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寺
[佛光大辭典]位於河南洛陽。原為東漢倉垣水南寺,唐改今名,五代時周世宗毀佛,廢改本寺為官庫。宋興,復以為寺,遣內官整修。開寶三年(970)修備完整,賜額「開寶寺」,太祖多次臨幸拈香,又送舍利、藏經、大鐘等於中供養。端拱二年(989)更建八角十一層舍利塔,高十一點五公丈,其上刻有千佛萬菩薩。 p3775
[佛光大辭典]
開寶寺
位於河南開封。寺建於北齊天保十年(559),初名獨居寺。唐代開元十七年(729),玄宗東遊至此,改名封禪寺。北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復改今名,太宗端拱年間於寺內建塔。今寺已廢。開封之祐國寺(鐵塔寺)當時即為開寶寺之東院。 p5315
即律師所住、弘揚戒律的寺院。又稱律寺。為教院、禪院之對稱。亦即不涉教禪,專力學習戒律的寺院。如《宋高僧傳》卷十五〈唐‧圓照〉條云(大正50‧804c)︰「宜令臨壇大德如淨等,於安國寺律院僉定一本流行。」同書卷十六〈後唐‧貞峻〉條(大正50‧810a)︰「因棲封禪寺,今號開寶律院。學新章律疏。」
律院之制,初唐已有,道宣《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卷下云(大正45‧890c)︰「中院東門之左自分五院,南頭巷南又分兩院。西名持律,東曰戒壇律院。三門惟不開,中有大堂,律部律師多集住中。」又依《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楊億古清規序〉云(大正48‧1157c)︰「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來多居律寺,雖列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可知至宋代禪教律三派對立時,律院專指律僧所住的寺院,以別於禪院、教院。
日本律院的創建,由唐招提寺首開其端。其後,俊芿於建曆元年(1211)在京都建泉涌律寺,倡北京律。不久,覺盛、叡尊等復興南京律,於諸處建律寺。文永四年(1267)圓照創八幡大乘律院。寬文四年(1664)妙立於比叡山興安樂律院。寶永三年(1706)靈空於江戶東叡山造建淨名律院,十四年於日光山造建興雲律院。又,敬首創淨土律,寶永二年將武州瀧野川正受院改為律院,五年關通將尾州西方寺改為圓成律寺。此外,湛慧於京都開創長時律院,德巖於參河創昌光律寺,普寂於武州目黑開創長泉律院。律院之設,為數不少。
〔參考資料〕 《景德傳燈錄》卷六;《禪苑清規》卷十;《佛祖統紀》卷四十一;《唐招提寺解》;《律宗綱要》卷下。
位於河南省開封巿東北隅。始建於北齊‧天保十年(559)。初名獨居寺,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改名封禪寺。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復改名開寶寺。當時,寺院有二八0區、二十四院,為開封之鉅剎,與大相國寺分轄東京各寺院僧侶。北宋歷代皇帝常在此遊幸或作佛事,並於寺內設禮部貢院,考試全國舉子。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為供奉佛舍利,遂於寺西福勝禪院內增建一座八角十三層之木塔。端拱二年(989)竣工,定名福勝塔,規模宏麗,號稱「自佛法入中國未之有也」。據傳後因塔頂放光,更名為靈感塔。宋‧慶曆四年(1044)塔毀於雷火,皇祐元年(1049)重建,依木塔式樣,改用鐵色琉璃磚瓦,高五十四點六六公尺,即今俗稱之鐵塔。塔壁上鑲嵌有飛天、降龍、麒麟、菩薩、力士、獅子、寶相花等花卉人物五十餘種,為宋代磚雕藝術之佳作。
宋末寺毀塔存,金人重建寺,改名光教寺,其規模遠不及宋代。元代稱此寺為上方寺,明代改稱祐國寺,清代名大延壽甘露寺。自明代起,民間通稱鐵塔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黃河水圍開封城,寺院被拆毀以加固城防,大量古碑碣亦被拋入水中,此後,寺院即告不存。今寺闢為鐵塔公園,內存著名之鐵塔與銅製接引佛立像。又,鐵塔之東有一片平房建築,原為佛學院,建於1933年,現改為鐵塔歷史文物陳列室。
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縣西北。又稱中嶽、嵩嶽、嵩高山、崇山、方外山。全山分二峰,東稱太室,西稱少室,以其下各有石室而得此稱。巒峰凡三十六,朝嶽、望洛、太陽、少陽、石城、石笋、檀香、丹砂、鉢盂、香爐等為其主峰。由於山境幽靜,遠離俗塵,故古來佛寺頗多。有法王寺、嵩嶽寺、會善寺、少林寺、峻極寺上下院、永泰寺、盧巖寺、下盧巖寺、龍潭寺、清涼寺、道場寺、石窟寺、靈巖寺、天中寺、封禪寺等諸寺。此外,古蹟古廟祠亦甚多,其中以面壁庵、面壁石等為最有名。
相傳梁武帝時菩提達磨東來,入少林寺,面壁坐禪達九年,面壁石即其遺址。此外,洪遵律師曾禮此山僧人惠光之門人道雲為師,受傳《四分律》。又,北宗禪之祖神秀之高足普寂,也曾住此山。
〔參考資料〕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五十五~卷六十二、〈職方典〉卷四三四;《魏書》卷十一〈廢出三帝紀〉;《說嵩》;《金石萃編》卷六。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