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鈔
[佛光大辭典]凡七卷。日僧了慧道光撰。又稱大經鈔、望西鈔、道抄。為無量壽經之注釋書。內容分為大意、釋題、解文等三門。初闡明大意,立有教起所因、所說大猷、宗體定判、藏教所攝等四科,次辨明經題及譯人,復次解釋經文,概採用慧遠之分科方法,又廣泛引用我國及日本諸家之疏記,而主要以日僧良忠相傳之義旨抉擇。現收入淨土宗全書第十四卷。 p5121
(名數)三忍有三種,無量壽經第四十八願舉聲聞者得三法忍之願,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未舉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諸師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經所說五忍之前三者,即伏忍信忍順忍也。憬興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三忍也。玄一曰是下說之音響忍柔順忍無生忍也。
又無量壽經云往生極樂之人聞七寶樹林之音聲,而得三種之忍:一音響忍,由音響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順忍,慧心柔軟,能隨順真理者。三無生法忍,證無生之實性而離諸相者,是悟道之至極也。見無量壽經鈔五。
又善導所說之三忍:一喜忍,念彌陀佛而生歡喜心者。二悟忍,念彌陀佛而悟解真理者。三信忍,念彌陀佛而住於正信者。善導解觀經中,韋提希夫人所得之無生法忍為此三忍。觀經序分義二曰:「因此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淨土文類行卷曰:「慶喜一念相應後,與韋提等獲三忍。」
又三種之忍波羅蜜也:一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敵之惱害者。二安受苦忍,能安受非情寒熱等之苦楚者。三諦察法忍,又云無生法忍,不起忍等。諦觀真理而安住於無生之理者。前二者為耐忍之忍,後一者為信忍之忍,似稍異,然決定而不動心之義則同。唯識論九曰:「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名數)有種種之三忍。見忍條。
(佛名)又曰世饒王。佛名。饒即自在之義。無量壽經存此二名。阿彌陀佛在因位時,於此佛所出家,建四十八願。無量壽經鈔二曰:「義寂云:舊本名樓夷亘羅Lokeśvararāja,此存梵音,翻之名為自在王。憬興云:於一切法得自在故。玄一曰:世間利益自在,故言世自在,亦言世饒,即自在義為王也。」
(術語)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三之願名。經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徧至無數無量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日本望西樓無量壽經鈔四題曰:供養諸佛願。
(名數)阿彌陀如來於因地為法藏比丘時,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願也。無量壽經上說之。是為由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選擇攝取之大願,故謂之選擇本願。其一一願名,諸師所說不同。
據日本望西樓了慧之無量壽經鈔言,第一無三惡趣願,第二不更惡趣願,第三悉皆金色願,第四無有好醜願,第五宿命智通願,第六天眼智通願,第七天耳智通願,第八他心智通願,第九神境智通願,第十速得漏盡願,
第十一住正定聚願,第十二光明無量願,第十三壽命無量願,第十四聲聞無數願,第十五眷屬長壽願,第十六無諸不善願,第十七諸佛稱揚願,第十八念佛往生願,第十九來迎引接願,第二十係念定生願,
第二十一三十二相願,第二十二必至補處願,第二十三供養諸佛願,第二十四供具如意願,第二十五說一切智願,第二十六那羅延身願,第二十七所須嚴淨願,第二十八見道場樹願,第二十九得辯才智願,第三十智辯無窮願,
第三十一國土清淨願,第三十二國土嚴飾願,第三十三觸光柔軟願,第三十四聞名得忍願,第三十五女人往生願,第三十六常修梵行願,第三十七人天致敬願,第三十八衣服隨念願,第三十九受樂無染願,第四十見諸佛土願,
第四十一諸根具足願,第四十二住定供佛願,第四十三生尊貴家願,第四十四具足德本願,第四十五住定見佛願,第四十六隨意聞法願,第四十七得不退轉願,第四十八得三法忍願也。
(術語)謂身上不淨之津液也,如膿血屎尿等,惡者憎厭之義,露者津液也。心地觀經曰:「自見己身,三十六物惡露不淨。」本起經曰:「惡露自出,坐臥其上。」無量壽經下曰:「生老病死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無量壽經鈔六曰:「醫心方云:惡露者血也。」
(術語)四十八願之第十九願,謂念佛行者臨終時,阿彌陀佛與大眾共現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願也。智光謂之為命終現前導生願。慧心謂為臨終迎接願。靜照謂之為臨終現前願。真源謂為聖眾來迎願。了慧謂為來迎引接願。見無量壽經鈔三。
乃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七願,出自無量壽經。此願名依論、釋之不同,又作令成尊德願、聞名修行得他敬益願、聞名得益願、作禮致敬願、聞名修行眾所敬重願、聞名敬重願。願文依譯本之不同而略異。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下):「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無量壽如來會(唐譯)、無量壽莊嚴經(宋譯)、無量壽經鈔、九品往生義〕 p254
(一)時間單位。乃指極短之時間單位,或作瞬間,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如仁王般若經卷上(大八‧八二六上):「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往生論註卷上(大四○‧八三四下):「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或謂「二十念名為一瞬,二十瞬名為一彈指。」皆泛指極短促之時間。又發起一個意念之間,稱為一念頃或一發意頃。〔摩訶僧祇律卷十七、大智度論卷三十八、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 (二)指一次之念。梵語 eka-citta。念為思念之意,一般有「心念」、「觀念」(觀想法性之理、佛之相好、時節因緣與眾生之素質能力)、「稱念」等名詞。淨土宗將「念」解為「稱念」,故以一念配合一聲佛號,稱名一句即謂一念。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九上):「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無量壽經鈔卷六〕
(三)指三千性相所圓具之一念心。此乃天台宗所立。謂心具足一切,即稱一念。〔摩訶止觀卷五上〕(參閱「一念三千」49)
(四)一念相應。依據與剎那一念相應之智慧,而頓時開悟,稱為一念相應。大乘起信論等謂,本覺與始覺相應,而理智冥合之無念之念,即是一念。〔大般若經卷三九三〕
(五)與其他語句連用者有「一念信解」。乃一次聽聞佛法即告開悟之謂;念一聲阿彌陀佛,稱為「行之一念」;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之剎那,稱為「信之一念」;於其時,決定往生淨土之因,故稱「一念業成」;不拘一遍或十遍地稱念阿彌陀佛,以成往生淨土之因,稱為「一念十念」。此外,有關一念稱名念佛之成語甚多,如超乎思想之境界,稱為「一念不生」,歸依佛法而生信服之心,稱為「一念隨喜」。〔法華經分別功德品〕 p48
梵語 tisrah ksāntayah。又作三忍。謂悟解三種法理且認證之。「忍」,體悟、認識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一)音響忍(梵 ghosānugama-dharma-ksānti),又作隨順音聲忍、生忍。指聽聞教法而得心安。係在十信位者,尋聲而悟解,故稱音響忍。(二)柔順忍(梵 anulomikī-dharma-ksānti),又作思惟柔順忍、柔順法忍。乃隨順真理,賴一己之思考而得悟。係三賢位者,伏其業惑,令六塵無性不生,故稱柔順忍。(三)無生法忍(梵 anutpattika-dharma-ksānti,又作修習無生忍、無生忍。謂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離一切相而證悟實相。
又唐代僧玄一於無量壽經記卷上,以三忍配三慧:(一)聞慧,謂近從音教而有音響忍。(二)思慧,謂隨分調心而有柔順忍。(三)修慧,謂觀證無生之理而有無生忍。
又日僧了惠於無量壽經鈔卷五引述新羅僧義寂之解釋,即:(一)音響忍,謂若聞真實之法不驚不怖不畏、信解受持、愛樂順入、修習安住,是為第一之隨順音響忍,稱為音響忍。此係於十忍品中之解釋。(二)菩薩隨順寂靜觀一切法,平等正念而不違逆諸法,以隨順深入一切諸法,以清淨之直心分別諸法,修平等觀而深入具足,是為第二之順忍,稱為隨順忍。(三)菩薩不見有法之生,不見有法之滅;若不生則不滅,不滅則無盡,無盡則離垢,離垢則無壞,無壞則不動,不動則寂滅,是為第三之無生法忍。〔無量壽經卷上、坐禪三昧經卷下、月燈三昧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無量壽經鈔卷四〕
(二)見阿彌陀佛之淨土而心生歡喜,得喜忍、悟忍、信忍等無生忍。此蓋以觀想勇猛專精,見淨土莊嚴,心生歡喜而得無生忍時,就其喜、悟、信等三種心態而分者。然此種無生忍究係觀佛而得,或由信心而得,則眾說紛紜。〔觀經序分義〕
(三)忍辱波羅蜜之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一)耐怨害忍,人以怨憎毒害加於我,而能安心忍耐無反報之心。(二)安受苦忍,疾病水火刀杖眾苦所逼,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動。(三)諦察法忍,審察諸法體性虛幻,本無生滅,信解真實,心無妄動,安然忍可。〔世親攝大乘論釋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本、華嚴大疏鈔卷五〕(參閱「忍」2889) p571
指三種誓願。(一)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總分為三類,即:(一)攝淨土願,又作攝土願、求佛土願,乃有關莊嚴淨土者;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一、三十二願即是。(二)攝法身願,又作攝佛身願、求佛身願,乃有關佛身成就者;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二、十三、十七願即是。(三)攝眾生願,又作利眾生願、攝生願,乃有關利益眾生者;餘四十三願均是。〔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淨影)、無量壽經義疏(吉藏)、無量壽經鈔卷三〕
(二)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有關修因往生之第十八、十九、二十等三願。惟三願之解釋,諸說紛紜。義寂各稱之為攝取至心欲生願、攝取修德欲生願、攝取聞名欲生願,且各攝觀經之下下品、上品、中品;法位、玄一、憬興諸師則謂依序攝觀經上品、中品、下品;元興寺智光各稱之為諸緣信樂十念往生願、行者命終現前導生願、聞名係念修福即生願;日本源空則稱之為念佛往生願、臨終現前願、三生果遂願。由以上諸師所予願名,可知解釋不一。
(三)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有關以五因五果滿足,速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第十八、十一、二十二願。其中,第十八願之十念相當於五念之因,第十一願所誓相當於五果門中之近門、大會眾門、宅門、屋門,第二十二願相當於園林遊戲地門。〔往生論註〕(參閱「三願的證」700)
(四)指菩薩所起之三願。(一)願使一切眾生證知佛法。(二)願以無厭之心為眾生說法。(三)願捨身命護持正法。諸乘法數卷一則舉出自行、神通、化他等三願。〔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二〕 p699
(一)指光(梵 ātapa)與明(梵 āloka)為十二顯色中之二色。據俱舍論卷一載,太陽所發之焰,稱為光;月、星、火藥、電等所發之焰,稱為明。光有黃、赤二色,明有青、黃、赤、白四色。〔大毘婆沙論卷十三、順正理論卷一〕(參閱「顯色」6922)
(二)指佛菩薩之發光。梵語 prabhā。又作光。若由佛菩薩自身發出之光輝,稱為光;而照射物體之光,則稱為明。光明具有破除黑暗、彰顯真理之作用。此由佛菩薩身上所發出之光,又稱色光、身光、外光;對此而言,智慧具有照見事物真相之作用,故稱為心光、智光、智慧光或內光。佛之光明可分為常光(圓光)與現起光(神通光、放光)二種,前者指恆常發自佛身,永不磨滅之光;後者指應機教化而發之光。常光一般為一尋或一丈之圓光。
此外,依發光處之不同,復分為二種。一種為發自全身之舉身光;另一種為發自某一處之隨一相光,如由白毫相(眉間)發出之光,稱白毫光、毫光、眉間光,由毛孔發出之光,稱毛孔光等。色光與心光,或常光與現起光,合稱二種光明。除上述外,魔光與佛光之分別,乃在於魔光導致人心浮動、恍惚,而佛光令人心鎮靜、清淨,此二種光有時亦合稱二種光明。另據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所舉,外光明(日月等之光)、法光明(智慧光等)、身光明,合稱三種光明。
佛之光明能遍照一切處而無所障礙,故亦稱無礙光明。無量壽經卷上以無量光等十二種光形容阿彌陀佛之光明。大寶積經卷三十則載釋迦牟尼佛有決定光明等四十一種光明。曇鸞於讚阿彌陀佛偈中,列舉出光輪、光曉、光觸、光雲、光澤等名稱,以讚歎光明之功德。就佛光之作用而論,佛之光明具有不可思議之作用,故稱神光;佛光富於恩惠,故稱慈光;同時佛光代表智慧之相貌,故稱光明智相。此外,從佛之光明而受到利益者,稱光益;由光明而帶來之幸福,稱光瑞;光明能普遍照耀全世界,廣大如海,故稱光明廣海。〔法華經卷一、觀佛三昧海經卷三、大智度論卷七、卷八、卷三十四、卷四十七、往生論註卷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觀念法門、往生要集卷中本、無量壽經鈔卷五〕(參閱「三種光明」651) p2173
梵語 buddha-caksus。指諸佛照破諸法實相,而慈心觀眾生之眼。係五眼之一。謂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佛眼具足,覺了法性。」法華文句卷四下(大三四‧六○上):「佛眼圓通,舉勝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九中):「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四、瑜伽師地論卷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大乘義章卷二十末、無量壽經鈔卷六〕 p27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第十九願。即願於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欲生極樂淨土而臨命終時,前來迎接其人往生彌陀淨土。又作修諸功德願、現前導生願、至心發願願、來迎願、臨終引接願、臨終現前願、聖眾來迎願、攝取修德欲生願、行者命終現前導生願。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此願名一般稱為第十九願,然因無量壽經(魏譯)另有其他譯本,而於各本中願名之次第排列亦有所不同,如無量壽如來會(唐譯)與魏譯本同列為第十九願;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漢譯)列為第十八願;而於大阿彌陀經(吳譯)中以第六願、第七願兩願同屬此願,即第六願之修諸功德願、第七願之臨終迎接願,兩願合之,即相當於來迎引接願;無量壽莊嚴經(宋譯)則列為第十三願,然其願文內容相當於魏譯本之第十八、第十九兩願。又上舉諸譯本所載之願文互有出入,惟各本皆以迎接淨業行者往生淨土為願。〔無量壽經卷下、無量壽經鈔卷三〕 p3050
(一)梵語 sukha,巴利語同。為「苦」之對稱。即身心適悅之感覺。三受之一,又作樂受;亦為五受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故又作樂根。若由身、心上區分之,於身之適悅感受稱為樂受;於心則稱喜受。樂總為一切善業所引生之果報,故其業亦稱順樂受業。樂有多種分類,即:(一)三樂:(1)天樂,修十善,生於天界所受之樂。(2)禪樂,入禪定境界之樂。(3)涅槃樂,又作寂滅樂,得涅槃之樂。三樂另有:(1)外樂,指眼等前五識所生之樂。(2)內樂,指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意識所生之樂。(3)法樂樂,由無漏之智慧所生之樂。
(二)四樂:(1)出離樂,又作出家樂,即出家求道而得解脫之樂。(2)遠離樂,指初禪之樂,即遠離欲與惡不善法之樂。(3)寂靜樂,為第二禪以上之樂,即止息尋、伺等精神作用之樂。(4)菩提樂,遠離煩惱而獲真實智之樂,即得菩提之樂。此四種樂又稱四味、四無罪樂,乃超越世間之寂靜世界所具有之四種樂味。四種樂加上涅槃樂,則為五種樂。〔大毘婆沙論卷十四、卷七十八、俱舍論卷三、卷十五、成唯識論卷五、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卷十五、華嚴經探玄記卷七、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二十六〕
(二)以樂器奏出音曲。有聲樂、器樂、舞樂三類。經中之言「樂」,多為器樂之意。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九‧九上):「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即是其例。據梵文楞伽經(Lavkāvatāra sūtra)第一章所記,印度有七全音,即具六(saharsya)、神仙曲(rsabha)、持地調(gāndhāra)、明意(dhaivata)、近聞(nisāda)、中令(madhyama)、雞尸迦(kaiśika)。亦有以等五(梵 pañcama)替代雞尸迦,稱為七全音者。在南印度阿摩羅婆提(梵 Amarāvatī)塔之欄楯彫刻中,刻有琵琶及橫笛類之樂器。又無量壽經鈔卷五解釋無量壽經所說之五音,以為即宮、商等五聲。
在中國,以五聲八音為樂,五聲為音階,即宮、商、角、徵、羽。八音為器樂之分類,即塤、笙、鼓、管、絃、磐、鐘、柷等。其後印度、西域等地之樂傳來,五聲乃加變宮、變徵而成七聲,樂器種類亦有增加。蓋佛教禁止以娛樂為目的之歌舞音曲,長阿含卷十一善生經中,列舉伎樂之六失;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以禁止作倡伎樂為八關齋法之一;五分律卷二十六禁止比丘自以歌舞供養於塔。然據法華經玄贊卷四末(大三四‧七二七中):「發菩提心經云,音樂、女色,不以施人,亂眾生故。此供養佛,故不相違,如金藏中音樂供養事。」即准許以音樂、歌舞等供養於佛。〔發菩提心經論卷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三、前漢書卷二十一下、隋書卷十四〕(參閱「佛曲」2626) p6096
為阿彌陀佛於過去世出家為法藏比丘前之俗名。據無量壽經記卷上載,龍珍王入山修道,號法藏,住於山南;有二女緣波那(又作祿波那)、洗澤河隨行,住於山北。龍珍王即得道之彌陀,緣波那即觀世音菩薩,洗澤河即大勢至菩薩。然上記所說之根本典據不詳。〔無量壽經鈔記(了慧)〕 p6385
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九願。又作臨終迎接願、攝取修德欲生願、來迎引接願、聖眾來迎願、現其人前願。即念佛行者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願生西方淨土,於臨終時,彌陀如來願與諸聖眾共現其前而引接之。〔無量壽經卷上、觀念法門、無量壽經鈔卷三、淨土宗要集卷上(良忠)、淨土述門鈔〕(參閱「來迎引接願」3050) p6504
即願佛之光明照觸十方世界眾生,令得遠離罪惡、身心柔軟。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第三十三願。又作光明攝益願、蒙光獲利願、光普益願、光明觸身得勝柔軟願、攝取不捨願、光觸滅罪願。阿彌陀佛之因位為法藏比丘,欲以光明攝化十方,故發此願,而得成就。
關於此願與第十二光明無量願之別,據了慧之無量壽經鈔卷四載,此願為攝眾生,光明無量願為攝佛身。若就佛光而別,第十二願為光之體,第十八願為光之名,此願則為光之用;十二願為緣,十八願為因,此願則為化益。由此可知,第十二願乃願光明之體無量,此願則願光明之用攝取眾生而不捨。〔無量壽經卷上、極樂淨土九品往生義〕 p6803
指《無量壽經》卷上法藏菩薩所說「我建超世願」等四十四句十一頌的偈文。又稱三誓偈,或重誓偈。由於此偈文最初的三頌有建願、濟苦、聞名三誓,故又稱為三誓偈;淨土宗則將最後的一頌當作雨華誓,而稱為四誓偈;又因法藏說四十八願後,重以此偈說誓願,故又名重誓偈。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卷上釋其文義,其文云(大正37‧103c)︰「前之十偈,立誓自要,後一請證。就前十中,初三自要,後七順求。前自要中,初偈約佛自德自要,(中略)後二約就化德自要。」《大阿彌陀經》及《平等經》中均闕此偈文;《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及其梵文本等則存有此偈文,但句數不同。
〔參考資料〕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四十八願要釋鈔》卷下;《無量壽經鈔》卷五;《西宗要聽書末》;《大經聞書》卷六;《大經直談要註記》卷十六、卷十七;《無量壽經隨聞講錄》卷上之四;《無量壽經集解》卷上之八。
阿彌陀佛因位之名。又稱法藏比丘。法藏是梵語曇摩迦留(Dharmākara ,曇摩迦)之譯。魏譯《無量壽經》譯為「法藏」;唐譯《如來會》譯為「法處」;漢譯《平等覺經》譯為「法寶藏」;宋譯《莊嚴經》譯為「作法」;《大智度論》卷十及卷五十稱為「法積」。
《無量壽經》卷上說過去久遠無量劫,錠光如來出現於世,次有光遠等五十二佛相次出世,接著於世自在王如來時,有國王聞彼佛說法發無上正真道意,乃棄王位為沙門,號曰法藏。其人高才勇哲,與世超異,尋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選擇心中所願,發四十八大願。
關於法藏名稱的意義,吉藏《無量壽經疏》釋云(大正37‧120c)︰「在能蘊畜佛法,故曰法藏。」玄一《無量壽經記》卷上云(卍續32‧389下)︰「所聞法教護持不失,故名法藏。」依慧雲《無量壽經安永錄》之意,「法」是法門,因位的萬行、果上的萬德皆攝名「法」。至於「藏」,《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說「藏」有四義,即(一)含攝,相當於法藏及法處;(二)蘊積,相當於法積;(三)出生,相當於作法;(四)無盡,相當於法寶藏。
《悲華經》卷二說彌陀於因位當國王時,名無諍念王,出家時名無量清淨,有觀音、勢至等千子。玄一《無量壽經記》卷上記載彌陀於因位時名龍珍王,與祿波那(即觀音)、洗澤河(即勢至)入山修道。諦忍《念佛無上醍醐編》卷下則認為法藏比丘是觀音的異名,並引用《理趣釋》卷下的「妙法藏是觀自在菩薩」證明之。此外,有人認為法藏即地藏菩薩。
〔參考資料〕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無量壽經鈔》卷二;《選擇傳弘決疑鈔直牒》卷六;西義雄(等)《大乘菩薩道の研究》;《中村元博士還曆紀念論文集》〈インド思想と佛教〉。
指智德皆勝,可為人師表者。乃對佛弟子、阿羅漢等人的敬稱。又作聖者、賢者、具壽、慧命、淨命、長老。如《釋氏要覽》卷上云(大正54‧260c)︰「尊者,梵云阿梨夷,華言尊者,謂德、行、智具,可尊之者。」《無量壽經》卷上云(大正12‧265c)︰「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中略)尊者阿難。」《無量壽經義疏》云(大正37‧117c)︰「尊者是御人之號,舉德標人,故稱尊者。」又,《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中〈變動品〉云(大正15‧419c)︰「不以年歲而為尊長,法律所載智慧為尊,神智聖達乃為可尊,博聞才辯乃曰為尊,諸根明徹乃曰為尊。」
按尊者之原語並不一致。《翻譯名義大集》舉出三語︰ārya(聖者之義)、abhy-arhita(應現供養之義)、stharira(長老或上座之義)。然在《中阿含》〈七車經〉中譯為「尊者」之處,與其相當的巴利《中部》第二十四經所用梵語則為有「具壽」之義的āyasmanto(āyusmanto)或āvuso。此外,在漢譯《無量壽經》中載為「尊者」之處,梵本《無量壽經》則用sthavira一詞。藏譯《無量壽經》則用相當於「具壽」之義的tshedaṇ-ldan-pa之語;漢譯《正法華經》〈光瑞品〉譯之為賢者知本際、賢者大迦葉處,其梵本則為有「具壽」之義的āyuṣmat。
至後世,「尊者」一詞之使用,漸不限於佛弟子。對於祖師或先德,皆有人以「尊者」稱呼。如《佛祖統紀》卷六至卷八所列東土九祖、十七祖中,舉出龍樹尊者、北齊尊者(慧文)、南岳尊者(慧思)、章安尊者(灌頂)、法華尊者(智威)、天宮尊者(慧威)、左溪尊者(玄朗)、荊溪尊者(湛然)、興道尊者(道邃)、至行尊者(廣修)、正定尊者(物外)、妙說尊者(元琇)、高論尊者(清竦)、淨光尊者(義寂)、寶雲尊者(義通)、法智尊者(知禮)等名。又如華嚴祖師法順號帝心尊者,智儼號雲華尊者,日本之源空號華頂尊者、覺鍐號密嚴尊者,飲光號慈雲尊者。
此外,又有「尊宿」一詞,係指學德並優、堪為大眾所依止之年表高僧而言,然亦有人以之稱呼一寺之住持。
〔參考資料〕 《中阿含》卷八〈侍者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序品〉;《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上;《無量壽經鈔》卷一。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