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酒
[國語辭典(教育部)]ㄍㄨㄟˋ ㄐㄧㄡˇ
用桂花釀製的酒。泛指美酒。《文選.謝靈運.雪賦》:「燎薰鑪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唐.白居易〈宴周皓大夫光福宅〉詩:「綠蕙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讓花鈿。」
ㄅㄧㄥˇ, [形]
顯著、光明。如:「功業彪炳」。《易經.革卦.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文選.班固.寶鼎詩》:「寶鼎見兮色紛縕,煥其炳兮被龍文。」
[副]
明白。《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決斷狐疑,分別猶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三乘佛家滯義,支道林分判,使三乘炳然。」
[動]
持拿、執握。通「秉」。《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文選.謝惠連.雪賦》:「燎薰鑪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
ㄉㄧㄢˋ, [動]
1.祭獻,用祭品祭神或向死者致祭。《說文解字.丌部》:「奠,置祭也。」清.袁枚〈祭妹文〉:「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
2.進獻。《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奠璧獻斝,眾樂驚作。」
3.置放、安置。《禮記.內則》:「其相授則女受以篚,其無篚則皆坐,奠之而後取之。」
4.定、建立。如:「奠基」、「奠都南京」。《書經.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名]
祭品。唐.韓愈〈祭十二郎文〉:「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一:「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一)ㄕㄣ, [動]
1.懷孕、懷胎。《左傳.哀公元年》:「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
2.孕含、孕育。宋.蘇軾〈桂酒頌〉:「水娠黃金山空青,丹砂晨暾珠夜明。」宋.毛滂〈踏莎行.映竹幽妍〉詞:「映竹幽妍,臨池娟靚。芳苞先暖香初娠。」
[名]
身孕、胎兒。《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已而有娠,遂產高祖。」《資治通鑑.卷八三.晉紀五.惠帝元康九年》:「又詐為有娠,內稿物、產具。」
ㄇㄧㄥˊ ㄓㄨˊ
明亮的燭火。《文選.謝惠連.雪賦》:「燎薰鑪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文選.張協.雜詩一○首之一》:「蜻蛚吟階下,飛蛾拂明燭。」
ㄌㄢˊ ㄓㄡ
用木蘭樹所造的船隻。後為一般船隻的美稱。唐.杜牧〈陵陽送客〉詩:「蘭舟倚行棹,桂酒掩餘?。」清.龔自珍〈浪淘沙.雲外起朱樓〉詞:「同上蘭舟,鏡檻與香篝,雅憺溫柔。」
ㄤˋ ㄤˋ, 1.盈滿的樣子。宋.蘇軾〈新釀桂酒〉詩:「擣香篩辣入缾盆,盎盎春溪帶雨渾。」
2.溫和的樣子。唐.杜牧〈李賀歌詩集序〉:「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