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安樂行義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書名)書名。法華經安樂行義之略。一卷。南嶽大師著。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妙法蓮華經

(經名)Saddharmapu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羅什譯。法華有三譯。此其第二譯也。梁僧祐之出三藏記,隋費長房之歷代三寶記,麗宋元明之四大藏經目錄,明智旭之閱藏知津等,悉記為七卷。獨唐智昇之開元釋教錄記妙法蓮華經八卷,註記古本七卷。又玄應師之音義,據八卷本。蓋此時既為八卷矣。然觀其後經錄,麗宋元明之四大藏皆記七卷,則一般通行者七卷也。明之法華科註現行本雖為八卷,而其序有曰:釐為七帙,壽諸良梓,則原為七卷,明也。諸家之註述。及關於本經之著作如下:

法華經疏二卷,宋竺道生撰。法華經義記八卷,梁法雲撰。法華經玄義二十卷,隋智顗說。法華經文句二十卷,隋智顗說。法華經論疏三卷,隋吉藏撰。法華經玄論十卷,隋吉藏撰。法華經遊意二卷,隋吉藏撰。法華經義疏十二卷,隋吉藏撰。法華統略六卷,隋吉藏撰。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陳慧思說。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唐湛然述。法華文句記三十卷,唐湛然述。法華經大意一卷,唐湛然述。天台法華玄義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十卷,唐道暹述。法華經疏義纘六卷,唐智度述。妙經文句私志諸品要義二卷,唐智雲述。妙經文句私志記十四卷,唐智雲撰。法華經為為章一卷,唐窺基撰。法華經玄贊十卷,唐窺基撰。法華經玄贊義決一卷,唐慧沼撰。法華經玄贊攝釋四卷,唐智周撰。法華經玄贊決擇記八卷,現存初二卷,唐崇俊撰,法清集疏。法華經玄贊要集三十五卷,缺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二三卷,唐栖復集。法華經玄贊釋,疑是唐可周撰玄贊評經鈔。法華三大部讀教記二十卷,宋法照撰。法華三大部補註十四卷,宋從義撰。大部妙玄格言二卷,宋善月述。法華經玄籤備檢四卷,宋有嚴註。法華經玄義節要二卷,明智旭節。法華經玄義輯略一卷,明傳鐙錄。法華經釋籤緣起序指明一卷,靈耀述。法華經玄籤證釋十卷,智銓述。法華經文句記箋難四卷,宋有嚴箋。法華經文句格言三卷,宋善月述。法華經文句纂要七卷,道霈纂要。法華經入疏十二卷,宋道威入註。法華經要解科文一卷,法華經要解二十卷,宋戒環解。法華經合論七卷,宋慧洪造,張商英撰。法華經句解八卷,宋聞達解。法華經前六意一卷,宋與咸錄。法華經序註一卷,宋祥邁註。法華經解二十卷,附科文一卷,宋戒環解。法華經科註十卷,宋守倫撰,明法濟參訂。法華經科註八卷,元徐行善科註。法華經科註七卷,明一如集註。法華經知音七卷,明如愚著。法華大意三卷,明無相說。法華經擊節一卷,明德清述。法華經通義七卷,明德清述。法華經意語一卷,明圓澄說,明海重訂。法華經大窾八卷,明通潤箋。法華經綸貫一卷,明智旭述。法華經會義十六卷,明智旭述。法華經懸譚一卷,淨挺著。法華大成科文一卷,際慶排錄。法華經大成十卷,大義集。法華經大成音義一卷,淨昇集。法華經授手科一卷,智祥排。法華經授手十卷,智祥集。法華經演義科一卷,廣和標科。法華經演義二十卷,一松講錄,廣和編定。法華經科拾懸談卷首一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遺,弘傳序註附。法華經科拾科一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遺,弘傳序註附。法華經科拾七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遺,弘傳序註附。法華經指掌疏科文一卷,通理排。法華經指掌疏懸示一卷,通理述。法華經指掌疏七卷,通理述。法華經指掌疏事義一卷,通理述。法華經卓解七卷,徐昌治逗註。法華經精解評林二卷,明焦竑纂。法華三昧懺儀一卷,隋智顗撰。弘贊法華傳十卷,唐慧詳撰。法華經傳記十卷,唐慧詳集。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一卷,唐湛然撰。法華三昧補助儀一卷,唐湛然撰。禮法華經儀式一卷,宋知禮集。法華龍女成佛權實義一卷,宋源清述。法華龍女成佛權實文旨一卷,宋善月述。法華經顯應錄二卷,宋宗曉編。法華靈驗傳二卷,明了因錄。法華經持驗記二卷,周克復纂。


[佛光大辭典]
二種

凡種與聖種。據法華安樂行義載:(一)凡種,指凡夫之人,不能覺了,隨業受報,輪迴生死,相續不斷,故稱凡種。(二)聖種,指人由善知識之助,得聞法義,善能覺了一切諸法皆從妄念而生,觀此妄心,猶如虛空,如是而不著諸法,能為聖果之種,故稱聖種。 p220


四安樂行

安樂,梵語 sukha-vihāra。指四種可令獲得安樂之行法。據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及法華文句卷八下等載,菩薩於惡世末法,弘揚法華經時,應安住於四種法,稱為四安樂行。即:(一)身安樂行,謂身若遠離豪勢、邪人邪法、凶險嬉戲、旃陀羅、二乘眾、欲想、不男之人、危害之處、譏嫌之事、畜養年少弟子沙彌等十事,則可常好坐禪,修攝其心,故稱身安樂行。(二)口安樂行,謂口若遠離說過、輕慢、歎毀、怨嫌四事,則可得安樂,修攝其心,故稱口安樂行。(三)意安樂行,謂意若遠離嫉諂、輕罵、惱亂、諍競四事,而為眾生平等說法,則可得常好安樂,修攝其心,故稱意安樂行。(四)誓願安樂行,謂於法華經不聞不問、不知不覺、不信不解之眾生,生起慈悲心,而立誓自己若證得正覺時,必以神通力、智慧力導引之,使之入於法華實道中,發此誓願而常好修攝自行,故稱誓願安樂行。四安樂行之名稱有多種,然一般多用上述法華文句卷八下所舉之身、口、意、誓願等四安樂行之立名。

此外,慧思之法華經安樂行義中,將上述四安樂行依次稱為正慧離著安樂行、無輕讚毀安樂行(又作轉諸聲聞令得佛智安樂行)、無惱平等安樂行(又作敬善知識安樂行)、慈悲接引安樂行(又作夢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樂行)。另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四,則依華嚴宗澄觀之說,舉出畢竟空行、身口無過行、心無嫉妒行、大慈悲行等四安樂行。

關於修行四安樂行之菩薩,據法雲之法華義記卷七載,佛為接引下品菩薩而說四安樂行,使其於五濁惡世中,藉修行此四安樂行,而於弘揚法華經之誓願,不生退轉之心。然天台大師智顗則認為係佛為圓教初發心之行者而說,使其能遠離濁亂、憂惱,而自行化他。至於忍力成就之諸大菩薩,則因其神通自在,深知權實之義,能隨順眾生之機緣以弘經度化,故不須特別示以修行之方軌。另三論宗嘉祥大師吉藏則於其法華義疏卷十,主張四安樂行係為小行之人而說,因其弘經之心常生退轉,故佛明示修四安樂行能常受快樂,以策勵之。

另就四安樂行之行體而言,道生之法華經疏卷下,以四行之體依次為心栖於理、身口無過、離嫉妒、慈悲;法雲以其為智慧、說法、離過、慈悲心;智顗則以止、觀、慈悲三者為四行之通體;吉藏雖僅以正觀為四行之通體,然因四行力用之不同,而有四種之別,即觀實相之義為第一行,正觀離過為第二、第三行,正觀空寂(能拔苦與樂)為第四行。

此外,法華文句卷八下,以依事、附文、法門三釋,詳解「安樂行」一詞逐字之義。〔法華玄義卷四之下、法華玄論卷八、法華經玄贊卷九、法華文句記卷二十三〕(參閱「安樂行」2407) p1687


玄光

新羅國熊州人。自幼頴悟,出家後即有遠遊之志,遂來中國,於陳太建五年(573)登南嶽,謁見慧思,受學法華安樂行義,奉行精勤,不久即證法華三昧。後由江南乘商船出海洋,歸返熊州翁山建立梵宇,從學者甚眾,為傳教法華於海東之始。其弟子中,昇堂受記別者一人,入火光三昧者一人,入水光三昧者二人。後南嶽之影堂、天台國清寺祖堂內所繪二十八人之圖像中,師均居其一,足見德望之高。後不知所終。嗣法者為行真。〔宋高僧傳卷十八、釋門正統卷一、佛祖統紀卷九、卷三十七、朝鮮佛教通史卷下〕 p2020


有相安樂行

為「無相安樂行」之對稱。乃天台宗基於普賢觀經之說,及據南嶽慧思之四安樂行偈文而立。即認為理觀為無相安樂行,事誦為有相安樂行。亦即以散心誦念法華經,不入禪定三昧,於坐、立、行中,皆一心誦念法華經之文字,稱為有相安樂行。凡以此行而有成就者,得見普賢上妙之身。〔法華經安樂行義、萬善同歸集卷二〕(參閱「安樂行」2407、「無相安樂行」5104) p2437


安樂行

即指菩薩於惡世末法期間,弘揚法華經時安住身心之法。據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載,安樂行計有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等四種,稱為四安樂行。亦即諸眾菩薩應遠離身、口、意三業之過失,並發誓教導眾生,度化眾生,行自利利他之安樂行為。

據慧思之法華經安樂行義載,於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動,稱為安;不受五陰煩惱之束縛,稱為樂;身心安樂而自行化他,稱為行。同書並將安樂行分為有相、無相二種,即:(一)有相行,乃外在之修法,如一心讀誦法華經之文字等,稱為文字有相行。(二)無相行,乃內在之修法,如修止觀等,以體達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之三昧;亦即不以此「安樂行」為行法,而於自然無行之狀態下,自行化他。

此外,據法華文句卷八下亦舉出三釋,以解釋安樂行之義,即:(一)依事釋,即依事物以釋之;謂身無危險為安,心無憂惱為樂,依此(身安心樂)能行自利利他之行為。(二)附文釋,乃附上勸持品中之三軌以釋之;即以著如來衣(行止行)為法身安,入如來室(行慈悲行)為解脫心樂,坐如來座(行觀行)為般若之行。此外,另附上安樂行品之文以釋之;即以安住於忍辱地為身安,不為煩惱、暴力所困為心樂,觀諸法實相為行進。(三)法門釋,即以修行法門以釋之;謂不緣生死、涅槃等二邊之法,而安住不動,是為安;不執取三昧廣大之用,及不受五陰,是為樂;於無受無行之狀態下而行中道,是為行。(參閱「四安樂行」1687) p2407


法華安樂行→

請參閱 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全一卷。陳‧慧思(515~577)述。又稱安樂行義、法華安樂行。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本書為慧思依法華經安樂行品所闡示之三昧行。書中主張實踐法華經之法華三昧有二種,一為有相行,二為無相行。所謂有相行,係就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而說觀普賢行,強調若精進誦讀法華經,於此行法成就時即心眼頓開,能見乘六牙象之普賢菩薩。然本書主要重點在於依安樂行品之經文解釋無相安樂行,謂無相行乃精修禪定,體得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之三昧。

慧思向為實踐般若空義,以達佛教之奧旨,而屢遭迫害;為折服當時各種異說,並令彼等歸依正法,遂將其生活體驗論述成書。本書非但興隆禪修及念佛,且促成以止觀為宗之天台教派之誕生。對中國佛教教理史之影響甚巨。 p3406


無相安樂行

為「有相安樂行」之對稱。天台宗以理觀為無相安樂行,事誦為有相安樂行。此乃天台宗基於普賢觀經之說,及據南嶽慧思之四安樂行偈文而立。普賢觀經(大九‧三八九下):「樂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此觀功德除諸障礙,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專心修習,心心相次,不離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見普賢。」

由上所述,可知無相安樂行,係內在之修法,如修止觀等,以入於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之禪定三昧中;有相安樂行,則不入於禪定三昧中,而以一心誦念法華經之文字為修行。此二者乃殊途同歸之修法,若精進勤修而不懈怠,則不論無相或有相,皆得見普賢上妙之身。〔法華經安樂行義、萬善同歸集卷二〕(參閱「安樂行」2407) p5104


慧思

(515~577)南北朝時代之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俗姓李。世稱南嶽尊者、思大和尚、思禪師。為我國天台宗第二代祖師(一說三祖)。自幼歸佛樂法,心愛法華經,曾持經入塚中讀誦,讀畢深受感動,對經涕泣,旋夢普賢菩薩摩頂而去,由此,頂上遂隆起肉髻。年十五出家,後參謁河南慧文禪師,得授觀心之法,曾因慨嘆虛受法歲,放身倚壁,遂豁然大悟,深得法華三昧。乃最早主張佛法之衰微即末法時期者,故確立對阿彌陀佛與彌勒佛之信仰。注重禪法之踐行,亦注重義理之推究。

北齊天保五年(554),師至光州,不分遠近,為眾演說,長達十四年之久。其間聲聞遠播,學徒日盛,嫉其德望或謗難是非者甚多。又師於河南南部之大蘇山傳法予智顗,智顗為師之眾門弟中最為傑出者。陳代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嶽),悟三生行道之迹,講筵益盛,居止十年,遂有「南嶽尊者」之稱。倍受宣帝禮遇,尊稱「大禪師」,故思大和尚,又稱思禪師,蓋基於此。太建九年,晏然而化,世壽六十三。著作多半由門徒筆記整理而成,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大乘止觀法門四卷、四十二字門二卷、受菩薩戒儀一卷等。自撰者有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續高僧傳卷十七、弘贊法華傳卷四、佛祖統紀卷六、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一〕 p6035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四安樂行

謂可得安樂之四種行法。即《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載,菩薩於惡世弘揚《法華經》時,應安住的四種法。謂︰(1)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2)若口宣說《法華》時,遠離說過、怨嫌、歎毀等惡行。(3)受持讀誦時,無懷嫉妒、諂誑等心。(4)發菩薩行之誓願,願於得無上菩提時,以神通智慧力引導眾生。

關於此四法之立名,《法華文句》卷八(下)稱第一為身安樂行,第二為口安樂行,第三為意安樂行,第四為誓願安樂行。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則稱之為正慧離著安樂行、無輕讚毀安樂行(或轉諸聲聞令得佛智安樂行)、無惱平等安樂行(或敬善知識安樂行)、慈悲接引安樂行(或夢中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樂行)。又,《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四舉華嚴宗澄觀之說,謂四法名為畢竟空行、身口無過行、心無嫉妒行、大慈悲行。此中,一般多採用《法華文句》所立之名稱。

有關安樂行之語義,《法華經安樂行義》認為︰於一切法中,心不動故名安;無受陰者故名樂;自利利他故名行。《法華經文句》卷八(下)則出三釋詳解之,即︰

(1)依事釋︰身無危險(安)、心無憂惱(樂)、依之而能進趣(行),故稱安樂行。

(2)附文釋︰附於〈勸持品〉之三軌時,著如來之衣故法身安,入如來之室故解脫心樂,坐如來之座故導般若行;附於〈安樂行品〉之文時,住於忍辱地故身安,無暴卒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

(3)法門釋︰不緣生死涅槃等二邊,安住不動,稱為安;不受三昧廣大之用及五受,故為樂;無所受,無所行,而行中道,稱為行。

對於當安住此四法的弘經菩薩,諸師說法有異。法雲於《法華義記》卷七以之為下品菩薩。謂此下品菩薩發本誓而欲弘經,然見惡世多難,遂起退轉之心,罷弘經之意。為此佛說四行法以接引下品退墮者。智顗則以之為圓教初心之行者。謂其惱於世之濁亂而自行不立,難行化他,佛乃為開示此說。若忍力成就之大菩薩,其弘經係神通自在,深知權實,能達機緣,故無特示方軌之必要。另外,吉藏於《法華義疏》卷十以之為小行者。其人退沒弘經之心,佛乃為說修此行,則雖居惡世亦可受樂,以策勵之。

關於此四行之行體,道生《法華經疏》卷下認為,第一安樂行之體為栖理,第二是身口無過,第三是離嫉妒,第四是慈悲。法雲認為依次是智慧、說法、離過、慈悲四者。智顗以止觀慈悲為四行之通體。吉藏則以唯一無二之正觀為通體,謂依用之不同而分四種,即以觀實相之義為第一,正觀之離過為第二第三,正觀空寂而拔苦與樂為第四。

〔參考資料〕 《法華玄論》卷八;《法華經玄贊》卷九;《法華文句記》卷二十三;《顯戒論》卷中;關口真大編《佛教の實踐原理》。


法華經安樂行義

一卷。陳‧慧思述。又稱《安樂行義》、《法華安樂行》。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冊。乃釋《法華經》〈安樂行品〉之大義者。慧思教人修習法華三昧,恆以安樂行為方便,故特詳解之。大意可分三段︰(1)略說法華經玄義及安樂行玄義,以持戒忍辱精進三行,導成身口意誓願四種安樂行義。(2)攝頌,以五言偈攝略說義。(3)廣解,先解法華經玄義,次解安樂行玄義。其解安樂行復有二節︰(1)以三法釋安樂行。三法者,於一切法中心不動故曰安,於一切法中無受陰故曰樂,自利利他故曰行。

(2)以四念處釋安樂行。

此外,此書因高唱實踐佛教,故直接促成以止觀為宗的天台教義體系之誕生,間接促使禪與念佛之興隆,在中國佛教教理史上,影響頗大。


慧思

俗姓李,後魏南豫州汝陽郡武津縣(今河南上蔡縣)人。十五歲信仰佛教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後嚴守戒律,平時不常和人來往,每天讀誦《法華》等經,數年之間便滿千遍。又因閱讀《妙勝定經》,開始修習禪觀。外出參訪,尋問禪法,常於林野間經行修禪。中間曾往投當時著名的慧文禪師,從受禪法,白天隨眾僧事,夜間專心修禪,結合《法華經》意,悟得法華三昧。他復將自己的領悟,請教於鑒、最諸禪師,得到他們的讚許,聲譽遠播。以後他遊行各州,隨從他學習禪法的徒眾不斷增加。為了給徒眾講習禪學,他著手從大小乘經論中採集有關法門,加以貫穿解說。三十四歲時(548)在袞州講禪法,因徒眾人品複雜,時生是非,遭遇邪師的猜忌謀害,從此中止北遊,率眾南行。先到信州,後入郢州,隨地應請講說大乘。在郢州又遭惡人在食物中置毒加害,徒眾有三人因中毒致死。梁代承聖二年(553),率眾再向南行,到了光州,次年入住大蘇山,在開岳寺、觀邑寺講《大品般若經》,信眾日增,因此發願寫造金字《般若經》,四十四歲時(558),於光城縣齊光寺實現了寫金字經本並貯以寶函的心願。他極重視這件事的完成,特撰《立誓願文》,敘述自己出家學道、習禪以及在各地遊化迭遭諸異道擾亂毒害,因而發心寫造金字經本的因緣,立誓修禪解脫法、得神通力、弘揚般若、廣度眾生的大願。由於這篇《立誓願文》的流傳,更引起了遠地信眾的歸仰,遠來歸從他的人益多。以後創立天台宗的智顗,就是在這時不避戰亂,遠來光州師事他的。慧思在光州遊化歷時十四年,乃於陳代光大二年(568)帶了徒眾四十餘人前往湖南,入住南岳。在那裡繼續提倡修禪,陳地信眾望風歸附,陳主迎他到陳都建業,住棲玄寺,講《大品般若》。他很感概當時南地佛學界偏重理論,輕視禪觀,於是雙開定慧兩門,日間談理,夜間修禪,同時講說禪波羅蜜,陳主尊他為大禪師,傾動一時。後又還住南岳,繼續傳授禪法。他平時奉持大戒,衣服只用棉布,寒冬添鋪艾葉以禦風霜,《續高僧傳》特別稱讚他慈行可風。陳‧太建九年(577),他特從山頂下來,住半山道場,大集徒眾,勸勉勤修法華、般舟三昧,語極苦切,於是年六月卒於南岳。

慧思年輕時出家,即特別注意行持。自從發心習禪,及參訪諸禪宿以來,更接觸到當時北方佛學者所特有的躬行實踐的學風,使他深信由定發慧的學道之路。他的禪學思想重視般若,以後到處講說般若,發願守護弘揚,這就使他的禪法盡力於引發智慧、窮究實相。這一傾向,也和他親承慧文禪師的傳授有關。慧文是北齊一代最著名的禪觀學者,他所提倡的禪法即是定慧並重的。特別在慧這方面,慧文對於《大品般若》上講到三種智慧(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可次第證得亦可同時得到的道理,有其獨到的見解。慧思得其真傳,更結合到他自己對於《法華經》的領會,在禪學的理論和實踐上,又提出獨到的說法。在理論上,關於智慧,他根據《法華經》〈方便品〉,提出窮究諸法實相的「佛之知見」作為一切智慧的最高標準。關於實相,他也根據〈方便品〉,特舉唯佛與佛乃能窮盡的境界,即所謂諸法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項,為攝一切法實相,且具有圓滿意義的主要內容,並據此建立了所謂「十如」實相之說。又據《大智度論》分析「如」有通別之說(見《智論》卷三十二)以闡明十如相互間的關係。在實踐上,他也結合到從《法華經》上體會到的圓頓法門,用來修習法華三昧,並還具體地推廣應用於日常行事上,倡導了「法華安樂行」的實踐行法。

由於慧思長期持誦《法華》,對它有極深刻的信仰,所以他的中心思想雖屬於「般若」,但更推崇《法華》。認為從佛的教化輾轉增勝上看,《法華》所說要比《般若》更進一步。稱《法華》為大乘頓覺疾成佛道的法門,好像蓮花一樣,一花而具眾果,利根菩薩一心一學,一時具足,非次第入。他曾命其弟子智顗代講《大品般若》,講到一心具足萬行處,慧思特別指示說,《大品》所講還是次第義,到《法華》才講圓頓義,對於智顗後來創立以《法華》為中心的天台宗學說,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慧思


另外,慧思的思想也和當時開始流行的《地論》、《攝論》的學說有了接觸,多少受到些影響。如關於諸法實相的看法,《般若》、《法華》說一切法無自性、不可得,原從客觀上說,色、心諸法是平等的,慧思則有心法為中心而談諸法實相的傾向(見《無諍三昧法門》卷下),因而和同時講「三論」一系學者的實相觀有所不同。這一傾向,對於以後智顗所倡說的一念三千和圓融三諦等觀心釋的說法,無疑也起了作用。其次是關於心識的看法,慧思認為心法可分為根本心識和枝條心識二類(見《無諍三昧法門》卷下),說六識為枝條心識,是心之相,有假名識、動轉識等異名;六識的本體為根本心識,是為心之性,亦稱為如來藏。他這樣說法,雖未明白主張有八識,而對於心的看法不局限於六識則顯然可見。他把心體聯繫到當時所說的真心、如來藏等概念上去,但沒有很好地加以辨別,所以關於這一方面的見解,多少和後來流行的《起信論》的議論相近,這可能代表了當時一部份習禪的心識觀。

慧思對於所習諸經論,每有他獨自悟入之處,多結合實踐加以申說,他的著作大都出於口授的記錄,自具體系。見於記載的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立誓願文》、《隨自意三昧》、《法華安樂行義》各一卷,《大乘止觀法門》二卷等。《止觀》一書頗受宋、明以來台宗學者的重視。

慧思的門下頗多,最著名的當推善於發展師說,創立天台學系的智顗,其次有新羅人玄光及大善。他如南岳的僧照、枝江的慧成、江陵的慧威等都著名於一時。玄光將南岳思想傳入新羅,為以後台宗教義流行於朝鮮半島的先驅。(游俠)

◎附︰〈慧思簡介〉(摘錄自《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一卷)

慧思之學,以禪學為主,主張以定發慧,定慧雙開。據《唐高僧傳》記載,南朝的佛教本來是重理義而輕禪法的,北方的佛教則重禪定。慧思南渡之後,開定慧雙修,融通南北之學,使得南北思想日趨一致,這是南北朝走向統一的趨勢在佛教思想中的反映。慧思主張「心性清靜」、「業由心起」、「本無外境」,即認為客觀物質世界是由主觀的心所造成的,所以他講「一心具萬處」才是「法華圓頓旨」。(《唐高僧傳》)從這裏可以看到慧思的思想已經具有了後來智顗所創立的天台宗「一念三千」、「圓融無礙」等思想的雛形,所以天台宗把他奉為本宗的第二代祖師是有一定理由的。慧思的思想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即他的思想中糅和了道教的思想,宣揚為了護法(佛法)和化度眾生,自己應當先求得長生不死,慧思這種思想對以後儒、釋、道三教合流起了一定的作用。

慧思的著作除了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兩卷外,尚有《四十二字門》兩卷,《釋論玄》、《隨自意》、《安樂行》(即《法華經安樂行義》)、《次第禪要》、《三智觀門》等五部各一卷。此外還有《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和《大乘止觀法門》兩卷,這兩篇是否慧思的著作,在學術界早就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有人依據《唐高僧傳》未有記載為理由,判為偽書。但《大唐內典錄》中已有著錄,文中記錄慧思的出家求道過程和活動,與《唐高僧傳》相合;文中的思想主禪定,宣揚「於一念心中,現一切色身」等,亦頗與慧思的基本思想相合,所以我們認為《誓願》一文很可能是慧思的著作。至於《大乘止觀法門》一書,《唐高僧傳》及《大唐內典錄》、《開元釋教錄》等唐代目錄均未著錄,又此書直至北宋真宗咸平時才從日本國返海而歸,我國早已失佚,所以疑點頗多。再考其思想亦與慧思基本思想多有不合之處。如︰慧思主禪定,認為一切智慧皆從禪定生,《大乘止觀法門》並不只講由定發慧,而講定慧互生。又如︰慧思的主要著作《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法華經安樂行義》等,都未涉及到《大乘起信論》的思想,而《大乘止觀法門》則糅和了天台教觀與《大乘起信論》中的阿黎耶識與雜淨二法等思想。因此此書係偽作的可能性很大,不能當作慧思的著作。

〔參考資料〕 《續高僧傳》卷十七〈慧思傳〉;《佛祖統紀》卷六;陳寅恪〈南嶽大師立誓願文跋〉(《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下);蔣維喬《中國佛教史》第十章;聖嚴《禪門驪珠集》第一章;安藤俊雄著‧演培譯《天台性具思想論》前編第一章。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