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酒
[國語辭典(教育部)]ㄨㄣ ㄐㄧㄡˇ
將酒加溫變熱。《北史.卷三五.王慧龍傳》:「今溫酒及炙肉,用石炭、木灰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
(二)ㄒㄩㄢˋ, [形]
打轉的。如:「旋風」、「旋球」。
[動]
溫酒。通「鏇」。《水滸傳.第五回》:「那莊客旋了一壺酒。」
[副]
表動作是臨時、現時的。唐.杜荀鶴〈山中寡婦〉詩:「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元.喬吉〈滿庭芳.活魚旋打〉曲:「活魚旋打,沽些村酒,問那人家。」
ㄒㄩㄢˋ, [名]
1.圓形的爐子。《說文解字.金部》:「鏇,圓鑪也。」
2.溫酒器。如:「金鏇」、「酒鏇」。元.戴侗《六書故.卷四.地理》:「鏇,溫器也,旋之湯中,以溫酒與洎者也。」也稱為「鏇子」。
3.銅錫盤。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妖異部.鏇中佛像》:「常熟丘郡家食櫥內,錫鏇置熟雞半隻。」
[動]
1.用鏇子溫酒。《水滸傳.第七二回》:「你自去與我鏇一杯熱酒來吃。」
2.以機器或刀旋轉著削切。如:「鏇陀螺」、「鏇螺絲釘」、「把蘿蔔皮鏇下來」。
(二)ㄔㄥ, [狀]
形容敲擊金、鐘的聲音。《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鍠鍠鎗鎗,奏於農郊大路之衢。」
[名]
一種三足鼎,古代多用作溫酒器。《南齊書.卷三八.蕭赤斧傳》:「陛下前欲壞酒鎗,恐宜移在此器也。」《南史.卷七三.孝義傳上.潘綜傳》:「少為邵吏,母好食鎗底飯。」
ㄕㄞ, [名]
一種有密孔的竹器,可將粗細不同的顆粒分離。明.張自烈《正字通.竹部》:「篩,竹器,有孔以下物,去粗取細。」唐.李洞〈喜鸞公自蜀歸〉詩:「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也稱為「篩子」。
[動]
1.用篩子過濾東西。如:「篩米」。《漢書.卷五一.賈山傳》:「縣石鑄鐘虡,篩土築阿房之宮。」
2.從孔隙中透過或漏下。多指風、光線等。如:「月光從竹簾外篩進來。」宋.范成大〈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詩:「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
3.灑、落。《董西廂.卷七》:「況是暮春天色,落紅萬點,風兒細細,雨兒微篩。」《西遊記.第八三回》:「棒舉一天寒霧漫,劍迎滿地黑塵篩。」
4.斟酒、倒酒。《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內白鷂招妖》:「衙內見篩下酒色紅,心中早驚:『如何恁地紅!』」
5.溫酒。如:「把酒篩一篩再喝!」《紅樓夢.第六三回》:「兩個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篩酒。」
6.敲打。如:「篩了幾下鑼。」《水滸傳.第四八回》:「宋江又教小嘍囉篩鑼,聚攏眾好漢,且戰且走。」
7.妄言、胡言亂語。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三齣》:「則你那小鬼頭胡亂篩,俺判官頭何處買?」
ㄉㄚˇ ㄆㄨ
打傷、跌傷。宋.許叔微《類證普濟本事方.卷六.內托散》:「如打撲及諸般傷損,用溫酒調下,食後空心服些,小即內消。」
ㄉㄧㄠˋ ˙ㄗ, 1.一種小壼。口大,柄長,由砂土或金屬所製成,通常用來煎孳或溫酒。也稱為「?子」。
2.對聯。《金瓶梅.第六八回》:「在花園捲棚內建立道場,各門上貼歡門吊子,諷誦華嚴金剛經咒。」
ㄉㄧㄠˋ ˙ㄗ
一種小壺。口大,柄長,由砂土或金屬所製成,通常用來煎藥或溫酒。《紅樓夢.第八四回》:「豈知措手不及,沸的一聲,?子倒了,火已潑滅了一半。」也稱為「吊子」。
ㄊㄤˋ ㄐㄧㄡˇ
用熱水溫酒。《紅樓夢.第三八回》:「這邊另有幾個丫頭,也煽風爐燙酒呢!」
ㄋㄨㄢˇ ㄉㄤˋ ㄌㄧㄠˊ ㄍㄨㄛ
溫酒的鍋子。《喻世明言.卷三三.張古老種瓜娶文女》:「諫議即時教安排酒樽食壘,暖盪撩鍋,辦幾件食次,叫出十八歲女兒來。」
ㄋㄨㄢˇ ㄏㄨˊ, 1.可長時間保持瓶內溫度的水壺。
2.舊日以藤竹為套,內團綿絮,置壺其中以保暖,稱為「暖壺」。
3.溫酒用的壺,多用錫、銅等製成。
ㄒㄩㄢˋ ˙ㄗ, 1.溫酒時盛水的金屬器具。
2.銅製的器具,像盤形而較大,通常用來做粉皮。
ㄓㄨˇ ㄐㄧㄡˇ
溫酒、燙酒。《三國演義.第二一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會。」
ㄓㄨㄢ ㄒㄧㄣ ㄓˋ ㄓˋ
專一心思,貫徹意志。《孟子.告子上》:「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七.奚奴溫酒》:「彼女流賤隸耳,一事精至,便能動人,亦其專心致志而然。」
ㄨㄣ ㄇㄠˊ
溫酒過度而使酒質粗糙難喝。《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獨你老人家的酒,我可不敢動他。回來又是怎麼棍瓤、溫毛了。」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