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國語辭典(教育部)]ㄐㄧㄠˋ ㄩˋ ㄅㄨˋ ㄍㄨㄛˊ ㄩˇ ㄊㄨㄟ ㄒㄧㄥˊ ㄨㄟˇ ㄩㄢˊ ㄏㄨㄟˋ
為推行國語教育,我國國民政府於民國十七年成立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隸屬於教育部,負責設計與促進本國語言文字整理及標準編訂事項的工作。民國二十四年改組為國語推行委員會至今。
[國語辭典(教育部)]
國語羅馬字
ㄍㄨㄛˊ ㄩˇ ㄌㄨㄛˊ ㄇㄚˇ ㄗˋ
民國十七年由國民政府大學院公布的應用羅馬字母,有別於國語注音字母ㄅ、ㄆ、ㄇ、ㄈ等。特點是用羅馬字母變化表示聲調。如iou(幽),you(由),yeou(有),yow(佑)。民國二十九年,由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決議改名為「譯音符號」。民國七十五年一月,並依此修訂成「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公告供各界採用。
ㄍㄨㄛˊ ㄩˇ ㄏㄨㄟˋ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縮稱。參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條。
ㄑㄧˊ ㄊㄧㄝˇ ㄏㄣˋ
人名。(西元1892~1977)北平香山人,清高等籌邊學校畢業,是臺灣推行國語運動的先驅。歷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及常務委員、國語日報社常務董事、國立臺灣大學及師範大學教授等職。
ㄓㄨㄥ ㄏㄨㄚˊ ㄒㄧㄣ ㄩㄣˋ
書名。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民國三十年由國民政府公布。韻分十八部,分韻所用讀音標準,則以二十一年教育部所公布的國音常用字彙為依據。每韻韻目下注注音符號,代表本韻韻值,並注明「通」、「別」情形。韻字以不加注為原則,遇必要時,始加簡注。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