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果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人名)後魏沙門法果,戒行精至,太祖徵為沙門統,太宗崇信彌深,永興中前後加輔國宜城子忠信侯及安城侯,俗官加僧以此為始。見僧史略中,佛祖統紀五十一。
[佛光大辭典]
北魏僧。趙郡(河北趙縣)人。年四十始出家。戒行精至,開演經典。北魏皇始(396~397)年中,受太祖之詔赴京,後任道人統,統領僧眾,每與帝議事,輒意氣相通,供施甚厚。太宗永興年中,前後授以「輔國宜城子」、「忠信候」、「安成公」之號,師固辭不受。泰常(416~423)年中示寂,世壽八十餘。帝三度臨喪,追贈「老壽將軍趙胡靈公」。師不惟對隆興北魏佛教有功,並對王朝諸般經營之參劃亦有顯著功勳。魏書釋老志第二十載,師每言:「太祖明叡好道,即是當今如來,沙門宜應盡禮。」又謂:「能鴻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禮佛耳。」其言論直可認作北朝王者與沙門間之關係,此正與南朝之「沙門不敬王者論」成一強烈對比。〔佛祖歷代通載卷七、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 p3360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法果
北魏僧。籍貫不詳。年四十為沙門,住趙郡(河北省趙縣),戒行精至,開演經典。北魏‧皇始(396~397)年中,受太祖之詔赴京師。後任僧統,綰攝僧徒;每與帝議事,意氣相通,供施甚厚。至太宗朝,愈發受到崇敬;永興年中(409~413),先後被授予輔國宜城子、忠信侯、安成公之號,師固辭不受。帝曾親幸其居,以門巷狹小,不容輿輦,乃更擴大之。泰常年中(416~423),示寂,年八十餘。帝三臨其喪,追贈「老壽將軍趙胡靈公」。
師不僅致力興隆北魏佛教,更參與國初諸多經營,功勳顯著。嘗謂「太祖明叡好道,即是當今如來,沙門宜應盡禮。」除親自禮拜外,更謂人「能鴻道者即為人主,我非拜天子,乃禮佛也。」此與南朝的「沙門不敬王者論」,形成強烈的對比。
〔參考資料〕 《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