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捨多壽行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阿羅漢二壽行之一。見二壽行條。


[法相辭典(朱芾煌)]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六卷三頁云:云何苾芻捨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如前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則轉能招富異熟果。問:彼有何緣,捨多壽行?答:自利利他、俱究竟故。已得盡智,故名自利究竟。於利他事,若有堪能;此事成已;便歸圓寂。若無堪能;亦名究竟。有作是說:彼厭自身猶如毒器。故願棄捨。如有頌言:梵行妙成立,聖道已善修。壽盡時歡喜,猶如捨毒器。為捨壽行,以衣缽等、施僧別人。依契經說。謂世尊說:諸福業事、略有三種。一、施性福業事,二、戒性福業事,三、修性福業事。於施性事,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感大富果。乃至廣說。彼審觀察:為施僧眾,當獲大果?為施別人?若見施僧,當獲大果;便施與僧。若施別人,當獲大果;便施別人。故於僧眾,或別人所,以衣、以缽、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所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則轉能招富異熟果。問:理無壽異熟果、可成富異熟果;何故乃說壽異熟業、則轉能招富異熟果?答:無轉果體。有轉業力。謂由布—施邊—際—定—力,轉壽異熟業,招富異熟果。雖俱可轉;而彼今時、不顧壽果,祈富果故。有餘師說:有業先感富異熟果。然有災障。由今佈施邊際定力,彼災障滅,富異熟起。雖俱可轉;而彼今時、不顧壽果,祈富果故。有作是說:有業先招富異熟果。然不決定。由今佈施邊際定力,令招富業、決定與果。復有說者:有業先招富異熟果。麤而非妙。由今佈施邊際定力,令感麤業、轉招妙果。謂彼先引長時麤果,令由施定祈願力故;令彼轉招今時妙果。復有欲令由施定故,引取宿世殘富異熟。謂阿羅漢有餘生中、殘富異熟、由今佈施邊際定力,引令現前。定力不思議,令久斷還續。問:此富異熟,正由誰引?為由施力?為定力耶?若由施力;不應入定。若由定力;不應行施。有說:由施。有說:由定。如是說者、俱由二種。雖多行施;若不入定;彼終不能引富果故。雖數入定;若不行施;彼終不能引富果故。然施力、能引;定力、令決定。由此故言:俱由二種。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二壽行

(名數)一、留多壽行,是阿羅漢捨福而延長其壽之法也。阿羅漢,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於僧眾或於別人布施諸命緣之衣缽等,施已發願,即入第四禪定,從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感能富果報之業,願皆轉招壽命之果報。彼時招能富果之業,即轉招壽命之果。二、捨多壽行,是阿羅漢滅壽命而增長富福之法也。阿羅漢如前布施僧眾了,發願,即入第四禪定,從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招壽果之業,願皆轉招富果。彼時招壽果之業,即轉招富果。見俱舍論二。


[佛光大辭典]
二壽行

即留多壽行與捨多壽行。(一)留多壽行,乃阿羅漢為饒益眾生、久住教法而捨福延壽之法。阿羅漢或於僧眾、或於他人,布施諸衣、鉢等物,施畢發願,即入第四禪定,心念口言:凡我能感富果報之業,願皆轉招壽命之果報。彼時能招富果之業,即轉招壽命之果。(二)捨多壽行,為阿羅漢梵行已立,因病等苦逼身而減壽增福之法。阿羅漢如前布施僧眾,施畢發願,即入第四禪定,心念口言:凡我招壽果之業,願皆轉招富果。彼時招壽果之業,即轉招富果。〔俱舍論卷三〕(參閱「留捨壽行」4189) p219


留捨壽行

即留多壽行、捨多壽行之合稱。謂佛陀與俱解脫之第四靜慮阿羅漢皆能將己所受之壽命或留或捨。所謂多,即顯示所留所捨之壽並非一剎那;所謂行,即顯示壽體遷流無常之法。留多壽行謂阿羅漢為教化眾生,護持佛法,將衣鉢等物布施僧眾,以定力延留自己之壽命;反之,捨多壽行乃阿羅漢自觀住世於他利益安樂事少,或為病等苦逼身,則捨己之壽而先行入滅。俱舍論記卷三載,阿羅漢須具足六勝緣始能得留多壽行,即:(一)人勝,必具聲聞極果阿羅漢。(二)解脫勝,雖為阿羅漢,必須煩惱、所知二障俱解脫之聖者。(三)修習勝,俱解脫聖者之中以修習禪定殊勝,在定中能出入自在不時解脫之阿羅漢始能得之。(四)福田勝,如上述利根之聖者及僧眾或見修道等出定者,布施自己衣、鉢等物,以此施力為留多壽行之因。(五)依止勝,行如上之布施後,發願以此行力決定在現世招得壽命之異熟果,即入第四靜慮之邊際定,以第四靜慮之邊際定止觀均等殊勝之故。(六)轉業勝,從定起已,心念口言(大四一‧六一中):「諸我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捨多壽行亦同前,惟發願所念之言相異,乃心念口言(大二六‧九八一上):「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上述係就阿羅漢而言,佛亦有此二壽行自不待言。如釋尊本有百二十歲之定命,因度緣已盡,故於八十歲時涅槃,此即捨多壽行;至於宣布入滅後,復再延三個月之壽命,此即留多壽行。〔發智論卷十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順正理論卷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俱舍論疏卷十六〕 p4189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壽量

指壽命之長短。隨時代與自然的不同,人的壽命有長短差別。據《俱舍論》卷十一所載,三界六道之壽量分別如下︰於人界,北俱盧洲人定壽千歲,西牛貨洲人約五百歲,東勝身洲人約二百五十歲,南贍部洲人之壽量不一定,減劫最後的壽命是十歲,劫初時期人壽無量。以上係以世間一年為一歲。

在天上界,以人間五十年為六欲天中之最下天(即四王天)的一日一夜,以此而計算之五百年為初天之壽量。其上五天則倍增,即以人間百歲為第二天之一晝夜,其千年為第二天之壽量;第三天以人間二百歲為一晝夜,壽量二千歲;第四天以人間四百歲為一晝夜,壽量四千歲;第五天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晝夜,壽量八千歲;第六天以人間千六百歲為一晝夜,壽量一萬六千歲。

色界中,依其身量為準,壽有長短。梵眾天之身長為半踰繕那,梵輔天為一踰繕那,乃至色究竟天為一萬六千踰繕那;準此,壽量從半劫至一萬六千劫。無色界天眾之壽,從下向上依次為二萬劫、四萬劫、六萬劫、八萬劫。關於劫的計量,少光天以上用大劫(八十劫),初禪三天用半大劫(四十劫)。

惡趣中之等活等六地獄,依次以四天王等之六欲天壽為一晝夜,壽量同彼天眾。即等活地獄以四天王之壽量五百歲為一晝夜,其壽五百歲;乃至炎熱地獄以他化自在天之壽量一萬六千歲為一晝夜,其壽一萬六千歲;而極熱地獄是半中劫(十劫),無間地獄是一中劫。

傍生之壽量多無定限,若以最長者而言,難陀等大龍王以一中劫為壽量,鬼以人間一月為一晝夜,壽量五百歲。

此上諸處之壽量,除北俱盧洲人及其他特殊之有情外,皆有中夭;特殊之人即住於覩史多天之一生所繫菩薩(定壽四千歲),及最後身菩薩等。

另就佛之壽量而言,依法、報、應三身乃至法、報、應、化四身而有異。此中,法身乃無色無形之極理,無始無終,無法論壽量長短。報身通例係指酬報因位之萬行的果上萬德圓備佛身,有始無終,無壽量。應身指出現於迦耶城的釋迦佛,乃應機而化現者,有始有終,壽量有八十年、百年等。化身係無而忽有之身,乃至隨類應同之身,本是有始有終,然依其所現之身不同,壽量並不一定。如就應身而言,釋尊八十歲時入滅,而世自在王如來之壽量則為四十二劫或滿四十劫。

◎附一︰〈壽命〉(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壽命,又稱壽、命根。指有情眾生從生於此世至死亡之間所持續的生命。依三界六道之差別,壽命亦各有定量,此稱之為壽量。《無量壽經》卷下云(大正12‧276a)︰「改形易道,所受壽命或長或短。」阿彌陀佛亦稱無量壽佛,此則顯示佛之生命無限。

關於此壽命,《華嚴探玄記》卷十五〈壽命品〉釋云(大正35‧390b)︰「往業所引報果名壽,任持色心不斷名命。」《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四云(大正46‧173b)︰「一期曰壽,連持曰命。」同書卷四之四又云(大正46‧275b)︰「壽名風息。初託胎時有一毫氣,但根未具時,隨母氣息,根具氣分,名為兒息。由有息故,連持此身。從能持說,故息名壽。」又,《俱舍論光記》卷五謂命為活之義,壽為期間之義,活係顯示念念相續,期間表一期住之義。蓋對於壽(āyus)與命(jīvita)之異同,有多種說法,《俱舍論》卷三取要為三說。即︰(1)壽與命無別義,出自《品類足論》卷十五、《發智論》卷十四;(2)以前世之業果為壽,現在之業果為命,即《婆沙論》卷一二六之第十四說(為妙音尊者所說);(3)以眾同分一期久住為壽,剎那暫住為命,此為《婆沙》之第六說。

◎附二︰〈留捨壽行〉(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留捨壽行,即「留多壽行」、「捨多壽行」的合稱。意指佛陀和俱解脫第四靜慮的阿羅漢,或留,或捨自己所當有的年壽。所謂「多」,乃表明留捨之壽非僅一剎那。所謂「行」,係顯示壽體係無常遷流之法。

在「留多壽行」方面,阿羅漢必須具足六勝緣方能獲得。此六勝緣即︰

(1)人勝︰必須是聲聞極果的阿羅漢。

(2)解脫勝︰即使是慧解脫阿羅漢仍不可得,因其尚未離定障之所知障之故。必須已解脫煩惱、所知二障的俱解脫阿羅漢才具資格。

(3)修習勝︰俱解脫聖者中,須是修習禪定特別殊勝,自在入出定的不時解脫阿羅漢才具資格。

(4)福田勝︰已具足上述利根的聖者,仍需將自己命根所緣的衣鉢等物(施物勝),布施給僧眾或見修道等出定者(福田勝),即以「施物勝」之施力做為留多壽行之因。

(5)所依勝︰實行上述布施後,以行力發願決定現世招感壽命的異熟果,隨即入第四靜慮的邊際定。色界四根本定止觀皆均等,極為殊勝,以第四靜慮特為殊勝,因此命名邊際定。《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說,所留壽行是因施衣鉢等之力或邊際定力之故。假使雖行布施但不入邊際定則不能招感異熟果,又若入無邊定且不行布施,則以行力為因,定力為緣,由施力影響定力而決定果報。

(6)出定後心念口言,發願將自己所有能感「富」的異熟業,都轉招「壽」異熟果。而所謂感富異熟業即指布施衣鉢等行為而言。

在「捨多壽行」方面,其必備條件也和留多壽行相同,只有發願之語不同。其願言為︰「自己所有能招感壽的異熟業,都願轉為招富異熟果。」

上述二壽行的招感原因各各有二。其中「留多壽行」的二緣是︰(1)為利益有情,(2)為令教法久住。又「捨多壽行」的二緣是︰(1)阿羅漢自觀住世未能多作利益安樂事,(2)因病等逼迫自身。又此二壽行在欲界人趣四洲中,除北洲外其餘三洲都有,此因北洲並無聖者住世。又「留多壽行」別名「留多命行」。

關於壽、命的異同,《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列舉十四說,《俱舍論》主張採納其中的義同名異說。但也有主張二者義異者,其中又以二壽行名為「留多命行」、「捨多壽行」為正說。以上是就阿羅漢而言。而佛陀自然也有此二壽行,如佛將一二0歲的定命縮減為八十歲而入滅,正是「捨多壽行」,而將預定入滅之期延長三月,即是「留多壽行」。佛示現此二壽行,意在表明可自在生死。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雜阿含經》卷三十二、卷四十八;《佛名經》卷七、卷八;新譯《華嚴經》卷四十五〈壽量品〉;《大毗婆沙論》卷一一六、卷一三五;《雜心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一;《瑜伽師地論》卷四;《大智度論》卷十三。


[法相辭典(朱芾煌)]
世尊留壽捨壽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六卷五頁云:經說世尊留多命行,捨多壽行。其義云何?有作是說:諸佛世尊、捨第三分壽。有作是說:諸佛世尊、捨第五分壽。若說諸佛捨第三分壽者;彼說世尊釋迦牟尼,壽量應住百二十歲。捨後四十,但受八十。問:佛出世時,此洲人壽,不過百歲。何故世尊釋迦牟尼、壽百二十?答:如佛色力種姓富貴徒眾智見,勝餘有情,壽量亦應過眾人故。若說諸佛捨第五分壽者;彼說:世尊釋迦牟尼所感壽量,應住百歲。捨後二十,但受八十。問:諸佛色力種姓富貴徒眾智見,勝餘有情,何故壽量,與眾人等?答:生在爾所壽量時故。由此經言:捨壽行者:謂捨四十或二十歲。留命行者:謂留三月。問:何故世尊留捨爾所命行壽行,不增減耶?答:諸佛事業,善究竟故。齊爾所時,諸佛事業,得善究竟;故不增減。有說:法爾諸佛世尊,唯捨唯留爾所壽命。有說:欲顯諸佛世尊不貪壽命,能早棄捨。諸餘有情,貪壽命故;不能棄捨,勤求圓寂。勿有生疑,佛亦如是。故捨壽行,顯異有情。化事未終,復留三月。有說:欲顯諸佛世尊,善住聖種,故捨壽行。謂如世尊,於有有具,深生喜足。於壽亦然。有說:世尊避衰老位,故捨壽行。所化有情,事未究竟,復留三月。如鄔陀夷,一時為佛按摩支體,見異常相;而白佛言:今者世尊,支體舒緩,諸根變異,容貌改常。今位尚然;況過八十。故避衰老,捨多壽行。有說:欲顯得定自在,故佛世尊,留捨壽命。如世尊說:我善修行四神足故;欲住一劫,或一劫餘;如意能住。有說:欲顯諸佛世尊,能伏眾魔,留捨壽命。謂證無上妙菩提時,已伏二魔。謂天、煩惱。今將證入涅槃界時,又伏二魔。謂蘊、及死。伏蘊魔故;捨多壽行。伏死魔故;留多命行。


命行壽行差別

俱舍論三卷九頁云:經說世尊,留多命行,捨多壽行。命、壽、何別?有言:無別。如本論言:云何命根?謂三界壽。有餘師說:先世業果,名為壽行。現在業果,名為命行。有說:由此眾同分住,名為壽行。由此暫住,名為命行。多言,為顯留捨多念命行壽行。非一剎那命行壽行,有留捨故。有說:此言為遮有一命壽實體,經多時住。有說:此言為顯無一實命壽體;但於多行,假立如是命壽二名。若謂不然;不應言行。世尊何故捨多壽行,留多命行?為顯於死,得自在故;捨多壽行。為顯於活,得自在故;留多命行。唯留三月不增減者;越此,更無所化事故。減此,利生不究竟故。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六卷七頁云:問:命行,壽行,有何差別?有說:無別。如品類足說:云何命根?謂三界壽。有說:此二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名為命行,名壽行故。有說:由此故活,名命行。由此故死,名壽行。有說:所留,名命行。所捨,名壽行。有說:可生法,名命行。不可生法,名壽行。有說:暫時住,名命行。一期住,名壽行。有說:同分,名命行。彼同分,名壽行。有說:修果,名命行。業果,名壽行。有說:無漏業果,名命行。有漏業果,名壽行。有說:明果,名命行。無明果,名壽行。有說:新業果,名命行。故業果,名壽行。有說:與果業果,名命行。不與果業果,名壽行。有說:近業果,名命行。遠業果,名壽行。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順現受業果,名命行。順次生受,順後次受,順不定受業果,名壽行。命行,壽行,是謂差別。問:多行言,有何義?答:多言,顯示所留所捨,非一剎那。行言,顯示所留所捨,是無常法。問:何處留捨命行壽行?答:在欲界,非餘界。在人趣,非餘趣。在三洲,非北洲。問:誰能留捨命行壽行?答:是聖者,非異生。是無學,非有學。是不時解脫,非時解脫。亦男亦女。


留壽捨壽

俱舍論三卷八頁云:論曰:唯一命根、定是異熟。若如是者;諸阿羅漢、留多壽行,此即命根。如命根、誰之異熟?如本論說:云何苾芻留多壽行?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於別人、以諸命緣衣缽等物、隨分佈施。施已,發願。即入第四邊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感富異熟業、則皆轉招壽異熟果。復有欲令引取宿夜殘異熟果。彼說:前生曾所受業、有殘異熟。由今所修邊際定力、引取受用。云何苾芻捨多壽行?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於僧眾等、如前佈施。施已,發願。即入第四邊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皆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感壽異熟業、則皆轉招富異熟果。彼阿羅漢、有何因緣,留多壽行?謂為利益安樂他故。或為聖教久住世間。觀知自身、壽行將盡,觀他無此二種堪能。後何因緣,捨多壽行?彼阿羅漢、自觀住世,於他利益安樂事少。或於病等苦逼自身。如有頌言:梵行妙成立,聖道已善修。壽盡時歡喜,猶如捨眾病。此中應知依何處所,誰能如是留捨壽行?謂三洲人、女男相續、不時解脫、得邊際定、諸阿羅漢。由彼身中、有自在定,無煩惱故。


捨壽

如死差別中說。

二解 發智論十二卷十四頁云:云何苾芻捨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如前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設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則轉能招富異熟果。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