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法相辭典(朱芾煌)]瑜伽四十八卷十五頁云:略說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謂妙方便慧所引世間進道勝行成滿得入故;通達如來佛境界,起無間無缺勤加行故;一一剎那,圓證一切菩提分法故;安立染汙不染汙故;有加行行,圓滿攝故;依於意樂清淨業轉,一切世間工巧業等,皆圓滿故;逮得無量不共一切聲聞獨覺三摩地故;剎那剎那,入滅定故;現行一切有情不共世間行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若廣宣說;如十地經,遠行地說。此地菩薩,有加行行,圓滿攝故;名遠行地。即由此義,當知亦名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如彼卷十二頁至十六頁,廣說其相。
二解 瑜伽四十七卷十六頁云: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謂諸菩薩,即由三種增上慧住增上力故;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於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慧,修俱行住。
瑜伽四十九卷一頁云: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何等為七?一、種姓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前種姓住,名種姓地。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到究竟地。如來住地,於後建立佛法品中,當廣演說。
瑜伽四十卷二十三頁云:即於如是十三住中,當知略有十一清淨。謂於第一種姓住中,種姓清淨。於其第二勝解行住,信勝解淨。於其第三極歡喜住,勝意樂淨。於其第四增上戒住,增上戒淨。於其第五增上心住,增上心淨。於其第六第七第八增上慧住,無顛倒智發起清淨。於其第九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有加行行,圓滿清淨。於其第十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真智神通引發清淨。於第十一無礙解住,能正為他宣說法義無礙解淨。於第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中,入一切種一切所知妙智清淨。於第十三如來住中,一切煩惱,及所知障,并諸習氣,究竟清淨。
瑜伽四十八卷十二頁云: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謂諸菩薩,於前第六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妙方便慧所引世間不共一切有情,而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即由如是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第六住,得入第七住。如是文詞,如經廣說,應知其相。謂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依於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依為菩提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依不共聲聞;依不共獨覺;依有情界;依諸法界;依諸世界;依諸如來身語心智。當知是名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處所略義。
瑜伽四十八卷十六頁云:住此住中,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此復云何?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雜染無生。觀彼先時一切所有邪分別執因所生法、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此四尋思、四如實智;廣說如前真實義品。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已極清淨。是故說言: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
瑜伽四十八卷十五頁云:此地菩薩、有加行行、圓滿攝故;名遠行地。即由此義、當知亦名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如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廣說。
二解 瑜伽七十八卷三頁云: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鄰接。是故第七、名遠行地。
三解 顯揚三卷二頁云:七、遠行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六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由已遠入一切現行諸相解脫;是故此地、名為遠行。
四解 攝論三卷二頁云:何故七地、說名遠行?至功用行最後邊故。世親釋七卷十七頁云:何故七地名為遠行?謂此地中、於功用行,得至究竟。雖一切相、不能動搖;而於無相、猶名有行。無性釋七卷二十頁云:言遠行者,至功用行最後邊故。謂此地中,諸功用行、最為究竟。一切法相、雖不能動;而於無相、猶有功用。
五解 成唯識論九卷十三頁云: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