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新無量壽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經名)五會讚指觀無量壽經,稱為新無量壽經。是以雙卷之無量壽經譯於前,觀無量壽經為譯於後者,故對前譯之雙卷經而稱觀經為新無量壽經也。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五存七欠

(術語)我國淨土門所依之佛說無量壽經,有十二代之譯:第一譯,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清譯。已亡。第二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四卷,或二卷,後漢支婁迦讖譯。第三譯,佛說阿彌陀經,二卷,內題曰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坊本之表題曰大阿彌陀經。第四譯,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第五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帛延譯。已亡。第六譯,無量壽經,二卷,西晉竺曇摩羅譯。已亡。第七譯,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東晉竺法力譯。已亡。第八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佛陀跋多羅譯。已亡。第九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寶雲譯。已亡。第十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曇摩蜜多譯。已亡。第十一譯,無量壽如來會,二卷,或三卷,唐菩提流支譯。大寶積經第五會,即彼經十七十八之兩卷。第十二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趙宋法賢譯。此中第二,第三,第四,第十一,第十二之五譯存,餘皆亡。五譯中為正本而讀誦講敷者。僧鎧譯之無量壽經也。見真宗教典志一。


[佛光大辭典]
五存七缺

淨土門之正依經典為無量壽經,其十二種譯本之中,有五種尚存,七種已缺,稱為五存七缺。所存之五種,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後漢支婁迦讖譯)、阿彌陀經二卷(吳‧支謙譯)、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宋代法賢譯)。所缺之七種為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世高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白延譯)、無量壽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東晉竺法力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佛陀跋陀羅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寶雲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曇摩密多譯)。 p1077


淨土宗

以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之宗派。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淨土乃指清淨國土、莊嚴剎土,即清淨功德所莊嚴之處所。又稱蓮宗,蓋東晉慧遠在廬山結白蓮社,取義生西方淨土者皆由蓮花所化生,而極樂國土亦名蓮邦。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法,藉彌陀本願之他力,祈獲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故又稱念佛宗。

西方淨土思想乃依據釋迦於耆闍崛山所說之無量壽經、王舍城說觀無量壽經、祇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等三經。佛陀入滅後約九百年,天親所造往生淨土論,以及馬鳴、龍樹諸論師贊述以上三經之要義,弘傳此宗。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來華,授曇鸞觀無量壽經,傳承完備之淨土經論,使我國淨土法門有劃時代之進展。

我國淨土經典之傳譯,以支婁迦讖、竺佛朔共譯般舟三昧經(179)為嚆矢。該經雖未述及彌陀淨土之莊嚴,然僅謂依專念之法得見西方阿彌陀佛,即是說明三昧見佛法。三國時代支謙譯出大阿彌陀經二卷,詳述彌陀在因位發願及極樂淨土之莊嚴,為淨土宗重要之經典。西晉竺法護譯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內容與大阿彌陀經相似)。此外,復有支謙之慧印三昧經、無量門微密持經,竺法護之德光太子經、決定總持經、阿彌陀佛偈等。姚秦弘始三年(401),鳩摩羅什譯出阿彌陀經、十住毘婆沙論等,略說極樂淨土之莊嚴,為自古最盛行讀誦者。其後相繼有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十卷(419),劉宋寶雲譯新無量壽經二卷(421),畺良耶舍譯觀無量壽經一卷(424),說明往生淨土之行業,即應觀想彌陀及觀音、勢至二菩薩,及極樂淨土之莊嚴等,能除滅業障而生彼國。後世以觀無量壽經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合稱淨土三部經,至此淨土經典傳譯已臻完備。

我國淨土法門主要為彌勒淨土、彌陀淨土二種。彌勒淨土之信仰以西晉道安為最早,著有淨土論六卷,期生兜率彌勒淨土;唐代玄奘與窺基,亦以彌勒淨土為行持及依歸,自此以後,由於修者少,弘揚者更少,漸形衰落,代之以彌陀信仰之隆興,彌陀淨土遂成為諸佛淨土之代表。弘揚彌陀淨土則以東晉慧遠為最力,彼於廬山結白蓮社,與眾共精修念佛三昧,據般舟三昧經以期能往生見佛,為我國結社念佛之始,亦為我國淨土之主流。北魏宣武帝時,菩提流支譯出世親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曇鸞為之注解,著往生論註,兼依龍樹之十住毘婆沙論明示難、易二道,他力、自力之別,主張依靠他力本願為五濁惡世中方便易行之道,始闡淨土立教之本義,並專重持名念佛,以求生淨土。至唐代道綽、善導等師,承曇鸞教旨,極力強調佛之本願力,又主倡末法思想而說時教相應之要路。道綽著有安樂集一書,論破諸師之謬解,開示末世眾生之要路;並依曇鸞難易二道之說,而立聖道、淨土二門之教判。善導撰觀無量壽佛經疏,楷定古今誤解謬見,明示淨土教義、教相;並承曇鸞、道綽,而立正行、雜行,奠定淨土教義獨立系統之基礎。其後,有懷感著釋淨土群疑論,少康大弘此宗。自曇鸞至少康,被稱為「震旦五祖」。當時長安等地各師亦各有阿彌陀經、觀經等疏,淨土經典之研究遂達高峰。

唐開元初,慧日自印度歸,見當時禪家視淨土為引導愚心之「方便說」,乃激烈反對,而提倡念佛往生之必要。主張戒淨並行、禪淨雙修、教禪一致,以一切修行皆迴向往生淨土。承遠、法照、飛錫等承其說,以念佛三昧為無上深妙之禪門,極力排斥禪徒之空腹高心。於是,我國淨土宗於唐代,可分三種教系,即慧遠系統(常識性論理派)、善導系統(體解信仰之佛願派)、慈愍系統(指慧日,不捨萬行之妙有派)。時禪徒有附同慧日一派之主張者,如五祖門下之宣什倡南山念佛門禪宗之一派,六祖門下之南陽慧忠倡解行兼修。至後周法眼嫡孫永明延壽,更大力弘揚禪淨雙修,宋代僧俗之禪淨雙修,皆承其遺風。天台一門亦多有奉信淨土及解義者,以宋代四明知禮所撰觀經疏妙宗鈔最著,其約心觀佛說即係台淨融合論,向為台家所重。元代以降,禪淨雙修之風愈流行,中峰明本、天如惟則等皆心歸西方。至明代,楚山紹琦、空谷景隆、一元宗本、雲棲袾宏、憨山德清、鼓山元賢等,相繼倡說禪淨合行。尤以雲棲袾宏精修念佛三昧,注解阿彌陀經,且著諸書弘揚禪淨一致之旨,感化廣被一般教界。天台家亦有蘧菴大佑、幽溪傳燈、靈峰智旭等,各撰書光顯淨教。靈峰智旭倡三學一源論,以禪教律三學所歸在淨土法門。時居士莊廣還、袁宏道等亦各撰著弘宣淨土。迄清代,淨土信仰多由居士提倡,彭紹升、希涑父子,編往生傳及撰指讚西方。康熙、乾隆年間,實賢思齊繼袾宏遺風,於杭州結蓮社教化遠近,尊曇鸞、道綽、善導為最初三祖,為眾所欽仰。民初,除楊仁山之大力提倡,印光主張淨土法門為佛出世之本懷,致力社會救濟事業,各地僧俗漸次興起結社念佛之風,政府遷臺後,淨土宗得在臺延續發展。

於日本,源空(1133~1212)曾撰著選擇本願念佛集,書中即已擬定開宗宣言。特崇三經一論(淨土三部經與淨土論)與我國淨土教善導之教說,故標榜「偏依善導」之論。於難行與易行、聖道與淨土、自力與他力等三種對立之中,偏取易行、淨土、他力念佛等三者。承安五年(1175)源空自比叡山遷往吉水,高倡專修念佛,主張往生淨土之安心(信心)、起行(以念佛為主之五正行)、作業(四修)等修行,並強調稱念佛號之重要。該宗派雖然否定戒律與造寺之功德,然一般仍重視持戒之風氣。該宗派流傳,受到朝野貴賤之支持,因此,遭受南都(奈良)、北嶺(比叡山)之壓迫,源空及其門人或獲罪處刑,或流放諸國。雖然,源空之教說終因廣大之武士、農民階層所擁護而積極展開教勢。源空歿後,弟子分成五派:(一)辨阿之鎮西流,主張諸行往生義。(二)證空之西山流,主張諸行不生義。(三)隆寬之長樂寺流,主張化生往生義。(四)長西之九品寺流,主張諸行本願義。(五)幸西之一念義,主張一念業成義。至後世,僅存鎮西流、西山流。現在則專稱鎮西流為淨土宗。辨阿歿後,然阿繼起,將鎮西流廣為流傳,故又分出白籏流、藤田流、名越流(以上關東)、三條流、一條流、小幡流(以上京都)等六流,其中以白籏流最興盛。鎮西流之總本山為知恩院,大本山為增上寺。西山流自證空於西山粟生創建光明寺以來,分成四派,即西谷流、深草流、東山流、嵯峨流等。後隨歷代之變遷,現今之西山流分為西山禪林寺派(禪林寺)、西山光明淨土宗(光明寺)、西山深草派(誓願寺)等。

淨土宗以三經一論,即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與往生論,為本宗成立之重要典據。阿彌陀經描述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依正莊嚴之事相,並說明發願往生之意義及方便,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之功德,此經經文較短,誦讀容易,被列為修淨土宗者定課必誦之經;無量壽經詳述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行時所發之四十八願,以致果地圓滿成佛,莊嚴國土,攝受十方念佛眾生,並載明三輩往生之條件;觀無量壽佛經,略稱觀經,旨在說明欲生西方極樂國土之眾生所必修之淨業正因,並以十六觀法諦觀阿彌陀佛之身相及極樂淨土相,又釋九品往生之因果;往生論原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或稱無量壽經論、淨土論,係印度天親所著,以五念門修行之成就令眾生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

闡釋三經一論者,有曇鸞之略論安樂淨土義(略釋無量壽經)、往生論註(註釋往生論)、道綽之安樂集(據觀無量壽經述往生淨土之要義)、善導之觀無量壽經疏(發揮觀經之玄義並釋其文句)。又法事讚、往生禮讚、觀念法門般舟讚,亦善導所作,定往生淨土之行儀,皆本宗要籍,亦為一時之巨擘。

本宗宗義,在以行者(修淨土者)之心行業為內因,以彌陀之願力為外緣,內外相應,往生極樂國土。彌陀在因位為法藏比丘時,曾發四十八種大願,除五願屬攝法身、攝淨土願外,其餘四十三願誓願當來成佛時攝取一切有緣眾生。尤其攝眾生願中之念佛往生願,即第十八願(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正是法藏比丘之本懷,亦乃無量壽經之宗要。然欲往生淨土,則須內因、外緣具足,方可得生。往生內因者,謂眾生之心行業,凡欲往生淨土,先須發菩提心。此心為無量壽願王所建立,亦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從生。安樂集謂菩提乃無上佛道之名,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徧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虛空﹔此心普備﹐離二乘障。次須發厭離心、欣求心。厭離此世穢土、八苦煎迫、怨憎會聚,欣求淨土清淨、萬福莊嚴、壽命無盡。復發三心,即:(一)至誠心,眾生一切身口意所修解行,必須內外相應,真實為求生彼佛淨土,不可內蓄名聞利養之心;外現賢善精進之相。(二)深心,即深信之心;初信機: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煩惱具足之凡夫,無始以來漂溺五趣,循環不息,無出離之緣;次信法:深信阿彌陀佛成就四十八願,攝受一切眾生,專念彼佛名號,依彼佛加被護念,定得往生極樂。(三)迴向發願心,謂以自無始以來及今生自他所修一切世出世善根悉皆迴向,願生彼佛國土。此三心少一即不得往生。要之,淨土宗之修行途徑,首須集信願行三資糧,修十善作基本,於世法無虧,復廣修功德迴向願生,更慎臨終一念。(參閱「念佛」3208、「兜率往生」4387、「淨土」4679) p4684


無量壽經

梵名 Sukhāvatī-vyūha。凡二卷。曹魏康僧鎧譯。又稱雙卷經、兩卷無量壽經、大無量壽經、大經。為淨土教三部根本要典之一。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本經敘說於「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出家為僧,號法藏,誓願度化一切眾生至極樂世界,如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所云(大一二‧三六八上):「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後成佛,號「無量壽」,國土在西方,名為「安樂」,或稱「極樂」;經中並敘及淨土之莊嚴,又勸發諸天眾生精進修行,以求往生彼佛國土。

本經之漢譯本極多,古來即有「五存七缺」等十二種譯本之說,即:(一)無量壽經,二卷,東漢安世高譯,今已不存。(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四卷,東漢支婁迦讖譯。(三)阿隬陀經,二卷,三國吳之支謙譯。(四)即康僧鎧譯之本經。(五)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帛延譯,今已不存。(六)無量壽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今已不存。(七)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東晉竺法力譯,今已不存。(八)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今已不存。(九)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寶雲譯,今已不存。(十)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曇摩蜜多譯,今已不存。(十一)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譯。(十二)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北宋法賢譯。

然近代學者,如日本常盤大定、望月信亨、中村元等人,根據歷代經錄之記載、敦煌本之新資料、梵文原本之對照研究,乃至教理史之發展觀點,而對古來十二譯之說提出質疑之看法,謂本經前後僅有五種之譯本而已,即上記十二譯本中之第三、第五、第十一、第十二譯,另加上西晉竺法護譯之無量壽經二卷,其餘多為重複訛偽之記錄。此外,日本野上俊靜更進一步主張本經係竺法護譯於西晉永嘉二年(308)之譯本,而非康僧鎧所譯。

又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龍舒人王日休所校輯之大阿彌陀經二卷,為各版無量壽經中流通極廣之版本,然該經僅係將現存四譯本(除去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互相參照,重新編纂而成,而非直接譯自梵文本。

本經之梵文原本亦有數種,一八八三年,英國學者麥克斯穆勒(Max Myller)與日本南條文雄共同出版原文本,穆勒又將之英譯,題為 The Larger Sukhāvatī-vyūha。一九○八年,南條文雄亦將此版譯為日文。一九一七年,日本荻原雲來又根據高楠順次郎、河口慧海兩人自尼泊爾所發現之梵本及藏譯本,重新改訂穆勒出版之梵文本,復譯為日譯本、英譯本。此外,寺本婉雅、青木文教兩人亦曾先後將西藏本譯為日文出版。

自本經各種語文版本陸續刊行後,學者乃逐漸採用異語版本之對照研究,其中研究效果最顯著者為漢譯諸本與梵文原本之對照比較,較值得注意者,如全經章段之出入、願文之多寡、與會之大比丘眾人數、菩薩眾之名稱數目、法藏菩薩所見佛剎土之數目,乃至經文中「彌陀入滅,觀音補處」之說、「五惡段」之文、過去佛及十二光佛之數、偈頌之有無、位置之差異等,各譯本與梵本均有所異。

本經既為淨土教之根本聖典,古來有關之注疏贊述自然不勝枚舉,較重要者,有印度世親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一卷(此即著名之「世親淨土論」)、北魏曇鸞之往生論註二卷、隋代慧遠之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代吉藏之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唐代圓測之無量壽經疏三卷、新羅元曉之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義寂之無量壽經述義記二卷、唐代玄一之無量壽經記三卷、唐代寂證之無量壽經述義三卷、新羅璟興之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三卷、清代彭際清之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等。〔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四、卷五、卷七、開元釋教錄卷一、卷十一、卷十四、樂邦文類卷一、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大無量壽經の教理史的研究(池本重臣)、無量壽經諸異本の研究(明石惠達)、梵文無量壽經批議(荻原雲來)〕 p5119


寶雲

(一)(376~449)東晉時西行求法譯經僧。涼州人(一說河北人)。弱年出家,精勤而有學行。立志欲躬睹靈蹟,廣尋經要。遂於晉安帝隆安(397~401)初年,與法顯、智嚴等先後遊西域,跋涉流沙,翻越雪嶺,歷經于闐、天竺諸國,得遍禮聖蹟;又廣學梵書,研鑽音字訓詁。後與慧達、僧景等,共還長安,師事佛馱跋陀羅,修學禪法。

劉宋時住於建康道場寺,譯出新無量壽經。未久移住枳園寺,與智嚴共譯出普耀經、廣博嚴淨經、四天王經等。其後,於長干寺,與僧伽跋摩譯出雜阿毘曇心論;於祇洹寺、東安寺等處,與求那跋陀羅譯出雜阿含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法鼓經、勝鬘經等;又於六合山寺譯出佛所行讚。師華梵兼通,音訓允正,翻譯之妙,獨步晉宋,沙門慧觀等皆與師友善。

另據法經錄、歷代三寶紀卷十等所載,師之譯作除上記諸經論外、尚有淨度三昧經、佛本行經、付法藏經、毘羅三昧經等。元嘉二十六年示寂,世壽七十四(一說七十八)。〔名僧傳抄卷二十六、梁高僧傳卷二佛陀跋陀羅傳、卷三智嚴傳、僧伽跋摩傳、求那跋陀羅傳、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四僧伽跋摩傳、求那跛陀羅傳、卷十五智嚴傳、法勇傳、法經錄卷一、卷三、卷五〕

(二)中唐時代禪僧。生卒年不詳。為馬祖道一之法嗣。以池州魯祖山(安徽貴池)為開山演法之地,故又稱魯祖寶雲。師接化學人,向以面壁不語之方式,傳為禪林奇事。另有若干機緣語句等傳世,其餘生平行蹟則不詳。〔五燈會元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七、祖堂集卷十四〕 p6756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會法事讚

一卷。唐‧法照撰。具稱《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冊。本書內容係五會念佛法式的略示。卷首序文敘述此書撰述之緣由,本文中記述五會念佛的作法及其利益、所依等,又列舉可與五會念佛唱和的三十七種讚文。即︰寶鳥讚、維摩讚、相好讚、五會讚、淨土樂讚、離六根讚、正法樂讚、西方樂讚、般舟三昧讚、菩薩子讚文、鹿兒讚文、請觀世音讚文、道場樂讚文、往生樂願文、小般舟三昧樂讚文、相觀讚文、出家樂讚文、願往生讚文、般若讚文、小道場樂讚文、大樂讚文、歎阿彌陀佛讚文、嘆觀世音菩薩、歎大勢至菩薩、歎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觀經十六觀讚、阿彌陀經讚文、新無量壽經讚、新阿彌陀經讚、歎散華供養讚、歎西方淨土五會妙音讚、極樂五會讚、歎五會妙音讚、極樂莊嚴讚、父母恩重讚文、新華臺讚文、述觀經九品往生讚文。

此書後來廣受淨土教徒所用。如日本親鸞聖人《教行信證》〈行卷)等也頗加引證。

除此書之外,另有《五會法事儀》(即《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一書,內容與此書相同,而敘述較廣。故被視為本書之廣本。唯廣本自古以來即罕為教界所用。


佛馱跋陀羅

簡稱佛馱跋陀,意譯「覺賢」,北天竺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人,他原是釋迦族甘露飯王的後裔,住劫比羅伐窣堵;因祖父在北天竺一帶經商,遷居出來。五歲時,父母相繼病故,寄養於舅家。十七歲出家,在誦經時顯出異常的聰明,一天讀完一個月的功課,受了具足戒後,更加勤學,博通經典,以精於禪定和戒律出名。其後去罽賓,跟當時大禪師佛大先進修;在那裡遇中國僧人智嚴。智嚴請他到中國弘法。這正符合他的素願。他倆在旅途中歷盡艱難,先走雪山,繼改走海道,輾轉三年,才到達中國青州東萊郡(今山東掖縣)。晉‧義熙四年(408),他倆聽到鳩摩羅什在長安,就前去拜見。住長安的宮寺(一稱齊公寺),初和羅什相處甚好。在學問上,他們互有商量,發揮奧義。但他們的學風不同,師承淵源也各異。羅什專弘經教,特別是龍樹一派的大乘學說,得著姚秦統治者姚興的信任。羅什和門下兩千多人,出入宮廷,聲勢顯赫。佛馱跋陀謹守聲聞乘上座部的教學規模,修禪習定,聚徒數百人(像智嚴、寶雲、慧觀等有名人物都在內),甘於淡泊,不喜繁華。羅什也傳授禪法,不過只介紹了上座部舊師各家禪要,還沒有很好的組織;而佛馱跋陀的禪法是從上一派相承,保持了它的純粹性(關於佛馱跋陀的師承,僧祐有記錄,見《出三藏記集》卷十二)。由於這些分歧,發生了隔閡。義熙七年,佛馱跋陀偶然說了一些自炫神異的話頭,便掀起了風波。當時羅什門下僧䂮、道恒等指摘佛馱跋陀犯了妄語戒,藉著群眾的勢力,逼他離開關中。佛馱跋陀的門徒一時感到威脅,幾乎全部都散了,只剩下慧觀等四十餘人隨從佛馱跋陀南下去廬山。那時慧遠住在山中,早就聽到佛馱跋陀的聲名,及相見,異常歡喜。慧遠又了解到佛馱跋陀被驅逐的不合情理,特為寫信給姚興和關中僧眾,替他解釋並要求取消了判他為犯戒的處分。

佛馱跋陀在廬山為慧遠譯出了有關修禪的專著《修行方便禪經》二卷,這對慧遠的修持給予很大幫助。佛馱跋陀的志願是要往各處弘化,一年後,義熙八年秋,他便離開廬山西遊,到了荊州,受到當時逗留在那地方的太尉劉裕的尊敬。不久他隨劉裕去揚都(今南京),住道場寺(在南京中華門外,一稱鬥場寺;寺為司空謝石所建,後人又稱謝司空寺)。他儀表樸質有涵養,深受當地僧眾欽佩。

佛馱跋陀到揚都後,依舊傳習禪法;所住道場寺,一時成了「禪師窟」。不久,法顯遊鴃盤度歸來,他們開始合作,從義熙十二年到十四年,先後翻譯了法顯攜歸的梵本經律《大般泥洹經》六卷,《摩訶僧祇律》四十卷,《僧祇比丘戒本》一卷,《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雜藏經》一卷。他積累了好些翻譯經驗,到義熙十四年受孟、褚叔度的啟請和沙門法業、慧嚴等一百餘人於三年中譯出《大方廣佛華嚴經》五十卷(後來改分六十卷,稱為《六十華嚴》)。這一大部經典的梵本有三萬六千偈,原來是西晉沙門支法領從西域于闐取回來的,一向無人翻譯。直到佛馱跋陀才完成這一大譯事(羅什先翻了《華嚴經》中的〈十住品〉,佛馱跋陀譯本就完全採用它的譯文;其餘各品和它配合,當然也受到了羅什譯文風格的影響)。大體上斟酌文義,符合原本的意旨。這部經文對後來佛教義學的發展關係甚大。翻譯地也以「華嚴堂」為名以示紀念。佛馱跋陀於劉宋‧元嘉六年(429)圓寂,年七十一歲。

佛馱跋陀的翻譯除了以上七種外,現存的還有︰《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觀佛三昧海經》八卷。此外有缺本一種,《淨六波羅蜜經》一卷。總計佛馱跋陀所譯共十二部,一一三卷(《高僧傳》說他譯經十五種,一一七卷,計算有誤。又,《開元釋教錄》刊定他的譯本裡有《新無量壽經》二卷,即寶雲譯本的重覆記載;《方便心論》一卷,即《修行方便禪經》的誤傳;《過去因果經》一卷,出處有疑;都不計入)。

佛馱跋陀的翻譯雖有多方面,但專精禪法。慧遠〈禪經總序〉載,佛馱跋陀曾譯達摩多羅和佛大先兩家的法門,現存《禪經》僅介紹了佛大先的漸修一法。這就是從二甘露門(數息和不淨觀)方便、勝進兩道各別的退、住、升、進、決定四分開始,進而觀界,修四無量,觀蘊、處,以至暢明緣起,達到禪定的成就。至於達摩多羅禪觀的詳細內容已無可考(後人仍稱佛馱跋陀譯本為《達摩多羅禪經》)。又佛大先所傳禪法次第本屬上座部瑜伽師地(舊譯修行道地)一類,從安世高以來已傳入中國。到了佛大先,更推進一步,「搜集經要,勸發大乘」而接近了大乘瑜伽系。佛馱跋陀的傳譯就為稍後的大乘瑜伽學說東流開了先河。這在中國佛教義學的歷史上是有意義的。(呂澂)

◎附︰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摘錄)

佛馱跋多羅,此云覺賢,生於天竺那呵棃城。以禪律馳名。遊學罽賓,受業於大禪師佛陀斯那。秦沙門智嚴西行,苦請東歸。於是踰越沙險至關中。得見羅什,止於宮寺。教授禪法,門徒數百。名僧智嚴、寶雲、慧叡、慧觀從之進業。乃因弟子中頗有澆偽之徒,致起流言,大藏謗黷。秦國舊僧僧䂮、道恆謂其違律,擯之使去。賢乃與弟子慧觀等四十餘南下到廬山,依慧遠。計賢約於秦‧弘始十二年(410)至長安,當不久即被擯。停廬山歲許,慧遠為致書姚主及秦眾僧,解卓擯事。晉‧義熙八年(412)乃與慧觀至江陵,得見劉裕。其後(415)復下都,譯事甚盛。

覺賢與關中眾僧之衝突,慧遠謂其「過由門人」。實則其原因在於與羅什宗派上之不相合。《僧傳》云,什與賢共論法相,振發玄微,多所悟益。賢謂什曰︰「君所釋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什曰︰「吾年老故爾,何必能稱美談。」覺賢對於羅什之學,可知非所伏膺。蓋賢學於罽賓,其學屬於沙婆多部。羅什雖亦遊學罽賓,精一切有學,但其學問則在居沙勒以後,已棄小就大。據當時所傳,佛教分為五部。不惟各有戒律,且各述讚禪經。羅什於戒律雖奉《十誦》,但於禪法則似與覺賢異趣。什公以弘始辛丑(401)十二月二十日至關中,僧叡即於二十六日從受禪法。什尋抄究摩羅羅陀、馬鳴、婆須密、僧伽羅叉、漚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等家禪法譯為《禪要》三卷。後又依《持世經》益《十二因緣》及《要解》二卷。至弘始九年(407)復詳校《禪要》,因多有所正,而更詳備,當與第一次所譯極不同。什公之於禪法,可謂多所盡力。《晉書》〈載記〉云什公時沙門坐禪者恆有千數。《續僧傳》〈習禪篇〉論曰︰「曇影道融厲精於淮北。」則什之門下坐禪者必不少。但約在弘始十二年(410),覺賢至關中,大授禪法,門徒數百。當什公弘三論鼎盛之時,「唯賢守靜,不與眾同」。而其所傳之禪法,與什公所出,並相逕庭。於是學者乃恍然五部禪法,固亦「淺深殊風,支流各別」。而覺賢之禪,乃西域沙婆多部,佛陀斯那大師所傳之正宗。其傳授歷史,認為灼然可信。覺賢弟子慧觀等,必對於什公先出禪法,不甚信任。慧遠為覺賢作所譯〈禪經序〉,謂覺賢為禪訓之宗,出於達摩多羅與佛大先。羅什乃宣述馬鳴之業,而「其道未融」。則於什公所出,直加以指摘。按什公譯《首楞嚴經》,又自稱為「菩薩禪」。而覺賢之禪則屬小乘一切有部,其學不同,其黨徒間意見自易發生也。

覺賢所譯《達摩多羅禪經》,一名《修行道地》,梵音為「庾伽遮羅浮迷」,此即謂《瑜伽師地》。按大乘有宗,上承小乘之一切有部。則有宗之禪,上接有部之法,固極自然。覺賢所處之時,已當有部分崩之後,其學當為已經接近大宗之沙婆多也。《僧傳》云︰
「秦太子泓欲聞賢說法,乃要命群僧,集論東宮。羅什與賢數番往復。什問曰︰『法云何空。』答曰︰『眾微成色,色無自性,故唯色常空。』又問︰『既以極微破色空,復云何破一微。』答曰︰『群師或破析一微,我意謂不爾。』又問︰『微是常耶。』答曰︰『以一微故眾微空,以眾微故一微空。』時寶雲譯出此語,不解其意。道俗咸謂賢之所計微塵是常。餘日長安學僧復請更釋。賢曰︰『夫法不自生,緣會故生。緣一微故有眾微。微無自性,則為空矣。寧可言不破一微,常而不空乎。』此是問答之大意也。」

據此賢之談空,必與什公之意不同。而其主有極微,以致引起誤會,謂微塵是常。而什言大乘空義說無極微,則似賢之學不言畢竟空寂,如什師也。又按賢譯《華嚴經》,為其譯經之最大功績。而《華嚴》固亦大乘有宗也。總之覺賢之被擯,必非僅過在門人。而其與羅什學問不同,以致雙方徒眾不和,則為根本之原因也。

〔參考資料〕 《高僧傳》卷二;《歷代三寶紀》卷七;《華嚴經傳記》卷一;任繼愈編《中國佛教史》第三冊第二章;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冊第一章;高峰了州著‧慧嶽譯《華嚴思想史》第六章。


無量壽經

二卷。現行本依《開元釋教錄》作曹魏‧嘉平四年(252)康僧鎧譯。這是敘述阿彌陀佛過去的因行、所創建的淨土功德莊嚴,以及此土眾生往生行相的經典。為淨土三部經之一。收在《大正藏》第十二冊。由於本經有二卷,分量多於《阿彌陀經》,因此,相對於《阿彌陀經》之被稱為「小經」,本經則被稱為「大經」,或「雙卷經」。

此經的漢文譯本,相傳前後有十二種,在這題稱魏譯一種而外,現存的異譯本還有︰《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後漢‧支婁迦讖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二卷,吳‧支謙譯;《無量壽如來會》(即《大寶積經》第五會)二卷,唐‧菩提流志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宋‧法賢譯。以上是五種存本。此外,各經錄有記載而現在缺本的還有︰《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世高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魏‧帛延譯;《無量壽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無量壽至尊等正覺經》一卷,東晉‧竺法力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佛馱跋陀羅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宋‧寶雲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曇摩蜜多譯;以上是七種缺本,如《開元釋教錄》卷十四說︰「右七經與《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同本,此經前後經十一譯,四本在藏,七本缺。」加上《開元錄》以後出現的宋‧法賢譯本,即為五存七缺共十二譯本。

但以存本論,現行的魏‧康僧鎧譯本,在《出三藏記集》和《梁高僧傳》中皆未列載,《開元錄》以前隋、唐諸經錄中均以此本列為法護所譯,《歷代三寶紀》則並載僧鎧和法護兩種譯本。但此經的譯語、譯例與宋‧寶雲所譯的《佛本行經》等卻頗相接近。寶雲譯本已見諸《出三藏記集》卷二所載,可見從那時以來一向存在,到隋代才成缺本,今本或即寶雲所譯,被展轉誤題為魏譯本。又此經的異譯本《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依《開元錄》題為支婁迦讖所譯,而《梁高僧傳》和《開元錄》以前隋、唐諸經錄中卻均將它作為魏‧帛延譯。但《出三藏記集》卷二又錄有法護譯《無量壽經》,一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勘諸法護其他譯籍,與此經譯語又多相近,因之此經或即原為法護譯本亦未可知。

又以缺本論,晉‧竺法護和宋‧寶雲譯本可能即是支婁迦讖和僧鎧譯本,已如上說,此外,後漢‧安世高譯本,在《出三藏記集》等古錄中未列,僅據《歷代三寶紀》卷四謂安世高有此譯本,似難認為事實。東晉‧竺法力譯本《出三藏記集》等亦未列載,只《歷代三寶紀》謂見諸《釋正度錄》,也堪疑問。劉宋‧佛馱跋陀羅和寶雲所譯的原是一本,據《出三藏記集》卷二所載,兩人皆於劉宋‧永初二年(421)揚都道場寺同時同處譯出,因之這兩譯似屬一事。又曇摩蜜多譯本,隋《法經錄》和《開元錄》雖皆列載,似係誤傳。

此經的藏文譯本,係由勝友、施戒與智軍共譯出,現存於藏文大藏經中。

此經的梵本,係於十九世紀中在尼泊爾發見,英國馬克斯‧穆勒和日本南條文雄於1882年據以刊行。嗣又用英文加以譯出,收於1894年出版的《東方聖書》第四十九卷中。此經的日文譯本,有南條文雄、荻原雲來、椎尾辨匡、河口慧海等依據梵、漢、藏文本譯出了多種日譯本。但在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古來一般均通行漢文譯本,而尤以曹魏‧康僧鎧譯的《無量壽經》在各國流傳最廣,這當是由於這一譯本在中國古來即已盛行弘通,對於此經的講誦疏註最為興盛的影響所致。

今依據曹魏譯本略敘此經的內容︰此經敘述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並諸大菩薩眾一時來會。這時世尊姿色清淨,光顏巍巍,阿難啟請,佛即為說過去世自在王佛時,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出家名號法藏,發無上心,五劫思維,攝取諸佛國土的清淨之行,並發四十八項莊嚴佛土、利樂眾生的大願,經過了漫長的時期,累積了無量德行,在十劫以前便已成佛,號無量壽,光明壽命最尊第一,並已成就無量功德莊嚴的安樂淨土,其土聲聞菩薩無量無數;國中講堂、精舍、宮殿、樓觀、寶樹、寶池等都以七寶嚴飾,微妙嚴淨,隨意飲食百味,演出伎樂萬種,皆是法音。其國人眾智慧高明,顏貌端嚴,但受諸樂,無有眾苦。眾生往生彼國都入住正定聚。至於往生的行相,有上輩、中輩、下輩三種分別。國中菩薩都得到一生補處,以觀世音、大勢至為其上首。眾生生彼國土皆具三十二相,智慧圓滿,神通無礙,殊勝安樂說不能盡。佛勸彌勒並諸天人等,各勤精進,不要懷疑,信心迴向,便能在彼國七寶華中化生,他方十四佛國乃至十方無量佛國菩薩往生彼國的也無量無數。彌勒、阿難等諸大菩薩、聲聞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此經的各種譯本敘述彌陀成佛的因果、淨土依正二報、眾生往生的行果大體相同,但在文字記載上互有出入。宋‧王日休以現存漢譯四本(除唐譯《無量壽如來會》)各有所長,因而校輯會為一本,題名《大阿彌陀經》。後來清‧魏源又步王氏的後塵,編為《無量壽經會譯》一卷。這是由於淨土念佛在中國盛行,因而此經各譯本文義的異同,遂為一般佛教學人所重視。今就魏譯為主以各本對照,如序分中來會的聽眾,魏譯有大比丘眾萬二千人,吳、唐兩譯同後漢譯說是千二百五十人,宋譯、藏譯和梵本說是三萬二千人。又魏譯列菩薩眾十七名,唐譯列十三名,藏譯和梵本僅列慈氏菩薩,其他三譯都未列。嘆菩薩德中,魏、唐兩譯大致相同,其他諸譯本都未有記載。正宗分中嘆佛德偈,魏譯四言八十句,後漢譯五言八十句,唐譯七言四十二句,宋譯七言三十六句,藏譯和梵本有十頌,吳譯沒有偈頌。關於法藏所選擇的淨土,魏譯為二百一十億,後漢及吳兩譯同,唐譯二十一億,宋譯八十四百千俱胝那由他,藏譯八十一百千千萬億,梵本八十一百千俱胝尼由他佛剎。法藏所發的本願,魏譯四十八願,唐譯同,後漢及吳兩譯有二十四願,宋譯三十六願,藏譯四十九願,梵本四十六願。又這些願文互有出入,次第也不相同,成就文也不一致。說成就中,後漢及吳兩譯有阿闍世太子願生淨土說,其他譯本都無。三輩章諸譯本具備,但唐譯簡略。十方菩薩往覲偈,魏譯五言百二十句,後漢及吳譯六言百二十八句,唐譯五言五十句,宋譯七言四十句,藏譯和梵本二十一頌。佛勸世人離五惡行五善段,魏、後漢及吳三譯都有,唐、宋兩譯及藏譯梵本都無。流通文中,魏、唐、宋三譯並藏譯梵本有咐囑彌勒文,後漢及吳兩譯都無。特留此經文諸譯都有,但唐譯在此終有偈頌四十二句,宋譯有二十句,藏譯和梵本有十頌。經末現瑞證成一段,魏、唐、宋譯及藏譯梵本都有,後漢及吳兩譯都無。但各本內容大致無異。因而近世學者稱此經的梵文原本似有兩三種云。

此經在印度似已頗為流行,世親菩薩造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大概是依此經義而作。北魏‧曇鸞的《往生論註》(即前書的註解)中,也說明是正依此經。從南北朝以來,此經在中國盛行弘通。北齊地論宗靈裕、隋淨影寺慧遠、嘉祥寺吉藏、唐西明寺圓測,以及憬興、法位、玄一,乃至清‧彭際清等均對此經加以疏釋,而並依據曹魏譯本,可見魏譯本在中國流傳的盛況。

此經過去在朝鮮、越南也傳習頗盛。尤其是在日本由於淨土宗開創者源空、真宗創立者親鸞均專依此經發揮他力易行念佛的宗義,對於此經的弘揚更形顯著。

此經的主要註疏,現存有隋‧慧遠的《義疏》二卷、吉藏的《義疏》一卷、清‧彭際清的《起信論》三卷。新羅‧憬興的《連義述文贊》三卷、玄一的《記》一卷、元曉的《疏》一卷、日本‧源空的《釋》一卷、了慧的《鈔》七卷、聖聰的《直談要注記》二十四卷、道隱的《甄解》十八卷、西吟的《顯宗疏》十卷等。

現今佚傳的重要註疏,尚有靈裕的《義疏》二卷、知玄的《疏》三卷、法位的《義疏》二卷、圓測《疏》三卷、大賢的《古迹記》一卷、義寂的《疏》三卷、寂證的《述義》三卷等。(高觀如)

◎附︰太虛〈佛說無量壽經要義〉(摘錄自《太虛大師全書》)

《無量壽佛經》勝義
甲、因果具;彌陀淨土法門,遍諸大乘方等經論。而專說者,向為三經、一論,多談果事。此經則言法藏比丘於菩薩因中修種種願行,乃獲得今此之淨果。又以此所得之妙果,轉而攝化十方眾生,一切眾生依此修因,則亦決得其果。此則自行化他,兩重因果,理皆具足,為第一較勝餘經處。

乙、信解具︰「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解為修行第一義,亦由信心之所生。此經明法藏於因地,由深信勝解而造成彌陀淨土。在餘淨土經論,多談生信之難,以勸生信。此經勸信同切,而尤啟發法空無我、唯心如幻之殊勝解,令了佛智明達無惑。故其信心勝解,兩皆圓具,此又較餘經之殊勝處也。

丙、願行具︰《彌陀經》雖有多善根福德因緣,乃得往生;然未明應如何修多善根福德。而在此經,既明彌陀因中如何發願修行,又明依彌陀之淨果,求往生者當如何以發願修行。願行雙具,為此經第三殊勝也。

丁、勸誡具︰勸者,所以舉善令生欣慕心也。誡者,指斥諸惡會遠離也。此經痛言娑婆世界如何苦惱,警惕其心,使發厭離之想;尤復廣讚淨土如何莊嚴妙樂,以啟發其信願。激揚叮囑,悲心獨切。此為第四殊勝也。

戊、理事具︰理者,真如如幻等理。事為事相,如淨土中阿彌陀佛光壽無量,黃金布地,音樂和暢,皆事之勝妙可徵者。餘淨土經,顯事隱理,此經理事圓明,如信解中所說,故為第五殊勝也。

己、說證具︰此說西方淨土諸種功德,無量莊嚴不可思議。雖然十方諸佛,亦稱極樂淨土如何清淨,如何莊嚴,但未親見,難決人信。今佛說此經已,令阿難頂禮西方極樂淨土之阿彌陀佛,亦現極樂淨土莊嚴之相,使當會大眾皆得親見之。則不唯說之而現證之矣。是為此經第六殊勝義。

〔參考資料〕 《淨土典籍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8});《中國淨土教理史》(《世界佛學名著譯叢》{51});望月信亨《佛教經典成立史論》;矢吹慶輝《阿彌陀佛の研究》;《淨土三部經》(《大乘佛典》{6});《淨土思想》(《講座‧大乘佛教》{5})。


寶雲

(一)(376~449)東晉譯經僧。河北人(一說涼州人)。幼年出家,十八歲入廬山。嘗立志親睹靈蹟,廣尋經要,遂於晉安帝隆安(397~401)初年,與法顯、智嚴等先後前往西域,歷經于闐、張掖諸國,而得遍禮聖蹟。此外,師且廣學梵書,鑽研音字訓詁。其後,與僧景、慧達等人返回長安,師事佛陀跋陀羅。劉宋‧永初二年(421),於建康道場寺(一說六合山寺)譯出《新無量壽經》。元嘉四年(427),移住枳園寺,與智嚴合譯出《普曜經》、《廣博嚴淨經》、《四天王經》等。其後,又襄助僧伽跋摩等人譯出《雜阿毗曇心論》、《雜阿含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法鼓經》、《勝鬘經》等書。

師兼通華梵,又精音訓,譯筆佳妙,頗為時人所推仰。元嘉二十六年示寂,世壽七十四(一說七十八)。又,依《法經錄》、《歷代三寶紀》卷十等所載,師所譯佛典除上列之外,另有《淨度三昧經》、《付法藏經》、《菩薩瓔珞本業經》等書。此外,師撰有《西域遊記傳》一書,然已不傳。

(二)中唐時代禪僧。生卒年、籍貫均不詳。為馬祖道一的法嗣。嘗住池州(安徽)魯祖山,大弘教化,故世稱魯祖寶雲。師一向以面壁不語為接化學人的方式。另有若干機緣語句傳世,其餘事蹟不詳。

〔參考資料〕 (一)《高僧法顯傳》;《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四、卷十五。(二)《祖堂集》卷十四;《景德傳燈錄》卷七;《五燈會元》卷三。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