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意惡行

[法相辭典(朱芾煌)]

如三惡行中說。

二解 集異門論三卷十二頁云:意惡行云何?答:貪欲、瞋恚、邪行。復次諸所有不善意業,諸所有非理所引意業,諸所有意業能障礙定,總名意惡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惡行

(術語)不善之行也。俱舍論十六曰:「一切不善身語意業,如次名身語意惡行。」十地論義記四本曰:「現習惡行,當受大苦。」


[佛光大辭典]
三惡行

梵語 trīni duścaritāni,巴利語 tīni duccaritāni。指一切不善之身、語、意三業,為「三妙行」之對稱。即:(一)身惡行,亙通加行、根本、後起及其餘一切不善之身業。(二)語惡行,亙通加行、根本、後起及其餘一切不善之語業。(三)意惡行,即一切不善之思,如貪、瞋、邪見等。〔長阿含經卷八、集異門足論卷三、順正理論卷四十、俱舍論卷十六〕 p625


善趣

梵語 svarga-gati。謂由善之業因而趣往之所在,即指天界等。又稱善處、善道。相對於惡趣(梵 dur-gati)、惡處、惡道。中阿含卷十二(大一‧五○三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以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若此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聖人,邪見成就邪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此眾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乃生天上。』」故知生於善趣或惡趣,皆以善、惡之行業為基準。關於善惡趣之範圍,大智度論卷三十謂,六道中,地獄、畜生、餓鬼等,屬於惡趣;天、人、阿修羅等,屬於善趣。此為通說。俱舍論卷十八則以人、天二者為善趣。〔雜阿含經卷四十二、大寶積經卷三十八菩薩藏會、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卷中、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不退轉法輪經卷一序品、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六〕   p4896


惡行

即不良之行為。又為煩惱之異名。佛教對於一切不善之身、語、意業等,依次稱為身、語、意惡行。於一切惡行之中,以破僧罪為最重。〔俱舍論卷十六、十地論義記卷四本〕(參閱「」4944) p4947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六道

佛教世界觀用語。指凡俗眾生因善惡業因而流轉輪迴的六種世界。又稱六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稱三惡道,或三塗。阿修羅、人、天稱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羅,則為五道,或五趣。

(1)地獄道︰即地獄受苦之處。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眾生若造上品十惡及五逆罪,則墮地獄。

(2)餓鬼道︰即孤貧潦倒受苦之鬼。經常處於飢餓中,到處遊行,求食不得。相傳有歷千百年不聞漿水食物之聲音,而常受餓渴痛苦者,故名餓鬼。眾生若造中品十惡業,則墮餓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馬及一切蟲、魚、禽、獸等動物。眾生若造下品十惡業則墮畜生道。

(4)阿修羅︰屬於非天道的一種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無德,性多瞋恚,統率夜叉、羅剎等,以阿修羅為首,故稱阿修羅道。眾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羅道。

(5)人道︰即人類。因人道苦樂參半,善於分辨事物的前因後果,易於知苦斷集,明理去惑,轉凡成聖,故《大智度論》卷四說,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眾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於人道。

(6)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沒有男女情欲,唯色相莊嚴,故名色界。無色界,無有形相,唯精神心識存在,故稱無色界。眾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禪定、四空定,即可生於天界。

此六道,若加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說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稱六凡。聲聞等四界是聖者所住,故稱四聖。

◎附一︰〈五趣〉(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五趣,指迷界有情所趣之五處。即地獄(nirṛiti)、餓鬼(preta)、畜生(tilyagyoni)、人間(manusya)、天上(deva)。亦稱五道,或五惡趣、五惡道、五有。三界、六道、二十五有等是其相異的分類。三界含攝極廣,此處除去其中的善、染、外在器世間和中有,只限於有情數。

所謂地獄,是指在地獄受寒熱大苦,乃瞋恚者或行上品五逆十惡者所趣。所謂餓鬼,是指為飢渴所苦者,乃貪欲者或行中品五逆十惡者所趣。所謂畜生,是指禽、獸、蟲、魚之類,乃愚癡者或造下品五逆十惡者所趣。所謂人間,乃持五戒或行中品十善者所趣。所謂天上,是指六欲天、四禪天、四無色天的總稱,乃行上品十善及禪定者的果報。

此五者稱為趣的原因,根據《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的解釋,趣是「往」的意思,另有一說是「到」的意思,因為此五者是往到善惡業因所結的生處,故有此稱。《大乘義章》卷八(末)解釋五趣又名五道,是因(大正44‧625a)︰「所言趣者,蓋乃對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為因趣,故名為趣。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通因至果,名之為道。」五趣之地獄、餓鬼、畜生為純惡之所趣,人、天為善惡雜業之所趣,皆屬有漏。與無漏之淨土相對。故總名為惡道、惡趣。又名五有,乃取「有」具因果不亡之義。

五趣再添阿修羅,稱六趣或六道。所謂阿修羅,是指不斷鬥爭並受此苦者;是懷有猜忌心、行下品十善者的果報。其中,地獄、餓鬼、畜生稱為三惡趣,阿修羅和人、天稱為三善趣。

關於設五趣,或設六趣這點,在大小乘中有不同的說法。《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云(大正27‧868b)︰「謂有餘部立阿素洛為第六趣。彼不應作是說。契經唯說有五趣故。」《俱舍》、《正理》、《顯宗》、《雜心》等諸論,都只設五趣,而大乘經中卻大多說六道。若根據五趣的說法,則阿修羅包括在五趣之中。《俱舍論頌疏記》(唐‧遁麟述)卷八謂(卍續86‧313下)︰「問︰阿素落何趣攝﹖(中略)瑜伽、佛地論說為天趣。雜心鬼趣攝。正法念經是鬼、畜趣。伽陀經鬼、畜、天三趣。(中略)慈恩師依瑜伽、佛地為正。婆沙評為鬼趣攝。雜心解亦同。」

此外,《首楞嚴經》卷八有開仙趣以為七趣之說。該經卷九另據阿修羅出生的不同(即胎、卵、濕、化四生),而將之含攝在鬼、畜、人、天四趣中。

◎附二︰《阿毗達摩集異門足論》卷十一(摘錄)

五趣者︰(一)地獄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

云何地獄趣﹖答︰與諸地獄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地獄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復次由上品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地獄,生地獄中,結地獄生。是名地獄趣。復次地獄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地獄趣。

云何傍生趣﹖答︰與諸傍生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傍生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傍生趣。復次由愚鈍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往於傍生,生傍生中,結傍生生。是名傍生趣。復次傍生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傍生趣。

云何鬼趣﹖答︰與諸鬼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鬼界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鬼趣。復次由慳吝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鬼界,生鬼界中,結鬼界生。是名鬼趣。復次鬼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鬼趣。

云何人趣﹖答︰於諸人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人中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復次由下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人中,生於人中,結人中生。是名人趣。復次人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人趣。

云何天趣﹖答︰與諸天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天上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天趣。復次由上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上天,生於天上,結天上生。是名天趣。復次天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天趣。

〔參考資料〕 《法華經》卷一;《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五;《俱舍論光記》卷八;《往生要集》卷上(本);《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上);《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大智度論》卷十、卷三十;《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木村泰賢《小乘佛教思想論》。


畜生道

指有畜生業因者死後所趣之處。為五道之一、六道之一,又稱畜生趣、傍生趣,與地獄道、餓鬼道合稱三惡道。《廣釋菩提心論》卷一云(大正32‧563c)︰「地獄、餓鬼、畜生諸趣,由起種種煩惱惡業為其因故,彼彼趣中受諸苦惱。」《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云(大正27‧866c)︰「問︰何故彼趣名傍生﹖答︰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中略)有說彼諸有情由造作、增長增上愚癡身語意惡行,往彼生彼,令彼生相續,故名傍生趣。」

關於墮畜生道之業因,《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列身、口、意行中惡業,由貪、瞋、癡三煩惱起諸惡業,毀罵眾生,惱害眾生,施不淨物,行於邪淫等十業。《辯意長者子經》亦舉五事,云(大正14‧838b)︰「一者犯戒私竊偷盜;二者負債,觝而不償;三者殺生以身償之;四者不喜聽受經法;五者常以因緣艱難齋戒施會,以俗為緣。」由於此世界苦多樂少,故生在其中的諸有情將受繫縛殺害、驅馳鞭打、互相吞食、心恒不安等苦惱,不得自在。

又據經論所載,此趣畜生兼具胎、卵、濕、化四生,與人相同,雖遍在五趣,然本處在大海中。其種類若依相貌、色類、行食、憎愛之違順、伴行之雙隻、同生共遊等差異區分,則為數頗多。若依住處,可分空行、陸行、水行三種。若依晝夜,則有晝行、夜行及晝夜行三類。其壽命之長,或一日一夜,或如龍王等為一中劫,實無限定。

◎附︰印順《成佛之道》第三章(摘錄)

旁生,或作畜生,實包括了人類以外,近代人所說的一切動物。他們的形態、顏色、住處、生活、壽命,是種種別異的。佛法每分為︰無足的,如蚯蚓等;兩足的,如鳥類;四足的,如獸類;多足的,這又有六足、八足,以及更多的足,都是蟲類。從住處來說,原本住在大海中,後來分移到各處,這才有在水中的、陸上的、空中的差別。其中,也有兩棲的;還有可以飛空,可以著陸,也可以入水的。他們智力的高低、壽命的長短、享受的苦樂,都相差得很遠。如龍與金翅鳥等,有的享受還勝過人類呢!然從一般來說,這是非常苦痛的惡趣。經上說︰鳥等「心種種異,故身種種異」。由於近代的研究,對這已部分的得到證明。如鳥獸的眼睛(引發眼識),能分別認識青、紅、紫等顏色,那他身上的毛羽,就有種種艷麗的顏色;如不能認識紅等,那毛羽就是灰色的、暗黃的。又如昆蟲的保護色,有的形態也還像樹枝、敗葉。這無非因為常住在這一環境,時時認識這些,因而熏習內心,由心理影響生理的組織,以及外表的顏色。

旁生趣的苦迫,主要是互相殘殺、互相吞噉。大魚吃小魚,大蟲吃小蟲,這是到處可見的事。蜘蛛布網在屋角,就為了捕殺飛蟲。青蛙與鳥類的吞食昆蟲,食量都相當驚人。躲在樹心的小蟲,也有啄木鳥來吃他。螞蟻平時好吃別的昆蟲,就有穿山甲,以螞蟻為唯一食品。龍王,也還有被金翅鳥吞食的厄難。人類對於旁生,也有殘殺吞噉的惡習。有的為了他們的皮毛牙角,大量捕殺,還美其名為生產。旁生界,實在是無時無刻都在相互殘殺的屠場!還有,如牛馬等,為人類所繫縛,鞭策他,驅使奴役他,絲毫不得自在。旁生界的苦迫,是僅次於地獄的。從前,釋迦佛為太子時,一天去田裏察看農耕,見農夫辛苦得很。農夫又鞭策犁田的牛,牛身上出血,血流到地上,很快的生出蟲來;犁過了田,地下的蟲類,也被暴露到上面,天上的鳥,就飛來噉食小蟲。太子見到旁生界的殘殺吞噉,因而悲憫眾生,發起出家修行的大願。一般人不但沒有警覺,沒有同情,還吞噉他們,這與旁生有什麼差別呢!

〔參考資料〕 《瑜伽師地論》卷四;《四諦論》卷一;《勸發諸王要偈》;《正法念處經》卷十八;《大智度論》卷三十;《大毗婆沙論》卷一二0;《俱舍論》卷八;《集異門足論》卷十一。


[法相辭典(朱芾煌)]
十業道

俱舍論十六卷四頁云:又經中言:有十業道,或善或惡。其相云何?頌曰:所說十業道,攝惡妙行中。麤品為其性。如應成善惡。論曰:於前所說惡妙行中,若麤顯易知;攝為十業道。如應、若善,攝前妙行。不善業道,攝前惡行。不攝何等惡妙行耶?且不善中身惡業道,於身惡行,不攝一分。謂加行後起。餘不善身業。即飲諸酒,執打縛等。以加行等,非麤顯故。若身惡行,令他有情失命失財失妻妾等,說為業道。令遠離故。語惡業道,於語惡行,不攝加行後起;及輕意惡業道,於意惡行,不攝惡思,及輕貪等。善業道中,身善業道,於身妙行,不攝一分。謂加行後起及餘善身業。即離飲酒施供養等。語善業道,於語妙行,不攝一分。謂愛語等。意善業道,於意妙行,不攝一分。謂諸善思。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三卷十六頁云:十業道者:謂身三業道,語四業道,意三業道。問:十善業道,十不善業道,豈不合說有二十耶?何故此中但說有十?答:不過十故。謂依惡行所依止處,發起十種不善業道。即依此處由遠離故;即能發起十善業道。復有說者,略說十種。廣說二十。如略廣,如是無差別、差別,總、別,遍、不遍,無異、有異,俱時、次第、應知亦爾。復有說者,隨利根者,故說有十。隨鈍根者,故說二十。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力、外力,內如理作意所任持力、外他言音多修習力,略開智力,廣辯智力,應知亦爾。是名十業道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業道?業道有何義?答:思名為業。思所遊履,究竟而轉;名為業道。問:若思名業。思所遊履究竟而轉名業道者;餘善、不善、一切無記,無不皆為思所遊履究竟而轉;一切皆應說名業道。有何殊勝不共因緣,唯說此十,以為業道?答:此是世尊有餘之說。大師觀彼所化有情心行願樂簡略而說。脅尊者曰:唯佛世尊,究竟了達諸法性相,亦知勢用;非餘所知。若法,有業道相者:即便立之。無者不立。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大師知此十種業道,有如是勢用,如是強盛,如是親近,能與業思作所行路,令究竟轉。除此業道,餘一切法,無如是事。復有說者,由二因緣,建立業道。一、世所訶毀,二、世所稱歎。即是十種不善業道,及善業道。問:若世所訶毀,名業道者。是則惡心出佛身血,一切世間皆共訶毀;何故不說以為業道?答:若世所訶毀,如來出世及不出世,一切時有者;立為業道。出佛身血,有佛世有,無佛世無;故不立業道。於稱歎中,遠離出血所有問答,應知亦爾。復有說者,由三因緣,建立業道。一、由依處,二、由施設,三、由分別愛非愛果。復有說者,若由此故,令內外物,有時衰損,有時增盛,建立業道。如彼廣說。


三明

瑜伽十四卷七頁云:又有三明,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癡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

二解 瑜伽九十二卷六頁云:行於三世無忘失住最勝義故;三種所緣境差別故;說名三明。

三解 俱舍論二十七卷十二頁云:如契經說:無學三明,彼於六通,以何為性?頌曰:第五二六明,治三際愚故。後真二假說,學有闇非明。論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證明。二、死生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如其次第,以無學位,攝第五二六通,為其自性。六中三種獨名明者,如次對治三際愚故。謂宿住智,通治前際愚;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愚。此三皆名無學明者,俱在無學身中起故。於中最後,容有是真。通無漏故。餘二、假說。體唯非學非無學故。有學身中,有愚闇故;雖有前二;不立為明。雖有暫時伏滅愚闇;後還被蔽,故不名明。

四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卷十五頁云:問;何故六通中,三、立為明,三、不立為明耶?答:神境智證通,如工巧處轉;天耳智證通,唯能取聲;他心智證通,唯取自相。無勝用故,不立為明。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立為明。勝用者,謂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問:云何後三通皆有此勝用?答:第四宿住隨念智證通,見前際事,深生厭離。第五死生智證通,見後際事,深生厭離。第六漏盡智證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由此皆能隨順厭捨生死;乃至皆能趣向畢竟涅槃。復次第四通,見前際自衰損事,深生厭離。第五通、見後際他衰損事,深生厭離。第六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由此皆有前三勝用。復次第四通、見前際種種相續諸蘊界處,深生厭離。第五通、見後際種種散壞諸蘊界處,深生厭離。第六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由此皆有前三勝用。復次第四通、能除常見。第五通、能除斷見。第六通、既離二邊,安住中道。由此皆有前三勝用。復次第四通、能引空解脫門。第五通、能引無願解脫門。第六通、能引無相解脫門。由此皆有前三勝用。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六通內,偏立為明。集異門論,作如是說:有三種無學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證明。謂知諸有情,行有相續無學智。二、無學死生智證明。謂知諸有情,自業勝劣無學智。三、無學漏盡智證明。謂知漏盡無學智。

五解 集異門論三卷三頁云:明云何?答:無學三明。何等為三?一者、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者、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者、無學漏盡智作證明。是謂明。

六解 集異門論六卷八頁云:三明者:謂無學三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無學漏盡智作證明。云何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答:如實憶知諸宿住事。謂如實憶知過去世、或一生、或十生、或百生、或千生、或百千生、或多百生、或多千生、或多百千生,或壞劫,或成劫,或壞成劫,或多壞劫。或多成劫,或多壞成劫,我於如是有情聚中,曾作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曾食如是食,曾受如是苦,如是樂,曾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我曾從彼處死,生於此處,復從此處死,生於彼處。於如是等,若形相,若因緣,若言說,無量種宿住事,皆能隨念,如實憶知。是名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前生相續智是名明。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答:以淨天眼,超過於人,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若好色,若惡色,若劣,若勝,若往善趣,若往惡趣。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發起邪見,毀謗賢聖,成就邪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地獄中。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發起正見,讚歎賢聖,成就正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昇諸善趣,生於天中。於如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學死生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業智是名明。云何無學漏盡智作證明?答:如實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趣苦滅道聖諦。彼如是知如是見,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無學漏盡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漏盡智是名明。


三惡行

集異門論三卷十二頁云:三惡行者:謂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身惡行云何?答: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復次斷生命,不與取,非梵行。復次諸所有不善身業,諸所有非理所引身業,諸所有身業能障礙定,總名身惡行。語惡行云何?答: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復次諸所有不善語業,諸所有非理所引語業,諸所有語業能障礙定,總名語惡行。意惡行云何?答:貪欲、瞋恚、邪見。復次諸所有不善意業,諸所有非理所引意業,諸所有意業能障礙定,總名意惡行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二卷一頁云:三惡行者:謂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云何身等惡行?如世尊說:何者身惡行?謂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何者語惡行?謂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何者意惡行?謂貪欲、瞋恚、邪見。應知此中世尊唯說根本業道所攝惡行;不說業道加行後起所攝惡行。此發智論,通說所有不善身業,若是業道所攝,若非業道所攝;如是一切,名身惡行。通說所有不善語業,若是業道所攝,若非業道所攝;如是一切,名語惡行。通說所有不善意業,若是業道所攝,若非業道所攝;如是一切,名意惡行。如此論中,攝諸惡行。集異門論,亦作是說:故彼論言:何者身惡行?謂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如是所說,隨順契經。又言:復次斷生命,不與取,非梵行。如是復攝前所不攝於自妻室所起欲行。又言:有餘不善身業。如是復攝所有業道加行後起。又言:有餘諸有非理所引身業。問:何者非理所引身業,前所未攝,今更攝耶?答:前說自性,今說等起。此誰能等起?謂非理作意。復有說者,此是一切有覆無記,及一分無覆無記身業。一切有覆無記身業者:謂初靜慮地諂愛等所起。一分無覆無記身業者:謂應如是去來,如是行住,如是坐臥,如是裁割,如是縫綴,而不如是去來行住乃至縫綴。此等身業,作不應作,不應理故;攝在非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身惡行。若作是說;身惡行,則通不善、無記、欲界、色界。然惡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說者好。又彼論言:何者語惡行?謂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如是所說,隨順契經。又言:有餘不善語業。如是復攝所有業道加行後起。又言:有餘諸有非理所引語業。問:何者非理所引語業,前所未攝,今更攝耶?答:前說自性;今說等起。此誰所等起?謂非理作意。復有說者,此是一切有覆無記,及一分無覆無記語業。一切有覆無記語業者:謂初靜慮地諂愛等所起。一分無覆無記語業者:謂應說一言、二言、多言、男言、女言、非男女言,去來今言,而不如是說一乃至去來今言。此等語業,說不應說,不應理故;攝在非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語惡行。若作是說;語惡行,則通不善,無記、欲界、色界。然惡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說者好。又彼論言:何者意惡行?謂貪欲、瞋恚、邪見。如是所說,隨順契經。又言:有餘不善意業。如是復攝諸不善思。又言:有餘諸有非理所引意業。問:何者非理所引意業,前所未攝,今更攝耶?答:前說自性;今說等起。此誰所等起?謂非理作意。復有說者,。此是一切有覆無記,及一分無覆無記意業;名非理所引意業。一切有覆無記非理所引意業者:謂欲界薩迦耶見邊執見相應意業,及色無色界一切煩惱相應意業。一分無覆無記非理所引意業者:謂諸意業起,如前說無覆無記非理所引身業語業。若作是說,意惡行,則通不善,及以無記。又通三界。然惡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說者好。如發智論,集異門論,攝身惡行,及語惡行;施設論中,所說亦爾。唯除意惡行,別有所攝。故彼論言:問:為身三惡行,攝一切身惡行?為一切身惡行,攝身三惡行耶?答:一切攝三;非三攝一切。不攝者何?謂非斷命,以手杖等,捶擊有情;及非邪行,於所應行,作不淨行;起飲酒等諸放逸業。由不正知失念受用諸飲食等,及不能避諸犯戒者,諸如是等所起身業,非三所攝。問:諸犯戒者無量;云何能避?雖復捨此;還近彼故。答:所在皆有,欲離實難。能不隨染,是為真避。故有說言:身雖在遠;而隨彼習,即名親近。身雖在近;不隨彼習,即名遠離。問:為語四惡行,攝一切語惡行?為一切語惡行,攝語四惡行耶?答:一切攝四;非四攝一切。不攝者何?謂如有一,獨處空閑,作如是說:無有惠施,無有親愛,無有祠祀。如是等語惡行,世間有情,不生領解;非四所攝。問:為意三惡行,攝一切意惡行?為一切意惡行,攝意三惡行耶?答:一切攝三;非三攝一切。不攝者何?謂貪欲瞋恚邪見俱生受想行識,非三所攝。彼論中意惡行,攝四蘊自性。如是施設五蘊自性,為諸惡行。問:此發智論,集異門論,與佛契經及施設論,攝諸惡行,何故不同?答:依二種門,說諸惡行。一、依世俗。二、依勝義。謂佛契經及施設論,依世俗門,說諸惡行。此發智論,集異門論,依勝義門,說諸惡行。如依世俗勝義分別,如是依不了義、了義,有別意趣,無別意趣,有別因緣,無別因緣,世俗諦現觀,勝義諦現觀等,應知亦爾。復有說者,由三緣故,所攝不同。謂自性故,相雜故,世譏嫌故。此發智論集異門論,說其自性。施設論中,說其相雜。若法、雖非惡行自性;而與惡行相和雜故;亦得其名。於契經中,說世譏嫌。以諸世間,於根本業道,多生譏嫌;非於業道加行後起。由此緣故;攝諸惡行,經論不同。如是名為惡行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惡行?惡行有何義?答:可厭毀故名惡。遊履依處故名行。可厭毀故名惡者:如有說言:惡妻子、惡衣食、惡人、惡處、惡往來等。遊履依處故名惡行者:謂斷生命,麤惡語、及瞋恚,行有情處。不與取、欲邪行,及貪欲,行資具處。虛誑語,離間語,雜穢語,行於名處。邪見、行名色處。復有說者,感苦受果故名惡。動轉捷利故名行。問:沈溺諸惡,云何捷利?答:彼惡行者,有如是巧便;雖行惡行;而令世間不知其惡。故名捷利。復有說者,習近惡人故,能招惡趣故,名惡行。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惡行。謂惡思所思故,惡說所說故,惡作所作故。惡思所思,謂意惡行。惡說所說,謂語惡行。惡作所作,謂身惡行。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惡行。謂惡作義故,可厭毀故,決定能感非愛果故。惡作義者:行身語意諸惡行故,名為惡行。可厭毀者:謂行惡行,毀犯尸羅,常為諸天、大師、有智、同梵行者,共所厭毀。決定能感非愛果者:謂諸所有身語意惡行,無處無容能感可愛果;有處有容感非愛果。集異門論,亦作是說。有何因緣,名為惡行?謂彼能感非愛樂,非適悅,不可意果。此顯等流果。復言能感非愛樂,非適悅,不可意異熟。此顯異熟果。


三惡行及三妙行

俱舍論十六卷三頁云:又經中說:有三惡行。又經中言:有三妙行。俱身語意,相各云何?頌曰:惡身語意業,說名三惡行。及貪瞋邪見。三妙行,翻此。論曰:一切不善身語意業,如次名身語意惡行。然意惡行,復有三種。謂非意業貪瞋邪見。貪等離思,別有體故。譬喻者言:貪瞋邪見,即是意業。故思經中,說此三種,為意業故。若爾;則應業與煩惱,合成一體。許有煩惱,即是意業,斯有何失。毘婆沙師,說彼非理。若許爾者;便與眾多理教相違;成大過失。然契經說是意業者,顯思以彼為門轉故;由此能感非愛果故;是聰慧者所訶厭故。此行即惡,故名惡行。三妙行者:翻此應知。謂身語意一切善業,非業無貪無瞋正見。正見邪見,既無故思,欲益他損他;如何成善惡?能與損益為根本故。


三惡行與十不善業道相攝

發智論十一卷一頁云:三惡行,十不善業道,為三攝十,十攝三耶?答:三攝十;非十攝三。不攝者何?謂除業道所攝身語意惡行,所餘身語意惡行


已生未生惡不善法及一切善法

瑜伽二十九卷一頁云:云何名為惡不善法?謂欲纏染污身語意業,是身語意惡行所攝;及能起彼所有煩惱。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云何名為一切善法?謂若彼對治,若蓋對治,若結對治。未生已生,應知如前惡不善法。


五趣

瑜伽二卷十五頁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於中五趣可得。謂那洛迦、傍生、餓鬼、人、天。又云:云何那落迦趣?謂種果所攝那洛迦諸蘊及順那洛迦受業。如那洛迦趣,如是傍生、餓鬼、人、天、如其所應,盡當知。

二解 俱舍論八卷五頁云:五趣云何?頌曰:於中地獄等,自名說五趣。唯無覆無記。有情非中有。論曰:於三界中,說有五趣。即地獄等。如自名說。謂前所說地獄、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唯於欲界,有四趣全。三界各有天趣一分。如彼廣說。

三解 集異門論十一卷十六頁云:五趣者:一、地獄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云何地獄趣?答:與諸地獄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地獄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復次由上品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地獄,生地獄中,結地獄生。是名地獄趣。復次地獄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地獄趣。云何傍生趣?答:與諸傍生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傍生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傍生趣。復次由愚鈍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往於傍生,生傍生中,結傍生生。是名傍生趣。復次傍生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傍生趣。云何鬼趣?答:與諸鬼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鬼界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鬼趣。復次由慳吝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鬼界,生鬼界中,結鬼界生。是名鬼趣。復次鬼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鬼趣。云何人趣?答:與諸人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人中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復次由下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人中,生於人中,結人中生。是名人趣。復次人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人趣。云何天趣?答:與諸天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天上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天趣。復次由上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天上,生於天上,結天上生。是名天趣。復次天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天趣。


五不忍過失

集異門論十二卷十六頁云:五不忍過失者:云何為五?一者、暴惡。二者、憂悔。三者、眾生不愛不樂。四者、十方惡名流佈。五者、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云何暴惡?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集諸刀杖,樂為損害;故名暴惡。云何憂悔?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彼行身語意惡行已;多生憂悔,身心熱惱;故名憂悔。云何眾生不愛不樂?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若被他罵;即還反罵。若被他瞋;即還反瞋。若被他打;即還反打。若被他害;即還反害。若被他弄;即還反弄。由此眾生不愛不樂。彼由如是反罵等緣,故說眾生不愛不樂。云何十方惡名流佈?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常與鬥諍,好相言訟,輕弄毀蔑。由此惡名,十方流佈。彼由如是鬥諍等緣,故說十方惡名流佈。云何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多行增上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彼行增上身語意惡行已;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大地獄中,受諸劇苦,故說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


不善

瑜伽五十六卷六頁云:問:何義、幾蘊、是不善?答:能感當來苦果報義、及能發起諸惡行義。一切一分是不善。

二解 顯揚五卷十七頁云:問:何義、幾種、是不善?答:感後苦果義、及起惡行義故。一切少分是不善。

三解 成唯識論五卷十一頁云: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

四解 集論二卷九頁云:云何不善?幾是不善?為何義故,觀不善耶?謂自性故,相屬故,隨逐故,發起故,勝義故,生得故,加行故,現前供養故,損害故,引攝故,所治故,障礙故;是不善義。五蘊十界四處一分是不善。為捨執著非法合我故,觀察不善。何等自性不善?謂除染污意相應及色無色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何等相屬不善?謂即此煩惱隨煩惱相應法。何等隨逐不善?謂即彼習氣。何等發起不善?謂彼所起身業語業。何等勝義不善?謂一切流轉。何等生得不善?謂由串習不善故,感得如是異熟。由此自性即於不善任運樂住。何等加行不善?謂依止親近不善丈夫故;聽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身語意惡行。何等現前供養不善?謂想對歸依隨一天眾已;或殺害意為先,或邪惡意為先,建立祠廟,廣興供養業;令無量眾、廣樹非福。何等損害不善?謂於一切處起身語意種種邪行。何等引攝不善?謂行身語意諸惡行已;於惡趣善趣,引攝不愛果異熟。或引或滿。何等所治不善?謂諸對治所對治法。何等障礙不善?謂能障礙諸善品法。


不正知

顯揚一卷九頁云:不正知者:謂於身語意行,不正了住,染污慧為體。能障正知為業。乃至增長不正知為業。如經說:有失念者,住不正知;乃至廣說

二解 成唯識論六卷二十頁云:云何不正知?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謂不正知者,多所毀犯故。有義,不正知,慧一分攝。說是煩惱相應慧故。有義,不正知,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令知不正,名不正知。有義,不正知,俱一分攝。由前二文,影略說故。論復說此遍染心故。

三解 雜集論一卷十八頁云:不正知者:煩惱相應慧為體;由此慧故,起不正知身語心行,毀犯所依為業。不正知身語心行者:謂於往來等事,不正觀察。以不了知應作不應作故,多所毀犯。

四解 五蘊論五頁云:云何不正知?謂於身語意現前行中,不正依住為性。

五解 廣五蘊論十二頁云:云何不正知?謂煩惱相應慧,能起不正身語意行為性。違犯律行所依為業。謂於去來等,不正觀察故;而不能知應作不應作,致犯律儀。

六解 大毗婆沙論四十三卷四頁云:云何不正知?答:非理所引慧。問:此中何故問少答多?謂不正知,唯染污慧。非理所引慧,通染及不染。云何知然?如業蘊說:諸意惡行,皆是非理所引意業。有是非理所引意業,非意惡行。謂一切有覆無記意業,及一分無覆無記意業。故知非理所引慧,名通染不染。答:此中非理所引慧者,應知唯攝諸染污慧。所以者何?非理所引,略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今說勝義非理所引,故知唯攝諸染污慧。唯染污法,名為勝義非理所引。無覆無記,但由世俗得彼名故。如彼卷四頁至七頁廣辯。

七解 品類足論三卷二頁云:不正知云何?謂非理所引慧。

八解 界身足論上三頁云:不正知云何?謂非理所引慧。


引發因

瑜伽五卷十一頁云:依隨順因依處,施設引發因。所以者何?由欲繫善法、能引欲繫諸勝善法。如是欲繫善法,能引色無色繫、及不繫善法。由隨順彼故。如欲繫善法,如是色繫善法。能引色繫諸勝善法、及無色繫善法、不繫善法。如色繫善法,如是無色繫善法,能引無色繫諸勝善法、及不繫善法。如無色繫善法,如是不繫善法,能引不繫諸勝善法、及能引發無為作證。又不善法、能引諸勝不善法。謂欲貪、能引瞋、癡、慢、見、疑、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如欲貪、如是瞋、癡、慢、見、疑、隨其所應,盡當知。如是無記法,能引善不善無記法。如善不善無記種子阿賴耶識。又無記法、能引無記勝法。如段食,能引受生有情、令住,令安,勢力增長。由隨順彼故。是故依隨順依處,施設引發因。

二解 瑜伽三十八卷九頁云:即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後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因。無記中云:芽莖葉等,展轉相續,望彼稼穡,若成若熟,為引發因。雜染中云:從無明支、乃至有支,展轉引發後後相續,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引發因。清淨中云:即自種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漸次能證若有餘依若無餘依二涅槃界,名引發因。

三解 成唯識論八卷一頁云:十一、隨順依處。謂無記染善現種諸行,能隨順同類勝品諸法;即依此處,立引發因。謂能引起同類勝行,及能引得無為法故。


四順厭處法

集異門論二卷十四頁云:何等為四順厭處法?一、自衰損順厭處法。二、他衰損順厭處法。三、自興盛順厭處法。四、他興盛順厭處法。依自衰損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惡事。我今當令惡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斷。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自衰損厭如理勝。依他衰損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他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惡事。我今當令惡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斷。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他衰損厭如理勝。依自興盛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當令諸勝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復增廣。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自興盛厭如理勝。依他興盛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他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當令諸勝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復增廣。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他興盛厭如理勝。


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集異門論十六卷八頁云: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彼生此家,形容端正,人皆樂見,眾共稱美;故名為白。如是白類,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由行三種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受諸劇苦。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加行不善

集論二卷十頁云:何等加行不善?謂依止親近不善丈夫故;聽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身語意惡行


名色緣識

瑜伽九卷十三頁云:又此異熟識,即依名色而轉。由必依託六依轉故。是故經言:名色緣識。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滅依根,曰名。隨其所應,為六識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終,諸識流轉。

二解 瑜伽九十三卷二頁云:又五色根,根依大種根處大種所生諸色,及諸餘名,由彼執持,所有根等,墮在相續,流轉不絕。此二總名隨轉依止。

三解 法蘊足論十卷十一頁云:云何名色緣識?謂眼色為緣,生眼識。此中眼及色,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於中作意等,能助生眼識,是名名色緣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此中諸意識所了色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於中作意等,能助生意識。是名名色緣識。復次教誨頗勒窶那經中,佛作是說: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此識云何?謂健達縛。廣說乃至於羯刺藍自體和合。此羯刺藍自體和合,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爾時非理作意俱生名色為緣,起俱生識。是名名色緣識。復次教誨莎底經中,佛作是說:三事和合,入母胎藏。廣說乃至此識無間,入母胎藏。此所託胎,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爾時非理作意俱生名色為緣,起俱生識。是名名色緣識。復有一類,由貪瞋癡纏縛心故;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此中身語惡行,名為色。意惡行,名為名。由此惡行名色為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於彼起識。是名名色緣識。如說地獄,旁生、鬼界、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中身語妙行,名為色。意妙行,名為名。由此妙行名色為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名色緣識。有不繫心希求人樂,但由無明蔽動心故;造身語意三種妙行。此中身語妙行,名為色。意妙行,名為名。由此妙行名色為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名色緣識。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梵眾天,繫心希求。因此希求,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由此為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名色緣識。如說梵眾天,梵輔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復次大因緣經中,尊者慶喜,問佛:諸識為有緣不?佛言:有緣。此謂名色。佛告慶喜:若無名色;諸識轉不?阿難陀曰:不也;世尊。若無名色為所依止;後世所受生老死識,為得生不?不也;世尊。若諸名色都無所有;為可施設有諸識不?不也;世尊。是故慶喜,諸識皆以名色為緣。是名名色緣識。如是諸識,名色為緣,名色為依,名色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名色緣識。


名色緣觸

法蘊足論十卷十五頁云:云何名色緣觸?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此中眼及色,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如是名色為緣,生眼觸。是名名色為緣觸。乃至意及法為緣,生意識。三和合故生觸。此中諸意識所了色,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如是名色為緣生意觸。是名名色緣觸。復次教誨頗勒窶那經中,佛作是說: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此識云何?謂健達縛。廣說乃至與羯刺藍自體和合。此羯刺藍自體和合,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爾時非理作意俱生名色為緣,母胎藏中,諸觸生起。是名名色緣觸。復次教誨莎底經中,佛作是說:三事和合,入母胎藏。廣說乃至此識無間,入母胎藏,此所託胎,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爾時非理作意俱生名色為緣;母胎藏中,諸觸生起。是名名色緣六處。復有一類,由貪瞋癡纏縛心故;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此中身語惡行,名為色;意惡行,名為名。由此惡行名色為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諸觸生起。是名名色緣觸。如說地獄,旁生、鬼界、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中身語妙行,名為色;意妙行,名為名。由此妙行名色為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諸觸生起。是名名色緣觸。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梵眾天,繫心希求。因此希求,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由此為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諸觸生起。是名名色緣觸。如說梵眾天,梵輔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復次大因緣經中,尊者慶喜,問佛:諸觸為有緣不?佛言:有緣。此謂名色。廣說乃至若依止此想,施設名身。此想若無;為可施設增語觸不?不也;世尊。若依止此相,施設色身;此相若無;為可施設有對觸不?不也;世尊。若名色身,都無所有;為可施設有諸觸不?不也;世尊。是故慶喜,諸觸皆以名色為緣。是名名色緣觸。如是諸觸,名色為緣,名色為依,名色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名色緣觸。


名色緣六處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七頁云:復言:世尊!若但說言識緣六處;斯有何過?世尊告曰:初受生時,六處未滿;唯有身根及意根轉,應不可得。由此兩根為體,名色,最初有故;次第增長,與後圓滿六處為緣;故說名色是六處緣。

二解 瑜伽十卷七頁云:問:六處亦以飲食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名色為緣耶?答:此中說名色,是彼生因故。彼既生已;亦以飲食為任持因。

三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頁云:如是名色,漸成熟時,具眼等根;說為六處。

四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十八頁云:問:此經中說名色緣六處,應不遍說四生有情。謂胎卵濕生,諸根漸起,可說名色緣六處。化生有情,諸根頓起;云何可說名色緣六處?但應說識緣生六處。有作是說:此經但說欲界三生,不說上界化生;亦無有失。應作是說:此經通說三界四生。謂化生者,初受生時,雖具諸根;而未猛利。後漸增長,方得猛利。未猛利時,初剎那頃,名識支。第二剎那以後,名名色支,至猛利位,名六處支。是故此經、無不遍失。問:六處即在名色中攝,何故說名色緣六處耶?答:此前已說未起眼等四色根時,名名色位。四根起已,具六處故,名六處位。化生雖復六根頓起;而未猛利,名名色位。猛利以後,名六處位。故無有失。

五解 法蘊足論十卷十三頁云:云何名色緣六處?謂有一類,為寒所逼,希求於暖。得好暖故;便起身中暖俱大種。此中若暖,若暖俱大種,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由此名色,眼耳鼻舌身及意根,皆得增長。是名名色緣六處。為熱所逼,希求於冷;應知亦爾。復有一類,為飢所逼,希求於食。得好食故;便起身中食俱大種。此中若食,若食俱大種,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由此名色,六根增長。是名名色緣六處。復有一類,為渴所逼,希求於飲。得好飲故;便起身中飲俱大種。此中若飲,若飲俱大種,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由此名色,六根增長。是名名色緣六處。復有一類,勞倦所逼,希求止息、按摩、睡眠。由遂意故;便起身中彼俱大種。此中若按摩等,若彼俱大種,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由此名色,六根增上。是名名色緣六處。復有一類,於盛熱時,熱渴所逼,入清涼池,恣意飲浴;便起身中彼俱大種。此中若清冷水,若彼俱大種,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由此名色,六根增長。是名名色緣六處。復次教誨頗勒窶那經中,佛作是說: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此識云何?謂健達縛。廣說乃至與羯刺藍自體和合。此羯刺藍自體和合,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爾時非理作意俱生名色為緣,母胎藏中,六根生起。是名名色緣六處。復次教誨莎底經中,佛作是說:三事和合,入母胎藏。廣說乃至此識無間,入母胎藏。此所託胎,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爾時非理作意俱生名色為緣,母胎藏中,六根生起。是名名色緣六處。復有一類,由貪瞋癡,纏縛心故;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此中身語惡行,名為色;意惡行,名為名。由此惡行名色為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六根生起。是名名色緣六處。如說地獄,旁生、鬼界、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中身語妙行,名為色;意妙行,名為名。由此妙行名色為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六根生起。是名名色緣六處。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梵眾天,繫心希求。因此希求,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由此為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六根生起。是名名色緣六處。如說梵眾天,梵輔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隨其所應,當知亦爾。是名名色緣六處。如是六處,名色為緣,名色為依,名色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名色緣六處。


地獄趣

集異門論十一卷十六頁云:云何地獄趣?答:與諸地獄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地獄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復次由上品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地獄,生地獄中,結地獄生。是名地獄趣。復次地獄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地獄趣。


死生智作證明

集異門論六卷九頁云: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答:以淨天眼超過於人,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若好色,若惡色,若劣,若勝,若往善趣,若往惡趣。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發起邪見,毀謗賢聖,成就邪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地獄中。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發起正見,讚歎賢聖,成就正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昇諸善趣,生於天中。於如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學死生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業智是名明。


苦聖諦

瑜伽六十六卷二頁云:又諸愚夫,於樂受中,多生染著。由是因緣,於現法中,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身壞命終,廣說乃至生那落迦。又由後有愛故;能感當來生等眾苦。如是樂受,貪所依故;能生當來五趣等苦。又於苦受,多起瞋心;不隨所欲,觸眾苦事,便生種種愁惱怨歎,乃至迷亂。由此因緣,行三惡行;墮諸惡趣。如是苦受,瞋所依故,能感現法後法眾苦。又於不苦不樂受中,多生如上顛倒之心。於二種苦,謂依樂受貪所生苦,及依苦受瞋所生苦;生不捨思,起不捨行。是故雖有眾多煩惱、及隨煩惱;然佛世尊、但立三種根本煩惱。謂貪、瞋、癡。依此密意,佛世尊說:應觀樂受,是眾苦法;應觀苦受,猶如毒箭;應觀不苦不樂受,性是無常,有壞滅法。若能如實觀無常性;漸次能斷一切顛倒。如是諸行、是第一義苦聖諦事。一切聖賢、聖智觀已;於第一有、最極寂靜諸取蘊中,尚不願樂;何況弊下那落迦中。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七十八卷五頁云:問:苦聖諦云何?答:如契經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非愛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是名苦聖諦。應知此中、與生相合,故名生苦。與住異相合,故名老苦。與逼惱相合,故名病苦。與滅相合,故名死苦。與非愛會相合,故名非愛會苦。與愛別離相合,故名愛別離苦。與不自在不隨所欲相合,故名求不得苦。如是諸苦,皆是有漏取蘊所攝;故名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復次生是一切苦安足處;苦之良田,故名生苦。老能衰變可愛盛年;故名老苦。病能損壞可愛安適;故名病苦。死能斷滅可愛壽命;故名死苦。不可愛境、與身合時,引生眾苦;故名非愛會苦。諸可愛境,遠離身時,引生眾苦;故名愛別離苦。求如意事,不果遂時,引生眾苦;故名求不得苦。如是諸苦,皆是有漏取蘊所攝;故名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問:五取蘊苦,其量廣大,何故名略?答:苦雖廣大,而略說之。故名為略。謂五取蘊,苦患極多,不可廣說。欲令所化,總生厭離,故略說之。譬如有人、多諸過惡,不可廣說。有問彼過,但可總答是極惡人。言雖是略;而過甚廣。此亦如是。故名略說五取蘊苦。問:於諸蘊中,為有樂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諸蘊中亦有樂者;何故名苦諦,而不名樂諦?若諸蘊中全無樂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大名當知,色若一向有苦無樂,非樂所隨,不生喜樂,遠離樂者;有情不應為樂於色起貪起著。以諸色中、有苦有樂、亦樂所隨,亦生喜樂,不離樂故;有情為樂,於諸色中,起貪起著。乃至於識,廣說亦爾。又說:三受各定建立不相雜亂。謂樂及苦、不苦不樂。又契經說:道依資糧;涅槃依道。以道樂故,得涅槃樂。道既是樂;如何蘊中可說無樂?答:應作是說:於諸蘊中,亦有少樂。以諸蘊中苦多樂少,少從多故;但名苦蘊。如毒瓶中、置一滴蜜。少從多故,但名毒瓶。諸蘊亦爾。樂少苦多,唯名苦諦。有作是說:於諸蘊中,全無樂故;但名苦諦。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答:相待立名,假說有樂。謂受上苦時,於中苦起樂想。受中苦時,於下苦起樂想。受地獄苦時,於傍生苦起樂想。受傍生苦時,於鬼界苦起樂想。受鬼界苦時,於人苦起樂想。受人苦時,於天苦起樂想。受有漏苦時,於無漏道亦生樂想。故說有樂。謂諸世間飢時得食,渴時得飲,寒時得煖,熱時得冷,行疲倦時、得車馬等,皆言得樂。若依賢聖施設;於諸蘊中,應說無樂。謂諸聖者;從無間獄乃至有頂,諸蘊界處,皆等觀見,如熱鐵團。評曰:應知此中初說為善。苦多樂少,但名苦諦。

三解 法蘊足論五卷六頁云: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云何生苦?生、謂彼諸有情類,即於彼彼有情聚中,諸生、等生、趣入、出現、蘊得、界得、處得、諸蘊生、命根起,總名為生。何因緣故說生為苦?有情生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領納攝受種種心苦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苦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熱惱事故;領納攝受種種心熱惱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熱惱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燒然事故;領納攝受種種心燒然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生為苦。復次生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生苦。云何老苦?老、謂老時髮落髮白,皮緩面皺,身曲背傴,喘息逾急,扶杖而行,支體斑黑,衰退闇鈍,根熟變壞,諸行故敗,朽壞羸損,總名為老。何因緣故說老為苦?有情老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老為苦。復次老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老苦。云何病苦?病、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脣痛,齒痛,齶痛,喉痛,心痛,風病,嗽病,氣病,噫病,癩病,痔病,痢病,痳病,寒病,熱病,瘨病,[病-丙+間]病,歐逆,瘡腫,癬疥,[病-丙+貴]癭,[病-丙+帶]下,漏泄,玄癖,枯痟,及餘種種依身心起身心疹疾,總名為病。何因緣故說病為苦?有情病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病為苦。復次病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病苦。云何死苦?死、謂彼彼諸有情類、即從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退失別離,壽暖識滅,命根不轉,諸蘊破壞,殀喪殞逝,總名為死。何因緣故說死為苦?有情死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死為苦。復次死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死苦。云何怨憎會苦?怨憎會,謂諸有情等不可愛不可樂不可喜不可意,而與彼聚一處為伴,不別不異不離不散聚集和合;總名怨憎會。何因緣故說怨憎會為苦?謂諸有情、怨憎會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彼為苦。復次怨憎會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怨憎會苦。云何愛別離苦?愛別離,謂諸有情等可愛可樂可喜可意,不與彼俱,不同一處,不為伴侶,別異離散,不聚集,不和合;總名愛別離。何因緣故說愛別離為苦?謂諸有情、愛別離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彼為苦。復次愛別離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愛別離苦。云何求不得苦?求不得,謂希求可意聲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諸資身具,不得,不獲,不會,不遇,不成就,不和合;總名求不得。何因緣故說求不得為苦?謂諸有情求不得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彼為苦。復次求不得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求不得苦。云何略說一切五取蘊苦?五取蘊、謂色取蘊,受想行識取蘊,總名五取蘊。何因緣故略說一切五取蘊為苦?謂五取蘊、無常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恆,不可保信,是變壞法,有增有減,暫住速滅,本無而有,有已還無;由此因緣,略說一切五取蘊為苦。如說取蘊;皆性是苦。不安隱故。違聖心故。如是諸苦名苦諦者;謂此名無常,真實是無常。此名為苦,真實是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苦法,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此是無常,此是苦;此是無常性,此是苦性;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故名苦諦。名聖諦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知見解了,正覺為諦。由是因緣,名苦聖諦。復次苦聖諦者:是假設建立名相言說,謂苦聖諦。過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設如是名故。


思擇力

瑜伽九十八卷十頁云: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行;名思擇力。

二解 集異門論二卷六頁云:思擇力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應如是學。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謂我若行身惡行者;現自厭毀;亦復為他天神諸佛之所訶責;亦為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譏嫌;一切世界,惡名流佈;身壞命終,墮險惡趣,生於地獄。由正了知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故;能勤斷諸身惡行,亦能勤修諸身妙行。於語惡行,及意惡行,廣說亦爾。乃至勤修語意妙行。若能如是因思擇,依思擇,住思擇,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思擇。亦名為力。是謂思擇力。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