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曼荼羅
[佛光大辭典]日本元興寺智光依感見所畫之淨土曼荼羅。為日本淨土三曼荼羅之一。奈良時代,智光從智藏受三論宗,兼行淨土。同學禮光(或作賴光)示寂之後,一日夜夢禮光,禮光導之禮拜阿彌陀佛;佛舉右手,於掌中現出淨土之相。智光遂依所見,命畫工繪其圖像,常觀此圖,期得往生。原本藏於元興寺極樂坊,室町時代被燒毀。今有模寫本,西大寺所藏者為五十一公分之方形圖,圖形極為簡略,於中央置阿彌陀三尊,四周環繞寶地、寶池、樓閣、寶樹等,其間有化佛、菩薩、天童、化鳥之類,虛空有瑞雲,現天樂和鳴之情狀。此一曼荼羅亦可能係以我國傳入之淨土變相為藍本而繪製者。〔日本往生極樂記、元亨釋書卷二智光傳、智光曼荼羅合讚〕 p5017
[佛光大辭典]
清海曼荼羅
又作超昇寺曼荼羅。淨土曼荼羅之一。清海,日本平安中期人,大和超昇寺僧。據說清海曼荼羅係清水寺觀音授予清海之淨土變相,然原本已失逸。今奈良極樂寺所藏之清海曼荼羅,係作於鎌倉初期者。其圖類於智光曼荼羅,然較為複雜;又模寫本極多。 p4664
(一)指智慧之光。智慧能破無明之闇,故以光喻之。
(二)梵名 Jñāna-prabhā。中印度摩揭陀國人。玄奘西遊入印時,為住於那爛陀寺之學僧。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所載,師為戒賢門下之上首,博學多聞,精通大小二乘與四韋陀等外典,五印學者皆宗之,並繼戒賢為那爛陀寺長老。又因師習半教,不致力於大乘方等經典,故玄奘曾訶責之;於曲女城大會時,亦為玄奘所挫。 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載,那爛陀寺有戒賢、智光二大論師對峙。其中,戒賢承無著、護法之說,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立有、空、中三時教判,以法相大乘為真了義。智光則承龍樹、清辯之空宗,依般若、中觀等,立心境俱有、境空心有、心境俱空三時教判,以無相大乘為真了義。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上等,亦皆以師為中觀派學者,別立三時教判,與瑜伽派之戒賢相抗衡。此二說不同,是否同為一人,因其事蹟不詳,故二說並存。〔華嚴經疏卷二、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七、翻譯名義大集、大乘佛教史論〕
(三)(?~1435)明代譯經僧。山東武定人,俗姓王。字無隱。又稱西天國師。十五歲出家,禮印度迦濕彌羅國板的達薩訶咱釋哩國師,學三密神咒及傳聲明記論之旨。洪武二年(1369)遊五臺山,感文殊菩薩現相。帝聞其名,召至鍾山,請其師板的達譯四眾弟子菩薩戒。十七年(1384),奉詔出使西域,宣揚聖化,謁見麻曷菩提上師,傳金剛鬘壇場四十二會。既歸再往,丕著懋勛。永樂四年(1406),奉詔入藏迎大寶法王。歸國後,詔住西天寺;十五年(1417),詔住北京崇國寺。仁宗時,賜「圓融妙慧淨覺弘濟輔國光範衍教灌頂廣善大國師」之號。宣德十年示寂,世壽不詳。譯有顯密經義及所傳心經、八支了義真實名經、仁王護國經、大白傘蓋經等。〔補續高僧傳卷一〕
(四)(1889~1963)江蘇泰縣人,俗姓孫。字文覺。十三歲禮玉成和尚出家,十七歲依寶華山皓月和尚受具足戒。光緒三十二年(1906),就讀揚州天寧寺佛教中學。三十四年,入南京祇園精舍,與仁山、太虛二尊宿同學。宣統三年(1911),師與二宿發起佛教革新運動,擬改金山江天寺為學校,遭反對而未果。民國二年(1913),回泰縣創辦小學,培育僧才。
六年,隨月霞南北講經,曾任九華東崖寺住持。月霞示寂後,更從冶開參究,歷時三載。十年,掩關於泰州,專攻華嚴。十二年,受聘為焦山定慧寺監院。十八、十九兩年赴香港講普賢行願品。
二十二年任定慧寺住持,翌年,創立焦山佛學院,培育弘法人材甚夥。二十六年抗日戰起,日寇焚定慧寺,師坐鎮指揮,援救得法,未傷一人,而大殿、藏經樓猶得保存。其後返鄉,從事抗日宣傳,創立福田工讀社,以生產報國。三十八年來臺,初寓十普寺,講遺教經。四十年,弟子南亭創設華嚴蓮社,迎請長期供養。歷講大乘諸經,發起華嚴供會,籌募獎學基金,濟助社友,接引青年,皈依達數千人。師平昔修持嚴謹,除閱經禮佛靜坐常課外,每冬必打個人「靜七」四十九日,數十年未間斷。師身體素弱,食睡甚少。五十二年三月示寂於臺北,世壽七十五。著有華嚴大綱、婦女學佛緣起等。
(五)日本三論宗僧。河內國人,俗姓鋤田。從智藏學三論,兼修淨土。曾命畫工繪出其所感見之淨土圖相,世稱智光曼荼羅。於元龜年間(1570~1573)示寂,生卒年與世壽均不詳。凝然以師為日本淨土六祖之初祖。 p5015
隨著淨土思想之發展,造形美術如繪畫、彫刻等亦盛行。有關阿彌陀造像之文獻,最早出現於四世紀,至六世紀初,河南龍門之無量壽佛已聞名於世。至七世紀,在善導之倡導下,淨土教一時蓬勃,以阿彌陀住西方極樂淨土為中心主題之淨土變亦告問世。寺院壁畫,如長安淨土院之西方變(吳道子畫)、雲花寺之淨土變(趙武端畫)、洛陽大雲寺之淨土經變(尉遲乙僧畫)、敬愛寺大殿西壁之十六觀(劉阿祖畫)等,皆出自名家手筆,然現今皆不存。敦煌壁畫存有自唐至宋之阿彌陀淨土變(第三十三、七○、一一四、一三九A洞)或西方變不在少數。就其圖樣,一般可分為阿彌陀淨土變與觀經變相兩種(西方變通指此二種),前者繪阿彌陀說法之西方極樂淨土莊嚴相,後者則以觀無量壽經為根據,背景繪極樂淨土莊嚴美麗之樓閣,中畫阿彌陀、觀音、勢至三尊,周圍繞以聖眾,前景則有蓮池。畫之左右二邊及底部,亦有添加經之序或十六觀。另敦煌一三○洞遺有九品來迎圖。又中亞亦有淨土變相、來迎圖之遺品。
日本之淨土教美術受我國影響,經韓國傳入,今之平等院鳳凰堂、淨琉璃寺阿彌陀堂、白水阿彌陀堂之壁畫均係平安時代之代表作。奈良時代,受隋、唐之影響,今仍存有智光曼荼羅及自唐請去之當麻曼荼羅。 p4690
又作淨土變、淨土圖。俗稱淨土曼荼羅。指描繪淨土佛菩薩、聖眾及種種莊嚴施設等,以呈現淨土景象之圖像或雕刻。與「地獄變相」相對。變有二義,即:(一)動之義,圖畫不動而畫極樂種種動相,故稱變相。(二)變相之義,繪淨土種種之相而令變現。淨土變相係由於淨土信仰之流行而產生,隨著藥師、觀音、彌勒等信仰之盛行,亦出現不少種類之淨土變。變相種類可分為:(一)盧舍那淨土變,即以盧舍那佛為中心之蓮華藏世界。(二)靈山淨土變,乃釋尊於靈鷲山(耆闍崛山)之法華說法圖。(三)藥師淨土變,係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描繪。(四)彌勒淨土變,描繪即將成佛之補處菩薩之兜率天宮。此外尚有觀世音之補陀落淨土變,而流傳最盛之淨土變相為阿彌陀佛之西方淨土變。
我國從隋唐時即甚為盛行,傳說唐代善導嘗自繪西方變相三百鋪。今敦煌出土之遺品有二十餘種。又於中亞地方發現淨土變相之斷片,故淨土變相亦存在該地。於日本,一般所謂之淨土三曼荼羅即指當麻曼荼羅、智光曼荼羅、清海曼荼羅等。〔樂邦文類卷二、歷代名畫記卷三〕 p4692
據觀無量壽經所說而描繪之淨土變相。於日本淨土教,則指當麻曼荼羅、智光曼荼羅(以上奈良期)、清海曼荼羅(平安中期),並稱為淨土三曼荼羅,為日本淨土教美術著名的淨土變相圖。 p6970
據觀無量壽經所說而描繪之淨土變相。於日本淨土教,則指當麻曼荼羅、智光曼荼羅(以上奈良期)、清海曼荼羅(平安中期),並稱為淨土三曼荼羅,為日本淨土教美術著名的淨土變相圖。 p6970
日本南都七大寺之一。位於奈良巿芝新屋町。崇峻天皇元年(588),蘇我馬子於飛鳥真榊原(現奈良縣高巿郡明日香村飛鳥)創建一寺,號法興寺,又稱飛鳥寺,為日本最古的伽藍。後改稱元興寺,與大安寺、川原寺、藥師寺並稱為飛鳥四大寺,寺勢殷盛。本尊為丈六釋迦如來像(稱作飛鳥大佛),約高二點七五公尺,相傳為止利於推古天皇十四年(606)所作。養老二年(718),遷都平城之際,本寺移至現址重建。為資區別,乃稱舊址所建者為本元興寺,新建者為新元興寺。建久七年(1196),本元興寺遭雷擊,伽藍毀壞殆盡,其後逐漸衰微,現僅存塔頭安居院,內供飛鳥大佛。
新元興寺建立之初,寺運隆興,成為三論、法相義學的中心地。後遭祝融肆虐與強風襲擊,堂舍多毀壞不全,今僅存極樂坊等。極樂坊,又稱極樂房,內置智光曼荼羅;平安時代中期,以該院為中心而興起的淨土信仰,至鎌倉、室町時代,漸成為庶民信仰。
〔參考資料〕 《日本書紀》卷十七、卷二十一~二十七、二十九、卷三十;《續日本紀》卷二、卷三、卷五、卷十、卷十七;《三代實錄》卷六、卷七;《延喜式》卷二十六;《扶桑略記》卷三、卷四、卷六;《元興寺緣起》;《本朝佛法最初南都元興寺由來》;《聖德太子傳曆》卷上、卷下。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