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清淨法眼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清淨之法眼也,法眼為五眼之一。小乘之聲聞於見道觀見四聖諦,大乘之菩薩於初地觀見二空之理之智也。無量壽經下曰:「萬二千那由他人,得清淨法眼。」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清淨的法眼。法眼是五眼之一。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三昧火

(術語)傳法正宗記曰:釋迦以化期為近,乃命迦葉,以清淨法眼及金縷僧伽梨衣付汝。一旦往拘尸那城右脅而臥。泊然大寂。內之金棺。待迦葉至。而後三昧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燭天地。


正法眼藏

(術語)又曰清淨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別傳之心印。釋氏稽古略一曰:「佛在靈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羅華持以獻佛。世尊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攝,獨有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葉。」今以禪門之意解之,則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徹見正法,故曰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故曰藏。法華經所謂佛知見也。涅槃妙心,為佛心之本體。體寂滅,故曰涅槃。不可思量分別,故曰妙。法華所謂妙法也。但法華就客觀而謂為妙法。今就主觀而謂為妙心。對一類頓悟之機,使離言句之假名,直爾會得此佛心,謂之以心傳心。然世尊付囑迦葉以正法眼藏,雖為涅槃經之誠說,而拈華微笑之事,寶為禪門後輩之蛇足。其說基於慧炬之寶林傳,人天眼目,五燈會元已下與之雷同,惟為誇張其宗之具耳,隋唐之諸祖無言此事者。傳燈錄二曰:「說法住世四十九年,後告弟子摩訶迦葉,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並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又曰:「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明教傳法正宗記所載亦同之。是正涅槃經二所謂:「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是迦葉者當為汝等作大依止」是也。然則謂為正法眼藏,謂為清淨法眼,皆總以名佛一代所說無上之正法也。況大悲經教品曰:「如來法付囑諸聖,以正法眼之名,且指滅後三藏結集曰結集法眼,豈限於所謂教外別傳之心印耶?」見拈花微笑條。

又(書名)書名。有明徑山宗杲之正法眼藏。有日本道元禪師之永平正法眼藏。


法眼淨

(術語)分明見真諦謂之法眼淨。通於大小乘言之。小乘為於初果見四真諦之理,大乘為於初地得無生法忍。增一阿含經一曰:「三萬天人得法眼淨。」無量壽經下曰:「得清淨法眼。」維摩經佛國品曰:「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大經慧遠疏曰:「見四真諦,名淨法眼。」註維摩經一:「肇曰法眼道,須陀洹道也。始見道,故得法眼名。」同嘉祥疏曰:「云法眼淨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見四諦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無生法故云法眼。」


離垢眼

(術語)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法眼也。以可見得聖道故。維摩經佛國品曰:「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往生要集末曰:「願得離垢眼,證無上菩提。」


[佛光大辭典]
三昧火

據傳法正宗記卷一載,釋迦自知化期已近,乃付首座弟子大迦葉以清淨法眼及金縷僧伽梨衣,隨後即往拘尸那迦羅城娑羅雙樹間,敷座設床,右脅而臥,在諸比丘及眾弟子圍繞之下,泊然入寂,大迦葉聞訊趕至,見金棺內之三昧真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焰普照天地。 p582


四向四果

為四向、四果之並稱。又作四向四得、四雙八輩、四果向,或稱八補特迦羅(巴 attha-puggalā dakkhineyyā)、八賢聖、八聖、八輩。為小乘佛教聲聞修道之階位。大毘婆沙論及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賢聖品中均有詳細解說。

(一)預流(梵 srota-āpanna,巴 sotāpanna),音譯為須陀洹。分為預流向、預流果二種:(1)預流向(梵 srotāpatti-pratipannaka,巴 sotāpatti-patipannaka),即指入見道時,初見四聖諦之理,得無漏清淨智慧眼(又作清淨法眼、淨法眼、法眼淨)之階位。又因其直至預流果,不墮於三惡趣,故又稱無退墮法。但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故不稱果,而稱為向,蓋取其趣向於初果之義。(2)預流果(梵 srotāpanna,巴 sotāpanna),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八十八使),預入聖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無漏聖道(或聖者)之階位。十六見道位中之聖者,由其根之鈍利而分為:1.隨信行,指鈍根者,即自己不披閱教文,但信他人言說而得悟道者。2.隨法行,指利根者,由自己閱讀經典隨法而行。預流果聖者之輪迴生死,最長僅於人界與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絕無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稱為極七返有、極七返生。

(二)一來(梵 sakrd-āgāmin,巴 sakadāgāmin),音譯為斯陀含。分為一來向、一來果二種:(1)一來向(梵 sakrdāgāmi-pratipannaka,巴 sakadāgāmi-patipannaka),即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因此位之聖者尚未斷除後三品之修惑,故一度生於天界再來人間而入般涅槃,故稱為一來。然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而僅趣向於第二果,故稱為一來向。(2)一來果(梵 sakrdāgāmi-phala,巴 sakadāgāmi-phala),即第二果,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並證入果位者。又於一來向之聖者中,斷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者,稱為家家聖者,簡稱為家家。家家,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例如從人間生於天界,又從天界生於人間。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須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故若斷除九品修惑中之前三品(上上、上中、上下)者,由其餘六品修惑而尚須受三大生(人、天各三生),此稱三生家家。若斷除前四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之修惑者,則由其餘五品修惑而須受二大生(人、天各二生),稱為二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三」或「人三天三」;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二」或「人二天二」之受生者,因其於人、天中之受生次數相等,故稱為等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之受生者,因其於人、天中之受生次數不同,故稱為不等生家家。其中於天界或人間悟得預流果之聖者,稱為家家聖者;於天界得阿羅漢果之聖者,則稱為天家家;於人間得阿羅漢果之聖者,則稱為人家家。

(三)不還(梵 anāgāmin,巴同),音譯為阿那含,簡稱為那含。分為不還向、不還果二種:(1)不還向(梵 anāgāmi-pratipannaka,巴 anāgāmi-patipannaka),即指已證得一來果之聖者,將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即將證入不還果之階位;以其趣向於第三果,故稱不還向。不還向之中,若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餘一品或二品者,須於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稱為一間;又作一生、一品惑,即間隔一生而證果之義;亦稱一種子,或稱一種。(2)不還果(梵 anāgāmi-phala,巴同),即第三果,指已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階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稱為不還。不還果又可分為五種,稱為五種不還,又作五種阿那含、五不還果、五種般。即:1.中般,指不還果之聖者死於欲界而生色界時,於色界之「中有」位而入般涅槃者。2.生般,聖者既生於色界,未久即能起道聖,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3.有行般,生於色界,經過長時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者。4.無行般,生於色界,但未加行勤修,任運經久,方才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5.上流般,先生於色界之初禪,漸次上生於色界餘天之中,最後至色究竟天或有頂天而入般涅槃者。上流般可分為樂慧、樂定二種。此二種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沒般三種。全超般,指生於色界最下層之梵眾天,越過中間之十四天,而生於色界或無色界之最上天者。半超般,指超越中間之一天乃至十三天者。遍沒般,指不超過一天而遍受生於諸天者。上述之五種不還,再加上現般、無色般二種,則成為七種不還。此外,將中般別立三種,即速般、非速般、經久,加上生般、有行般、無行般,及上流般別立之全超般、半超般、遍沒般等,則成為九種不還。若僅別立上流般為三種,則合前四般而稱七善士趣。復次,入滅盡定,證得如涅槃寂靜樂之不還果者,稱為身證或身證不還。而斷除欲界九品修惑,獲不還果之聖者,再生起欲界之煩惱,而自不還果退墮者,則稱為離欲退。

(四)阿羅漢(梵 arhat,巴 arahant),意譯作應供、應、無學。分為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二種:(1)阿羅漢向(梵 arhat-pratipannaka,巴 arahatta-patipannaka),又作無學向,指已證得不還果之聖者,入於阿羅漢道,雖尚未證入其果位,但以其趣向於第四果,故稱阿羅漢向。(2)阿羅漢果(梵 arhat,巴 arahat),即第四果,又作極果、無學果。指已斷盡色界、無色界之一切見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轉之階位。證入阿羅漢果之聖者,超出三界,四智已經圓融無礙,已無法可學,故稱為無學。前面所述之四向三果,皆為得漏盡,以證入阿羅漢果,常樂以戒、定、慧三者為修學,故稱為有學。

此外,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比照小乘聲聞四果之名稱,立有大乘四果(菩薩四果)之說。大乘四果即指十地中之初地、第八地、第十地以及佛地而言。〔雜阿含經卷三十六、中阿含經卷二、卷三十、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九、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至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成實論卷二、卷三、異部宗輪論、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七善士趣」109、「九種不還」154、「五種不還」1176) p1683


正法眼藏

(一)指禪宗嫡佛嫡祖於教外相傳之心印。又作清淨法眼。即依徹見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見萬德祕藏之法(藏),亦即佛內心之悟境;禪宗視為最深奧義之菩提,係由釋尊輾轉傳至達磨,以心傳心而由師父之心傳至弟子之心。

聯燈會要卷一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道(卍續一三六‧二二一上):「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其中,「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語,略作正法妙心,亦意謂釋尊所體得甚深不可思議之真理,此大悟境界即幽玄微妙之佛心,非言教能表現或把握。又正法眼藏即法華經所謂之「佛知見」,而涅槃妙心為佛心之本體,本體寂滅,故稱涅槃;不可思議分別,故稱妙;乃法華所說之妙法。故正法眼藏、清淨法眼等語,概指佛一代所說無上之正法。

正法眼藏之說,在隋唐時代未見傳載,至宋代始見於禪宗語錄,或係宋僧依北本涅槃經卷二所載(大一二‧三七七下):「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等語轉變而來。〔景德傳燈錄卷一摩訶迦葉付法條、人天眼目卷五宗門雜錄拈華條、續傳燈錄卷二、五燈會元卷一、正法眼藏(道元)辨道話〕

(二)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為古尊宿之機緣法語集,總計百餘篇,並附撰者之短評。宗杲於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因罪遷居衡陽,其間與諸方大德往來酬酢之法語,為侍者沖密慧然隨手抄錄,於紹興十七年編錄而成,尋即刊行。俗稱大慧正法眼藏。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門慧悅及居士春門徐弘澤等,附圓澄及李日華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張子韶侍郎書,而加以重刻。〔禪籍志卷上〕 (三)凡九十五卷。日本曹洞宗祖永平道元撰。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二冊。係道元於三十二歲至五十四歲,凡二十三年間,以日文彙編而成之法語集。所謂正法眼藏,本指佛陀一生所說之正法。道元所著之正法眼藏,則為佛教教義、經典、日常工夫、法門指示、公案剖析等編錄而成者,全書共分九十五篇,被譽為日人所作之最高哲學書。尤以「有時」一篇,為道元經由坐禪與修觀所得,對時間與存在之體證,素被視為日本佛教思想最深奧之體現。其要旨謂,時間即是存在,一切存在(萬法)亦無非時間;時間既不相礙,物物之間亦不相礙;每一剎那即是時間之整體,每一剎那亦包含萬物萬象。本書為日本曹洞宗最重要之典籍。〔正法眼藏隨聞記、禪學雜誌第二十之五至十二、第二十二之一、二、第二十二之三、四、十一、十二、第二十三之二至四〕 p1993


法眼

(一)梵語 dharma-caksu,巴利語 dhamma-cakkhu。指徹見佛法正理之智慧眼。係五眼之一。此眼能見一切法之實相,故能分明觀達緣生等差別法。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觀諸法,能知能行,得證是道;又知一切眾生之各各方便門,故能令眾生修行證道。〔大品般若經卷二、無量壽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三十三、瑜伽師地論卷十四〕(參閱「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種。全稱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階位。此僧位於日本貞觀六年(864),與法印、法橋等同時制定,並授以僧都僧官之階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於五位殿上人之位。後來佛像之雕刻師等,亦可被任此位。〔釋家官班記卷下、三代寶錄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禪師。五代僧。為我國法眼宗之祖。南唐國主李氏曾賜以「淨慧大師」之號,入寂後,諡號「大法眼」。(參閱「文益」1429) p3386


法眼淨

梵語 dharmacaksu-viśuddha。指具有觀見真理等諸法而無障礙、疑惑之眼。又作淨法眼、清淨法眼。吉藏之維摩經略疏卷四謂,小乘於初果見四聖諦之理,大乘於初地得「真無生法」,均稱為法眼淨。據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六載,於見道以前尚未完全斷惑,或斷除欲界五品之惑而入見道者,生法眼淨,得預流果;斷除欲界第六第七品之惑者,生法眼淨,得一來果;斷除欲界九品乃至斷除無所有處之惑者,生法眼淨,證不還果。其中所說之法眼異於五眼中之法眼,五眼中之法眼,相當於大乘之法眼淨,唯菩薩有之,係二乘之人所無;又小乘之法眼乃初果見四諦法者所具,而大乘之法眼則於初地得真無生法者始有。經中常載有佛陀說法,令諸長者、天人、外道等遠離塵垢,證得法眼淨之事蹟,如雜阿含經卷十五(大二‧一○四上):「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法華經卷七、無量壽經卷下、四分律卷三十二、注維摩詰經卷一〕 p3388


嗣法

禪林用語。指嗣續法統。又作傳法、嗣續。釋尊傳法予摩訶迦葉時,曾囑付(大五一‧二○五中):「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此一法統延續至今日,而世代嗣續之,稱為嗣法。廣義言之,則泛指弟子承受其師之教法,並成為其後嗣者。此一後嗣者通常稱為法嗣。一般師資(師徒)相承時,必由為師者授予嗣書,以作嗣法之證明;然受嗣書之弟子必限於出家之僧人。〔備用清規卷一嗣法師忌條、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住持日用條、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p5396


遠塵離垢

梵語 viraja vītamala,巴利語同。即遠離塵垢。塵垢,為煩惱之總名,然此處係指八十八使之見惑(見道所斷之惑)而言。斷八十八使之見惑而得正見,稱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此係二乘初果與菩薩初地所得之益,而多就小乘初果見四真諦之理而言。離垢而得之清淨法眼,稱為離垢眼。維摩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三九上):「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註維摩詰經卷一對此加以說明,謂法眼淨指須陀洹道;始見道跡,故得法眼之名。〔雜阿含經卷五、長阿含經卷二、法華經妙莊嚴王品〕 p5941


離垢眼

指遠離煩惱垢染,得見聖道之清淨法眼。法苑珠林卷八十六(大五三‧九一八下):「既見彼佛已,願得離垢眼;成無上菩提,普及於含識。」 p6716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法眼淨

指具有觀見諸法真理而無障礙、疑惑之眼。與清淨法眼、淨法眼同義。經中常載有佛陀說法,令諸會眾等遠離塵垢,證得清淨法眼的事蹟,如《無量壽經》卷下(大正12‧279a)︰「萬二千那由他人得清淨法眼。」《雜阿含經》卷十五(大正2‧104a)︰「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吉藏《維摩經略疏》卷四謂,小乘於初果見四諦法,大乘於初地得真無生法,均稱為法眼淨。又,五眼中之法眼,二乘所無,唯菩薩有之。

◎附一︰《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六(摘錄)
此中具攝四沙門果。所以者何,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者說前三果。謂諸具縛及離欲界五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預流果。若離欲界六七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一來果。若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不還果。令盡諸漏及得無漏心慧解脫者,即是令得阿羅漢果。故此經中具攝四果。

◎附二︰《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二(摘錄)
如契經說,佛說此法門時,具壽憍陳那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此中遠塵者謂遠隨眠。離垢者謂離纏垢。於諸法中者謂於四聖諦中。生淨法眼者謂見四聖諦淨法眼生。

〔參考資料〕 《五分律》卷三、卷十五;《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四;《長阿含經》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乘義章》卷二十(本)。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離垢眼

脫離煩惱之垢染的清淨法眼


[國語辭典(教育部)]
法眼

ㄈㄚˇ ㄧㄢˇ, 1.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觀,一切因緣生起的諸現象。《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

2.尊稱他人的眼識正確。《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老兄具這樣的法眼,欽佩得很,將來倒要時常請教請教。」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