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因寺
[佛光大辭典](一)位於江蘇鎮江東南五州山。晉永熙元年(290)置,初名因勝寺。六朝隋唐,俱稱名剎。宋熙寧間重修,更名顯慈寺。明萬曆時整建,復舊名。清康熙帝南巡,為易今名,後毀於太平軍。
(二)位於河南開封。北宋皇祐元年(1049),內侍李允寧捨宅而建,仁宗賜「十方淨因寺」額。當時京師,唯修南山律宗,而天台、禪宗未興,帝聞居訥(祖印禪師)名聲大揚,乃召居訥駐錫本寺,居訥稱疾不出,因以懷璉舉代,京師禪風遂興。 p4696
[佛光大辭典]
大佛寺
(一)原名慶豐寺。位於陝西邠縣城西十二公里。依山鑿窟造像。大部分為北朝之作品,但有唐貞觀二年(628)之題記。寺前有明鏡臺。窟平面呈半圓形,直徑約二十一公尺,高約三十公尺,趺坐大佛倚岩鑿雕,兩側侍立二菩薩。大佛高二十四公尺,面相豐腴,雍容肅穆,造形雄偉勻稱,雕飾端嚴富麗,菩薩高五公尺。佛菩薩背光各雕坐佛七尊、飛天十九。窟前有三層樓,高五十公尺。佛窟西側有面北排列之小石窟四個,窟內有佛菩薩等造像,壁上雕有經變故事及唐代以來遊人之題刻。東側之千佛洞,亦有三窟,雕有人物像三百多幅。為陝西最大、最完整之石窟。
(二)又稱淨因寺。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北。始建於北齊,金泰和五年(1205)重建,明代亦多次重建。碑文記載,漢時,土山崩塌,裂陷成洞,洞內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傳為山崩佛現,乃淨土教之因緣。
(三)位於四川樂山。原名凌雲寺,乃建於唐代之古剎。因凌雲山斷崖,刻有一尊我國最大之斷崖大佛,故俗稱大佛寺。大佛高七十一公尺,由唐玄宗開元元年(713)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費時九十年,始於褐色之絕壁上雕刻完成。歷經一千二百餘年之風雨剝蝕,佛身已處處可見綠苔及繁茂之雜草樹木,使佛像彷彿穿上法衣,增添幾分神祕感。此外,聳立於大佛寺東邊之靈寶古塔,為唐代所建之十三層塔,因酷似西安之小雁塔而著名。
(四)位於山東歷城縣西南青銅山山麓。寺已廢圯,佛像仍存,開鑿於唐代,高九公尺,雄偉莊嚴,身著披肩式袈裟,衣紋流動,線條簡約。左側有菩薩與供養比丘之雕像。菩薩高二點二公尺,面容豐滿,宛如唐代婦女畫像。
(五)舊稱迦葉如來寺,又稱宏仁寺,俗稱臥佛寺。位於甘肅張掖縣城。始建於西夏永安元年(1098),明、清屢有修繕,現存大殿為乾隆年間所建,面闊四十九公尺,深二十四公尺,總面積一三七○平方公尺,內供有世尊涅槃像,身長三四點五公尺,肩寬七點五公尺。為甘肅境內最大之西夏建築遺物。
(六)北平名剎。位於西直門北一千七百公尺之香山鄉畏吾村。乃明正德年間太監張雄所建,賜額曰「大慧」。寺中有大悲殿,內有銅佛高五丈,故俗稱為大佛寺。嘉靖年中,太監麥口於其左增置佑聖觀,又建真武祠,值世宗好道,寺藉此以存。清末時曾重修,其旁塑有二十八宿像,狀甚奇詭。
(七)即位於臺灣基隆市中正公園山頂之大佛禪寺。(參閱「大佛禪寺」790) p787
宋代臨濟宗僧。姑蘇(江蘇)玉峰人,俗姓狄。初參東齋謙,豁然大悟。建炎(1127~1130)初年,至天峰,投淨因寺蹣庵繼成門下,蒙其認可,並嗣其法。後復歸東齋座下,為道俗所仰。有以金剛經質問者,師以頌答之,此即著名之「川老金剛經註」。於淮西遇殿撰鄭公喬年,請任無為軍(安徽)冶父山實際禪院住持。生卒年不詳。〔嘉泰普燈錄卷十七、五燈會元卷十二、續傳燈錄卷三十〕 p5622
(1014~1093)宋代臨濟宗僧。福建古田人,俗姓戴。字伯祥。十四歲行頭陀行,於六年之間廣學大小經論。復遍參善知識,後於浮山法遠處大悟得旨。住持江蘇因聖寺,後遷東京(開封)淨因寺。英宗賜紫袍,神宗時嘗入宮說法,並主持慧林、智海二寺,賜號「淨照禪師」。元祐八年示寂,世壽八十,法臘六十一。〔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八、禪林僧寶傳卷二十六、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釋氏稽古略卷四〕 p5659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