遊成都,棲止於大石寺(即阿育王塔),遂手作金剛密迹等十六神像。又居荊州數年,後不知所終。〔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教錄卷五、貞元釋教錄卷八、翻譯名義集卷一〕 p1567


玄暢

(一)(416~484)魏晉時代僧。河西金城(位於陝西華縣)人,俗姓趙。幼時,家為胡軍所滅,遂往涼州出家。初名慧智,後至平城,就學於玄高,改名為玄暢。北魏武帝因崔浩及道士寇謙之進言,禁止私養沙門及巫覡,拘捕玄高、慧崇等,師因脫走。

劉宋元嘉二十二年(445),抵揚州,文帝深加禮重,請為太子之師,師固辭,遷荊州,止於長沙寺。時有西域沙門功德直,為師譯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由師刊正文義,辭旨婉密。師又善繪畫,於劉宋末年,至成都,居大石寺,自畫金剛密等十六神像。於昇明三年(479)西遊,望岷嶺,見岷山郡北廣陽縣界有齊后山,遂有終老之志,乃入山結草菴,並於同年建立齊興寺。

及蕭齊武帝即位,司徒文宣王啟迎師至京師,惠文太子亦發使請之,師於是泛舟東下,中途罹疾,止於京師靈根寺,永明二年入寂,世壽六十九,葬於鍾山。師明經律,深達禪要,占記吉凶無不靈驗,於諸子之學多所涉獵。嘗慨嘆華嚴文旨浩博,未有義釋,遂勵精研思,作其疏釋,蓋為華嚴經疏之嚆矢。又善三論,學者宗之,著有訶梨跋摩傳一篇。〔出三藏記集卷十一、梁高僧傳卷八〕

(二)(797~875)唐代僧。宣城人,俗姓陳。字申之。大中年間(847~859),嘗入大內講道,懿宗賜號「法寶」。著有歷代帝王錄、顯正記、科六帖名義圖、三寶五運等書。〔宋高僧傳卷十七〕 p203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功德直

劉宋時代的西域譯經家。生卒年不詳。劉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抵達荊州,寓居禪房寺。後應沙門玄暢之請,譯出《念佛三昧經》六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由玄暢刊正文義,詞旨婉密。其後,移居成都,駐錫大石寺(阿育王塔),遂於此親製金剛密迹等十六神像。居荊州數年,後不知所終。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集》卷二;《高僧傳》卷八〈玄暢傳〉;《開元釋教錄》卷五;《貞元釋教錄》卷八;《翻譯名義集》卷一。


玄暢

魏晉時僧。河西金城(陜西南鄭)人,俗姓趙。幼時,家門為胡虜所滅,遂往涼州出家。初名慧智,後至平城(大同)師事玄高,改稱今名。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武帝採信司徒崔浩及道士寇謙之進言,大舉廢佛。玄高、慧崇等人因而被捕。師脫困逃離平城。而於翌年抵達揚州。宋文帝頗尊崇之,請任太子之師。然師堅辭不就。未幾,遷居荊州長沙寺。時,西域沙門功德直譯《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師為之刊正文義,辭旨婉密。

劉宋(421~479)末年,移住成都大石寺。自畫金剛密迹等十六神像。昇明三年(479)西遊。見岷山郡北廣陽縣界有齊后山,欲終老於此,乃入山結庵。而於同年建立齊興寺。齊高帝、吐谷渾主皆曾遣使迎請之,然均未如願。及蕭齊武帝即位,司徒文宣王啟請迎師至京師,文惠太子亦遣使迎請之,師遂泛舟東下。中途罹疾,止於靈根寺。永明二年示寂,世壽六十九。

師究明經律,深入禪要。占記吉凶無不靈驗。於諸子之學亦多有涉獵。嘗概歎《華嚴經》部帙浩瀚、旨義深遠而未有義釋,遂殫精竭思為此經作疏釋。首開為《華嚴經》撰疏之風氣。師又精通三論,為學者所宗。著書有《訶梨跋摩傳》一篇。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集》卷十一;《高僧傳》卷八;《歷代三寶紀》卷十。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