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酒
[國語辭典(教育部)]ㄏㄨㄣˊ ㄐㄧㄡˇ
劣質的酒。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小二哥,打二百錢腦兒酒來,若沒好酒,渾酒也罷。」
ㄅㄣˋ, [名]
灰塵。《說文解字.土部》:「坌,塵也。」金.元好問〈戊戌十月山陽雨夜〉詩二首之二:「霏霏散浮煙,靄靄集微坌。」
[動]
1.聚集。如:「坌集」。唐.元稹〈說劍〉詩:「君今困泥滓,我亦坌塵垢。」
2.方言。翻、刨的意思。如:「坌土」、「坌地」。《通俗編.雜字》引《廣異記》:「載鷙獸搏狂牛事云:『牛自埋身于土,獸坌成潭。』」
3.塵土撒落在物體上。《北史.卷九二.恩倖傳.齊諸宦者傳》:「(諸閹)飛鞭競走,十數為群,馬塵必坌諸貴。」
[形]
1.笨重、不靈活。通「笨」。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我其實戴不的?頭緊,穿不的朝衣坌。倒不如我這拂黃塵的布袍。漉渾酒的綸巾。」
2.愚蠢。通「笨」。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鳥先飛。」
3.粗糙的。通「笨」。元.王曄《桃花女.第一折》:「您穿的輕紗異錦,俺穿的是坌絹的這粗紬。」
4.粗重。通「笨」。元.秦&90ba._104_0.gif;夫《剪髮待賓.第一折》:「常著我左肩,那在這右肩,與人家做生活,打些坌活。」
ㄑㄧㄣˊ ㄒㄧㄢˊ
琴上用以發聲的絲線。唐.孟郊〈靜女吟〉:「此志誰與諒,琴弦幽韻重。」唐.姚合〈遊春〉詩一二首之五:「暖風渾酒色,晴日暢琴弦。」也作「琴絃」。
ㄘㄢˊ ㄍㄥ ㄕㄥˋ ㄈㄢˋ
吃剩的羹湯飯菜。《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只有乞丐討來的渾酒渾漿,殘羹剩飯,不好抽分來受用。」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