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方便趣果

[南山律學辭典]

子題:前方便、婬戒遠方便、期業、婬戒次方便、婬戒近方便、方便、果本、中根本、本相、結罪之時並攬前因共成一果、本時方便、後方便

行事鈔‧持犯方軌篇:「方便趣果者。然造修前境,必有三時。是以大聖隨時而制,意令智士剋志不為。略如上引。(一、前方便)何前方便?總論諸聚,明了論中,初篇、二篇有三方便;第三、四篇立二方便;第五篇中,但心起身口〔思〕,唯有根本,無方便,若動身口,亦有遠近方便。律中,但明成者波羅夷,不成者偷蘭;亦不分輕重。廣如卷初明之。今通會輕重,約初篇中婬戒以明。(一﹑)如內心婬意,身口未現,名遠方便。此犯吉羅。故文云,或發心作,心念作也。『若爾,與單心何別?』答:『律制,動身口思心,名為期業。若單心者,制限大乘。故善見云,凡人恆緣欲境;聖人若制心戒者,無有得脫之期。故律中,起心不動身口,但自剋責,還復好心,是名不犯。』二﹑動身口,未到前境,次方便。犯偷蘭。三﹑者,臨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處已來,名近方便。是重偷蘭。已下諸聚雖輕重多少不同,大相可準。何名方便?以上三緣,將至果處,或為七緣阻礙不成,故是根本家方便。七緣義如後說。若無七緣,並入果本。(二中根本本相如何?謂入如毛頭名婬,舉離本處名盜,斷其命根名殺,言章了知名妄。如是隨相已明。若結罪之時並攬前因共成一;不同他部,因成果已,更有時方便。(三、後方便)何者後方便?謂所造事,暢決稱懷,發喜前心,未思悔改,復結其罪,通得吉羅。」(事鈔記卷二七‧二二‧一○)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南山律學辭典]
尼言人戒犯相

亦名:言人戒犯相、相言

子題:斷事人

行事鈔‧尼眾別行篇:「(一﹑正示相言)四分,詣官共爭曲直。若斷事人,下手疏者犯;口說者偷蘭。善見,尼共居士,往官所,語居士言,汝說理,若說,尼吉羅;居士說已,尼後說,偷蘭;居士復說,尼得理不得理,皆殘。若居士言尼,官喚來,官自判與奪,尼不犯。若尼至官所言人,令官罰物,隨多少,犯罪,應償。若被奪物,就官乞護,不道名字,官自訪得,治罰,無犯。若人入寺,斫伐樹木,不得奪刀斧,應還直。(二﹑別列餘相)五分,若尼為人輕陵,語父母親里有力者援護之。十誦,在斷事人前,瞋恨訶罵本所打人,僧殘。若向餘人說,偷蘭。」資持記釋云:「犯相中,四分,初示所詣。官及斷事人,謂鄉邑之長吏也。次簡言相。下疏口說,狀詞揩定,言說通泛,故罪兩分。善見,初明互相言。方便趣果,成犯分齊;但取言他,不論得理。居士言尼,不犯可解。若尼下,二明奪物。犯罪者,隨成盜損故;應償者,是俗物故。五分,聽求援。十誦,初制訶罵。次簡所詣。餘人,謂非官及斷事人也。」(事鈔記卷四二‧一九‧一五)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