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本來法爾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謂自始自然也。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本有修生

(術語)謂本有與修生也。本有者,謂凡夫聖者,本來法爾,皆具足無缺,真如法性之德也,修生者。謂由觀行之力開發其本有之德,漸漸修習而次第開顯佛德也。


[佛光大辭典]
五轉

為密教表示菩提心依次轉昇的五種階段之用語。密教之修行者發菩提心時,自因至果轉昇之次第,分為五階段,配合悉曇字 (a,阿)字在音韻上之五種轉化,稱為阿字五轉,略稱五轉。即:(一)發心(因),指發菩提心而求佛果。有本有、修生二種。(1)一切眾生心中本來法爾,具有本覺之妙慧,稱為本有菩提心。(2)由本覺之熏力而發起歸本之心,稱為修生菩提心。(二)修行(行),指正修三密之妙行而趣向佛道。(三)菩提(證),指由行因而證果德。(四)涅槃(入),指果德既滿,而入於涅槃。(五)方便究竟(方便),指圓滿具足以上四德,自證與化他之萬德成就。此五階位次第轉生,故稱五轉。

此五轉與因、根、究竟等三句之關係雖有開合之異,然其法體皆同。二者關係如左表所示。

五轉之建立有三種:(一)唯修生之五轉,又稱始覺上轉門之五轉。謂行者修生菩提心轉起之行相,顯示從因至果進修之次第。此乃東因發心之義,為唐代善無畏三藏(密教傳承之第五祖)所傳。行者發心之位為東方寶幢如來,依東、南、西、北、中之修行方向與次第,五轉依次配當寶幢(阿閦)、開敷華(寶生)、無量壽(彌陀)、不室成就(釋迦)、大日等五佛, (a)、 (ā)、 (aj)、 (ah)、 (āh)等五字,及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法界體性等五智。(二)唯本有之五轉,其方向與次第為中、東、南、西、北。凡修生者,乃本有之德相顯現於外之義,故有修生之五轉,則必有本有之五轉。(三)本有與修生合論之五轉,又稱本覺下轉門之五轉。依中、東、南、西、北之方向與次第,中央為本有之菩提心,東方為修行,南方為證菩提,西方為入涅槃,北方為方便究竟。此乃中因發心之義,為唐代不空三藏(密教傳承之第六祖)所傳。本有之菩提心,係指所求之菩提即本覺之智力;隨此智力緣,為能求之作用,稱為始覺修生。然今以中央為本有之菩提心,並將修行、菩提、涅槃、方便等次第配於東、南、西、北,故稱本修合論之五轉。於此之際,修生之菩提心乃合於東方修行之所。圖示如下:

五轉之次第,諸經軌中所說不一,主要依用東南西北中(東因發心之義)、中東南西北(中因發心之義)二說。〔悉曇藏卷五、大日經疏卷一、卷二、卷四、卷十四、卷二十、祕藏記鈔卷五、菩提心義卷六、三十七尊心要〕(參閱「阿字五轉」3613) p1206


自然法爾

又作法然、法爾自然、本來法爾。所謂自然,即指事情之自然形成;所謂法爾,即指依循真理而同於真理。於翻譯名義集卷二則謂,「自然」即「法爾」,「法爾」即「自然」。又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三列舉出形成世間各種事物之三種力,「法爾力」即其中之一,而相對於另外的「因力」、「業力」兩力;例如世界自然壞滅時,下地之眾生必生於上界。於日本,淨土真宗開祖親鸞以捨自力而將一切付託於如來之手,稱為自然法爾,意謂投身於絕對真理的彌陀之中。〔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一、正像末和讚(親鸞)〕 p2532


阿字五轉

為密教用來表示菩提心依次轉昇的五種階位之用語。略稱五轉。 (a,阿)字為悉曇十二韻之一,於密教中,依照悉曇音韻上五種之轉化,配上發心、修行、證菩提、入涅槃、方便究竟(方便)等五德,用以表示真言行者菩提心漸次昇轉之修行階段,稱為阿字五轉。據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二下、七二三中):「此阿有五種,阿、阿(長)、暗、噁、噁(長)。(中略)阿字一字即來生四字,謂阿是菩提心,阿(長)是行,暗是成菩提,噁是大寂涅槃,噁(長)是方便。」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以阿字為本有淨菩提心之體,並以此義與阿字字音之轉化配合之,而將密教修行者菩提心開顯之次第分為五種階段。即:(一)阿(短音),表示發菩提心,稱為發心。其中又分為兩種:(1)本有菩提心,謂一切眾生之心中本來法爾,皆具有本覺之妙慧。(2)修生菩提心,謂經由本覺之熏力而發起歸本之心。(二)阿(長音),表示修持三密六度之妙行,稱為修行。(三)暗,表示修行圓滿,獲得自證之果德,稱為證菩提。(四)噁(短音),表示由於果德圓滿,故證入不生不滅之理體,稱為入涅槃。(五)噁(長音),表示具足自證與化他之萬德,隨緣度化,到達三平等之位,稱為方便究竟。

以此五轉,即可涵蓋大日經之大意,蓋一部大日經之大意,不出因、根、究竟等三句。古來多以此三句配合五轉,即以發心為「因」,中間之三項為「根」,最後之方便為「究竟」,此無異說;另有以發心為「因」,修行為「根」,其餘三項為入於「佛果」之心,此係屬佛果究竟之義,此有異說。又於三句之中,若就以發心之位為「因」而言,有東因發心與中因發心二義,古來稱東因發心之說為善無畏所傳,中因發心之說為不空所傳。東因發心即以東方配上發心,南方配上修行,西方配上證菩提,北方配上入涅槃,中央配上究竟;以修行之方向而言,此係「從因向果」之取向,屬於「始覺上轉門」之說。中因發心則以中央之阿(短音)配上發心,東方之阿(長音)配上修行,南方之暗配上證菩提,西方之噁(短音)配上入涅槃,北方之噁(長音)配上方便;此係「從果向因」之取向,屬於「本覺下轉門」之說。兩者之異,如下表所示:

善無畏之東因發心係以始覺修生之大日經宗義為根本,不空之中因發心以本覺本有之金剛頂經宗義為依據;然以機根有頓(發心即到)、漸(修行分證)之別,故善無畏所傳亦有中因之義,不空之義亦非僅含下轉門之說,而係以詮顯「發心即到」之旨為本義。〔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日經疏卷二十、宿曜軌(不空)、祕藏記私本鈔卷四〕 p3613


阿字觀

即觀想悉曇字之 (a,阿)字,證悟諸法本不生之理,而開顯自心本具佛性之菩提心觀法;為密教最重要、最具代表性之觀想法。又作阿字月輪觀、淨菩提心觀、一體速疾力三昧。密教將宇宙人生之一切歸於「阿」字,認為「阿」乃一切法之根本,其理即在闡明宇宙萬事萬物之自體本來不生,阿字觀即是觀想此理的一種宗教冥想法。

阿字觀之修觀內容可分三部分,此三部分乃一心同時具足之法;然初學修觀時,往往難以直入奧趣,故為方便計,可各別觀之。(一)觀聲,即手結定印,而於每一出入息中唱念「阿」之聲,以聲託心,息息不懈。(二)觀字,即觀阿字之字形,而令念念相續,不雜餘念,以期妄想日退,無明漸盡。(三)觀實相,觀想對象為阿字、蓮花、月輪,其實義乃在體悟宇宙萬有皆為「本來法爾」的本不生之理。故實際修觀時,於心中觀想一朵蓮花和一個月輪,月輪中復有一「阿」字,而以月輪中或蓮花上之阿字來觀想。於靜坐時,順著呼吸同時念阿字,借聲音和文字,證悟阿字本不生之理。

密教認為修行者若熟達此觀,可成就無量之福智,行者自心之心蓮自然開顯,而與大日如來之內證產生契合。經由此一觀法,可真接了解密教之統一原理。其實踐法雖簡易,然以意趣甚深之故,若非觀法徹底,則難以真正體悟其意,故通常修行此一觀法時,須有上師傳授正訣。〔大日經卷三成就悉地品、悉地出現品、大日經疏卷四、卷十、卷十一、卷十二、阿字觀〕 p3615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佛陀,一佛與多佛
佛是佛陀(Buddha)一辭的略稱,佛陀的意思是「覺悟的人」、「覺者」。古時也寫成浮屠或浮圖。

在與聲聞、緣覺(辟支佛)作區別的時候,則稱佛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Anuttarasamyak-sambuddha)。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就是「無上正等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意思。為什麼如此形容佛呢﹖那是因為佛和聲聞的阿羅漢與辟支佛不一樣,他在自己開悟的同時,也從事於救渡他人,使他人開悟。這種悟行是完全圓滿的,因此用上述諸詞來形容佛。

西洋人提到佛陀(Buddha)的時候,多半是指歷史上的釋尊。這是因為他們按照南傳佛教的習慣。在南傳佛教裏,一般都只將釋尊當成佛寶來崇拜。

實則,在原始佛教時代,已經不只是把釋尊一人當作佛陀了。相傳在過去世中,即已有佛陀出現,也同樣地說法,並化導救渡眾生。相傳在釋尊以前有六佛出現,加上釋尊就是過去七佛。釋尊之後將有彌勒出現,就是所謂的未來佛。這種見解在原始佛教時代就已經產生了。

過去七佛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在《長阿含》〈大本經〉(巴利《長部》第十四經)中即已曾記載釋尊所說的七佛思想。

關於未來的彌勒佛(Maitreya,Metteyya),《長阿含》的〈轉輪聖王修行經〉(巴利《長部》第二十六經)、《中阿含》的〈轉輪聖王經〉中都曾提及。釋尊發現法就是世界人生的真理,並且將這真理說給世人聽。這種具有完全人格的人並不只是釋尊一人而已,在過去和未來一直存在著許多。經典裏面之所以說到許多這樣的佛,是為了證明法的真理性和法的永遠性吧!

釋尊以前的過去佛是否實際存在於歷史上,我們並不知道。但是到了部派佛教時代,部派佛教則說在過去七佛之前也有許多佛存在。於是越說越多,過去佛的數目和名稱也因部派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巴利佛教,在過去七佛之前又另立十八佛,故有二十五佛。或者在十八佛之前又立了三佛,於是就有了二十八佛。這是巴利《小部》〈佛種姓經〉(Bud-dhavaṁsa)所說的。二十五佛分別是︰燃燈、憍陳如、吉祥、善意、離婆多、蘇毗多、最上見、蓮華、那羅陀、蓮華上、善慧、善生、喜見、義見、法見、義成、底沙、弗沙、毗婆尸……釋尊。二十五佛之前的三佛則是︰作愛、作慧、作依等。

梵文《大事》(Mahāvastu)是屬於大眾部的說出世部的佛典。在這本書中,關於過去佛記錄了兩種說法。根據第一種說法,在釋尊過去世尚未成佛的菩薩時代裏,他曾遇見、禮拜、受教的佛共有三十億的釋迦佛、八億燃燈佛、五百蓮華上佛、三億弗沙佛、一萬八千摩羅幢佛、五百蓮華上佛、九萬迦葉佛、一萬五千炎熱佛、二千憍陳如佛、一位普護佛、一千紫幢佛、八萬四千帝幢佛、一萬五千日佛、六千三百展轉佛、六十四正思佛、一位善照佛、一位無敗幢佛等。根據第二說,如將同名的佛刪除,則從帝幢佛到燃燈佛有一一四佛,燃燈佛到迦葉佛有十五佛。

上述梵文《大事》所提到的過去佛與漢譯《佛本行集經》所提到的過去佛類似。根據《佛本行集經》,相當於第一說的有︰三十億釋迦佛、八億燃燈佛、三億弗沙佛、九萬迦葉佛、六萬燈明佛、一萬八千婆羅王佛、一萬能度彼岸佛、一萬五千日佛、二千憍陳如佛、六千龍佛、一千紫幢佛、五百蓮華上佛、六十四螺髻佛、一位正行佛、八萬四千億辟支佛、一位善思佛、一位示悔幢佛;相當於第二說的則有︰帝幢佛到能作光明佛(燃燈佛)一百佛,及從燃燈佛到迦葉佛十五佛。梵文《大事》和《佛本行集經》最後提到的十五佛,兩者在順序上多少有所不同。根據《大事》十五佛是下列各佛︰燃燈、世無比、蓮華上、最上行、德上名稱、釋迦牟尼、見一切利、帝沙、弗沙、毗婆尸、尸棄、毗舍浮、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最後的六佛屬於過去七佛。這十五佛類似記載在《大悲經》上的十四佛。這十四佛就是以上十五佛中少了見一切利佛的其他十四佛。

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所載,釋尊在菩薩的修行時代,最初的阿僧祇劫裏,曾供養從釋迦佛到護世佛的七萬五千位佛;在第二個阿僧祇劫從燃燈佛到帝釋幢佛之間,供養了七萬六千位佛;第三個阿僧祇劫從安穩佛到迦葉佛之間,供養了七萬七千位佛。在《大毗婆沙論》和《俱舍論》中也都提到這件事。過了這三劫之後還有最後的百大劫。在百大劫中他又親近供養了從毗婆尸佛到迦葉佛等六佛。

又如《普曜經》、《方廣大莊嚴經》、《佛藏經》等也都提到了種種過去佛。在《三千佛名經》中,提到在「過去星宿劫」、「現在賢劫」、「未來莊嚴劫」的三劫裏,各有千佛出世。所以在這三劫中就列舉了三千個佛名。

從原始佛教進入部派佛教的時候,許多部派都曾主張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很多佛陀出現說法,在部派之中,大眾部一派認為除了釋迦佛出世的娑婆世界之外,十方(四方、四維、上下)種種的世界都同時有佛陀出現。

佛教主張一個世界只有一佛,是不能有兩佛同時出現的。但如果不是在同一個世界,則可能有許多佛同時出現。上述大眾部的「現在多佛說」即是就十方的多數世界而立論。大乘佛教也是上述大眾部說法的進一步發展,而主張三世十方有無數佛陀出現。

不論那一位佛陀都要經過三阿僧祇、百大劫或四阿僧祇、百大劫的長時間,以菩薩的身份修行聚集種種波羅蜜行,修集善根功德的結果,才能徹悟成佛。

(二)佛身
到大乘佛教時,有關佛陀的探討就成為哲學化的考察。關於佛身,即有二身說、三身說、四身說等三種說法。

此中,二身說是指法身與生身兩種。法身是指佛陀的本質──法,將法具體化就成為理想式的佛身。生身就是父母所生身,這是指生在釋迦國迦毗羅城的釋迦佛。

三身說有很多種,一般的說法是︰(1)法身、報身、應身的三身說。(2)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的三身說。四身說是將第一種三身說分為應身與化身而成為法身、報身、應身、化身等四身。另外一說是將第二說中之「受用身」一項分為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而成為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等四身。玆依三身說,略釋如次︰(1)法身(dharma-kāya)︰將佛陀所說的真理加以人格化而形成的真理佛,就是法身。最初在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主張有「五分法身」,包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種教法。在這種情形下的法身,指「法的集積」。其中的「身」(kāya)就是「集積」的意思,此與「身體」的「身」,意義不同。例如《佛遺教經》中,佛陀說︰「自今已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到了大乘佛教時代,將遍滿宇宙的法(真理)加以人格化,而將做為真理體現者的理想佛身稱為法身。這並不是透過修行而證果的佛陀,而是本來法爾(自然)存在的理佛。可是這個法身也不只是理法而已,而是理智不二的。就在這個意義之下,法身可大別為以下三種︰{1}做為教法的一種純粹的理,{2}這個理成為理想佛身的理佛,{3}理之中包含智,具有任運無作之作用的佛身。

做為信仰對象的法身佛主要是上面的第三種,像真言宗所說的大日(Mahāvairocana,大毗盧遮那)如來,和《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中所說的常住在靈鷲山的釋迦牟尼佛等,都是這種法身佛。(參見附錄《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經文)(2)報身(sambhoga-kāya)︰又譯為受用身,又稱為等流身(nisyanda-kāya)。是從法界等流而來的佛身,亦即等同法界而流入的理想佛身之謂。所謂報身是指菩薩經過波羅蜜的修行與誓願的完成,而得到報果後成為完全圓滿的理想的佛陀。又稱為受用身,是指受用善根功德報果的佛身。受用身分為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兩種。自受用身是由修行結果而得的佛果,並且自己受用自內證法門之法樂的佛陀。他受用身是給眾生受用這個開悟的報果以及殊勝的法門,而指導教化眾生的佛陀。可是報身的說法對象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所說的是第一義的甚深教法,地前的菩薩與凡夫都不是報身說法的對象。另外又有一種說法︰即真正的報身只有自受用身;他受用身是屬於應身(化身)。

做為信仰對象的,實際上被尊崇的報身佛有阿彌陀佛(Amitāyus、Amitābha)和藥師佛(Bhaiṣajya-guru),還有,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大佛──盧舍那佛,也可以看作是報身佛。(3)應身(nirmāṇa-kāya)︰又譯為化身,又稱為應化身。就是為了配合教化對象的需要,而變化成種種形象之佛身。這與報身相同,並不是遍歷三世十方、普遍存在的完全圓滿的佛身,而只是在特定的時代與地域,為了救渡特定的人所出現的佛陀。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出現的釋迦佛就是應身,以過去六佛為始的多位佛陀以及未來的彌勒佛都是一種應身。

應身有勝應身、劣應身兩種。勝應身是為初地以上菩薩說法的佛陀;劣應身是為地前菩薩與凡夫、二乘說法的佛陀。在這種情形下,勝應身實際上與報身沒有差別。所以所謂的「應身」應該是指劣應身。

另外,應身同時也可區分為應身與化身兩種。在這裏應身是為了適應對方、化導對方而顯現出一種比較適當的形象來說法的佛陀,也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相好的佛身。相當於在特定時代與地域出現的佛陀。

所謂化身是不具備相好而以種種形象來救渡眾生的佛身。所顯現的形態有時候是凡夫,有時候則是梵天、帝釋、魔王、畜生等形態,在五趣(天、人、餓鬼、畜生、地獄)之中現身說法。觀世音(Avalokiteśvara,觀自在)菩薩顯現三十三身來救渡眾生,這三十三身是︰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夷身、優婆塞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婦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伽身、執金剛身等等,此中除了最初的佛身之外,其餘三十二身皆為化身。觀世音菩薩又名千手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聖觀音、如意輪觀音、准胝觀音、不空羂索觀音、白衣觀音、葉衣觀音等等,就是這個緣故。總之,觀世音菩薩雖然被稱為菩薩,但實際上應視之為應身佛或化身佛。

另外地藏(Kṣitigarbha)菩薩是顯現成僧形的化身,以聲聞的形態救渡三界六道眾生的菩薩。另外,像不動(Acala)明王、聖天(Vināyaka、Gaṇeśa,歡喜天)、荼枳尼天(Dākinī)等等,屬於明王部與天部的神祇,也可以說全部都是化身。

(三)佛陀所具之性德
關於佛德方面,佛陀具有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大悲與十八不共法之性德;在外形方面,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偉人的相貌。另外顯示佛德的,還有所謂的如來十號。

所謂「十八不共法」(aṣṭādaśa āvenika-buddha-dharmā),是指聲聞、緣覺、菩薩所不具備,而為佛陀獨特所有的十八種功德。十八不共法有兩個系統。一為小乘佛教所說,另一為大乘佛教所說。

小乘的十八不共法指的是︰佛之十力、四無畏、三念住與大悲。

所謂佛的十力是︰(1)處非處智力(辨別正確之道理與非道理的智力)、(2)業異熟智力(如實的了知善惡業及其報果的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體證熟諳四禪、八解脫、三三昧、八等至等各種禪定的智力)、(4)根上下智力(如實了知眾生根器之高下優劣等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如實了知眾生種種意欲傾向的智力)、(6)種種界智力(如實了知眾生的世界與性類差異的智力)、(7)遍趣行智力(如實了知依據何種修行就可進入何種境界的智力)、(8)宿住隨念智力(正確的了知眾生過去世命運的智力,這是佛的宿命通)、(9)死生智力(正確了知眾生未來世命運的智力,這是佛的天眼通)、(10)漏盡智力(一切煩惱礙都消除淨盡而開悟成佛的智力,這是佛的漏盡通)。

「四無畏」(catvāri vaiśāradyāṇi)又稱為四無所畏。佛陀對其他任何人都具有絕對的自信,對任何人的問答論難,都絕不害怕、不必臆測。這四種能力謂之四無畏︰(1)一切智無畏(佛自信是一切智者)、(2)漏盡無畏(自信一切煩惱障礙都斷盡)、(3)說障道無畏(佛說煩惱與業障礙諸法時都具足自信)、(4)說盡苦道無畏(佛說這種消除煩惱與苦的戒定慧三學的修道時,具足自信)。

所謂「三念住」(triṇi smṛtyupasthānā-ni )是佛在任何場合,都保持著純粹正確的意識。換句話說,就是在這三種情況下,他都具有正念正知的狀態。(1)第一念住(當眾生信奉佛陀時,佛不生喜心,他安住於這樣的正念正知之中)、(2)第二念住(眾生不信奉佛陀時,佛不生憂心,他安住於這樣的正知正念中)、(3)第三念住(眾生同時信奉佛陀也誹謗佛陀時,佛不生喜心也不生憂心,他安住在這樣的正知正念中)。

所謂「大悲」(mahā-karuṇā),就是佛陀恒常地具有救濟眾生苦難的大慈悲心。

大乘的十八不共法,依據文獻的不同,所列舉的項目與順序也不同,一般的說法是如此︰(1)身無失(身業沒有過失)、(2)語無失(語業沒有過失)、(3)意無失(不失念、沒有意業的過失)、(4)無異想(對一切眾生都持平等心)、(5)無不定心(不會有眾生之散亂不定的心)、(6)無不知捨心(沒有不知眾生與捨置眾生的心),以上六個項目是由戒學而生起,是無住涅槃之因。(7)信無減(對無住涅槃具有純正不壞的淨信心)、(8)欲無減(對無住涅槃的志趣意念不減退)、(9)精進無減(在所有的場合都精進而不退減)、(10)慧無減(利益眾生的智慧不退減)、(11)解脫無減(得到大乘解脫以後不會退減)、(12)解脫知見無減(使眾生得無上涅槃的心志不退減),以上六個項目是由定學而生起,是無住涅槃之緣。(13)身業隨智慧行、(14)語業隨智慧行、(15)意業隨智慧行(以上三者是指一切佛的身語意三業,恒常地有智慧隨伴相應)、(16)過去知見無著無礙、(17)未來知見無著無礙、(18)現在知見無著無礙(以上三者,關於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法,佛陀都能平等的知悉,破戲論相,其知見無著無礙地自在),以上六項目是由慧學所生,是無住涅槃的當體本身。

另外還有所謂的一四0不共法。這一四0法是︰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等。(《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等)

所謂「如來十號」分別是︰(1)如來、(2)應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間解、(7)無上士、(8)調御丈夫、(9)天人師、(10)佛、(11)世尊等十一個。在這十一個中除去第一號「如來」,就是如來十號,這是其中一說。另一說則是將最末兩號︰佛與世尊合稱為一項。這樣也是如來十號。第一種說法是原始經典所說的十號。在《阿含經》中說明佛寶的定型句,也是這十號。以下依次解釋上述的十一項名號。

(1)如來(Tathāgata)︰音譯為多陀阿伽佗、怛佗櫱多、怛薩阿竭,義譯是如來,也可譯為如去。所謂如來,是「如實而來的人」或「由真如而來的人」的意思。從真如法界而來,悟到真如,所過的是那種如實的教化生活,是如實去實行的人;也就是完全依循真理而來,依循真理而去,與真理完全冥合無間的人。「如來」一詞和佛陀是同義語。

在佛教以前,外教也用這個詞彙,他們以之指稱「解脫生死輪迴之人」。大體上佛教的意義與之相同。在原始佛教中,「如來」一詞,釋尊都是以複數形來使用,是指解脫輪迴的理想真人,這是第三人稱的用法,並沒有當成第一人稱而以之自稱的例子。

當時的人很珍視「佛陀」這一詞彙,視之為很稀有的稱呼。到後世,「如來」和「佛」二詞的使用,就不再被區別。所以阿彌陀佛也就是阿彌陀如來,藥師佛也就是藥師如來。但有一個例外,就是大日如來在習慣上通常都不稱為「大日佛」。

(2)應供(Arhan,Arahan)︰音譯為阿羅漢,簡稱為羅漢。在大乘佛教方面,認為不論是阿羅漢或羅漢,都是指小乘聲聞之得到悟境的最高聖者,是只求自利的人。但是大乘佛教這種講法並不是阿羅漢的本意。阿羅漢的原意是應供,是指「應該被供養之人」或「有資格接受的人」。這個意思是說阿羅漢是斷盡一切煩惱,具有卓越人格的人。所以這樣的人也具有感化與善導世人的優越德性。

因此,如果供養阿羅漢之衣食住的話,那麼供養者將會得到數十百倍功德的回報。阿羅漢又稱為福田(pūṇya-kṣetra,puñña-khetta),這是指阿羅漢就是一個可以使人們得到幸福收穫的良田。愈是良田就愈能豐收,有時能回收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收穫。如果供養或播種在像阿羅漢這樣的良田上,那麼供養者就會收穫到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大功德。所以阿羅漢又稱為無上福田。像這樣的阿羅漢,是可以救渡世人,使他們幸福的。佛當然也是這樣的阿羅漢。

在弟子(聲聞)中得到最高悟境的人就稱為阿羅漢。在這方面,不論是佛或弟子中的阿羅漢都是一樣的。但在大乘佛教來看,阿羅漢是未具教化活動的小乘聖者,這是對阿羅漢本意的一種歪曲。

(3)正遍知(Samyak-sambuddha,Sammā-sambuddha)︰音譯為三藐三佛陀,也寫作正遍知,意譯又作正等覺者。指「完全正確的覺者」。有時也在這詞彙上加「無上」(anuttara,阿耨多羅)來形容。佛的覺悟與聲聞緣覺的覺悟不同,是最圓滿、最正確的。為了和聲聞緣覺有所區別,所以稱為正遍知。他開悟的內容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阿耨菩提(無上菩提)。與聲聞菩提、辟支菩提是有區別的。

(4)明行足(Vidyācaraṇa sampanna,Vijjācaraṇa-sampanna)︰是指具足「明」(智慧)與「行」(體驗)的人。佛陀在理論的智慧面及體驗的實踐面都非常卓越而且圓滿,所以稱之為明行足。佛教理論在合理性、倫理性、宗教性等方面是完備的,而且這些理論就是信仰實踐的基礎理論。與實踐無關的空理空論,佛教是不說的。另外,其實踐是以正確的理論為根據,完全沒有迷信邪教的成份。圓滿的理論與實踐二者表裏一體,這些理論與實踐都兼而有之,都能具足的就是佛,所以佛陀又稱為明行足。

(5)善逝(Sugata)︰音譯為修伽陀,意譯為「好去」。就是「如實的去彼岸」,或者是「不再沈淪於生死海之人」的意思。因為他能夠實行善淨聖道,因為他能夠到不死涅槃的善妙處所,因為他能正確的完成波羅蜜到菩提座下成正覺,因為他能在適當的場合只說適當的話,所以稱他為善逝。

(6)世間解(Lokavid,Lokavidū)︰是徹底理解世間世事的人。世間分為有情世間與器世間(或者是行世間、有情世間、空間世間)。在原始經典中所謂的世間有時候是指有情世間(眾生),佛完全瞭解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的心情、性格與根機,因而能相應地做適當的說法,並且使一切眾生趨向理想,而化導救渡之。也就是說佛完全瞭解世間苦、集、滅、道的循環真理,他也據此來從事他的教化活動。

(7)無上士(Anuttara)︰就是至高無上的人。佛是一切有情中境界最高的人。在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裏,沒有人能夠與佛比肩,所以佛又稱之為無上士。

(8)調御丈夫(Puruṣadamya-sārathi,Puri-sadamma-sārathi)︰就是「能夠調御丈夫的御者」的意思。佛可以訓練那些具足佛性的所有人。佛視對方情況的需要,時柔、時剛,或剛柔併用,不論任何人,佛都可以調御他,導引他信仰與修行證果,所以稱為調御丈夫。

(9)天人師(Śāstā devamanuṣyānām,Satthā devamanussānaṁ)︰佛陀是諸神與眾人的老師,也就是三界大導師。事實上不只是諸神與眾人而已,佛陀是教化救渡三界六道一切眾生之導師。

(10)佛(Buddha)︰就是「覺者」,就是自覺覺他的人。

(11)世尊(Bhagavat)︰音譯為婆伽婆、婆伽梵,古代意譯為「尊祐」,是「具有瑞德(bhaga)的人(vat)」的意思。所謂的「瑞德」是指自在、出世間法、名譽、吉瑞、俱利之欲、俱利之精進等。由於有此瑞德,所以能得到世間的尊敬,而成為世間最尊貴的人。Lokanātha(世主)一詞也譯為世尊,在經典中一般是用婆伽婆(Bhagavat,世尊)這個名稱的。經典最前面常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的句子,其中的「佛」就是從婆伽婆這個字翻譯過來的。(取材自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

◎附一︰《法華經》〈如來壽量品〉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復言︰「唯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如來祕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附二︰印順《佛法概論》第二十章第二節

〔正覺與解脫的特勝〕 佛陀即得阿耨多羅三藐1三菩提──無上正遍覺者。正覺的普遍性、究竟性,超過一般聲聞弟子,所以佛陀是重于正覺的。學佛者也不稱發出離心,而說發菩提心。聲聞是聞佛教聲而解脫,佛卻 「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身知,得三菩提」(《雜阿含》卷二十六‧六八四經)。佛陀的正覺,是無貪、無瞋、無癡的完滿開展,究竟圓成;而聲聞弟子的正覺,是偏於無貪、無癡的,佛與聲聞的正覺,可說有程度上的差別。但這是說︰佛陀的正覺,是智慧中心的,含攝得無貪、無瞋、無癡,從身心淨化,自他和樂的生活中得究竟自在。如從智慧的無癡說,無漏慧的證法性空,與聲聞沒有差別,畢竟空是沒有什麼彼此差別的。能實現智證空如,即轉凡成聖,轉迷成悟。三乘同性的聖人,不是神,只是以智證空寂而得離欲解脫的自由人。不過,慈悲而偏於消極的不害他,這是聲聞;重於積極的救護他,即是從修菩薩行而成佛。佛在這三乘同一解脫的聖格中,顯出他的偉大。有情,是身心相依,也是自他互成的,所以佛陀的正覺,不但契合緣起的空性,更能透達緣起的幻有。慈悲利他的德行,更能發揮出來,不像聲聞那樣僅是消極的無諍行。人間佛陀的無上正遍覺,應從真俗無礙,悲智相應中去說明與聲聞的差別。

論到解脫,佛與聲聞弟子平等平等。如《中阿含》〈瞿默目犍連經〉說︰「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二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解脫的平等,約解脫能感生死的煩惱及生死說。如論到煩惱的習氣,即彼此不同,如舍利弗還有瞋習,畢陵伽婆蹉有慢習,這是煩惱積久所成的習性。雖然心地清淨,沒有煩惱,還要在無意間表露於身語意中。聲聞的清淨解脫,還不能改善習以成性的餘習。這雖與生死無關,但這到底是煩惱的餘習,有礙於究竟清淨。古人譬喻說︰聲聞急於自了,斷煩惱不斷習氣。這如犯人的腳鐐,突然打脫,兩腳雖得自由,而行走還不方便。菩薩於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久已漸漸的消除習氣;等到成佛,即煩惱與習氣一切都斷盡了。這如犯人的腳鐐,在沒有打脫時,已設法使他失去效用;等到將腳鐐解去而得自由時,兩腳即毫無不便的感覺。這解脫的同而不同,還是由於聲聞的急於為己,菩薩的重於為人。

〔佛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現實人間的佛陀,如釋迦牟尼佛,成立於無貪、無瞋、無癡的均衡擴展,成立於尊重真理、尊重自己、尊重世間,而德行能作到時代的完成。這是說︰在聖者正覺的同一性上,更有真俗無礙性、悲智相應性,達到這步田地即是佛。這在智證空寂的正覺中,沒有彼此差別,是徹底的;三德的平衡開發,是完善的。本著這樣徹底而完善的正覺,適應當時、當地、當機,無不恰到好處,佛陀是究竟圓滿的!大乘法中說︰菩薩初得無生法忍──這雖是慈悲相應的,約智證空性說,與聲聞平等,即可稱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說成佛了。究竟圓滿的佛陀,即是如此,不外乎淨化人性,擴展人的德能而達到恰好處。這才是即人成佛的佛陀,實現於人間的佛陀!

在大乘法的展開中,佛陀觀到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絕對無限的佛陀。在從現實人間的佛陀說,這是多少可以考慮的。佛陀雖因久劫修行,有廣大的世俗智,自發的勝義智,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實難以從現實的佛陀中得到證明。反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佛也決不因此而稱為佛陀。人間世──只要是現實存在的,即是緣起的存在,緣起是有相對的特性的,不能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佛陀觀的發展到如此,因為佛法的普及民間,從信徒歸依佛陀的心情中發展出來。自釋尊入滅,在時空的演變中,信眾意欲──知識、能力、存在的無限欲求,不能滿足於適應當時人間的佛陀,這才想像佛陀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而為任何時代、環境、信眾所不能超越的,推尊為圓滿的、絕對的。這是理想的,是自我本質的客觀化。一般宗教,幻想此為外在的神;而正見的佛弟子,即知這是自心的佛,是自我──意欲本質的客觀化。我們知道,成佛是智證──即三法印的空寂性的,這是沒有彼此而可說絕對的,徹底的,能真俗無礙、悲智相應的。到達這,即是佛陀。知識、能力、存在,緣起的一切,永遠是相對的。這並非人間佛陀的缺陷,這才是契當真理。雖說是相對的,但無論佛陀出現於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他的知識、能力、存在,必是適應而到達恰好的。佛陀的絕對性,即在這相對性中完成!

〔參考資料〕 印順《佛在人間》、《成佛之道》;P. Carus著‧程慧餘譯《佛陀的綸音》;CharlesEliot著‧李榮熙譯《巴利系佛教史綱》第二章;增谷文雄《佛陀》;K. Jaspers《Buddha and Nārgārjuna》(有蜂島旭雄之日譯本);H. Oldenberg《Buddha》。


性起

賢首宗(華嚴宗)理論之一。賢首宗說法界緣起,以法界事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未來,互相融通而成一大緣起。即宇宙的森羅萬象,都互為因果。所以以此一法為能緣起,則其他一切萬法都是所緣起。又以其一切萬法為因,則此一法便是果。自它互為能緣起所緣起,相資相待,圓融無礙,總收法界為一緣起。賢首宗為了把法界緣起的宗義,簡別於其他宗派的緣起論,依《華嚴孔目章》卷四所云「一乘法界緣起之際,本來究竟離於修造」之義旨,叫它作性起。

性起的意義是體性生起。具體地說,即是不等待其他因緣,但依自體本具的性德生起。如《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說︰「依體起用,名為性起。」一乘法界緣起之際,本來究竟離於修造,所以「起即不起」。但所謂離修造,意味著離相,法性要在離分別心中方現前,所以說為起,此即以不起為起,非有起相之起,所以「不起即起」。「性起」這個術語,源出晉譯《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在顯示如來以無量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所以唐譯《華嚴經》把它譯作〈如來出現品〉。依賢首宗的宗義是,此如來即是《華嚴經》的十身佛,亦即十身具足的法身佛。十身佛有兩種︰一解境十佛,一行境十佛。現在指的是解境十佛。即︰(1)眾生身,(2)國土身,(3)業報身,(4)聲聞身,(5)緣覺身,(6)菩薩身,(7)如來身,(8)智身,(9)法身,虛空身。均大體就眾生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三種建立,所以叫作融三世間十身,或者叫作圓滿無礙法界身。此即圓行菩薩以解了心照宇宙法界時,不論有情非情森羅萬象都是佛身,因此用十數束表無盡的深意,說它作十身。亦即網羅法界全體稱為如來。所以《探玄記》說︰「不改名性,顯用稱起,即如來之性起。又真理名如名性,顯用名起名來,即如來為性起。」

《探玄記》又把性起分作理性起、行性起、果性起三種,而說性有三種︰(一)理、(二)行、(三)果;起也有三種︰(一)理性得了因而顯現叫作起,(二)行性待聞熏資發而起所成的佛果叫作起,(三)理行兼具修生至果位時合為果性而起應機的化用叫作起。如此有三種性起,但法藏所明主要是果性起。就是在如來果上,真如法性不等待其他因緣,順自性全體起為世出世間迷悟情非情一切諸法,所謂性海無風,金波自涌。慈恩宗說真如凝然不作諸法,所以無性起義。賢首宗反之,說真如法性湛然靈明,全體即用,所以法爾常為萬法,法爾常自寂然;寂然是全萬法的寂然,這和虛空斷空不同;萬法是全寂然的萬法,這和遍計倒見定相的事物有異。既然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全是性起,就性外更無別法,所以宇宙萬有雖森然差別,而渾然圓融,橫盡十方,竪窮三際,一一法都彼此互收,一一塵都包含世界相即相入,無礙溶融,主伴具足,重重無盡。

一般所謂緣,即待其他因緣而生起。《普賢行願品疏鈔》依《探玄記》說,緣起有二種,(一)染緣起,(二)淨緣起。真如法性在眾生因中隨無明緣即真妄和合,起為諸法,所以有染淨的差別。此中淨緣起便是和染緣起相反,而和性起相合,是說如來大悲、菩薩萬行等。又雖說性起,實在仍由因緣生起,但既已生起,即違因緣而順自性,所以把因緣略去只叫作性起。

天台、賢首兩宗都闡明法界圓融義。但賢首宗站在佛的果智上談諸法的融通,說法界森羅諸法,都是毗盧遮那如來果滿的本性所起。天台宗談因心的本具,說在迷因位的凡心本來法爾圓具十界三千色心諸法。所以天台宗以性具法門自許,而賢首宗樹立性起法門和他對壘。(黃懺華)

◎附︰〈性起緣起〉(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等)

性起與緣起,為華嚴宗的兩種法門。就果上談諸法之現起,是為性起;就因位談萬有之現起,是為緣起。即謂性起是果,是遮那法門;緣起是因,是普賢法門。又就《華嚴經》而言,〈普賢菩薩行品〉是緣起法門;〈寶王如來性起品〉是性起法門。

《華嚴經探玄記》於性起緣起之別,以四義釋云(大正35‧405b)︰「. 一以果海自體當不可說,不可說性,機感具緣,約緣明起,起已違緣而順自性,是故廢緣但名性起。(二)性體不可說,若說即名起,今就緣說起,起無餘起,還以性為起,故名性起不名緣起。(三)起雖攬緣,緣必無性,無性之理顯於緣處,是故就顯但名性起,如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等。(四)若此所起似彼緣相,即屬緣起,今明所起唯據淨用,順證真性故屬性起。」

〔參考資料〕 《華嚴經搜玄記》卷四(下);《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七十九;《華嚴經問答》卷下;久松真一(等)編《禪の本質と人間の真理》;《東洋學術研究》第二十二卷第二號。


法爾自然

謂諸法以其自然、不假他力造作之本來狀態而表現、存在。又稱自然、法爾、法然、自然法爾。《翻譯名義集》卷二云(大正54‧1085a)︰「自然與法爾同。」又謂︰「然,是也。自,如是也。」關於法爾,《大毗婆沙論》卷一九一云(大正27‧954b)︰「何謂法爾﹖謂法應如是,不可改易,不可徵詰,是法爾義。」該書卷一五三復立靜慮初起之三因緣︰因力、業力、法爾力。謂世界將壞時,下地有情必斷下地之惑而起上地靜慮,此即法爾力。

《華嚴經探玄記》卷三云(大正35‧148b)︰「法爾亦二︰(一)諸緣起法,有佛無佛,性從緣起。(二)真如法界,性自平等。」前者乃就一切諸法作解釋,後者是就真如法作說明。亦即前者是一切諸法,法爾如是,因緣而起;後者是無為法性,本來法爾平等。《妄盡還源觀》云(大正45‧639b)︰「古今常然,名為法爾。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法爾歸性。」

此外,日本真言宗立法爾自然之六大與隨緣六大。法爾自然之六大為︰堅、濕、煖、動、無礙、了別。此法爾六大隨緣而成︰地、水、火、風、空。又在四種曼荼羅中,也立法爾四曼及隨緣四曼,謂在隨緣顯現之境相深處,各各法爾本有、本不生之本體為其根元。四種道理之第四稱為法爾道理或法然道理,意謂如來出世,無論說法或不說法,法性常爾、不可思議。

日本淨土真宗親鸞在《正像末和讚》以法爾說明彌陀他力本願,謂以彌陀之願力自然往生於報土,此法爾為自然及他力之義。


真言

真言是梵語「曼怛羅」(mantra)的漢譯,這個辭彙並不是密教所特有的,而是承襲古代婆羅門教所用的辭彙。到底真言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這是愛好神祕的印度人,其民族性的自然流露。他們往往相信超自然的存在,以為超自然界與人類並不是完全沒有關係,人類如果專心的祈求,則以超自然界本來法爾所具有的本誓與念願為媒介,就可以圓滿成就個人的願望,消除現實的拘束與內心的痛苦,而進入解脫安穩的理想境界。

然而在修持瑜伽觀行時,單單是祈求諸天善神的冥助,使人感覺到有所不足。於是,呼喚妙號,或表達祈求的意志,這幾種內容組合起來,乃產生了持誦真言的修行方式。

這種真言產生的淵源極為古老,在《梨俱吠陀》裏,即有「我今以咒文頂禮,以接近你」之句。這樣的真言咒語雖然已經在《梨俱吠陀》上出現過,但是這不過是人們表達意志的一種形式而已,與後代的咒語並不相同。然而到《阿闥婆吠陀》時代,真言被認為是一種具有靈力的絕對價值。當時流行息災、增益、降伏這三種咒術,到了《奧義書》時代,相應於這三種咒術的真言咒語也都出現了。

在印度思想裏,最被重視的「種子」字,不用說當然是「唵」(oṃ)這個字。「唵」字本來只是感嘆詞,後來被取來作為真言咒語的第一個字,在《梵書》時代,該字並未被視為梵的種子字,而被分解為阿(a)、污(u)、麼(m)三字,這三字到《奧義書》時代被配屬於三神,於是乃構成三神一體的思想。

另外,像神祕性詞彙「莎婆訶」(svaha)那樣,「唵」在古《奧義書》的真言中也常被使用。

如上所述,真言咒語在世尊出世以前,已經在印度相當流行。到底釋尊對這種世俗流行的真言咒語是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釋尊以為,外道婆羅門之徒為了生活資糧而修持咒術,這是應該極力排斥的。但是如果為了降伏外道而不是為了生活,或為了保護自己而修習咒術,則釋尊並不加以排斥,反而認為有所必要,甚而釋尊也曾敘述這種咒術的功德。在經典中,這類事例不遑枚舉。

釋尊對於世俗真言咒語的態度既如上述,因此在原始佛教的僧團中,真言咒語的流傳是可以想見的。到部派佛教時代,法藏部與大眾部等部派都有咒藏存在,這種情形應該可以作為上述事實的證據。

依多羅那他(Tāranātha)的佛教史所載,初期大乘佛教的學者馬鳴、龍樹、無著、世親等人,都是持誦真言的行者。果其如此,則他們一面在宣揚般若皆空的思想,或強調唯識中道觀的思想,而在實際生活之中,他們同時也是持誦真言的修持者。另外,在《法華》、《涅槃》、《華嚴》等經完成時期所出現的諸大乘經典之中,不只是諸天善神的數量甚多,而且各種真言的數量也為數不少。密教教理在這個時候已經稍具雛形。其後,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兩部大經終於產生,密教教理體系乃告完成。在金胎兩部大經之中對真言甚為尊重,以為佛陀出世的目的,即擬以此等真言的內容來使眾生覺悟。因此佛教的真生命就在真言之中,而金胎兩部大經也以此等主張統攝佛陀一代的教法。

在各經典之中,除了真言之外,也述及陀羅尼、明咒、咒、神咒等辭彙。對於這些辭彙的意義。茲簡單說明如下︰

(1)真言(mantra)︰這是大日如來三密中的語密。由於如來的言語真實契理,全無虛妄,因此稱為真言。在《釋摩訶衍論》之中,將真言配屬在五種言說中的第五如意言說。換句話說,真言就是象徵諸法實相的祕號名字。

(2)陀羅尼(dhāraṇī)︰義譯為總持、能遮。真言的一字、二字或數字,不論字數多寡,每一字都能總攝任持無量教法義理,持誦者能藉以消除一切障礙,得到無邊利益。由於有此功能,故有此名。

(3)明咒(vīdyā)︰真言是超越凡慮之如來不思議智的結晶,自體清淨圓明,因此持誦者悉能消除無明煩惱之闇昧,使身心皆得圓明清淨。因此乃有此名。

(4)咒、神咒︰持誦真言者能引發神通、消除災患,與世俗咒禁法的神驗略有相似之處,故有此名。

由上述說明可以窺知,不論真言、陀羅尼、明咒或神咒,雖然名稱互異,但是所指謂的對象則完全相同,只不過各名詞的著重點稍有差異而已。因此,不空三藏在其《總釋陀羅尼義讚》有云(大正18‧898b)︰「或有一字真言,乃至二字三字,乃至百字千字萬字,復過此數,乃至無量無邊,皆名陀羅尼、真言、密言、明。」

一般而言,真言等辭彙在本質上並沒有任何區別。世俗以為真言所指的是較短的句子,陀羅尼所指的是像大隨求陀羅尼、佛頂尊勝陀羅尼等長咒。這種說法可說是一大誤解。

真言在形式上可分為大咒、中咒、小咒三種。大咒又稱根本陀羅尼、根本咒與大心咒。這是將諸尊的內證本誓功德作詳細宣說的真言陀羅尼。

中咒又稱心真言、心祕密咒、心咒。是宣說根本陀羅尼之心要的真言,此等真言顯示出該尊之內證祕密的真實精要。

小咒又稱隨心真言、心中心咒。由於此等真言,是從宣說諸尊內證本誓之真言中,抽出其核心祕奧而成的真言,故有此名。

此外,又有所謂「一字咒」者。這是將本尊的種子作為真言持誦,或者在種子字之前加上歸命詞句(namah samanta-buddhānām)而成的真言。所以,任何一尊的種子字,都可說是一字咒。不過,通常在提到一字咒時,往往指的是一字金輪的種子︰「悖嚕吽」(bhrūṃ)。(取材自阿部宥精《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解題》)

◎附︰栂尾祥雲〈真言〉(摘譯自《祕密事相の研究》第六章第一節)

在密教裏的四度加行、灌頂或其他各種修法之中,居核心地位的,就是手印和真言。離開了手印和真言,祕密事相將完全不能成立。在手印與真言二者之中,真言先行成立,然後才有手印出現。

真言或稱「陀羅尼」,或稱「明」,或稱「明咒」。(中略)由於它宣示說明如來真實境,因此稱為「真言」;因為它可照破無明迷暗,故稱為「明」;又由於藉誦念真言明咒,可使心集中統一,因此稱為總持,或陀羅尼。

真言是由什麼途徑發展出來的,茲暫不談。此處僅直接深入其內容,對於所使用的語言的性質加以觀察,則知真言有三種。(1)完全由無意義的語言所組成。(2)混合無意義和有意義的語言所組成。(3)幾乎完全由有意義的語言所構成。

由完全無意義的語言所構成的真言是什麼呢﹖例如《菩薩善戒經》卷七及《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所說的壹胝、密胝、吉胝、毗羼底、鉢陀膩、莎訶(Iṭi miṭi kiti vikṣāntipadhani svāhā)與《佛母孔雀經》所說的哩、弭哩、枳哩、弭哩、伊里黎、羯怛黎、計睹嚩黎(Hili mili kili mili ilile katale ketū-mule)。以上皆為完全由無意義的語言所羅列而成的。所謂「無意義的語言」,有些是本來的意義早已消失,因此才成為無意義的語言,但是,也有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意義的。這種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意義的語言,如何被攝取入真言陀羅尼中,而被認為具神祕力量的呢﹖這起因或許是由於瑜伽現行者專心實修,在其興奮的時候,所發出之無意識的囈語或叫聲。在如此恍惚無我的境地中所發出的語言,是來自上天的啟示、無限界的神祕語。因此其被認為是神聖的,且被相信念誦此語言有除去病魔、招來福壽等等力量。

又無意義的語言中也有調整音調,把(a)韻的語言反覆說出,或將(a)韻轉成(i)韻或(u)韻,再反覆講出。例如《大雲輪請雨經》卷下,求雨的真言︰娑邏娑邏、四唎四唎、素漏素漏(Sara sara,siri siri,suru suru)與闍婆闍婆、侍毗侍毗、樹附樹附(Javajava,jivi jivi,juvu juvu)與遮羅遮羅、至利至利、朱漏朱漏(Cara cara,ciri ciri,curucuru)與婆邏婆邏、避利避利、復漏復漏(Vara vara,viri viri,vuru vuru)與婆邏婆邏、毗梨毗梨、蒲盧蒲盧(Bhara bhara,bhiribhiri,bhuru bhuru)。從(a)韻轉成(i)韻或(u)韻的Siri siri與Suru suru,這種語言是獨立的,後被用於種種的真言陀羅尼中。

由無意義的語言所構成的真言主要見於雜密經典,大部份是去除疾病與障難等的咒文。但在大乘佛教中,無意義的語言被採用為瑜伽現行的方便。這可以和臨濟禪「聞隻手之聲」的公案相匹敵。為了要探究無意義的真言的意義,專心努力使心能統一起來,自然能觸及絕對風光,而知道無我的大我。這種真言被稱為能得忍陀羅尼。這可以《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等,前面所提到的壹胝、密胝、吉胝、毗羼底、鉢陀膩、莎訶的真言為例而加以說明。

其次是由無意義的語言與有意義的語言所混合而成的真言。例如《入楞伽經》〈陀羅尼品〉的真言,如睹吒睹吒、杜吒杜吒(Tuṭṭetuṭṭe,vuṭṭe vuṭṭe)等的無義語與無義語間,插入了Amale amale(無垢啊!無垢啊!)、Vimale vimale(離垢啊!離垢啊!)、Himehime(如雪啊!如雪啊!)等語句。這些語句之中,有些是有意義的,有些是暗示一種觀念,有些可以喚起與該真言的目的相應的聯想。這種以無義語中插入有義語的場合,其所插入的有義語,常以「e」作結尾,且常是女性呼格,意味著「怎麼樣!怎麼樣!」。

最後一種是,幾乎全都是有意義語所組成的真言,但是有暗示式和略詮式二種。所謂的暗示式,指激起與真言之目的相應的觀念,與暗示語言的羅列;而暗示語之間並沒有任何文法上的關連。例如在《七佛所說神咒經》所說的淫戒的明咒,列有︰貞潔、無欲、淨潔、無染、盪滌諸語;酒戒的明咒有清素、不醉、不亂、無失、護戒之語,這些都是暗示式的真言。而以阿(a)一字表示本初不生,以囉(ra)一字表示塵垢不可得,字門陀羅尼可以說完全屬於暗示式真言。又,略詮式的明咒是以極簡潔的語句以詮示一系的思想,例如《摩登伽經》所說的大梵天王神咒︰

「kāmā hi loke paramāḥ Prajānāmteṣāṁ(在所有的人類世界中,欲是最麻煩的),Prahāṇaya abhūtantarāyas tasmād bha-vantaḥ(將欲望捨離了,就沒有障礙),pra-jahantu kāmāṁs(將諸欲捨離吧)!tatottuṁ prāpsyatha brahma-lokaṁ(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到達梵的世界)。」即「有形必有欲,有欲必有苦;若能離此欲,定得梵天處」。

又,《無量壽儀軌》所說的淨三業明咒︰

「唵娑嚩婆嚩秣馱薩嚩達磨(oṁ svabhā-va-śuddhāḥ sarva-dharmāḥ,唵,自性清淨的一切諸法),娑嚩婆嚩戍度唅(svabhāva-cuddho 'ham,我是自性清淨)。」這兩個明咒即是略詮式的真言。

如是,真言有「無意義」或「有意義」的真言等幾種,其中那一類真言才是適合純正密教的本旨呢﹖不用說,是由有意義的語言所組成的真言。誦讀由完全沒有意義的語言所成的真言,雖然可以使精神統一,也可以得除病消災等的世間成就。但是有時會使心沈於空定,而不能作智慧的觀想。佛教主張定與慧都是必須的,其所以鼓吹止觀一起的理由即在於此。通常在佛教中,修止觀是於別時別處修;但在密教修止觀則常在同時同處修,其持誦真言等方法,即如同時同處修止觀的方法。因此,從兩部大經開始,屬於純正密教的真言,都是由可以開慧觀的有意義的語句所構成的。把心集中於這些語句所詮顯的意義上,一心不亂地去思考其意義,自然可以做到止觀並行,開慧解而達到悟境。所以善無畏三藏在他的著作《大日經疏》卷七,特別注意到這點,而說︰「而今此真言門,所以獨成祕密者,以真實義所加持耳,若但口誦真言而不思惟其義,只可成世間義利,豈得成金剛體性乎!」

〔參考資料〕 《蘇悉地羯囉經》卷上〈真言相品〉;《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八、卷八十五;《大乘義章》卷十一;《瑜伽論略纂》卷十二;《密宗儀軌與圖式》(《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4});梶山雄一《空の思想》;八田幸雄《真言事典》;參內龍雄《真言陀羅尼》;岩田教順《梵文真言鈔》。


現行

「現行」一詞,在語意上有「實現」、「現在發生作用」之義。此指潛藏於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顯現為現象。亦即由種子產生色法、心法等一切現象。此中,色法必由色種子產生,心法必由心種子產生。唯識家以為︰現象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所產生的。《成唯識論》卷七云(大正31‧40a)︰「有為法親辦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

但是,俱舍、唯識兩家對於諸法之現行所作的解釋,差異頗大。唯識家認為諸法有種子,由其種子生現行;而俱舍家不立種子,謂諸法於未來雜亂聚,本來法爾而存在,它是現行而來的。

唯識家認為現行與種子相對,即現行由種子生起,種子因現行而熏成,因而產生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的關係。即能生的種子與所生能熏的現行以及所熏的種子三法展轉互為因果。《成唯識論》卷二(大正31‧10a)︰
「能熏識等從種生時,即能為因復熏成種,三法展轉因果同時。如炷生焰,焰生焦炷;亦如蘆束更互相依。因果俱時理不傾動,能熏生種,種起現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

關於能熏的現行,《成唯識論》卷七云(大正31‧40a)︰
「現行者謂七轉識及彼相應所變相見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極劣無記,餘熏本識生自類種,此唯望彼是因緣性,第八心品無所熏故,非簡所依獨能熏故,極微圓故不熏成種,現行同類展轉相望皆非因緣,自種生故,一切異類展轉相望亦非因緣,不親生故。」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十九;《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五十三;《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卷七(末);《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六(本)。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