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具出經文及梵字四十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四十二字觀門

(經名)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一卷,唐不空譯。具出經文及梵字四十二。


[佛光大辭典]
大方廣佛華嚴經

梵名 Buddhāvatajsaka-mahāvaipulya-sūtra。又稱華嚴經、雜華經。乃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我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茲就本經之經題而論,大方廣佛華嚴經,係「法喻因果」並舉,「理智人法」兼備之名稱,一經之要旨,皆在此中。大,即包含之義;方,即軌範之義;廣,即周遍之義。亦即總說一心法界之體用,廣大而無邊,稱為大方廣。佛,即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華,即成就萬德圓備之果體的因行譬喻;故開演因位之萬行,以嚴飾佛果之深義,則稱為佛華嚴。總之,大方廣佛華嚴係所詮之義理,而「經」則為能詮之言教。

本經係如來成道後之第二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證法門,此一華嚴經教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輪,故稱「稱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屬頓教法門,故亦稱初頓華嚴。內容記述佛陀之因行果德,開顯出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華嚴經雖出於印度,然尚未發揮本經最高之玄旨,直至我國成立華嚴宗,方才發揚其真義。

關於本經之梵本,自古以來即有諸種異說,據法藏之華嚴經傳記卷一載,龍樹菩薩於龍宮中見本經有上、中、下三本,其上本與中本之頌數品數浩大,非凡力所能受持,故隱而不傳;至於所傳之下本,即是十萬偈四十八品(或謂三十八品)之華嚴經。其後,世親菩薩作十地經論以釋十地品,金剛軍、堅慧等論師亦造有十地品之釋論。又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將本經分為恆本、大本、上本、中本、下本、略本等六本。華嚴經旨歸、華嚴經疏卷三等則舉出:異說經、同說經、普眼經、上本經、中本經、下本經、略本經、主伴經、眷屬經、圓滿經等十種之別。另據大智度論卷一○○所載,不可思議解脫經(四十華嚴經)之梵本共有十萬偈。然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則謂,華嚴經僅有百千偈,故稱百千經。

茲將現存華嚴經之別生經,即由大本別出抄譯(又稱別譯)之經,以及華嚴經之別本,與華嚴經之品名相比,列表如下:

此外,華嚴經之異譯本(相當華嚴經之全部),則有下列三種:

(一)六十華嚴。凡六十卷。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又稱舊華嚴、晉經。收於大正藏第九冊。總成七處,八會,三十四品。華嚴宗將本經三十四品攝為教起因緣分、舉果勸樂生信分、修因契果生解分、託法進修成行分、依人入證成德分等五分,此係就經文而別之;及立所信、差別、平等、成行、證入等五周之因果,此則就義理而區分。如上表所示。

六十華嚴之結構組織,採用七處八會之說法,七處,即演說之場所為七處;八會,即演說之回數為八會。茲列表於下頁。

此外,天台宗將本經之八會分為前分與後分,前分,乃前七會屬之,為佛成道三七日間所說;後分,乃後一會屬之,為後時之所說。又菩提流支認為前五會乃佛成道後之初七日所說,而第六會以後,則為第二七日所說。另澄觀於華嚴經疏卷四則舉出,新華嚴(八十華嚴,採七處九會之說)九會中,前五會為初七日之說法,第六、七、八三會為第二七日之說法,第九會入法界品則為後時之說法。

關於本經之翻譯,據出三藏記集卷九、華嚴經探玄記卷一等所舉,華嚴經之梵本,原有十萬偈,由東晉支法領從于闐國攜入三萬六千偈,自安帝義熙十四年(418)三月,由佛馱跋陀羅譯成六十卷,稱為六十華嚴,此即第一譯。然六十華嚴中之入法界品尚有缺文,直至唐永隆元年(680)始補譯之。

本經之註疏甚多,有華嚴經疏七卷(慧遠)、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五卷(智儼)、華嚴經孔目章四卷(智儼)、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法藏)等。

(二)八十華嚴。凡八十卷。唐代實叉難陀譯。又稱新華嚴、唐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冊。總成七處,九會,三十九品。為六十華嚴之異譯。茲將八十華嚴與六十華嚴之異同處,列表如左:

八十華嚴之梵本,乃實叉難陀應武則天之請,從于闐國攜入我國,自唐武則天證聖元年(695)三月,於遍空寺內始譯,武后親臨譯場,揮毫首題品名,至聖曆二年(699)十月功畢,此即第二譯。新譯之八十華嚴比舊譯之六十華嚴,文辭流暢,義理更周,故流通較盛。華嚴宗之主經即此八十華嚴。

此外,本經之西藏譯本,總成四十五品。其中,前四十四品相當於本經之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相當於本經第三十九入法界品。又西藏本之別譯有第十一品、第三十二品等二品。上述西藏本之文句與本經出人之處不少。

關於本經之註疏,有略疏刊定記十五卷(慧苑)、華嚴經疏三十卷(神秀)、華嚴經疏六十卷(澄觀)、華嚴經綸貫一卷(復菴)、華嚴經綱要八十卷(德清)等。

(三)四十華嚴。凡四十卷。唐代般若譯。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稱普賢行願品,又稱貞元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冊。為新舊兩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別譯,與傳於尼波羅國(尼泊爾)之九部大乘經中之華嚴經為同本。內容記述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五善知識(或謂五十三參),而成就普賢之行願。

四十華嚴僅有入法界品一品,然此品佔華嚴經四分之一以上,故視之為異譯,茲將其結構組織,列表如後。

又四十華嚴之敘述,雖與新舊兩華嚴經之入法界品大同小異,然其文較廣,於卷四十中新添加普賢十種大願,及「重頌」(以偈頌重覆闡釋經法)之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為本經之特色。

關於本經之翻譯,係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十一月,由南天竺烏荼國師子王派使者進貢其所親寫華嚴經之梵本,翌年六月,於長安崇福寺,由罽賓般若三藏譯之,澄觀及圓照、鑑虛等諸師詳定,至貞元十四年二月譯畢,共四十卷,此即四十華嚴。又本經之梵本,現保存於英、法、印度等國之圖書館或學會中。本經亦有西藏譯本及西夏文字之經本。

此外,本經記述善財童子遊行南方,歷訪善知識之說,與道行般若經等所述薩陀波倫菩薩東行參求般若之說類同。又本經所記之諸大聲聞不能聞知佛之自在神變,以寓「斥小歎大」(斥責小乘,稱歎大乘)之意,與維摩經等之旨趣一致。

本經之別譯,有西秦聖堅所譯之羅摩伽經三卷、唐代地婆訶羅所譯之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一卷、唐代不空所譯之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一卷。又本經卷四十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之異譯有二種。

本經之註疏,有華嚴經行願品疏十卷(澄觀)、華嚴經別行疏二卷(仲希)、華嚴經普賢行願修證儀一卷(淨源)等。另讚詠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五善知識者,有大方廣華嚴入法界品讚(楊傑)、文殊指南圖讚(惟白)等。〔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三、卷七、大唐內典錄卷六、開元釋教錄卷三、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二、唐本一切經目錄卷上、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三、卷十七、大藏聖教法寶標目卷九〕(參閱「五十三參」1048、「五十五善知識」1053、「五周因果」1106、「善財童子」4888;「華嚴宗」5245) p758


尸迦

悉曇字 (ska)。悉曇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塞迦、娑迦、歌。光讚般若經卷七、大品般若經卷五均取梵語 skandha(意譯聚、蘊)之字首,而將 ska 解釋為「一切諸法不得五陰」、「諸法聚不可得」等義;放光般若經卷四則釋之為「法性」。六十華嚴卷五十七謂,唱尸迦字時,入於般若波羅蜜門,稱為諸地滿足無著無礙解脫光明遍照(梵 bhūmi-garbhāsajga-pratisamvit-prabha-cakra-spharana)。〔大般若經卷四一五、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三陀羅尼品、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大智度論卷四十八〕 p943



(一)悉曇字 (t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佗、陀,或作癉。有三種解釋:(一)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一八‧三三八下):「他字門,一切法住處不可得故。」大日經疏卷七謂(大三九‧六五三下):「他字門,一切諸法住處不可得故者。梵音薩他娜,是住處義,亦是住義。如人從此住處昇上某處,其所依處所,說名為住。諸賢聖地位亦如是,約諸行道人心所依所止息處,故說種種名。若見他字時,即知一切諸法無不待緣成,故當知悉有所依住處,是為字相。」由上可知「他」字有住處之義,係就梵語薩他娜(梵 sthāna)之住處義而來。(二)又文殊問經字母品(大一四‧五○九下):「稱佗字時,是勢力進無畏聲。」則「他」字係就俗語勢力(梵 thāma-balaj)之首字而釋之。(三)又涅槃經卷八如來性品(大一二‧四一三下):「他者,名愚癡義。眾生流轉,生死纏裹,如蠶、蜣蜋。」故知「他」字亦作愚癡之義,即自俗語 thīnaj 之釋而來。〔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大般若經卷四九○、大莊嚴經示書品、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廣乘品〕

(二)因明用語。於因明之對論法中,以宗(命題)、因(理由)、喻(譬喻)三支作法建立自己之宗者,稱為自(立論者);立論者以外之人,稱為他。他,包括敵者(問難者)與證者。敵者,係指與立論者兩相對立之人。所謂兩相對立,並非特指抱持相反意見而與立論者對諍之人。凡與立論者所持意見未臻一致者,皆歸入敵者之列,故其範圍頗廣,既包括與立論者對諍之人,亦包括質疑問難者,且亦包括於理未明而須立論者為之解釋者。證者,又稱證義者,依印度辯論之慣例,立、敵對諍時,須有第三者判決其是非、勝負,此第三者即為證義者。〔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 p1538


四十二字門

(一)梵語 dvācatvārijśad-aksaramukha。乃就梵文四十二字母而論其各自之義門;此為華嚴、般若二經所說觀字義法門之一。又作悉曇四十二字門、四十二字陀羅尼門。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八之說,此四十二字係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字,因字乃能了其義。大般若經卷四九○亦謂(大七‧四八九中):「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諸文字陀羅尼門。何等文字陀羅尼門?謂字平等性、語平等性入諸字門。云何字平等性、語平等性入諸字門?善現當知!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由是,大般若經稱四十二字門為文字陀羅尼,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並以之與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並稱菩薩摩訶薩之摩訶衍(大乘)。同經卷五「四念處品」並謂,若能親自受持誦讀此諸字門,並為他解說,則可獲增強識念、知慚知愧、堅固心念、智慧開達等二十種功德。另據金剛頂經曼殊師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載,文殊菩薩之五字陀羅尼(阿、囉、跛、者、娜)即此四十二字門之前五字,若能受持此五字陀羅尼者,即可入於如來一切法平等之境,速成摩訶般若。此外,天台宗南嶽慧思曾著四十二字門二卷,以大品般若經所說之四十二字門配當菩薩修行之四十二階位。四十二字門至今雖已不傳,然後世之天台家猶論其旨趣。

又大品般若經、舊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智度論等經論所說之四十二字門,其音譯互有出入,茲列表於後:

上表之中,大品指大品般若經卷五,大論指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光讚指光讚般若經卷七,放光指放光般若經卷四,大般指大般若經卷五十三、卷四一五、卷四九○,舊華指舊華嚴經卷五十七,新華指新華嚴經卷七十六,行願指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一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觀門指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大集指大方等大集經卷十,海意指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十二,守護指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三。又除上表所列,舊華嚴經尚有頗、娑多二字,大集經尚有迦、至、優、蛇、替、修、毘、時、阿、娑、婆等十一字,守護經尚有瑟姹、波羅、娑他等三字。

又大品般若經卷五載,四十二字門,其一一之字義如下:(一)阿,一切法初不生故。(二)羅,一切法離垢故。(三)波,一切法第一義故。(四)遮,一切法終不可得故,諸法不終不生故。(五)那,諸法離名性相不得不失故。(六)邏,諸法度世間故,亦愛支因緣滅故。(七)陀,諸法善心生故,亦施相故。(八)婆,諸法婆字離故。(九)荼,諸法荼字淨故。(十)沙,諸法六自在王性清淨故。(十一)和,入諸法語言道斷故。(十二)多,入諸法如相不動故。(十三)夜,入諸法如實不生故。(十四)吒,入諸法制伏不可得故。(十五)迦,入諸法作者不可得故。(十六)娑,入諸法時不可得故,諸法時來轉故。(十七)磨,入諸法我所不可得故。(十八)伽,入諸法去者不可得故。(十九)他,入諸法處不可得故。(廿)闍,入諸法生不可得故。(廿一)[其*皮],入諸法字不可得故。(廿二)馱,入諸法性不可得故。(廿三)賒,入諸法定不可得故。(廿四)呿,入諸法虛空不可得故。(廿五)叉,入諸法盡不可得故。(廿六)哆,入諸法有不可得故。(廿七)若,入諸法智不可得故。(廿八)拕,入諸法字不可得故。(廿九)婆,入諸法破壞不可得故。(卅)車,入諸法欲不可得故,如影五陰亦不可得故。(卅一)摩,入諸法摩字不可得故。(卅二)火,入諸法喚不可得故。(卅三)嗟,入諸法嗟字不可得故。(卅四)伽,入諸法厚不可得故。(卅五)他,入諸法處不可得故。(卅六)拏,入諸法不來不去不立不坐不臥故。(卅七)頗,入諸法邊不可得故。(卅八)歌,入諸法聚不可得故。(卅九)醝,入諸法醝字不可得故。(四十)遮,入諸法行不可得故。(四一)咤,入諸法傴不可得故。(四二)荼,入諸法邊竟處故,不終不生故。

(二)凡二卷。南北朝慧思(515~568)著。又作四十二字門義。今已不存。其內容主要解說大品般若經所說之四十二字門,並將四十二字門配於大乘菩薩修行之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著者慧思,世稱南嶽大師,係天台宗第二祖,另著有四十二字開義一卷,然亦不存,僅能從各僧傳與諸宗章疏錄卷一等經錄之中,知其名稱、卷數、內容大要而已。〔續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東域傳燈目錄卷下、入唐新求聖教目錄〕 p1630


四十二字觀門

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譯。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又稱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華嚴入法界四十二字觀門。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本書係將八十華嚴卷七十六入法界品中之四十二字門,別出重新翻譯,除具出經文與四十二梵字,並一一解釋諸字門外,又述說入此等解脫根本字之時,以四十二般若波羅蜜為首,復入於無量無數之般若波羅蜜門。書中亦詳舉受持讀誦此等字門,可獲增上覺、殊勝慧、無礙辯等二十種殊勝之功德。(參閱「四十二字門」1630) p1634



悉曇字 (rtha)。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他、伊陀、辣他、囉他、咤呵、曷攞多、曷囉多。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廣乘品、放光般若經卷四陀鄰尼品、大般若經卷四一五念住等品等,均解為義不可得,因梵語 artha(譯為意義、義理)含此字之故;光讚般若經卷七觀品,解為逮得所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三十一,則解為利益眾生無我無人智慧燈。〔大般若經卷四九○善現品、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八十九〕 p3262



悉曇字 (p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波、簸。乃第一義諦之義。放光般若經卷四(大八‧二六中):「波者,於諸法泥洹最第一教度。」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五廣乘品(大八‧二五六上):「波字門,一切法第一義故。」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一八,三三九上):「跛字門,一切法第一義諦不可得故。」蓋第一義諦之梵語為 paramārtha,pa 為其語首,故有此說。又新華嚴經卷七十六作普照法界(梵 dharmadhātu-tala-sambheda)之義;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文字品作顛倒之義。〔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大日經卷二具緣品、卷六「百字成就持誦品」、大智度論卷四十八〕 p5288



悉曇字 (tsa)。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蹉、縒、哆娑。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大二五‧四○九上):「若聞蹉字,即知一切法無慳無施相;末蹉羅,秦言慳。」蓋梵語 mātsarya(末蹉羅)為慳、嫉之義,其中含有蹉(tsa)字,故有此說。又光讚般若經卷七舉盡滅,放光般若經卷四舉死亡,大般若經卷五十三舉勇健性,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三舉勇猛等諸義,又新華嚴經卷七十六舉出修行趣入一切功德海之義。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八十九(大三六‧六九一上):「縒字別譯為哆婆(疑作娑)字,若會經者勇健方能修入功德。智論云:『若聞縒字,即知一切法無慳無施;以末縒羅,此言慳故。』釋曰:『無慳最勇健,施為行首,勇而能行,故偏說耳。』」〔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慧琳音義卷二〕 p5396



悉曇字 (cha)。為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車、捙、綽、擦、瑳、嗟、撦、蟲、且。其義有數說:(一)為「一切諸法影像不可得」之義,是由梵語 chāyā(音譯車野)有「影」之義而有此說。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五二下):「梵音車野是影義。如人影像皆依自身,如是三界萬法唯是識心因緣變似眾境,(中略)或能面見十方諸佛普現色身,亦皆是心之影像。以心本不生故,當知影像亦無所生。無所生故,乃至心無遷變故,影像亦無遷變,所以然者,如影自無定性,行止隨身,心影亦爾。以心動作戲論,無一念住時故,世間萬用亦復為之流轉。若了心如實相時,影亦如實相,故不可得也。」(二)為「欲樂覆性」、「覆陰」之義,是由梵語 chattra(音譯縒怛羅)有「欲」及「蓋」之義而有此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大一九‧七○八中):「磋字時,入修行加行藏蓋差別道場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欲樂覆性不可得故。」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大一二‧四一三下):「車者,如來覆蔭一切眾生,喻如大蓋。」(三)為「去」之義,是由梵語 gaccha(音譯伽車)有「去」之義故有此說。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大二五‧四○八下):「若聞車字,即知一切法無所去。」此外,經論中另舉有貪欲、覆輪、不覆欲、棄等諸義。〔大品般若經卷八、大方等大集經卷十、方廣大莊嚴經卷四、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三十一、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放光般若經卷四、普曜經卷三、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四〕 p6115



悉曇字 (ysa)。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逸娑、也娑、拽娑、夷娑、闍、嵯。大智度論卷四十八謂聞此醝字,即知醝字空,知諸法亦空。大般若經卷四一五稱入逸娑字門,悟一切法衰老之性相不可得。〔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三、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八十九〕(參閱「悉曇」4564) p6524



悉曇字 (n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那、娜、拏。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謂稱曩字門,一切法名不可得故;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示書品等,謂唱那字時,出遍知名色之聲。凡此係由梵語 nāma-rūpa 為名色之義,其語首有曩字,故釋曩字為名之義。又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廣乘品謂若聞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即由梵語 na(否定之接頭語)而釋之。〔大般若經卷五十三辯大乘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文字品、光讚般若經卷七觀品、新華嚴經卷七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三陀羅尼品〕 p6852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