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戰心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ㄓㄢˋ ㄒㄧㄣ
戰鬥的決心、意志。《尉繚子.攻權》:「分險者無戰心,挑戰者無全氣。」《三國演義.第六回》:「溫侯新敗,兵無戰心。」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國語辭典(教育部)]
膽驚心顫

ㄉㄢˇ ㄐㄧㄥ ㄒㄧㄣ ㄓㄢˋ
形容十分驚懼而顫慄。如 :「走在年久失修的吊橋上,步步皆膽驚心顫,深怕發生意外。」也作「膽戰心驚」。


膽戰心寒

ㄉㄢˇ ㄓㄢˋ ㄒㄧㄣ ㄏㄢˊ
形容十分害怕。《英烈傳.第四三回》:「一路之間,提起朱亮祖三字,便膽戰心寒說。」《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被巡役看見了,報他私卸貨,物因此罰了若許銀兩,所以此次他是膽戰心寒。」也作「膽顫心寒」。


膽戰心驚

ㄉㄢˇ ㄓㄢˋ ㄒㄧㄣ ㄐㄧㄥ
形容十分害怕。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一折》:「諕的我膽戰心驚魂魄消。」《通俗常言疏證.心意.膽戰心驚》引《元人神奴兒劇》:「好著我膽戰心驚。」也作「膽驚心顫」、「膽顫心驚」、「心驚膽戰」、「心驚膽顫」。


膽戰心搖

ㄉㄢˇ ㄓㄢˋ ㄒㄧㄣ ㄧㄠˊ
形容非常害怕。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四齣》:「唬得人膽戰心搖,腸慌腹熱,魂飛魄散,早驚破月明花粲。」


膽顫心寒

ㄉㄢˇ ㄓㄢˋ ㄒㄧㄣ ㄏㄢˊ
形容十分害怕。《封神演義.第九六回》:「半空一聲霹靂,只震得三妖膽顫心寒。」也作「膽戰心寒」。


膽顫心驚

ㄉㄢˇ ㄓㄢˋ ㄒㄧㄣ ㄐㄧㄥ
形容十分害怕。《通俗常言疏證.心意.膽顫心驚》引《拜月亭記劇》:「膽顫心驚,如何可免。」也作「膽戰心驚」。


內戰

ㄋㄟˋ ㄓㄢˋ, 1.國內的戰爭。指一個國家內的不同勢力或團體為了實現其政治主張或爭取權力,所進行的武力衝突。如:「一個國家如果陷入長期內戰,往往會造成經濟崩潰,民不聊生。」

2.內心的掙扎。唐.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外熏性易染,內戰心難衄。」


急攘攘

ㄐㄧˊ ㄖㄤˇ ㄖㄤˇ
匆忙慌亂。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二折》:「好著我膽戰心驚,急攘攘空傒倖。」《金瓶梅.第五三回》:「那迎春飛搶的拿臉水進來,李瓶兒急攘攘的梳了頭。」也作「急穰穰」。


荊棘律

ㄐㄧㄥ ㄐㄧˊ ㄌㄩˋ
在驚慌急亂之中,為「驚急裡」的諧音。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諕他一個痴掙,諕得荊棘律的膽戰心寒。」元.范康《竹葉舟.第四折》:「則見他荊棘律忙忙走著。」


求戰

ㄑㄧㄡˊ ㄓㄢˋ, 1.要求對方與自己決戰。《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已而舉死,其子仁杲率其眾求戰,太宗按兵不動。」

2.要求加入戰鬥。如:「自從受了長官激厲之後,兵士求戰心切。」《宋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彼僑軍無資,求戰不得,旬月之間,折棰以笞之耳。」


心驚膽戰

ㄒㄧㄣ ㄐㄧㄥ ㄉㄢˇ ㄓㄢˋ
形容十分害怕。《西遊記.第一○回》:「龍王見說,心驚膽顫,毛骨悚然。」《精忠岳傳.第四三回》:「兀朮三人,聽得戰鼓齊鳴,心驚膽戰。」也作「膽戰心驚」。


心驚膽顫

ㄒㄧㄣ ㄐㄧㄥ ㄉㄢˇ ㄓㄢˋ
形容非常害怕恐懼。金.馬鈺〈滿庭芳.人皆好色〉詞:「悟來心驚膽顫,怕追魂、取命活鬼。」《秦并六國平話.卷上》:「驚得趙王心驚膽顫,文武諸將倉皇無計。」也作「膽戰心驚」。


新敗

ㄒㄧㄣ ㄅㄞˋ
剛遭到失敗。《三國演義.第七回》:「目今新敗,兵無戰心,只可深溝高壘,以避其鋒。」


信使

ㄒㄧㄣˋ ㄕˇ
奉命傳遞訊息、信函的使者。《南史.卷六四.徐文盛傳》:「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無戰心,眾咸憤怨。」《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卒之事。」


神工鬼力

ㄕㄣˊ ㄍㄨㄥ ㄍㄨㄟˇ ㄌㄧˋ
形容如鬼神般不可思議的力量。《英烈傳.第四二回》:「一路之間,提起朱亮祖三字,便膽戰心寒說:『縱有神工鬼力,那有這等奇異。』」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