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日行千里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ㄖˋ ㄒㄧㄥˊ ㄑㄧㄢ ㄌㄧˇ
每天跑千里之遠。形容速度快捷。《三國演義.第三回》:「某聞主公有名馬一匹,號曰:『赤兔』,日行千里。」《平妖傳.第二八回》:「登山度嶺去如飛,真個日行千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騏驥

上音其下音冀駿馬名也日行千里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騶虞

上側愁反山海經林氏有[玝-十+小]獸如虎五色具有尾長於身名騶虞乘之日行千里毛討曰騶虞鵲巢應天下被文王之化則蒐田以時如騶虞義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信則至應之也亦作▆


[馬*(前-刖)+((巨-匚)@十)]虞

上側愁反山海經曰林氏有[玝-十+小]獸如虎五彩具尾長於身名[馬*(前-刖)+((巨-匚)@十)]虞乘之日行千里毛詩曰[馬*(前-刖)+((巨-匚)@十)]虞鵲巢應天下被文王之化則蒐田以時如[馬*(前-刖)+((巨-匚)@十)]虞義白質黑文不食生物唯食自死肉也有信則至應之也亦作騶驢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ㄊㄨㄛˊ, [名]

參見「駱駝」條。

[動]

背負。通「馱」。如:「駝運」。《孤本元明雜劇.流星馬.第一折》:「他有一匹馬,背駝三將,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馬,此乃是無敵之騎。」《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當夜兩人做了交割,清抱駝錢駝了兩次才完。」

[形]

背部彎曲的。如:「彎腰駝背」。



(二)ㄎㄨㄞˋ, [名]

快馬。《廣韻.去聲.夬韻》:「駃,駃馬,日行千里。」

[形]

疾速、迅速。通「快」。元.元好問〈乙酉六月十一日雨〉詩:「今日復何日,駃雨東南來。」


飛走如風

ㄈㄟ ㄗㄡˇ ㄖㄨˊ ㄈㄥ
形容奔跑快速。《三國演義.第五回》:「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


登山

ㄉㄥ ㄕㄢ
攀登山嶺。《三國演義.第三回》:「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


渡水

ㄉㄨˋ ㄕㄨㄟˇ
在淺水中行走渡過。《三國演義.第三回》:「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


千里馬

ㄑㄧㄢ ㄌㄧˇ ㄇㄚˇ, 1.日行千里的良馬。《史記.卷四三.趙世家》:「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唐.韓愈〈雜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也稱為「千里駒」。

2.比喻才能傑出的人。如:「你相信他是個才能兼備的千里馬?」


千里駒

ㄑㄧㄢ ㄌㄧˇ ㄐㄩ, 1.駒,少壯的馬。千里駒指日行千里的良馬。如:「這匹馬可連續奔馳數十里而不氣喘、不疲倦,真不愧為千里駒。」也稱為「千里馬」。

2.比喻年輕有為的少年。《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德字路叔,修黃老術,有智略。少時數言事,召見甘泉宮,武帝謂之『千里駒』。」《三國志.卷九.魏書.曹休傳》:「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


千里足

ㄑㄧㄢ ㄌㄧˇ ㄗㄨˊ, 1.能日行千里的良馬,或善於奔馳的動物。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2.比喻才能傑出的人。《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酈炎傳》:「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


千里移檄

ㄑㄧㄢ ㄌㄧˇ ㄧˊ ㄒㄧˊ
日行千里的快速來傳送緊急文件。《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賜等懼罪,遂共重賂大將軍梁冀,冀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冀遂令徙固為太山太守。」


赤兔

ㄔˋ ㄊㄨˋ, 1.本為呂布的駿馬,後為關公坐騎。《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布有良馬,號曰赤兔。」《三國演義.第三回》:「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

2.傳說中一種紅毛兔的瑞獸。唐.徐堅《初學記.卷二九.兔第一二.敘事》:「瑞應圖曰:『赤兔者瑞獸,王者盛德則至。』」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