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將進酒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ㄐㄧㄤ ㄐㄧㄣˋ ㄐㄧㄡˇ
詩名:(1) 漢樂府舊題,屬鼓吹曲鐃歌,內容多詠飲酒放歌之事。(2) 唐李白作。七言樂府。詩中表現消沉長醉的思想,但對現實又有所寄望。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ㄅㄟ, [動]

1.哀傷。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思念、顧念。《詩經.豳風.東山》:「我東日歸,我心西悲。」《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謂沛父兄曰:『游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之後,吾魂魄猶思沛。』」

[名]

1.哀痛。如:「忍悲」、「含悲」、「樂極生悲」。唐.白居易〈新樂府.上陽白髮人〉:「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2.佛學中拔除眾生痛苦的行為、心境。如:「慈悲」。

[形]

1.哀傷的。《詩經.豳風.七月》:「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2.淒厲的。如:「悲曲」、「悲聲」。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ㄅㄧˋ, [副]

1.一定、肯定。如:「未必」、「務必」、「言必信,行必果。」《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唐.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假設、如果。《論語.顏淵》:「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動]

堅定、果決。《荀子.彊國》:「其刑罰重而信,其誅殺猛而必。」《韓非子.內儲說上》:「是以刑罰不必,則禁令不行。」

[名]

姓。宋代有必贊,明代有必沙。



(一)ㄇㄛˋ, [副]

1.表示禁止的用語,相當於「勿」、「毋」。如:「非請莫入」、「閒言莫說」。《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君有急病見於面,莫多飲酒。」唐.李白〈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2.沒有。《論語.憲問》:「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

3.不能、不可。如:「變化莫測」、「莫測高深」。

[名]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一)ㄈㄨˋ, [動]

1.返、還。《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2.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如:「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

3.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如:「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

4.免附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

[副]

再、又。如:「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助]

無義。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名]

1.《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

2.姓。如元代有復見心。



ㄋㄩㄝˋ, [動]

開玩笑、戲弄調笑。如:「戲謔」、「嘲謔」、「謔而不虐」。《詩經.鄭風.溱洧》:「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唐.李白〈將進酒〉:「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ㄑㄧㄡˊ, [名]

1.皮衣。如:「輕裘」、「貂裘」、「皮裘」。唐.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宋.劉克莊〈苦寒行〉:「十月邊頭風色惡,官軍身上衣裘薄。」

2.姓。如宋代有裘萬頃。



ㄑㄧㄢ, [名]

1.數目字。十的百倍。《說文解字.十部》:「千,十百也。」大寫作「仟」。

2.姓。如漢代有千獻。

[形]

眾多。如:「千方百計」、「千山萬水」。《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唐.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一)ㄑㄧㄥ, [名]

1.顏色:(1) 綠色。唐.劉禹錫〈陋室銘〉:「草色入簾青。」(2) 藍色。《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3) 黑色。如:「玄青」。

2.綠色的草木、山脈。如:「踏青」、「萬年青」、「青黃不接」。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3.竹皮。如:「汗青」。

4.大陸地區青海省的簡稱。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綠色的。如:「青山綠水」、「山青水秀」。

2.藍色的。如:「青天白日」。

3.黑色的。如:「青布」、「青衣」。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4.年輕的。如:「青年」、「青春」。


白髮

ㄅㄞˊ ㄈㄚˇ, 1.白色的頭髮。《文選.吳季重.答魏太子牋》:「今質已四十二矣!白髮生鬢,所慮日深,實不復若平日之時也。」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2.比喻老年人。


奔流

ㄅㄣ ㄌㄧㄡˊ, 1.水奔騰流瀉。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2.急速奔騰的水流。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


不見

ㄅㄨˋ ㄐㄧㄢˋ, 1.沒看見。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先飲了半杯,瞅人不見,遞與芳官,端起來便一揚脖。」

2.消失。如:「彩虹不見了!」

3.不願見面。如:「像他那種不守信用的人,我不見!」


烹龍炮鳳

ㄆㄥ ㄌㄨㄥˊ ㄆㄠˊ ㄈㄥˋ
豪奢的珍饈。唐.李賀〈將進酒〉:「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也作「炮鳳烹龍」、「炮鳳煮龍」、「炮龍烹鳳」、「炰鳳烹龍」、「烹龍煮鳳」、「炙鳳烹龍」。


明鏡

ㄇㄧㄥˊ ㄐㄧㄥˋ, 1.清明的鏡子。《淮南子.俶真》:「莫窺形於生鐵,而窺形於明鏡者,以睹其易也。」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2.比喻見解清晰。《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弘景為人員通謙謹,出處冥會,心如明鏡,遇物便了。」《水滸傳.第八回》:「恩相明鏡,念林?負屈啣冤,小人雖是粗鹵軍漢,頗識些法度,如何敢擅入節堂?」

3.形容人的明曉。如:「別看他狀似痴呆,心卻像明鏡一般清明。」


沽取

ㄍㄨ ㄑㄩˇ
買來。唐.李白〈將進酒〉:「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會須

ㄏㄨㄟˋ ㄒㄩ, 1.恰逢需要。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2.應當。唐.李白〈將進酒〉:「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宋.柳永〈鳳歸雲.向深秋〉詞:「幸有五湖煙浪、一船風月,會須歸去老漁樵。」也作「會當」。


紅雨

ㄏㄨㄥˊ ㄩˇ
比喻落花繽紛。唐.李賀〈將進酒〉:「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唐.殷堯藩〈襄口阻風〉詩:「鷗散白雲沉遠浦,花飛紅雨送殘春。」


金樽

ㄐㄧㄣ ㄗㄨㄣ
形容精美的酒器。《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應瑒詩》:「列坐廕華欀,金樽盈清醑。」唐.李白〈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盡歡

ㄐㄧㄣˋ ㄏㄨㄢ
盡情歡樂。唐.李白〈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出

ㄐㄧㄤ ㄔㄨ
拿出。唐.李白〈將進酒〉:「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千金裘

ㄑㄧㄢ ㄐㄧㄣ ㄑㄧㄡˊ
貴重的皮衣。唐.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青絲

ㄑㄧㄥ ㄙ, 1.青綠色的絲繩。《樂府詩集.卷二十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青絲為籠係,桂枝為籠鉤。」宋.陳亮〈水龍吟.鬧花深處層樓〉詞:「金釵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

2.黑色的頭髮。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平兒收拾賈璉在外的衣服鋪蓋,不承望枕套中抖出一綹青絲 來。」

3.青梅等果物切成的細絲,用以點綴在食品上。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