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濁酒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ㄓㄨㄛˊ ㄐㄧㄡˇ
釀製後較混濁的酒。《三國演義.第一回》:「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儒林外史.第一回》:「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一醆水

責簡反錯用也正體從玉作琖禮記爵用玉盞夏后氏以琖殷以斚周以爵或作盞方言云盞[木*盃]也郭璞亦云最小盃也經文從酉作醆非本字集訓云醆盎齊濁酒微清也殊非經義也


酵煗

上古考反謂起麵酒酵也經多作[酉*(((巨-匚)@一)/(企-止+水))]音洛高反說文云濁酒也醪非經意云也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ㄅㄟ, [名]

1.同「杯」。今獎杯的杯字多用「盃」。

2.量詞。以盃的容量作為計算的單位。《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志願畢矣!」



ㄌㄠˊ, [名]

混含渣滓的濁酒。《說文解字.酉部》:「醪,汁滓酒也。」《文選.劉伶.酒德頌》:「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漱醪。」



ㄐㄧ, [名]

1.用來調味的辛辣食物或菜末。同「齏」。《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向來道邊有賣餅家蒜虀大酢,從取三升飲之,病自當去。」

2.細切的鹹菜、醬菜。《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若向其間尋穩便,一壺濁酒一餐虀。」



ㄓㄢˇ, [名]

1.酒器、酒杯。宋.蘇軾〈次韻送徐大正〉詩:「別時酒醆照燈花,知我歸期漸有涯。」

2.微清的濁酒。《禮記.禮運》:「醴醆在戶,粢醍在堂。」

3.量詞。同「盞」。唐.羅隱〈秋日禪智寺見裴郎中題名寄韋瞻〉詩:「百醆濃醪成別夢,兩行垂露澣羈愁。」宋.陸游〈夜雨有感〉詩:「斷虹不隔江郊雨,一醆昏燈夜半時。」


葡萄綠

ㄆㄨˊ ㄊㄠˊ ㄌㄩˋ
以青葡萄釀造,未曾過濾去渣的濁酒。《幼學瓊林.卷三.飲食類》:「竹葉青、狀元紅,俱為美酒;葡萄綠、珍珠紅,悉是香醪。」


潦倒

ㄌㄧㄠˊ ㄉㄠˇ, 1.不得志或生活貧困。《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舊知吾潦倒麤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賢能也。」唐.杜甫〈登高〉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放蕩。《紅樓夢.第三回》:「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咱們這時候拿上這三吊錢,先找個地方兒,潦倒上半天兒,回來到店裡,就說見著姓褚的了。」

3.腳步不穩。《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守到更點二聲,公子與眾客盡帶酣意,潦倒模糊,打一個混同鋪,吹滅了燈,一齊藉地而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ㄍㄨˇ ㄐㄧㄣ ㄉㄨㄛ ㄕㄠˇ ㄕˋ ㄉㄡ ㄈㄨˋ ㄒㄧㄠˋ ㄊㄢˊ ㄓㄨㄥ
形容以曠達的心境面對歷史上的是非成敗。《三國演義.第一回》:「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豪氣

ㄏㄠˊ ㄑㄧˋ
豪放的氣概。宋.朱熹〈醉下祝融峰作〉詩:「濁酒三杯豪氣發,朗吟飛下祝融峰。」


揮金

ㄏㄨㄟ ㄐㄧㄣ
隨意浪費錢財。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九:「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宋.賀鑄〈生查子.西京海鶻舟〉詞:「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


酒喻聖賢

ㄐㄧㄡˇ ㄩˋ ㄕㄥˋ ㄒㄧㄢˊ
酷好飲酒的人對酒的隱語。以聖人喻清酒,以賢人喻濁酒。見《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邈傳》。


清茶淡話

ㄑㄧㄥ ㄔㄚˊ ㄉㄢˋ ㄏㄨㄚˋ
一杯清茶,閒適的談天。形容雖無美食,卻是真摯隨和的待客態度。《通俗編.言笑》:「司馬溫公題趙舍人菴曰:『清茶淡話難逢友,濁酒狂歌易得朋。』」


清聖濁賢

ㄑㄧㄥ ㄕㄥˋ ㄓㄨㄛˊ ㄒㄧㄢˊ
漢代末年因饑荒而禁止釀酒,飲酒的人諱稱酒,指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見《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徐邈傳》。後以清聖濁賢為酒的別稱。宋.陸游〈沂谿〉詩:「閒攜清聖濁賢酒,重試朝南莫北風。」


下程

ㄒㄧㄚˋ ㄔㄥˊ, 1.旅途休息、歇宿。宋.陸游〈雨中自項里夜至新塘捨舟步歸〉詩:「一盃濁酒頹然睡,恍似金牛夜下程。」

2.餞別或接待行人。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五齣》:「驛子,下程酒飯在那里?」《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把個山陽縣嚇得忙著分派人打掃公館,伺候轎馬,預備下程酒飯。」

3.餞別時,餽贈與人的川資或禮物。《金瓶梅.第五三回》:「別處人,倒也好情分,還該送些下程與他。」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五.談獻.葛端肅公家訓》:「每公出,必自齎盤費,縣驛私餽下程,俱不敢受。」


志願

ㄓˋ ㄩㄢˋ, 1.心中的希望。《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志願畢矣。」《金史.卷一二六.文藝傳下.王若虛傳》:「汨沒塵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誠得終老此山,志願畢矣。」

2.自願,出於自己的意願。如:「志願兵」。


沉醉

ㄔㄣˊ ㄗㄨㄟˋ, 1.喝酒酣醉。《晉書.卷四四.華表傳》:「嶠性嗜酒,率常沉醉。」《儒林外史.第一回》:「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2.醉心於某種事物或沉浸在意境中。如:「他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戍樓

ㄕㄨˋ ㄌㄡˊ
瞭望臺,守邊軍士用來遠望的高樓。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詩:「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宋.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詞:「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


水流花謝

ㄕㄨㄟˇ ㄌㄧㄡˊ ㄏㄨㄚ ㄒㄧㄝˋ
江水流逝,花朵凋落。比喻春光消逝,事物已非。《群音類選.清腔類.卷四.二郎神.春到後曲》:「水流花謝,春事竟茫然。」《儒林外史.第一回》:「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自適

ㄗˋ ㄕˋ
自我調適,有自我排遣、自我娛悅的意思。《楚辭.屈原.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文選.江淹.雜體詩.陶徵君》:「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一曲

(二)ㄧ ㄑㄩˇ
樂曲的一闋。《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志願畢矣。」《三國演義.第八回》:「允命貂蟬檀板低謳一曲。」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