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法眼文益禪師語錄

[佛光大辭典]

全一卷。唐代法眼文益撰。全稱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又稱大智藏大導師語錄。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本書係輯錄法眼宗之祖法眼文益先後於所住持之崇壽院、報恩禪院、清涼禪院等三大道場之上堂、示眾、問答、機緣、舉古、代古、偈頌等之語錄;從其法語,法眼對學人懇切提撕之家風,躍然紙上,而少有臨濟宗之棒喝機法。從祖庭事苑卷六所載之語釋,可知本書乃宋代時所記錄者,至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由語風圓信(雪嶠圓信)、郭凝之二人所編纂之「五家語錄」,乃將本書編為該書之第五部分。又本書末尾附有密雲圓悟與語風圓信所撰之五家語錄之序文。 p3386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

請參閱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或 法眼文益禪師語錄


大智藏大導師語錄→

請參閱 法眼文益禪師語錄 或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文益

(885~958)五代僧。餘杭(浙江餘杭)人,俗姓魯。七歲出家,初依明州希覺攻毘尼。後投長慶慧稜學禪法,久之不契。偶遇羅漢桂琛於漳州,遂嗣其法。出世於臨川崇壽院。南唐國主李氏禮敬有加,並迎至金陵,住報恩院,事以師禮,賜號「淨慧大師」。後主且從之受戒,為建清涼伽藍。高麗、日本等國渡海來學者,相望於途。顯德五年秋閏七月示寂,世壽七十四。諡「大法眼」,為法眼宗之開祖。著有宗門十規論、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各一卷。〔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二十八、宋高僧傳卷十三、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禪林僧寶傳卷四〕 p1429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全一卷。唐代僧法眼文益(885~958)撰,明代僧語風圓信、郭凝之編。又作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大智藏大導師語錄、清涼文益禪師語錄、文益錄、法眼錄。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集錄法眼文益之略傳,及其住崇壽院、報恩禪院、清涼禪院等處之開堂、上堂、示眾、問答、機緣、舉古、代古、偈頌等。文益接引後進,懇切提撕,不行棒喝,自本書所錄語要即可窺其宗風。卍續藏第一一九冊亦收錄本語錄,卷首附題「五家語錄法眼宗」,卷末附語錄風圓信、郭凝之所撰之五家語錄序二篇。 p3584



梵語 parsad,巴利語 parisā。集會、合會之意。涅槃會、維摩會、法華會等,其「會」字即有集會之意。天台宗有「會三歸一」、「開會」之語,意謂將「爾前」分別之執情開除之,並令融會證入一乘之境地。又如「會通」、「和會」、「會釋」等語,為疏通異說,合會一理之意。禪家所謂之「會得」,或單稱「會」,乃指冥合真諦之情態。碧巖錄第十八則(大四八‧一五七下):「國師良久云:『會麼?』」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大四七‧五八八中):「恁麼會,又爭得?」 p547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上堂

指禪宗叢林中,住持之上堂說法。《景德傳燈錄》卷三弘忍大師條謂(大正51‧223a)︰「是夜南邁,大眾莫知。忍大師自此不復上堂凡三日,大眾疑怪致問,祖曰︰吾道行矣,何更詢之﹖」

古時長老住持可隨時上堂,中世以後則有定期及臨時上堂之別。即︰

(1)旦望上堂︰指每月初一、十五的上堂祝聖。

(2)五參上堂︰指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以及旦望上堂中的初一、十五日。由於大約每隔五日上堂一回,故稱為五參。不過,由於初一、十五已有祝聖上堂,故所謂五參上堂,實指其餘的四日。

(3)九參上堂︰指一個月中上堂九次,即每隔三日上堂一回。

(4)聖節上堂︰指皇帝誕生日的上堂祝壽。

(5)出隊上堂︰指住持勸化歸來後的上堂,又稱出鄉上堂。

(6)因事上堂︰指寺內發生毀逆違難等事,住持為之特別上堂說法。

(7)謝秉拂上堂︰指酬謝頭首秉拂之勞的上堂。

(8)謝都寺齋上堂︰指為酬謝都寺辦齋之勞的上堂。

(9)大行追嚴上堂︰指為追薦皇帝之中陰而上堂說法。

住持上堂昇座時,大眾皆應站立聽法。如《百丈清規》卷二〈住持章〉謂(大正48‧1119b)︰
「掛上堂牌報眾。粥罷不鳴下堂鐘三下。俟鋪法座畢,堂司行者覆首座,鳴眾寮前板,大眾坐堂,方丈行者覆住持,次覆侍者鳴鼓,兩序領僧行,至座前問訊,分班對立,侍者請住持出,登座拈香祝壽,趺坐開發學者,激揚此道。(中略)五參上堂,兩序至座下,徑歸班立。」

《禪林象器箋》一書則引《大智度論》所載,謂出家五眾除得道者外,不許坐而聽法。

〔參考資料〕 《洞山良价禪師語錄》;《曹山本寂禪師語錄》;《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上。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燈

一卷。唐‧法眼文益撰。又名《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大智藏大導師語錄》。收錄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內容收載法眼文益之略傳及其在崇壽院、報恩禪院、清涼禪院等三座道場所開示的開堂、上堂、示眾、問答、機緣、舉古、代古、偈頌等法語。文益之提撕極為懇切,完全不行棒喝。在《祖庭事苑》卷六中有此語錄的語句解釋,由此可推測出,此書在宋代業已記錄、歸納整理完成。現存本是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徑山之雪嶠圓信及郭凝之編纂的《五家語錄》中的第五卷(末卷)。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