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果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滿業所感之果也。見滿業條。
[佛光大辭典]
(一)指滿業所招感之果報。宗鏡錄卷五十(大四八‧七一一下):「前六識,名為滿果,有一分善惡別報來滿故。」〔俱舍論光記卷六〕(參閱「滿業」5834)
(二)指如來之果位。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大四四‧二四五中):「果亦二種:一分果,謂令得入位; 二滿果,謂成如來。」 p5832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俱緣果
(植物)准提觀音手所持之果名。金剛智譯之准提陀羅尼經之准提畫像之法曰:「第五手把微惹布羅迦果(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國有),第六手把鉞斧。」然不空譯之准提陀羅尼經曰:「第五手掌俱緣果,第六手持鉞斧。」又不空譯之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曰:「俱緣果(其果狀似木瓜)。」梵Bijapūraka。
圓果
(術語)涅槃也。是以圓滿行因證得之圓滿果德,故名圓果。大日經三曰:「願一切無障,安樂諸群生,樂欲成如來所稱讚圓果。」法華玄義四曰:「大乘是圓因,涅槃是圓果。」
子滿果
(植物)或云石榴。然金剛智譯之准提陀羅尼經曰:「第五手把微惹羅迦果(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國有)。」金剛智註曰此間無,豈石榴耶?不空譯之。同經曰:「第五手掌俱緣果。」
尊形
(術語)同尊儀。大日經六曰:「彼二種尊形成就二種事。」
(圖像)金剛智儀軌曰:「其像作黃白色種種莊嚴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文,身著輕羅綽袖之天衣,以綬帶繫腰,朝霞絡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之釧,七寶莊嚴,一一手上著指環,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說法之相,右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劍,第四手數珠,第五手微若布羅迦果(名曰子滿果),第六手鉞斧,第七手鉤,第八手拔折羅,第九手寶鬘,左第二手如意寶幢,第三手蓮華,第四手澡罐,第五手索,第六手輪,第七手螺,第八手賢瓶,第九手般若波羅蜜經夾也。」
(圖像)有二樣。降魔之大黑,現忿怒相。施福神之大黑,現愛樂相,忿怒相之形像。三世最勝心明王經謂有一頭二手。慧琳音義謂有一頭八臂。神愷大黑天神法謂有三面六臂。而日本所圖者。皆三面六臂。福神大黑之形像,宜以寄歸傳所記者為本。而日本所行之形像。冠圓帽。負囊。持小槌。踏米袋。又,日本山門有所謂三面大黑者。是彼國古德所創。無經軌可憑。
(形像)瑜祇經大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說秘金剛藥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劍輪印(印鈴也,是此尊之三昧耶形)及薩埵羯磨。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秘藏記末曰:「金剛藥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即牙菩薩,是寂靜身。」補陀落海會軌曰:「金剛藥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即可(可為牙之誤,下脫菩薩二字)是寂靜身(為忿怒形也)。又穢迹金剛為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金剛業也。穢迹即烏芻澀摩菩薩也。」
引果
(術語)對滿果之語。一有情之果報分為總別二者。果報之主成分為引果,果報之局部為滿果。例如第八識是引果,五根五境等好醜美惡是滿果。第八識為總報之果體,於反現吾等人界五根五境等之總體上,更就彼總體變成美惡上下貧富等之差別,是第八識中具有滿業之種子使然。故因此可知同一人間,果報上有種種之上下差別者,是滿果也。引果總為同一。見唯識論二,同述記二末。
微若布羅迦
(植物)Bijapūraka,果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曰:「微若布羅迦果,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方有。」
果極法身
(術語)滿果極成之法身也。對於應化法身而言。與法性身同義。瓔珞經卷下因果品所謂「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是也。
畫像法
(圖像)取不截白[(畾/(冗-几+互))*毛]清淨之物,擇去人髮,畫師受八齋戒,不以膠和色,用新碗盛彩色而畫之。其像作黃白色,種種莊嚴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文,身著輕羅綽袖天衣,以綬帶繫腰,朝霞絡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之釧,七寶莊嚴。一一手上著指環,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把劍,第四手把數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羅迦果(漢言子滿果),第六手把鉞斧,第七手把鉤,第八手把拔折羅,第九把寶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寶幢,第三手把蓮華,第四手澡罐。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輪,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賢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羅蜜經篋。於菩薩下作水池,池中安蓮華,難陀跋難陀二龍王共扶持蓮華莖。蓮華上安准提菩薩。其像周圍安明光焰,其像作憐愍眼看。
薩婆若
(雜名)Sarvajña,又作薩云若,薩雲若,薩云然,薩婆若,薩伐若,薩婆若囊,薩婆若那,薩婆若多,薩嚩吉孃,薩栰若,薩芸然等。譯曰一切智。放光般若經十一曰:「又云薩云然,此云一切智。」慧琳音義七曰:「薩婆若,記也,正音薩嚩吉孃(二合),唐言一切智。即般若波羅蜜之異名也。又云薩栰若心,梵語不正也。」圓覺大疏鈔一曰:「薩婆若,此云一切種智,即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也。種謂種類,即無法不通之義也。謂世出世間種種品類無不了知故,云一切種智。故華嚴如來名號品中,列佛種種名。於中云:亦名一切義成。一切義成者,即翻梵語悉達多,為此言也。謂於一切義理悉皆通達成就,即是一切種智也。」
證果
(術語)小乘證得佛果,緣覺果及聲聞之四果,又大乘證得初地乃至等覺十一地菩薩之分果,佛之滿果,謂之證果。證果者,正名無漏之正智也。五燈會元曰:「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佛光大辭典]
三覺
(一)指三種惡覺。又作三不善覺、三惡覺、三界。乃凡夫所具三種障礙禪定之惡覺。即:(一)欲覺,又作貪覺,對世間可貪之事思量而起欲心。(二)瞋覺,又作恚覺,對世間怨憎之事思量而起瞋心。(三)害覺,又作惱覺,生憎嫉之心,起惱害他人之念。〔雜阿含經卷二十四、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七、品類足論卷五〕(參閱「三想」636)
(二)指三種善覺。又作三善覺。即:(一)離欲覺,又作出覺,可用以對治欲覺。(二)無恚覺,又作無瞋覺,可用以對治瞋覺。(三)無害覺,可用以對治害覺。〔長阿含經卷八、品類足論卷五、成實論卷十四善覺品〕
(三)為妙覺果佛所具足之三覺,即:(一)自覺,謂覺知三世一切諸法常、無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虛妄,功成妙智,道證圓覺,故稱自覺。(二)覺他,謂運無緣之慈,度諸眾生,令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三)覺行圓滿,又作覺滿,謂三惑淨盡,眾德悉備,位登妙覺,行滿果圓。阿羅漢具自覺,菩薩具自覺、覺他二覺,佛具三覺。〔品類足論卷五、觀經玄義分卷一、無量壽經義疏卷上〕
(四)大乘起信論所說之本覺、始覺、究竟覺。(一)本覺,指一切眾生本來固有之自性清淨心。(二)始覺,依本覺內薰與教法外薰而妄心漸起契於本覺之知覺者。(三)究竟覺,始覺中與本覺極其一致者。 p705
五周因果
又作華嚴五周因果。據華嚴經疏卷三、卷四將華嚴一經(八十華嚴)所詮之義理,分為五周之因果,即:(一)所信因果,謂於華嚴第一會菩提場宣說如來依正之果報法門,是為一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彰顯遮那之果德,後一品闡明佛之本因,以其令人生信心而樂受,故稱所信因果。(二)差別因果,又作修正因果、生解因果。謂於第二會普光明殿至第七會重會於普光明殿中,宣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之差別因果之法門,是為一周。自十二卷至四十八卷,共二十九品,前二十六品辯五十一位之差別之因,後三品明佛之三德差別之果相,故稱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又作修顯因果、出現因果。謂於第七重會普光明殿中,宣說平等因果,是為一周。自第四十九卷至第五十二卷,共二品,前普賢行品辯普賢平等之圓因,後如來出現品明遮那平等之滿果,因果融攝,平等不二,故稱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又作出世因果。謂於第八會重會於普光明殿中,宣說成行因果,遠離世間法,是為一周。自第五十三卷至第五十九卷,共一品,初明五位之因行,後示八相作佛之大用果相,故稱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謂於第九會逝多林中,宣說證入法界妙門,是為一周。自第六十卷至第八十卷,共一品,初明佛果自在之大用,後顯菩薩起用之修因,因果二門俱時證入,故稱證入因果。
以上之五周因果總歸於第五證入因果,即從最初所信因果以至第四成行因果,是欲令行者深信遮那之果德,詳解六位之因果,乃至依此而實踐修行,總此而為證入法界之唯一途徑。又法藏之華嚴探玄記立「教起因緣分」等五分以總別華嚴一經,兩者不同之處在於五周乃就義理加以區分,五分則就經文而別之。〔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七、大藏法數卷二十六〕(參閱「大方廣佛華嚴經」758) p1106
引果
「滿果」之對稱。眾生之果報有總別之分,凡果報之主要成分,稱為引果;果報之局部,則稱為滿果。例如第八識為引果,五根、五境等好醜美惡為滿果。第八識為總報之果體,於反現人界五根、五境等之總體上,更就彼總體而成美惡、上下、貧富等種種差別,乃是第八識中具有滿業種子之故。由此可知同一人間,果報之所以有上下種種差別者,此乃滿果所致。引果總為同一。〔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 p1392
光臺現土
謂金臺中現出淨土。光臺,即佛光所化現之金臺。據觀無量壽經序分載,韋提希夫人厭離眾苦,而欣求往生淨土,世尊應其要求,白眉間放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後於佛頂上化為金臺,金臺中復現十方諸佛之淨土,韋提希夫人見諸淨土中,以西方極樂世界最為清淨,遂求往生阿彌陀佛之淨土。
蓋世尊所示現之十方淨土本無優劣,諸佛之斷惑證理、行滿果圓亦無二致,然世尊為隨機隱顯,應機度化,故隱其他諸淨土之優,而獨顯西方阿彌陀佛淨土之勝,以此接引韋提希夫人。〔觀無量壽佛經疏序分義(善導)〕 p2183
果報
梵語 vipāka。即由過去業因所招感之結果。又作異熟、果熟、報果、應報、異熟果。有二種:(一)總報,即由引業(總報業)而來之果報,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業而來。(二)別報,即人人個別之果報,係由滿業(別報業)而來,又稱滿果,如同生而為人,則有男、女、貧、富之分,此即為別報。
就時間而言,則有三時業之三時報:(一)順現報,即今生造業,今生報應之果報。又作現報。(二)順生報,即今生造業,來生報應之果報。(三) 順後報,即今生造業,再來生報應之果報。六道中,人、天二道係由持五戒、行十善而得之果報,故稱為善果。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煩惱,故又稱為顛倒善果。
又嚴格言之,果與報之意義亦有差別,凡由同類因而生之等流果,稱為果;凡由異熟因而生之異熟果,稱為報。據法華經玄義卷二上載,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又後生之煩惱稱為習果,苦痛則稱為報果;故貧富苦樂等皆為果報。〔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二、俱舍釋論卷三、卷五、法苑珠林卷六十九、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註解、摩訶止觀卷八下〕 p3323
果極法身
為「應化法身」之對稱。指滿果極成之法身,亦即證得法性真理之身。與「法性身」同義。〔瓔珞經卷下因果品〕(參閱「應化法身」6430) p3324
境行果
即境、行、果三者之併稱。境,指觀照、信或理解之對象;行,由觀境而起信解之修行;果,指因其修行而得之證果。其中,境,係就一切法,審其善、惡、無記等三性,觀察其有體無體、有為無為等。行,謂已知境界,則修習聞、思、修三慧,專致於「五重唯識觀」。果,謂有漏之修,能招感世間一切妙果;無漏之修,可永滅諸障,證得大菩提。又法藏之大乘起信論義記又將境行果與該論之一心等相配當,即:境為法(一心)與義(三大),行為行體(四信)與行用(五行),果為分果(隨分覺等)與滿果(究竟覺)。〔般若心經幽贊卷上、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p5766
證果
指證入果位。即以正智契合真理,進入佛、菩薩、聲聞、緣覺等之果位。如三乘人斷惑證理,分別到達極果。又如大乘證得初地乃至等覺等菩薩之分果及佛之滿果,小乘證得阿羅漢、阿那含等之四果,皆稱為證果。
大唐西域記卷七吠舍釐國條,有關於舍利子等證得阿羅漢果之記載。華嚴五教章卷三解釋攝論(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七)「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之語,謂(大四五‧四九三上):「惑盡者,是所知障盡,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故,得至此位證佛果也。」此為有關菩薩之斷惑證果。〔雜寶藏經卷七第八十七緣、卷九第一一四緣、菩提心論〕 p670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周因果
古人對《華嚴經》所作之詮釋學用語,為綜括《華嚴》一經所說義理的五個範疇。即所信因果、差別因果、平等因果、成行因果、證入因果。語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
(1)《華嚴經》第一會〈盧舍那品〉所說為一周,名所信因果。先顯舍那佛之果德,後明普莊嚴童子之因行,說示修普莊嚴之因可得舍那之勝德,以使行者生信心,故稱所信因果。
(2)第二會至第六會〈佛小相品〉計二十八品為一周,名差別因果。其中前二十五品明五十一位因的差別,後三品說佛三德差別的果相,以令行者生解,故稱差別因果。
(3)第六會之〈普賢〉及〈性起品〉所說為一周,名平等因果。〈普賢品〉說普賢平等之圓因,〈性起品〉明舍那平等之滿果,故名。此圓因與滿果是絕待性起之法,而因必具果,果必該因,因果融攝而平等不二。
(4)第七會〈離世間品〉所說為一周,名成行因果。即所說二千行法中,初說五位之因行,後示八相作佛之大用果相,以使行者成行,故名。
(5)第八會〈入法界品〉所說為一周,名證入因果。初說佛果自在之大用,後示善財童子於南方求勝支而修習因行。即佛果之大用是所入之果,善財之得益是能入之因,而不論是果或因,皆不外乎證入法界,故名。
〔參考資料〕 《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七;《華嚴經疏》卷三;《大藏法數》卷二十六。
引業
指決定某一有情在次一生將轉生於何處的業。為滿業的對稱。譬如促使我們生而為人的業,便是引業。而促使我們為男為女、為貧為富、為美為醜的業,便是滿業。亦即引出「總報」之業為引業,使「別報」圓滿之業稱為滿業。大、小乘間對此二業的解釋略有出入,玆分述如下︰
〔小乘的看法〕 《大毗婆沙論》卷十九云(大正27‧98a)︰「問諸造業者為先造引眾同分業,為先造滿眾同分業耶,有作是說︰先造引業後造滿業。若先不引後無所滿,猶如畫師先作模位後填眾彩。」例如吾人同在人間受生,此為引業所感;其中有男女、貴賤、賢愚、美醜等差別,此為滿業所感。
業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順不定業四種。關於引業、滿業,《大毗婆沙論》卷一一四提出三說(大正27‧594a)︰
「或有說者,二能引眾同分果,亦能滿眾同分果,謂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二能滿眾同分果,不能引眾同分果,謂順現法受業、順不定受業。復有說者,三能引眾同分果,亦能滿眾同分果,謂除順現法受。一能滿眾同分果,不能引眾同分果,謂順現法受。復有欲令順現法受業,亦能引眾同分果。若作是說,此四種業,一切皆能引眾同分果及滿眾同分果。」
《俱舍論》卷十五謂︰「能引唯三,除順現受。」此與上列之第二說相同。
引業是多業相合引生,還是以一業引生﹖所引的生是唯一生或多生﹖關於此,《俱舍論》卷十七云(大正29‧92a)︰
「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中略)雖但一業引一同分,而彼圓滿許由多業。譬如畫師先以一色圖其形狀後填眾彩。是故雖有同稟人身,而於其中有具支體、諸根、形量、色力、莊嚴。或有於前多缺減者,非唯業力能引滿生。」
即以「一色畫一物之形體」譬喻以一業引一生。以「眾彩填之」譬喻以多業能莊嚴一生的滿業。
〔大乘的看法〕 唯識宗以為︰以引業感第八識的異熟,以滿業感前六識的異熟。《成唯識論》卷二云(大正31‧7c)︰「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
引業是勢力最強勝的業種子,引第八識總報之果。滿業雖也引果,但引業除引果外,也能引滿業。如此能引之義勝,故名為引業。滿業是劣業,隨引業成滿果報,故名為滿業。即在前六識的別報,有賢愚、美醜等差別,是由於滿業的力量。
有關一業引一生、一業引多生,一生是一業所引、多業所引等問題,《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七云(大正31‧728b)︰
「復次或有業,由一業力牽得一身,謂由一業力長養一生異熟種子故。或有業由一業力牽得多身,謂由一業力長養多生異熟種子故。或有業由多業力牽得一身,謂由多業剎那數數長養一生異熟種子故,或有業由多業力牽得多身,謂多剎那業更相資待,展轉長養多生異熟種子故。」
〔參考資料〕 《阿毗達磨集論》卷四;《俱舍論》卷十五、卷十七;《大毗婆沙論》卷一一四;《成唯識論》卷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七;《俱舍論寶疏》卷十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大乘對俱舍抄》卷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指佛的無上覺智。略稱為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譯為無上正遍知、無上正真道、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正遍道。佛陀從一切邪見與迷執中解脫開來,圓滿成就上上智慧,周遍證知最究極之真理,而且平等開示一切眾生,令其到達最高的、清淨的涅槃。此種覺悟為言語所不能表達,非世間諸法所能比擬,故稱無上正等覺。慈恩大師於《般若心經幽贊》卷下云(大正33‧541c)︰「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三又云正,菩提云覺,末伽名道,此不名也。無法可過故名無上,理事遍知故名正等,離妄照真復云正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又,曇鸞《往生論註》卷下云(大正40‧843c)︰
「阿名無,耨多羅名上,三藐名正,三名遍,菩提名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無上者,言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何以言之﹖以正故。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法性無相故聖智無知也。遍有二種,一者聖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滿法界,若身若心無不遍也,道者無礙道也。經言︰十方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無礙相也。」
《法華經玄贊》卷二釋「無上正等覺」云(大正34‧672a)︰「此有四覺,(一)無上覺是總也,即顯菩提清淨法界。(二)正覺簡外道邪覺故。(三)等覺簡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四)又正覺簡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此顯菩提道。」蓋凡夫不覺、外道邪覺、聲聞緣覺偏覺,菩薩因覺,而佛是平等圓滿之正覺,故名為無上正等正覺(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另外,另一類似之梵語anuttara-saṃyak-sambuddha,音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謂成就阿耨多羅三藐1三菩提之人,為佛陀的尊稱。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二、卷八十五;《註維摩詰經》卷二;《法華經文句》卷二(上);《慧苑音義》卷上;《慧琳音義》卷二十六、卷二十七;《翻譯名義集》卷五。
境行果
境、行、果三者的併稱。境,一般指外界的事物,亦即五種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與意識所知覺的對象,然此處之「境」,特指意識所認識的對象,即觀照、信、理解的對象。行,謂修行,即反覆不斷深入地觀察、理解所認識的對象(境)。果,指由修行而證得的悟境,亦即修行所得的果報。
又,境係就一切法,審其善、惡、無記三性,分別觀察其有體無體、有為無為等。行,指境界既已知曉,則應修習聞、思、修三慧,專心致力於五重唯識觀。果,指有漏之修能感招世間一切妙果,無漏之修則可永滅諸障、證得大菩提。
《般若心經幽贊》卷上云(大正33‧526a)︰
「略復有三︰(一)境,(二)行,(三)所得果。猶昔不知真妄境界,起煩惱等因受眾苦,今正翻彼故亦有三。由此最初應審觀境,既知善惡修斷行成,因行既圓果德便證。諸佛聖教雖復無邊,說修行門不過三種。」
唐‧賢首法藏在論述《起信論》之宗趣時,係以境、行、果立論,謂境分法、義,一心為法,三大為義;行分體、用,四種信心(信根本真如、信佛、信法、信僧)為體,施、戒、忍、精進、正觀之五門修行為用;果有分、滿二者,菩薩得分果(隨分覺),如來得滿果(究竟覺)。即謂因一心三大之法義,而起信修行遂成佛果。
◎附︰歐陽漸〈瑜伽師地論敘〉(摘錄)
凡教所明,惟有三種︰曰境、行、果。是稱三相。依境起行證果,如是而為教故。境攝九地五識及意曰境體,一切皆以識為體故。尋伺三地曰境相,上下粗細別故。等引及非,有心無心曰境用,定散隱顯別故。行攝六地,聞思修三曰通行,三慧修行被一切故。聲聞緣覺菩薩曰別行,隨機修法成自乘故。果攝二地,有餘無餘是曰通果。自性無住,別惟被大,此不詮別惟普被故,是為略說十七地義。
〔參考資料〕 《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薩婆若
通常譯為一切智,或一切智者、全智者。指在佛果上了悟一切法之智(一切智),從而引申為證得佛果者之稱號(一切智者)。音譯又作薩伐若、薩栰若、薩雲若、薩云若、薩云然、薩婆若那、薩婆若囊、薩婆若多、薩羅婆枳孃曩等,略稱薩雲、薩云等。
關於此語之意譯,漢譯諸經論中頗有異說,茲分述如下︰
(1)譯為「一切智」︰如《玄應音義》卷三云︰「薩云若又言薩云然,或言薩婆若,皆訛也。正言薩伐若,此譯云一切智。」《慧苑音義》卷二云(大正54‧443b)︰「薩婆若具云薩婆若囊,薩婆此云一切也,若囊,智也。」《慧琳音義》卷七云(大正54‧348c)︰「薩栰若心,梵語訛略不正也,正梵音薩嚩吉孃,唐云一切智心。即般若之異名。」
(2)譯為「一切種智」︰如《圓覺大疏鈔》卷一(下)云(卍續14‧446下)︰「梵云薩婆若,此云一切種智,即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也。種謂種類,即無法不通之義也。謂世、出世間種種品類無不了知,故云一切種智。」
(3)譯為「一切智智」︰如《大日經疏》卷一云(大正39‧585a)︰「梵云薩婆若那即是一切智智。」《即身成佛義》亦云(大正77‧384a)︰「古云薩云者訛略,具云薩羅婆枳孃曩,翻云一切智智。」
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云(大正25‧260b)︰
「薩婆若多者,薩婆,秦言一切;若,秦言智;多,秦言相,一切如先說名色等諸法,佛知是一切法一相、異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緣、各各果報、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種盡遍解知。」
此係通於一切智、一切種智所作的解釋,意謂一切智與一切種智皆為佛智。「一切智」知一切諸法之總相,「一切種智」知一切諸法之種種別相。又,由道種智得一切智、一切種智,然初證佛果時未用一切種智,而一切智對二乘而言,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實,故僅佛有一切智與一切種智。
良賁《仁王經疏》卷中之一則謂,一切智係證一切法之正體智;一切種智係證依他萬法之後得智;一切智智係合此二智之名;上智是一切智;下智是一切種智。另外,天台宗本《大智度論》等說,以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為空假中三智。
〔參考資料〕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三慧品〉;《雜阿毗曇心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十九;《觀音玄義》卷下;《異部宗輪論述記》。
[法相辭典(朱芾煌)]
異熟生有二種
瑜伽三卷四頁云:異熟生有二種。一、異熟體生,名異熟生。二、從異熟生,名異熟生。初謂引果;即第八識。次、通滿果;兼餘識等。
最極自在淨識為相
佛地經論一卷十二頁云:如是淨土因相圓滿果相云何?最極自在淨識為相。謂大宮殿最極自在佛無漏心、以為體相。唯有識故。非離識外別有寶等。即佛淨心如是變現,似眾寶等如前已說。境界相故,如入青等遍處定者,識所現相。此即如來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故;於一切時,遍一切處,不待作意,任運變現眾寶莊嚴受用佛土;與自受用身、作所依止處。利他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故,隨他地上菩薩所宜,變現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與他受用身、作所依止處。謂隨初地菩薩所宜、現小現劣。如是展轉乃至十地、最大最勝。於地地中、初中後等、亦復如是。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引果
眾生所得的身體果報,可分為總別二種,其引生果報的主要成分為引果,引生果報的局部成分為滿果,例如第八識的總報是引果,五根五境美醜等是別報的滿果。
薩婆若
華譯為一切種智,就是諸佛究竟圓滿果位的大智慧。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