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意定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攝心正念,清淨無染。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ㄧˋ ㄉㄧㄥˋ
心中揣測認定。《紅樓夢.第一二回》:「正自胡猜,只見黑魆魆的來了一個人。賈瑞便意定是鳳姐,不管皂白,餓虎一般,等那人剛至門前,便如貓捕鼠的一般抱住。」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阿含藏]
如其像定

又作如其像形、如其像三昧正受、如其像如意定,卽好像雕像那樣不動而入禪定。(入)如其像定,巴利語為 Tathārūpajiddhānubhāvaj(abhisavkharoti),意指(現行)如其像神通威力。


[阿含辭典(莊春江)]
四神足

catunnaṃ iddhipādānaṃ,另譯為「四如意足;四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四三摩地斷行成就如意足;四如意足」:1.具備欲定勤奮之行的神足(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古譯為「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成就欲定燒諸行如意足」)。2.具備活力定勤奮之行的神足(vīriyasā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古譯為「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成就精進定燒諸行如意足」)。3.具備心定勤奮之行的神足(citt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古譯為「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成就心定燒諸行如意足」)。4.具備考察定勤奮之行的神足(vīmaṃsā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古譯為「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成就觀定燒諸行如意足」)。「斷行、滅行」的「斷」與「滅」,或為「奮力」(padhāna,古譯為「勤」)的誤譯,「如意足」(iddhipāda),另譯為「神足」,指如意自在的神通。


[佛光大辭典]
四神足

梵語 catvāra-rddhipādāh,巴利語 cattāro iddhi-pādā。為三十七道品中次於四念處、四正勤之第三行法。又作四如意分、四如意足。係由欲求(欲)、心念(心)、精進(勤)、觀照(觀)四法之力,引發種種神用而產生之三摩地(定)。

(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梵 chanda-samādhi-prahāna-sajskāra-samannāgata-rddhi-pāda,巴 chanda-samādhi-padhāna-sajkhāra-samannāgata-iddhi-pāda),由想達到神通之意欲力發起之禪定。又作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神足、欲如意足。(二)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梵 citta-samādhi-prahāna-sajskāra-samannāgata-rddhi-pāda,巴 citta-samādhi-padhāna-sajkhāra-samannāgata-iddhi-pāda),由心念力發起之禪定。又作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念神足、念如意足。(三)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梵 vīrya-samādhi-prahāna-sajskāra-samannāgata-rddhi-pāda,巴 vīrya-samādhi-padhāna-sajkhāra-samannāgata-iddhi-pāda),由不斷止惡行善力發起之禪定。又作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勤神足、精進神足、精進如意足、進如意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梵 vīmājsā-samādhi-prahāna-sajskāra-samannāgata-rddhi-pāda,巴 vīmajsā-samādhi-padhāna-sajkhāra-samannāgata-iddhi-pāda),由思惟佛理之力發起之禪定。又作觀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觀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

據智顗之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載,於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如此則慧多定少,今修四種禪定攝心,始能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稱如意足。又關於神足之釋義,據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一載,思求諸所欲願,一切如意,故稱為神,引發於神,故稱神足。即依欲、勤等力而引發等持,再依止等持而引發種種神用,故稱四神足。此外,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載,四善根位中,於頂位可修得四神足。〔雜阿含經卷三十、卷三十一、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佛般泥洹經卷上、大集法門經卷上、法蘊足論卷四神足品、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大乘義章卷十六〕 p1751


言教

梵語 nirukti。指如來以言語詮示之教法。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五下):「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一般謂佛教之說有、說無、說非有、說非無,皆為詮示教法;其教理雖為所詮之法,然真諦無名言,理既不可說,則言教已落入第二義,故二諦義卷上(大四五‧九○中):「教有言說,理不可說,理既不可說,云何得悟?所以得悟理者,必假言說,為是故,說有無、說非有無,並是教,皆令悟理也。」

又據顯揚聖教論卷二十載,言教有差別理趣、建立理趣、無異理趣、無作用理趣四種,及言定意不定、意定言不定、言意俱定、言意俱不定之四句分別。〔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大乘玄論卷一、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三、三論玄義檢幽集卷五〕 p3006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四神足

謂由欲等四法之力所引發,現起種種神用的三摩地。又作四如意分、四如意足。乃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科,即(1)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2)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3)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4)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此四神足又稱「四如意足」。「如意」是指如意自在的神通。從其「不測」這點來說,又稱為「神」,此種通以定為其依止的腳足,故稱「定」為「如意足」或「神足」。而得此定的方便有欲、精進、心、思惟四者,所以此「定」從因而分為四種。其中,「欲」是希望欲求的意思,即希求得到勝定。「精進」又稱「勤」,謂精勤策勵欲得勝定。「心」又稱為「念」,謂守攝心念欲得勝定。「思惟」又稱為「智」或「觀」,即以智慧思惟觀察而得定。

《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云(大正1‧36a)︰
「復次諸天,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何等謂四﹖一者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二者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三者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四者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是為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又告諸天,過去諸沙門婆羅門以無數方便現無量神足,皆由四神足起。」

《法蘊足論》卷四〈神足品〉云(大正26‧471c)︰「世尊告苾芻眾,有四神足。何等為四﹖謂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是名第一;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是名第二;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是名第三;觀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是名第四。」

此中,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又名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神足,或欲如意足;謂由欲力所引發,現起種種神用之定。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又名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念神足或念如意足;謂由心力所引發,現起種種神用之定。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又名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勤神足、精進神足、精進如意足、進如意足;謂由勤力所引發,現起種種神用之定。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又名觀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觀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謂由觀力所引發,現起種種神用之定。

《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一謂神足以三摩地為其自性,云(大正27‧725b)︰
「問︰云何名神﹖云何名足﹖有作是說,三摩地名神,欲等四名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問︰等持俱有相應法多,何故此四獨名神足﹖答︰此於等持隨順勝故。謂於俱有相應法中,資益等持此四為勝。復有說者,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如擇法是覺亦支,餘六唯支非覺;正見是道亦支,餘七唯支非道;離非時食是齋亦支,餘七唯支非齋。彼亦如是。問︰若三摩地是神亦足,或應立一,或應立五,何故說四耶﹖答︰唯三摩地立為神足,從四因生故說為四。謂加行位,或由欲力引發等持令其現起,廣說乃至或由觀力引令現起。由加行位四法隨增,令等持起故得定位,於一等持建立四種。」

接著更解釋四神足之義,謂由欲、勤等之力引發等持,更以其等持為依止,現起種種神用,故名四神足。又,此四神足主要是在四善根位中的頂位修習。《俱舍論》卷二十五云(大正29‧132c)︰「頂法位中能持勝善趣無退德,定用勝故說神足增。」即其意。

◎附︰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第四章(摘錄)

佛陀在娑婆羅龕與尊者阿難的談話應當是暗示︰如果施展某種「行向力」,可能活得更久。這種能力即是「四如意身」或「四神足」(超自然神通功夫)。它們在三藏中很多地方以一種簡短公式出現。其文如下︰「比丘修神足,得於意願集中貫注,勤持不懈之力。比丘修神足,得於心念集中貫注,勤持不懈之力。比丘修神足,得於精神元氣集中貫注,勤持不懈之力。比丘修神足,得於觀察思量,集中貫注,勤持不懈之力。」此外所說甚少,但是它們時常在有關四正勤的上下文中出現,至少上座部是如此解釋的︰意向力能使比丘實現神通本領。還須注意,各有分別的四個「足」(或身,基礎,憑藉)中間的三個是意願、心念和精神元氣,在四正勤公式中都提到了。然而在四神足中最應強調之點是它們都與禪定(禪定、三昧、三摩地,是思想意識集中貫注一心不亂的一種修練功夫)有關。

〔參考資料〕 《長阿含》卷八〈眾集經〉;《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三十四;《大智度論》卷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卷九十八;《大乘義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五;《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五。


圓測

唐代之佛教學者。名文雅,是玄奘的著名弟子之一。他原是新羅國王孫,三歲出家,唐初來中國,十五歲受學於法常(567~645)和僧辯(568~642)。受戒後,住長安玄法寺。鑽研《毗曇》、《成實》、《俱舍》、《婆沙》等論,及其註疏。在玄奘回長安以前,圓測所學的內容已很豐富,並負盛名。西元645年玄奘回到長安,他就開始從玄奘受學。顯慶三年(658)玄奘徙居新建的西明寺,同時敕選名僧五十人同住,圓測也在其中。他在玄奘門下與慈恩寺的窺基並駕齊驅。玄奘去世(664)以後,他就在西明寺繼承玄奘弘傳唯識教義(因此,後世唯識著作中稱他為「西明」)。他的《解深密經疏》大約就在此時寫成。他性好山水,約668年,曾往居終南山雲際寺,又在離寺三十餘里的地方,淨修了八年。在地婆訶羅來到長安稍前,他回西明寺講《成唯識論》。

地婆訶羅於儀鳳初至垂拱末(675~687)於兩京東西太原寺及西京弘福寺譯《大乘顯識經》等十八部經論,敕召名僧十人襄助,圓測與薄塵、嘉尚、靈辯等同充證義。證聖元年(695)實叉難陀在洛陽大內大遍空寺重譯《華嚴經》,圓測應召前往協助講譯。經還未譯完,即於萬歲通天元年(696)七月二十二日,在洛陽佛授記寺去世。後在龍門香山寺北谷荼毗、起塔。他的弟子西明寺主慈善和大薦福寺勝莊等,分了一部分遺骨,葬在終南山豐德寺東嶺上他曾經遊歷過的地方。宋‧政和五年(1115)同州龍興寺仁王院廣越又從豐德寺分了一部分遺骨,葬在興教寺玄奘法師塔左,與窺基塔相對,貢士宋復為作〈塔銘〉(見宋復撰〈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圓惰師舍利塔銘序〉)。

圓測著述現存的有三種︰

(1)《解深密經疏》四十卷,第三十五卷以後曾經佚失,但在藏文《丹珠爾》中保存有完整的譯本,近年來中國佛教協會觀空又從藏文譯成漢文補齊。本書為圓測僅存的主要著作。書中引及《大般若經》,可能是在玄奘去世後寫成的。本書又引玄奘譯的《瑜伽》、《唯識》、《雜集》、《俱舍》、《婆沙》諸論很多,引真諦譯的《決定藏論》、《三無性論》、《攝大乘論釋》、《般若疏》、《金光明記》、《解節經記》等也很多。特別是《解節經記》,幾乎隨時引到。本書卷一,引真諦翻譯目錄說,陳‧天嘉二年(561)於建造寺譯《解節經》一卷、《義疏》四卷。《續高僧傳》卷一〈法泰傳〉說,法泰與僧宗、惠鎧等,於廣州制旨寺從真諦筆受文義,前後出經論五十餘部,並述《義記》等。因此本書所引真諦《記》,可能是真諦的《義疏》,或法泰的《義記》。真諦的註解久已失傳,要了解他的學說,本書實為極重要的資料。

(2)《仁王經疏》三卷。本書在說明所詮宗旨中,敘述了真諦、玄奘安立無相法輪的不同。

(3)《般若心經疏》一卷。

另外,佚失的著作有《金剛般若經疏》、《阿彌陀經疏》、《成唯識論疏》等十一種。

圓測關於唯識和因明的著作都已佚失,與窺基一系見解不同之處,只有從惠沼、智周等的著作中見到一部分。特別是惠沼著的《成唯識論了義燈》,主要是駁圓測和他的弟子道證的說法。此外,惠沼在《因明入正理論義斷》中,也有駁破圓測和道證的地方。從這些書中可以見到慈恩和西明種種不同見解。

圓測早年的學說,是淵源於真諦的。他最初從學的法常和僧辯,都出於攝論師道岳(568~636)之門。道岳的師父道尼,曾親同智敫等聽過真諦弟子智愷的講說,並撰集所傳真諦的註疏。智愷死後,在真諦面前立誓弘傳《攝大乘論》和《俱舍論》的十二人中,即以道尼為首。道尼於開皇十年(590)到長安,道岳親從受學,後來又從廣州顯明寺求得智愷親筆記錄真諦口傳的《俱舍論疏》和《十八部論記》,鑽研很久,成了攝論師中一大家。另外僧辯又受學於攝論師智凝(﹖~610﹖),獲得真諦另一弟子法泰通過靖嵩(537~614)傳受於智凝的學說,因此,圓測從十五歲(627)起即跟著法常、僧辯受學,直到玄奘回到長安之前,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都寢饋於真諦學說之中。真諦到中國後,受到梁陳之際政局動蕩、兵禍相逢的影響,沒有得到充分弘傳所學的機會,這是他和他的弟子們非常悲憤的事,因而他們立誓要奮鬥到底。這樣的精神,似乎也成功了,圓測在他的著作中就隨處顯示了努力保存真諦學說的傾向。

圓測的著作中,對真諦和玄奘都稱為三藏,似於二人等量齊觀,這與窺基、普光等專尊玄奘為親教師顯然有別。他又把窺基等人認為唯識正宗的護法學說,從彌勒學說中分別出來,而稱為彌勒宗和護法宗,表示兩說不同。而對護法的主張不一定承認。在《解深密經疏》中,圓測引用真諦的解釋遠遠超過玄奘之說,其引玄奘說來駁正真諦的,也只偶一見之而已。他又常將真諦、玄奘以及他們二人以外的各家異說平列敘述,而不加可否。其有意保存真諦的學說,是很顯然的。又在《解深密經疏》中他引用陳譯(即真諦譯)《攝論》很多,所以一般人也認為圓測為《攝論》學者。

西明與慈恩的分歧,在圓測生前不很顯著。現存的圓測著作中並沒有駁難窺基的痕迹,儘管《宋高僧傳》卷四〈窺基傳〉中,說到玄奘給窺基講《成唯識論》,被圓測隱形聽講,而回到西明寺鳴椎集僧先講此論,以致窺基甚為不快。似乎測、基二人早就有了門戶之見。但實際上這些記載是不近情理的。這很可能是窺基的弟子們,為了要表示窺基獨得玄奘的真傳,故意附會出來。而他們對圓測的門戶之見很深,是不待多說的。現在推究他們分歧的原因,大概是在於圓測沒有絕對接受三乘五性教義的一點。圓測本來並重真諦之說,又以為真諦見解接近清辯,與護法針鋒相對,這樣圓測不能絕對採取護法主張的五性之說,很為自然。也即因此深為窺基弟子們所不滿。窺基本以圓測為後進,又死於圓測之前十四年,故未及對圓測的著作有所品評。但其弟子惠沼,卻 完全把圓景著作做了批判的對象,像所著《成唯識論了義燈》即主要搜尋圓測著作中的間隙而給他示過。他的批評還有時流露了很重的成見。如《了義燈》卷一中,取窺基說駁了圓測,甚至說︰「親承三藏執筆綴文糅《唯識》人(指窺基)傳定不謬。餘(包含圓測在內)非執筆,縱時諮問,多意定之。所有判文,論大綱紀非可為定。」這是惠沼筆下以窺基有糅《成唯識論》的成就自豪,便認為窺基所說都可為標準,而圓測的一切都該抹殺,這是不公正的。在《了義燈》中,對於圓測著作的批判,近於吹毛求疵,非常苛細。也正因此,可以說慈恩、西明所有不同的意見,已大體概括在《了義燈》一書之中了。

圓測的弟子道證,新羅國人,嗣聖九年(692)歸國,著有《成唯識論要集》十四卷、《般若理趣分疏》一卷、《大般若經笈目》二卷、《辯中邊論疏》三卷、《因明正理門論疏》二卷、《因明入正理論疏》二卷、《聖教略述章》一卷,均佚失。

道證的弟子太賢,自號青丘沙門,也是新羅國人。他的著述現存有《起信論內義略探記》一卷、《成唯識論學記》八卷、《菩薩戒本宗要》一卷、《梵網經古迹記》二卷。其餘佚失的著作還有三十餘種。太賢著作主要屬於瑜伽學方面,因此稱為「海東瑜伽之祖」。(隆蓮)

◎附︰楊白衣〈圓測之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提要(摘錄自《現代佛學大系》{54})

圓測(613~696)是新羅出身之一代學僧。初與玄奘同門,師事法常、僧辯,學習真諦傳來的舊唯識,西元645年當玄奘自印歸朝,立刻前往執弟子之禮,而與窺基共學護法系新唯識,終於成為與窺基二分唐代唯識學界之高僧。

不幸的是圓測受到窺基一派的嫉妒,不但被歧視為旁門左道予以破門,更被醜化為以賄賂盜聽他人講義之小人。但依宋復撰寫的〈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圓惰師舍利塔銘並序〉,圓測乃為高潔的學者,而受到則天武后之尊崇,故是一位學德兼優的一代高僧,且曾擔任地婆訶羅等人譯經之「證義」。依現存的圓測之著作判斷,圓測受到世親、安慧、真諦的影響頗鉅。他以「理長為宗」為宗旨,公平地攝取印度新舊二系之唯識,也提出不少新的見解。他不但精通唯識,對般若、戒律、淨土、俱舍等造詣亦頗深,而提出了很多高見。眾多中國高僧的著作未被譯成西藏文,而一介新羅人──圓測之《解深密經疏》,卻能被九世紀的法成傳譯到西藏,由這一事實亦可了解圓測的思想,其水準之高如何了。圓測於此書中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唯識知識,故屢被宗喀巴所引用。由此可見,圓測的研究有其新的意義,且含有許多價值。

〔參考資料〕 《韓國佛書解題辭典》(東國大學校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南山律學辭典]
攝僧無場大界標相

亦名:無場大界標相、大界標相、界標

子題:界相須牓示顯處、空處、山相、石相、林相、樹相、路相、蟻封相、江相、水相、漫石、蟻封

行事鈔‧結界方法篇:「豎標唱相。(一、立相是非)(一﹑引本宗)初標相者,四分界相不定是非。文中,若東方有山稱山,有塹稱塹,草[竺-二+積]汪水,糞聚釘杙,空處露地。準此立法,誠所不可。何者?凡論立相,為知界限久固,作法集眾,破夏離衣護食等緣。若將空地為處,空則無相可指。必有其事,隨時準行。或是一席之法,聊知空礙兩分。必作久固處所,準用他部,并案本宗,彼此通用。……(二、囑令牓示)既知相為結本界家所依,結已即須牓示顯處。令後來者,主客俱委;無有濫疑。」資持記釋云:「次明豎標,本宗中二,初列相。且列八種,今須委引,要知出處。初制大界法云,當唱方相,若空處如文即蘭若也,若樹下,若山,若谷,若巖窟,若露地如文,無覆處也,若草[竺-二+積]如文[竺-二+積]聚,若園邊,若冢間,若水澗,若石[竺-二+積],若樹杌,若荊棘邊,若汪水,如文,若渠側,若池,若糞聚如文,若村,若村界。共有十九,文引五相。重制法中,山塹如文律云如東方,餘方亦爾,若村,若城,若疆畔謂封疆界際也,若園,若林,若池,若樹,若垣牆,若神祀舍。共十二種,文引前二。戒場中云,若安杙如文,若石,若疆畔。三相引一。三處所出,或有同異,對之可見。準下,二評量,初二句指漫。何下,出意。文中略舉空地。若準疏云如空處露地草[竺-二+積]釘杙,皆非久固,不可依承。汪水糞聚荊棘等亦然。必下,明臨事用舍,初通標。或下,別示,初明暫用。空謂指空為相,礙謂以物為相。由物相間,空處可辨,故曰兩分。必下,明久固。準他部者,生下善見。……牓示中,若據此文,合在結後;欲明標相是界所依,傳告後來,須存久永,故於相後預而示之。無濫疑者,必無牓相,容生疑濫。結處生疑,文據彌顯。」(事鈔記卷六‧一四‧一六

羯磨疏‧諸界結解篇:「(一,牒章顯意)定相者。意在依標識體,了知同別。(二,引文正明)(一、引善見示相)善見八種:一﹑者,大如須彌,小如象大。若作標畔,豈直指山?此還不識分齊。據理約邊約峰指別處所,使有尺寸,如明了論說。二﹑石相者,大如牛許,小者三十秤。漫石不得,應別安石作。準此據山,理有通別也。三﹑林相者,草竹體空,不堅實故。極小四樹連接,亦須依邊,不可通指。四﹑樹相者,枯朽不任。極小高八寸,形如針大。無自生者,新種亦得。五﹑路相者,窮途不得。通於車步,短齊三四村者亦任作。六﹑封相者,極小高八寸者得。七﹑江相者,好王治化,五日一雨,不以為相。四月不雨,當流不斷者,亦得作。八﹑水相者,謂自然池。若入田水,不以為相。(二、引本律會通)四分列相則十餘種。如空處露地草[竺-二+積]釘杙,皆非久固,不可依承。一時規域,作業便解,得準律文。若久住處,擬後追訪,可通律論,兩有兼濟。」濟緣記釋云:「善見,山相,但是總體;義須別指峰、巒、巖、[山*厲]以為分齊。如了論者,即下所引一丈五尺別安石等。二中,漫石謂無稜角者。準下,決前山相,不可漫指。三四兩相,並前簡不堪,後顯體量。四樹已上為林,獨株為樹。五中,窮途不得,謂極底路,人絕草生,失本相故。任字平呼。六中,螻蟻運土成聚。謂之蟻封。七中,好王正法治世,雨不失時,莫測水之深淺,故不可用。八除田水,以不常故。然此二相,於事難顯,或約堤岸,或取涯畔,或立別標;從總為名,但云江等。四分,十餘,委如鈔記;且舉四種,以明非固?更有荊棘汪水糞聚等,皆非久固之物。一下,約義通之。如空露等,止可暫用。故云得準律也。然律列樹林山巖等,與論大同,故云可通律論。即如論中小樹蟻封,豈是久固。草竹窮途等,何妨暫時?今以意定,若論暫用,諸物皆通;若取久永,必須別選。」(業疏記卷七‧一○‧一三)


[法相辭典(朱芾煌)]
引發諸功德及能引發方便

雜集論十四卷十一頁云:云何引發如是功德?謂依止清淨四靜慮,若外道,若聲聞,若菩薩等,引發四無量,五神通。多分依止邊際第四靜慮,若聲聞,若菩薩,若如來等,引發所餘功德。何因引發如是功德?謂依止靜慮,數數思惟隨所建立法故。此中顯示如是等功德引發所依止,能引發補特伽羅,能引發方便。云何能引發方便?謂於隨所建立教法,以眾多作意定心起數數思惟行相。如欲引發無量時,依止靜慮,於慈俱心無恨無怨等教法,以修慧相應作意,數數思惟。欲引發神通等時,依止靜慮,於變一為多等教法,以修慧相應作意,數數思惟。如是於一切處,數數思惟,如所建立,隨相應知。


四種言教義

顯揚二十卷六頁云:復有四種言教義。一、言定意不定。二、意定言不定。三、言意俱定。四、言意俱不定。


非想非非想處

瑜伽三十三卷十四頁云:復次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由於無所有處想,起麤想故;便能棄捨無所有處想。由是因緣,先入無所有處定時,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謂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非無想,謂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是故說言:非想非非想。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一切近分根本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無所有處,於非想非非想處具足安住。

二解 法蘊足論七卷一頁云:復有苾芻,超一切種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名非想非非想處。超一切種無所有處者:謂彼爾時,於無所有處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種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者:云何非想非非想處定加行?修何加行,入非想非非想處定?謂於此定初修業者,先應思惟無所有處為麤苦障,次應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為靜妙離。餘廣說如空無邊處。

三解 大毗婆沙論八十四卷五頁云:云何非想非非想處?如契經說: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名非想非非想處。問: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答:此地中無明了想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無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無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由此地想,闇鈍羸劣,不明了不決定,故名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問:欲界,非想非非想處,何緣無有無漏道耶?答:非由器故。謂彼二地,非無漏道所依由器,故無漏道,二地中無。復次斷有根故。謂彼二地,是有根本。諸無漏道,斷有根本。故無漏道,二地中無。復次斷二邊故。謂彼二地,是下上邊。諸無漏道,能斷二邊,住於中道。故彼地無。復次欲界無定;亦非修地,非離染地。有頂闇鈍不決似疑。諸無漏道,必依定界,修離染地,明利決定;故二地無。復次欲界地中,掉舉增上。有頂地中,寂止增上。非無漏道所依止處。

四解 品類足論七卷四頁云:非想非非想處云何?此有二種。一定、二生。此中所繫受想行識,是名非想非非想處。


空無邊處

瑜伽三十三卷十二頁云:復次以於虛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想,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欲故;皆能超越。是故說言:色想出過故。由不顯現超越彼想,以為因故;所有種種眾多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能除遣。是故說言:有對想滅沒故。由遠離彼想以為因故;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謂飲食瓶衣乘莊嚴具城捨軍園山林等想,於是一切,不作意轉。是故說言:種種想不作意故。除遣如是有色有對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虛空勝解。是故說言:入無邊空。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空無邊處具足安住。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虛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緣虛空,亦緣自地所有諸蘊。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

二解 法蘊足論七卷一頁云:謂有苾芻、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名空無邊處。諸色想者:云何諸色想?謂眼識相應想、等想、現前等想、解了、取像、已想、當想,總名色想。有作是說:與五識相應想等想、乃至已想當想,總名色想。今此義中,惟眼識相應想等想、乃至已想當想,總名色想。如是色想,爾時超越等超越故;名超諸色想。滅有對想者:云何有對想?謂耳等四識相應想等想、乃至已想當想,總名有對想。有作是說:瞋恚相應想等想、乃至已想當想,總名有對想。今此義中,耳等四識相應想等想、乃至已想當想,總名有對想。如是有對想,爾時斷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故;名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者:云何種種想?謂有蓋纏者所有染汙色聲香味觸想,所有不善想,所有非理所引想,所有障礙定想,總名種種想。彼想爾時不復引發,不復憶念,不復思惟,不復已思惟,不復當思惟故,名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者:云何空無邊處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空無邊處定?謂於此定初修業者,先應思惟第四靜慮為麤苦障,次應思惟空無邊處為靜妙離。彼於爾時,若心散亂,馳流餘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緣,修空無邊處定;齊此未名空無邊處定加行,亦未名入空無邊處定。彼若爾時,攝錄自心,令不散亂馳流餘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緣,思惟修習空無邊處定相;如是思惟,發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製,勵意不息;是名空無邊處定加行,亦名入空無邊處定。彼於此道生已,修習多修習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無二無退,齊此名為已入空無邊處定。又此定中諸心意識,名空無邊處定俱有心。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業,名空無邊處定俱有意業。諸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名空無邊處定俱有勝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空無邊處定俱有諸法。如是諸法,亦名空無邊處定。

三解 大毗婆沙論八十四卷一頁云:云何空無邊處?品類足說:空無邊處、總有二種。謂定及生。若生彼處無覆無記受想行識。如是總名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說亦如是。此中定者:謂無色定。生者:即說無色界生。若生彼處無覆無記受想行識,此言說彼四蘊異熟。契經中說: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名空無邊處。此中超諸色想者:謂超眼識相應想。問:離初靜慮染時;已超此想,何故今說超諸色想耶?答:過所依故。過有二種。一、過自性,二、過所依。離初靜慮染時,過彼自性;說名為超。離第四靜慮染時,過彼所依;說名超彼。復次過現行故。過有二種。一者、斷過,二者、不現行過。離初靜慮染時,斷諸色想;說名為超。離第四靜慮染時,彼不現行;說名超彼。復次過住處故。過有二種。一、過欲貪,二、過住處。離初靜慮染時,過彼欲貪;說名為超。離第四靜慮染時,過彼住處;說名超彼。復次若生第四靜慮;眼識引彼色貪現前。故離第四靜慮染時,亦說超諸色想。不復引起緣色貪故。滅有對想者:謂滅耳鼻舌身識相應想。問:離欲界染時,已滅鼻舌識相應想;離初靜慮染時,已離耳身識相應想;何故今說滅有對想耶?答:前諸答中,隨其所應,亦通此問。有餘師說:瞋相應想,名有對想。問:離欲界染時,已滅一切瞋相應想;何故今說滅有對想耶?答:過依處故。謂諸依處、能起瞋想。今離第四靜慮染時,皆超過彼;故名為滅。問:何故不名滅諸色想,超有對想?答:亦應互說。欲現異文,令生愛樂。復次欲現二門,乃至廣說。不思惟種種想者:謂不現起第四靜慮意識相應諸雜亂想。問:種種想者義何謂耶?答:此想緣種種處差別相故。謂染汙者,緣十處差別相。不染汙者,緣十二處差別相。是故此想,名種種想。問:何故說不思惟種種想耶?答:以種種想,離第四靜慮染時,極作留難繫縛障礙;如暴獄卒。故世尊說離第四靜慮染時,不應思惟起種種想。如是便能遠離此染。入無邊空、空無邊處者:問:此何故名空無邊處?為以自性?為以所緣?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以自性;空無邊處、以四蘊為自性;不應名空。若以所緣;空無邊處、緣四聖諦及虛空非擇滅;云何但名空無邊處?答:應作是說:此不以自性,亦不以所緣。但以加行故名空無邊處。如施設論說:以何加行、修空無邊處定?由何加行、入空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墻上樹上崖上捨上等諸虛空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遠離色地,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解脫色地,名空無邊處。謂瑜伽師、先攀上色地,離下色地染。若離第四靜慮染時;攀空無邊處四蘊,而離第四靜慮染。先緣上地,作虛空想,後方引起離下染道。如人上樹,先攀上枝,而捨下枝。若至樹端,更無上枝而可攀故;但起空想。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空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現前。曾聞苾芻出此定已;便舉兩手,捫摸虛空。有見問言:汝何所見?苾芻答曰:我覓自身。彼言:汝身即在床上;如何餘處、更覓自身。故從此出、起虛空想。此想、即是前定等流。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空無邊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名為空無邊處。

四解 品類足論七卷三頁云:空無邊處云何?此有二種。一、定,二、生。此中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空無邊處。


無所有處

瑜伽三十三卷十三頁云:復次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謂諸所有,或色非色相應境性。彼求境界,無所得時,超過近分及以根本識無邊處;發起都無餘境勝解。此則名為於無所有,假想勝解。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識無邊處,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

二解 法蘊足論七卷一頁云:復有苾芻,超一切種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名無所有處。超一切識無邊處者:謂彼爾時,於識無邊處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種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者:云何無所有處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無所有處定?謂於此定初修業者,先應思惟識無邊處為麤苦障,次應思惟無所有處為靜妙離。餘廣說如空無邊處。

三解 大毗婆沙論八十四卷四頁云:云何無所有處?如契經說: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名無所有處。問:此何故名無所有處?答:此中無我無我所故。問:一切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名無所有處?答:無有餘地,能令我執及我所執,羸劣穿薄,勢力減少,如此地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真實常恒不變易法,損伏常見,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所趣所歸,屋舍室宅,能為救護,摧伏憍慢懈怠放逸,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中無無邊行相。初捨彼相,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於此定中,無能所攝行相轉故。如說:非我有處,有時,有所屬物;亦無處,時、物屬我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無所有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說名無所有處。問:佛何故說無所有處,獨名捨耶?答:捨謂聖道。能盡捨故。有聖道地,此最為後;故於此地獨立捨名。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地近捨假想勝解無邊行相麤觀解故;獨立捨名。大德說曰:此地棄捨作意功用無邊行相心心所法,無功用住故獨名捨。

四解 品類足論七卷四頁云:無所有處云何?此有二種。一定,二生。此中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無所有處。


斷善根

瑜伽一卷十三頁云:云何斷善根?謂利根者,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故;得隨順彼惡友故;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故;彼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故;無哀愍故;能斷善根。此中種子,亦名善根。無貪瞋等,亦名善根。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三十五卷九頁云:問:斷善根者、是何義耶?答:非如世間斧等斷木。邪見與善,不相觸故。然相續中,邪見現在前時,令諸善根、成就得滅,不成就得生;說名為斷。若相續中、無善根得;爾時名為善根已斷。問:此善根斷、自性是何?有作是說:以不信為自性。謂信故,善根續;不信故,善根斷。有餘師說:以邪見為自性。謂由邪見、善根斷故。或有說者,以斷善時諸煩惱纏為自性。謂由彼力、善根斷故。復有說者,以一切法為自性。謂斷善根時,一切法皆隨順故。譬喻者言:無實自性。謂彼相續、先有善根,今時斷滅,有何自性。所引現喻,如頂中說。評曰:應作是說:諸善根斷、以不成就為自性。是無覆無記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此即說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不相應行。如彼卷九頁至十三頁具廣分別。

三解 俱舍論十七卷二頁云:論曰:惡業道中,唯有上品圓滿邪見,能斷善根。若爾;何緣本論中說:云何上品諸不善根?謂諸不善根、能斷善根者。或離欲位、最初所除。由不善根、能引邪見,故邪見事、推在彼根。如火燒村,火由賊起;故世間說彼賊燒村。何等善根為此所斷?謂唯欲界生得善根。色無色善、先不成故。施設足論、當云何通?如彼論言:唯由此量,是人已斷三界善根。依上善根得更遠說。令此相續、非彼器故。何緣唯斷生得善根?加行善根、先已退故。緣何邪見,能斷善根?謂定撥無因果邪見。撥無因者,謂定撥無妙行惡行。撥無果者,謂定撥無彼果異熟。有餘師說:此二邪見、猶如無間解脫道別。有餘師說:斷善邪見、唯緣有漏;非無漏緣。唯自界緣;不緣他界。由彼唯作相應隨眠,境不隨增。勢力劣故。如是說者,通一切緣。隨因亦增。有強力故。有餘師說:九品善根,由一剎那,邪見頓斷。如見道斷見所斷惑。如是說者,漸斷善根。謂九品善根、由九品邪見、逆順相對、漸次而斷。如修道斷修所斷惑。即下下邪見、能斷上上善根;乃至下下善根、上上邪見所斷。若作是說;符本論文。如本論言,云何名微俱行善根?謂斷善根時,最後所捨者。由捨彼故,名斷善根。若爾;彼文何理復說,云何上品諸不善根,謂諸不善根能斷善根者?彼依究竟,密說此言。由此善根、斷無餘故。謂若猶有一品善根;餘品善根、因斯可起;未可說彼名斷善根。斷究竟時,方名斷善;故唯說上品、名能斷善根。有餘師說:斷九品善、終無中出,如見道中。如是說者,通出不出。有餘師說:先捨律儀,後斷善根。未易捨故。如是說者,若彼律儀,是此品心所等起果?此品心斷,捨彼律儀。以果與因,品類同故。為在何處,能斷善根?人趣三洲;非在惡趣。亦非天趣。所以者何?以惡趣中,染不染慧、不堅牢故。以天趣中,現見善惡諸業果故。言三洲者,除北俱盧。彼無極惡阿世耶故。有餘師說:唯贍部洲。若爾;便違本論所說。如本論說,贍部洲人、極少成八根。東西洲亦爾。如是斷善、依何類身?唯男女身。志意定故。有餘師說:亦非女身。欲勤慧等、皆昧鈍故。若爾;便違本論所說。如本論說,若成女根,定成八根。男根亦爾。為何行者能斷善根?唯見行人;非愛行者,諸愛行者、惡阿世耶、極躁動故。諸見行者、惡阿世耶、極堅深故。由斯理趣,非扇搋等能斷善根。愛行類故。又此類人、如惡趣故。此善根斷、其體是何?善斷、應知非得為體。以斷善位、善得不生,非得續生、替善根得。非得生位、名斷善根。故斷善根、非得為體。


識無邊處

瑜伽三十三卷十三頁云:復次若由此識,於無邊空,發起勝解;當知此識,無邊空相勝解相應。若有欲入識無邊處;先捨虛空無邊處想;即於彼識,次起無邊行相勝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處。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識無邊處具足安住。

二解 法蘊足論七卷一頁云:復有苾芻、超一切種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名識無邊處。超一切種空無邊處者:謂彼爾時,於空無邊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種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者:云何識無邊處定加行?修何加行,入識無邊處定?謂於此定初修業者先應思惟空無邊處為靜妙離,餘廣說如空無邊處。

三解 大毗婆沙論八十四卷三頁云:云何識無邊處?如契經說: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名識無邊處。問:此何故名識無邊處?為以自性為以所緣?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以自性;識無邊處,以四蘊為自性;不應但名識無邊處。若以所緣;識無邊處緣四聖諦及虛空非擇滅;亦不應但名識無邊處?答:應作是說:此不以自性,亦不以所緣;但以加行名識無邊處。如施設論說:以何加行,修識無邊處定?由何加行,入識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惟無邊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故說此名識無邊處。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相現前。謂於識相,歡悅而住。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識無邊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名為識無邊處。

四解 品類足論七卷四頁云:識無邊處云何?此有二種。一定、二生。此中所有受想行識,是名識無邊處。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不管皁白

ㄅㄨˋ ㄍㄨㄢˇ ㄗㄠˋ ㄅㄞˊ
不分黑白。比喻人不辨別是非情由,魯莽做事。「皁」文獻異文作「皂」。《紅樓夢.第一二回》:「只見黑魆魆的來了一個人,賈瑞便意定是鳳姐,不管皂白,餓虎一般,……抱到屋裡炕上。」也作「不分皁白」。


代理人

ㄉㄞˋ ㄌㄧˇ ㄖㄣˊ
依法律規定或委任契約,而代理他人為法律行為者。若因法律規定而代理者,稱為「法定代理人」,因委任契約而代理者,稱為「意定代理人」。


晝錦之榮

ㄓㄡˋ ㄐㄧㄣˇ ㄓ ㄖㄨㄥˊ
白天穿著錦衣,光耀醒目。楚項羽初定天下,決意定都彭城故里,旁人勸其留在關中,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以晝錦之榮比喻富貴顯達後,炫耀的榮歸故里。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五.本朝雜記上》:「近世士人與上官詩,無非諛詞,未聞有規勸之語者。或者獻詩於魏公,勸其辭分陝之重,而為晝錦之榮,可謂能規勸矣。」


有約在先

ㄧㄡˇ ㄩㄝ ㄗㄞˋ ㄒㄧㄢ
事先已約好。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意定要嫁他,也是他的緣分了。」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