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未曾習同行相應

[法相辭典(朱芾煌)]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云:又有未曾習同行相應。謂出世間諸心心所,及初後時出世後所得諸心心所。初後時言,為顯非先種類,初念已去及第二念等已去出世心心所,是未曾習性。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相應

梵語 samprayukta,巴利語 sampayutta。相等和合之意。即指法與法相互間有和合不離之關係,特別指心與心所間之關係而言,六因中之相應因即屬此。俱舍論卷六謂,所依、所緣、行相、時及事等五義平等,稱為相應。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五有:不相離相應、和合相應、聚集相應、俱有(同時生滅)相應、作事(同一目的)相應、同行(心與心所緣同一對象)相應等六種相應。其中之前五種主要係對色法(物質)而言。即:(一)所謂不相離相應,謂一切有方分之色與極微處互不相離,此因由諸色等極微所攝於同一處所互不相離之故。(二)所謂和合相應,謂極微以上一切有方分之色更互和合,如濁水中地水之極微更互和合。(三)所謂聚集相應,謂方分之聚色輾轉集會,如二泥團相擊成聚。(四)所謂俱有相應,謂一身中之諸蘊界處俱時流轉,同生住滅。(五)所謂作事相應,謂於一切所作之事輾轉相攝,如二比丘,隨一所作,更互相應。(六)所謂同行相應,謂心、心法於一所緣輾轉同行,其中更分如下十四種之義:(1)他性相應,如心不與餘心相應,受不與餘受相應。(2)不相違相應,如貪與瞋不相應,善與不善不相應。(3)同時相應,如過去、現在、未來則彼此互不相應。(4)同分界地相應,如欲界、色界、無色界互不相應,又如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不相應。(5)有一切遍行同行相應,謂受、想、思、觸、作意及諸識,於一切位決定相應,隨無一法,餘亦無故。(6)有染污遍行同行相應,謂我癡等四煩惱與染污意,於一切時恆相應。(7)有非一切時同行相應,謂依止於心之善惡心所法隨時生起,或時起信等善法,或時起貪等煩惱法。(8)有分位同行相應,謂與苦樂等諸受與諸相應法同行。(9)有無間同行相應,謂在有心位所緣之心、心法於無間同行。(10)有有間同行相應,謂在無心位所緣之心、心法於間斷同行。(11)有外門同行相應,謂多分欲界所繫之心、心法轉外門。(12)有內門同行相應,謂諸定地所有之心、心法唯轉內門。(13)有曾習同行相應,謂異生所有之心、心法與有學無學之一分心,一向有漏,皆曾習之性。(14)有未曾習同行相應,謂出世之諸心、心法,未曾習之性。

上記總述世間與出世間一切之心、心所法,其相應現起之差別分類。此外如函與蓋一致,稱為函蓋相應;受教者(機)與教法一致,稱為機教相應。又如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相冥合,稱為心境相應;身口意三者平等,稱為三密相應。〔俱舍論卷四、大毘婆沙論卷十六、成實論卷三〕 p391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相應

指心、心所法或色法之和合聚集而不相離。如《大毗婆沙論》卷十六云(大正27‧79c)︰「要與他合,方名相應。自於自性無他義,故不名相應。」《俱舍論》卷四亦云(大正29‧21c)︰「或名相應,等和合故。」同書卷六又謂所依、所緣、行相、時及事等五義平等,稱為相應。但《成唯識論》卷三僅立時平等、所依平等、所緣平等、事平等四義。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五依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心、心所法之相應現起的差別分類,謂有不相離、和合、聚集、俱有、作事、同行等六種相應。略如下列︰

(1)不相離相應︰謂一切有方分之色與極微處互不相離,此因由諸色等極微所攝於同一處所互不相離故。

(2)和合相應︰謂極微以上一切有方分之色更互和合,如濁水中地水之極微更互和合。

(3)聚集相應︰謂方分之聚色展轉集會,如二泥團相擊成聚。

(4)俱有相應︰謂一身中之諸蘊、界、處,俱時流轉,同生住滅。

(5)作事相應︰謂於一所作之事展轉相攝,如二苾芻隨一所作,更互相應。

(6)同行相應︰謂心、心法於一所緣展轉同行。若更細分其義,則有他性相應、不相違相應、同時相應、同分界地相應、有一切遍行同行相應、有染污遍行同行相應、有非一切時同行相應、有分位同行相應、有無間同行相應、有有間同行相應、有外門同行相應、有內門同行相應、有曾習同行相應、有未曾習同行相應等十四種。

其中,前五項係就色法而言,後一項則約心、心所法而論。

此外,如函與蓋契合,稱為函蓋相應;所化之機與教法一致,稱機教相應或時機相應;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冥合,稱心境相應;身口意三者平等,與本尊契合,是為密教之三密相應。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二;《雜阿毗曇心論》卷二;《俱舍論》卷十九;《成實論》卷三;《顯揚聖教論》卷四;《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佐佐木現順編《煩惱の研究》。


[法相辭典(朱芾煌)]
六種相應

集論三卷九頁云:云何相應?略說相應有六種。謂不相離相應,和合相應,聚集相應,俱有相應,作事相應,同行相應。何等不相離相應?謂一切有方分色與極微處,互不相離。何等和合相應?謂極微已上一切有方分色,更互和合。何等聚集相應?謂方分聚色,展轉會集。何等俱有相應?謂一身中諸蘊界處,俱時流轉,同生住滅。何等作事相應?謂於一所作事,展轉相攝。如二苾芻、隨一所作,更互相應。何等同行相應?謂心心所、於一所緣,展轉同行。此同行相應、復有多義。謂他性相應;非己性。不相違相應;非相違。同時相應;非異時。同分界地相應;非異分界地。復有一切遍行同行相應。謂受想思觸作意識。復有染污遍行同行相應。謂於染污意四種煩惱。復有非一切時同行相應。謂依止心,或時起信等善法;或時起貪等煩惱隨煩惱法。復有分位同行相應。謂與樂受諸相應法,與苦受不苦不樂受諸相應法。復有無間同行相應。謂在有心位。復有有間同行相應。謂無心定所間。復有外門同行相應。謂多分欲界繫心心所。復有內門同行相應。謂諸定地所有心心所。復有曾習同行相應。謂諸異生所有心心所、及有學者一分心心所。復有未曾習同行相應。謂出世間諸心心所、及初後時出世後所得諸心心所。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