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妙法決定業障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經名)具名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唐智嚴譯。稱讚大乘功德經之異譯。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凡三卷。唐代智嚴譯。今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略稱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係纂集諸經中,有關大乘菩薩行之要文而成,計有四十二經六十七條(或六十六條)。卷上引載象腋經、說妙法決定業障經等十一部之文,卷中引載海慧菩薩所問經、戲樂嚴經等十部之文,卷下引載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如來境界等二十一部之文。所引諸經之中,方廣如來智經、演法師品經、戲樂嚴經、勝積品經、金光上勝毘尼經、降伏魔經、寶童子夫人所問經、如來境界經、離垢菩薩所問經、寶聚經、那羅延品經、梵剎經、一切諸佛所念經、法集經、集會品經、殊勝具戒品經等十六經為未傳於中土之經。〔續古今譯經圖紀、開元釋教錄卷九、閱藏知津卷四十一〕 p819


智嚴

(一)(350~427)東晉譯經僧。西涼州(今甘肅)人。弱冠出家,以精勤著稱。後欲博訪名師,普求佛典,西行至罽賓,入摩天陀羅精舍,從佛陀先諮受禪法。後請禪師佛陀跋陀羅一同東歸,歷經數載,至後秦都長安,住大寺。後佛陀跋陀羅為鳩摩羅什之徒所排擠,離長安南下,師亦退出關中,居於山東精舍,坐禪誦經,精勤不懈。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劉裕西伐長安,師應邀至建康,住始興寺,後住枳園寺。

劉宋元嘉四年(427),師與沙門寶雲共譯自西域所得之梵本,計譯出普曜經、廣博嚴淨經、四天王經等十四部,三十六卷。師嘗就自得之戒律懷有疑慮,且積年修禪觀而不能自了,遂重至天竺;偶遇羅漢比丘而問其事,然亦未得判解。師即自入禪定,昇兜率宮諮於彌勒,獲得戒之印可。歸途中寂於罽賓,世壽七十八。〔梁高僧傳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五、開元釋教錄卷五、大唐內典錄卷二、卷四、古今譯經圖紀卷三、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七〕

(二)于闐國人。俗姓欝特。初名樂。幼隨于闐國王之質子來華,夙受榮祿,隸屬鴻臚寺。資性淳質貞信,因受唐皇室厚恩,欲出家以酬之,故於唐中宗神龍二年(706)五月,奏請捨宅為寺,十一月出家。翌年,入終南山至相寺,虛心靜慮,宴坐經行,常在石鱉谷修頭陀行。開元四年(716),善無畏來唐,師與「一行」共就善無畏受法,並學梵語。開元九年,奉敕於石鱉谷阿練若及奉恩寺翻譯經論,譯有說妙法決定業障經、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等,計四部,六卷。另譯有尊勝陀羅尼咒、法華經藥王菩薩咒等七首。寂年、世壽均不詳。〔續古今譯經圖紀、開元釋教錄卷九、大日經義釋序、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宋高僧傳卷二〕

(三)五代僧。為青原行思法系之第七世,嗣法於鼓山神晏,後繼其法席。南唐中主賜號「了覺大師」。生卒年不詳。 p5039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智嚴

(一)(350~427)東晉譯經僧。西涼州(甘肅)人。弱冠出家,以精勤著稱。後為博訪名師,廣求經法,乃周遊西域,至罽賓,就摩天陀羅精舍的佛馱先(佛大先)學禪法。居三年,頗受器重。後請佛馱跋陀羅共同東歸,住長安大寺。未幾,跋陀羅為鳩摩羅什之徒所擯,嚴亦出關,止於山東精舍。東晉‧義熙年間(405~418)應始興王恢之請,到建康,止於始興寺,又遷住枳園寺。宋‧元嘉四年(427),與寶雲共譯《普曜經》、《廣博嚴淨經》、《四天王經》等。此外又譯出《無盡意菩薩經》等,據說合有十四部三十六卷。其後,再取海路至印度,歸途中寂於罽賓,時年七十八。

(二)于闐國人。生卒年不詳。姓鬱特,初名樂。幼時至中國當人質,夙受榮祿,授左領軍衛大將軍上柱國,封金滿郡公。資性淳質貞信,以在異國極享榮寵,欲出家報皇恩,乃奏請捨宅建寺,並於景龍元年(707)出家。至終南山至相寺,虛心靜慮,宴坐經行,又常在石鼈谷修頭陀行。後與一行就善無畏受法,學梵語,稟承寶積之真詮、如來之祕偈等。開元九年(721),奉勒於石鼈谷阿練若及奉恩寺參與譯經。所譯經典,有《說妙法決定業障經》、《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等,凡四部六卷,並有「尊勝陀羅尼咒」、「法華經藥王菩薩咒」等七首。

〔參考資料〕 (一)《梁高僧傳》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教錄》卷五;《大唐內典錄》卷二、卷四。(二)《續古今譯經圖紀》;《開元釋教錄》卷九;《大日經義釋》序;《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