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東和禪寺

[佛光大辭典]

位於臺灣臺北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由心源、善慧、覺力等共同創建。宣統二年(1910)完成觀音禪堂、祖堂等堂宇。當時,日本統治臺灣,取寺名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心源等人感於臺灣青年不能進中學讀書,乃於民國五年(1916),於觀音禪堂開設「私立臺灣佛教中學林」,二十四年改為「私立臺北中學」。又於十二年完成本堂大殿之興建。臺灣光復後,由心源和尚任住持,改寺名為東和禪寺,臺北中學亦改為泰北中學。自五十九年至七十五年七月由賢頓法師任住持。 p3297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心源

(一)指心性,亦即真如。心為一切萬有之根源,故稱心源。

(二)(1881~1970)臺灣臺北人,俗姓孫。民國前二年(1910)依大石法師出家,兩度赴廈門南普陀等內地名山參訪,修學禪宗,亦嘗赴日本參訪觀察。民國四年(1915)創東和禪寺於臺北市仁愛路,五年興辦私立臺灣佛教中學林(今之泰北中學),後又建北投中和禪寺靈光塔。曾任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臺北市佛教支會理事長、泰北中學董事、東和禪寺住持、靈光塔主任等職。發行臺灣佛教月刊,著有指月集。 p1408


賢頓

(1903~1986)臺灣臺中大甲人,俗姓林。十歲即茹素長齋,十八歲於臺中大甲鎮瀾宮出家。二十四歲,遠赴福建鼓山湧泉寺受具足戒,並就學於閩南佛學院,畢業後即返臺。民國二十二年(1933),再往大陸,參訪名山佛寺。二十五年返臺後,即致力弘法利生諸事業,三十四年晉任龍雲寺住持,五十三年與白聖法師創辦「戒光佛學院」,培育僧材。於臺省各大寺傳授千佛大戒及菩薩戒會中,多次擔任三師。歷任臺灣省佛教分會理事長,及北投天竺寺、天母吉祥寺、臺北東和禪寺、嘉義天龍寺、板橋接雲寺、金山慧明禪寺、士林啟明堂住持。七十五年於臺北示寂,世壽八十四。 p618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賢頓

現代台灣僧人。台灣省台中縣大甲鎮人。俗姓林,名傳仁。十八歲出家,二十四歲前往福建鼓山湧泉寺受具足戒,後再赴大陸參訪名山古剎。1945年後,曾任台灣省佛教分會理事長、台北臨濟寺住持。1962年以後,嘗至國外弘法,足跡遍歷香港、泰國、越南、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及日本等地,又在台灣各大寺傳授千佛大戒及菩薩戒數十次,得度弟子逾萬。其間,且與白聖創辦戒光佛學院。歷任北投天竺寺、天母吉祥寺、台北東和禪寺、嘉義天龍寺、板橋接雲寺、金山慧明禪寺、士林啟明堂等剎住持。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