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行果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自力聖道門修證得果之次第,教為佛陀之言教,理為教中所說法之道理,行為順其道理而修行,果為由其修行之因而得之證果。
[佛光大辭典]
教、理、行、果之合稱。乃佛、法、僧三寶中法寶之種別,一般稱之為四法寶。即指能詮之言教、所詮之義理、能成之修行、所成之證果。佛教一般修證之次第多為依教詮理,依理起行,依行剋果,故又連稱為教理行果。
於諸經論中,分別有對教、理、行、果之不同闡釋: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載,能破無明煩惱業障之聲、名、句、文,稱為教法;有為無為之諸法,稱為理法;戒、定、慧之行,稱為行法;無為之妙果,稱為果法。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載,教,為音聲、名、句、文等。理,為二諦、四諦之理,有二種:(一)為根本智(又稱無分別智)之境,乃理智平等一如之諸法實性,如二空之理。(二)為後得智(又稱權智、俗智)之境,如古代印度正理學派所說之十六諦等。行,謂三乘之因及聖所起之自利、利他諸行。果,即三乘無學所得大涅槃、大菩提之果。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更設四法寶各有三種:教,有無義言、邪妄言、如義言;理,有增益義、損減義、順體義;行,有順世因、邪僻因、處中因;果,有諂誑果、虛妄果、出世果。〔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中、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華嚴經探玄記卷三〕(參閱「四法」1715) p4607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教理行果
教、理、行、果的併稱。為三寶中法寶的分類,一般稱為四法寶。指能詮的言教、所詮的義理、能成的修行、所成的證果。由於依教而詮理,依理而起行,依行而證果,故有此次第。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云(大正3‧299b)︰
「於法寶中有其四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聲名句文名為教法,有無諸法名為理法,戒定慧行名為行法,無為妙果名為果法。」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云(大正45‧344c)︰
「教謂音聲名句文身。(中略)理謂二諦四諦等理。此有二種︰(一)根本智境,諸法實性故,即二空理;(二)後得智境,變似彼故,十六諦等。行謂三乘因,聖所起二利諸行。果謂三乘無學所得二轉依果。」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亦有詳細解釋,謂教有「無義言、邪妄言、如義言」三種。理有「增益義、損減義、順體義」三種。行有「順世因、邪僻因、處中因」三種。果有「諂誑果、虛妄果、出世果」三種。
〔參考資料〕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中;《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華嚴經探玄記》卷三;《阿彌陀經義疏》。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說的道理,行是順著道理而修行,果是由於修行而獲證道果。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