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
[佛光大辭典]唐代僧。籍貫、世壽均不詳。資性明敏,師事玄奘三藏於慈恩寺,精苦恪勤,聞少證多,玄奘默許之。人稱大乘光。自貞觀十九年(645),玄奘首創譯場,至麟德元年(664)終於玉華宮,凡二十載,出經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大多為普光筆受。永徽五年(654),玄奘譯出俱舍論,首先密授普光。普光因撰俱舍論記三十卷以詳解之,為俱舍論三大疏之一;後由弟子圓暉為之略作十卷,俱舍宗奉為要典。另著有俱舍論法宗原一卷、百法明門論疏等。普光之俱舍學實總集玄奘所傳,故後世公認普光為得玄奘正傳者。〔宋高僧傳卷四、開元釋教錄卷八、東域傳燈目錄〕 p498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普光
唐‧玄奘的上首弟子,他的鄉貫和生卒年月不詳。玄奘於貞觀二十一年(647 )在弘福寺譯出《解深密經》和《大乘五蘊論》時,他就擔任筆受。直到麟德元年(664),玄奘在玉華宮譯出《咒五首經》,他還參預譯場(見《開元釋教錄》卷八)。他師事玄奘,非常勤懇,又以聞少證多,為玄奘所默許,因而與玄奘的譯事始終。玄奘譯出的經論,經普光筆受的最多。
普光除助玄奘譯經外,還勤於著述,現存的有三種︰
(1)《俱舍論記》三十卷(或作十五卷)︰此論與神泰、法寶二疏並稱為俱舍三大疏。泰疏今殘缺,僅存七卷。寶疏多引眾賢《順正理論》直譯《俱舍》,又好獨抒己見。三疏中,比較穩健完整的,要算此記。這是關於俱舍學的一部權威著作。
(2)《俱舍論法宗原》一卷︰此依《俱舍論》扼要地說明一切有部,總以七十五法為諸法體,並決定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八法為不定法。此書除略說諸法體相外,還以百門分別諸法色非色、有見無見等。
(3)《百法明門論疏》二卷(或作一卷)︰本書以緣境、四緣、四界、重數、三性等五門料簡八識,以諸論不同、假實、四界、三性、廢立等五門料簡心所有法,以諸論不同、釋妨難、辨假相三門料簡二十四不相應行法,比窺基所解為詳。
此外,普光的著述,已佚的有二種︰(1)《婆沙論鈔》若干卷。(2)《大因明記》二卷。
關於俱舍學的傳習,後世公認普弘得玄奘正傳。賈曾作〈俱舍論頌疏序〉云(大正41‧813a)︰「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躬得梵本,再譯真文。其徒大乘光法師親承密誨,初傳正釋,既盡善矣,又何加焉。」後唐‧法盈作〈俱舍論頌疏序記〉解賈曾序云(卍續83‧793下)︰「親承密誨者,三藏西方大乘諸師立破口授基法師,小乘義授光法師。」故普光俱舍學,實總集玄奘法師所傳西方小乘諸部立破教義的大成。《俱舍》本來宗於經部,但一般俱舍學者如慧愷、法寶皆許《俱舍》「理長為是,非定一宗」。普光也許《俱舍》「據理為宗」,與慧愷、法寶無異。但他解釋《俱舍》,總的傾向還是偏重有部。他著《俱舍論記》,兼採各宗各家的解釋,又每平列地援引多種異說而不加評判,故有時失之繁雜。但忠實地記錄了玄奘法師所傳印度小乘諸部的主張,保存了諸家異解的本來面目,也正是普光的功績。
普光的弟子最有名的是圓暉。他略攝普光《俱舍論記》正義,並兼採法寶《俱舍論疏》,作《俱舍論頌釋疏》二十九卷(後有人補作第三十卷,佚名)。他的見解往往調停於普光、法定之間。圓暉弟子有崇廙、慧暉、道(遁)麟。崇廙作《俱舍論頌疏義府鈔》二十卷,慧暉作《俱舍論頌疏義鈔》六卷,道麟作《俱舍論頌疏記》二十九卷,俱釋圓暉疏。後唐‧法盈(即虛受)作《俱舍論頌疏序記》一卷,解圓暉疏的自序和賈曾序。當時圓暉疏於兩河間二京道江表燕齊楚蜀盛行,所以後來關於這部著作的論釋有好多種。(隆蓮)
〔參考資料〕 《開元釋教錄》卷八;《宋高僧傳》卷四。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ㄆㄨˇ ㄍㄨㄤ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玄奘弟子。擔任玄奘譯經的筆受。著有《俱舍論記》三十卷、《俱舍論法寶宗原》一卷。也稱為「大乘光」。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