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小解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ㄒㄧㄠˇ ㄐㄧㄝˇ
小便、排尿。《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太公日子過得稱心,每日每夜出恭小解都是兒子照顧定了。」《紅樓夢.第一回》:「霍啟因要小解,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那有英蓮的蹤影。」也稱為「小遺」。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愚法

(術語)小乘二類之一。聲聞緣覺二種之小乘,單迷執自法而愚於大乘法空之妙理者。謂為愚法小乘。一旦雖取小果。然解大乘之理。遂迴心向大者,謂為不愚法小乘。大乘義章十七末曰:「小中有二種人:一愚法人,執小迷大,名愚法人。知小解大,名不愚法人。」冠註五教章上之三曰:「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前一即愚法二乘,後一即別教一乘。」義苑曰:「具云愚法小乘,謂愚於法空故,此是大乘貶斥為名故。」


[佛光大辭典]
小行

(一)小乘之修行;相對於大乘之行法,故稱小行。

(二)小便之異名。又作小解、小遺。釋氏要覽卷下(大五四‧三○○上):「小行,往小便。(中略)(小便也,律言小行)」 p92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迷」的對稱。意為由迷夢而覺醒,是佛教徒修行的目的。菩提與涅槃,是所悟之智及理。亦即菩提是能證之智慧,涅槃是所證之理,佛及阿羅漢是證涅槃的人。佛教中因教理深淺的不同,所傳達的悟界之消息亦有差別。小乘之悟是斷三界煩惱,證擇滅之理。在大乘唯識家,是悟入唯識之理。在三論宗,則是到達「不可得空」之境。華嚴宗是證入十佛之自境界。天台宗是證入諸法實相。在禪宗是見性成佛。

要言之,小乘的悟界,是歸於空寂。大乘的悟界是證見真理,斷破煩惱的擾亂,同時圓具無量妙德,有應萬境而施自在妙用的妙相。若將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依迷悟加以區分,前六是迷界,後四是悟界。此稱為六凡四聖。但若是作九一相對時,則前九界是因,後一為果,圓滿的悟界只有佛界。

此外,依開悟程度之深淺而言,悟入一部分的是小悟,全部開悟是大悟。若依時間之遲速,又有漸悟、頓悟之別。另有依智解而悟知其理的解悟,及依修行而體證其理的證悟。

◎附一︰〈悟〉(摘譯自《佛教大事典》)
悟,指體悟真理的「體驗性的智慧」。悟有頓悟與漸悟之分。在迷界若具有佛智,即如所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就是從迷解脫的悟界。「涅槃」是nirvāna或nibbānah之音譯,指迷火止熄之狀態。煩惱指心之染污不淨。而「即」,即指佛智之功用。這就是「頓悟」。所謂「頓」,是指不經階次,直超而至之謂。

與此頓悟相對的,是漸悟。小乘佛教說四向四果,訂出修行的目標及境地,大乘佛教有五十二位的修行階次。這就是「漸悟」。四向四果的最後,是得阿羅漢果,五十二位的最後,是得等覺、妙覺之位。

關於頓悟與漸悟,在五世紀時,由於對《涅槃經》的解釋,中國佛教界曾有過一場大論辯。在中國禪宗史上,唐代的禪宗也有南頓北漸之分。但是所謂的頓漸,應是指眾生根機之類別,不應據此而論斷其優劣。

關於悟的意義,大乘佛教所說的悟,指的是成佛。其內涵並不只是自利,同時也包含利他。而小乘佛教的悟,則較偏向自利,只是個人的。可見大小乘這兩種悟的意義頗為不同。大乘佛教通常將偏於自利者稱為阿羅漢。依據大乘教法,「自利」與「利他」之二德目雖似是矛盾與對立,但若能圓滿地完成二者,則可成佛。使矛盾成為圓滿的,正是佛智的功用。

又,獨坐深山幽谷,只在心理上獲得法喜,這只是自利性的,是隱遁者的悟。雖然悟只是一種境界,但發而為用,則是利他性的,其中具有奉獻社會的慈悲心,並不是純然的獨善。

◎附二︰虛雲和尚的悟境(摘錄自岑學呂撰《虛雲和尚年譜》〈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五十六歲〉條)
(上略)從此萬念頓息,工夫「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一夕,夜放晚香時,開目一看,忽見大光明如同白晝,內外洞澈。隔垣見香燈師小解,又見西單師在圊中。遠及河中行船,兩岸樹木種種色色,悉皆了見。是時纔鳴三板耳。翌日,詢問香燈及西單,果然。予知是境,不以為異。至臘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例冲開水,濺予手上,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從夢醒。自念出家漂泊數十年,於黃河茅棚,被個俗漢一問,不知水是甚麼。若果當時踏翻鍋灶,看文吉有何言語。此次若不墮水大病,若不遇順攝逆攝,知識教化,幾乎錯過一生,那有今朝。因述偈曰︰「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又偈︰「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參考資料〕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觀無量壽經》;《法華經》卷八(下);《古尊宿語錄》卷三十。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一)ㄐㄧㄝˇ, [動]

1.分割、剖分。如:「解剖」。《左傳.宣公四年》:「宰夫將解黿。」《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2.分裂、分散。如:「瓦解」、「溶解」、「難分難解」。

3.打開、鬆開、鬆脫。如:「解扣子」、「解開繩子」、「寬衣解帶」。

4.免除、消除。如:「解圍」、「解悶」、「解救」、「解渴」、「調解」。《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5.陳述、說明。如:「講解」、「解釋」、「辯解」。

6.曉晤、明白、清楚。如:「理解」、「了解」、「費解」、「大惑不解」。

7.排出汗水或大小便。如:「小解」。漢.王充《論衡.寒溫》:「人中於寒,飲藥行解。」《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於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

8.會、能夠。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名]

1.文體名。古代文體之一,旨在辯論解說。晉.張華《博物志.卷六.文籍考》:「賢者著述曰傳、曰記、曰章句、曰解、曰論、曰讀。」《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乃作進學解以自諭。」

2.答案。如:「不得其解」。

3.見識、看法。如:「獨到的見解」。


昧心取利

ㄇㄟˋ ㄒㄧㄣ ㄑㄩˇ ㄌㄧˋ
違背良心,圖取利益。《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那衛朝奉平素是個極刻剝的人,初到南京時,只是一個小小解鋪,他卻有百般的昧心取利之法。」


大解

ㄉㄚˋ ㄐㄧㄝˇ
排泄、大便。相對於小解而言。


落解粥

ㄌㄨㄛˋ ㄐㄧㄝˇ ㄓㄡ
極稀薄的粥,吃了之後使人頻於小解。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馬走一百里,我這一頓落解粥,走不到五里地面,早肚裡饑了。」也稱為「稀解粥」。


虧不盡

ㄎㄨㄟ ˙ㄅㄨ ㄐㄧㄣˋ
幸好、幸虧。《醒世姻緣傳.第七七回》:「虧不盡相主事要小解,腳踏上摸著沒有夜壺,知是丫頭忘了,不曾提進,叫起丫頭開門去取。」


解手刀

ㄐㄧㄝˇ ㄕㄡˇ ㄉㄠ
短劍、匕首。《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拔出一把小解手刀來,望著咽喉便刎。」


小遺

ㄒㄧㄠˇ ㄧˊ
小便、排尿。《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先是,朔嘗醉入殿中,小遺殿上,劾不敬。」《水滸傳.第七回》:「林?吃了八九盃酒,因要小遺,起身道:『我去淨手了來』。」也稱為「小解」。


濕濕

ㄕ ㄕ, 1.浪濤開合的樣子。《文選.木華.海賦》:「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

2.搖動的樣子。《詩經.小雅.無羊》:「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3.小解、小便。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王獸醫云:『嬸子,我要濕濕去。』」


蹤影

ㄗㄨㄥ ㄧㄥˇ
蹤跡與形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若是投河身死,須有屍首蹤影。」《紅樓夢.第一回》:「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那有英蓮的蹤影。」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