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曼荼羅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胎藏界曼荼羅之異名。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羅也。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二重曼荼羅
(術語)胎金兩部之曼荼羅,各有淺略秘密之兩重。在胎藏界者,大日經具緣品所說,大日住阿彌陀三摩地所現之加持境界也。是於三部中為蓮華部之曼荼羅,淺略曼荼羅也。疏六曰:「青色是無量壽色,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普現大悲曼荼羅,如淨虛空中具含萬德故。」又秘密品所說者,為毘盧遮那本地之境界,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羅即是秘密曼荼羅也。在金剛界者,教王經,略出經所說之大日,住阿閦三摩地,誦吽字成阿閦佛為成身會者,是三部中之金剛部曼荼羅,即淺略曼荼羅也。又瑜祇經序品所說之曼荼羅,是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羅,秘密曼荼羅也。故瑜祇經非十八會之攝,經自說謂為本有金剛界。大日如來住於眾生本有之三摩地,於本有無作之境界所現之自性所成三十七尊,故其種子三形等大與常途之說相相異。即淺略者乃加持修生之曼荼羅,秘密者乃本有本地之曼荼羅,胎藏本地之理佛更住於西方蓮華部加持現曼荼羅,又本有金剛之智佛更住於東方金剛部示修生曼荼羅,故深秘之兩部於佛部中建立之,淺略之兩部於蓮金二部為其體也。見秘藏記本,同鈔一。
(名數)總有四種:一、大疏四所謂白壇曼荼羅之五佛。中央大日如來閻浮檀紫摩金色,寶幢如來白色如朝日,其餘華開敷佛,無量壽佛,鼓音佛之三如來共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謂,毘廬遮那白,是淨法界之色。為一切諸法之本源,故為最初。寶幢如來赤,既發菩提心,於明道之中,降伏魔怨,滅除蓋障,故為第二。沙羅樹王如來(開敷華王如來)黃,成正覺時,萬華開敷。皆至金剛(金剛為地其色赤)實際,故為第三。無量壽如來青,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普現大悲曼荼羅,猶如虛空(虛空之色青)之具含萬象,故為第四。鼓音如來(釋迦)黑,所以垂普門之迹者,以皆欲顯本,本即是如來自證之地住於大涅槃也,若捨加持神力時,則一切眾生之心量,非其境界,是故其色幽玄,居於最後。三、大疏二十所謂由於五轉色。五佛如其次第,為黃赤白黑青。見五色條。菩提心義六會第二與第三曰:此中初義,為染色次第,是初心觀者之次第也,後義為果地佛德之次第,取青具諸色之義。以青為大日之色。四、慈氏軌等謂由五色界道之義,故為白黃赤黑青之次第,是亦依觀行者之次第也。亦與五大色相應。慈氏軌下曰:「第三院最外,白黃赤黑青之五道圖之,表五智之義。」尊勝軌下曰:「第三院外院畫五道,白黃赤黑青,此表五佛頂五智之義。」
(術語)曼陀羅之德名。設曼陀羅,以行灌頂,十方諸佛來集,生導師當來之嘉會也。
又中臺大日之理法身,住於西方蓮華部之阿彌陀三昧,以領加持曼荼羅,為眾生說法,謂為嘉會曼荼羅。大日經具緣品之說法是也。是為自證會加持身之說。又領西方極樂之阿彌陀相而說法,是嘉會曼荼羅也。此為說聽和合之嘉運,故謂為嘉會。諸經之首所謂一時是也。大日經六曰:「青色是無量壽色,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善現大悲曼荼羅。」秘藏記鈔一曰:「大日住於阿彌陀三摩地,領加持曼荼羅,三部中蓮華部之曼荼羅也。」聖財集下曰:「五佛中前三佛,內證之三點無相法身也,三點中南方,理智不二之寶生也,不對於迷機,謂之為四身一體內證之自性壇王。西方之嘉會壇,始為對於迷機之淨土佛彌陀。一切淨土佛,彌陀之分身也。」
(術語)大日經所說,謂胎藏界之曼荼羅。為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羅。故曰大悲胎藏曼荼羅。大日經一曰:「惟願世尊,次說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為滿足彼諸未來世無量眾生,為救護安樂故。」大疏五曰:「如上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即是心實相華臺。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重普門眷屬,以是義故名為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此三句之分配有二樣。義釋抄記曰:「今就大悲曼荼羅說之,以為中胎為菩提心,次八葉為大悲,外三院為方便也。」見現圖曼陀羅條。
(術語)大日之曼荼羅,以大日為中胎,而成三重之都壇,故稱都壇曼荼羅,以對於諸尊之別壇曼荼羅。大疏四曰:「若行人自見中胎藏時,即知一切眾生悉有成佛因緣故,其所起大悲曼荼羅亦周偏法界。」見都會壇曼荼羅條。
即指密教之胎藏界曼荼羅。又作大悲胎藏曼荼羅、大悲曼荼羅、悲生曼荼羅。壇,梵語 mandala(曼荼羅)之意譯。乃大日經所說,謂胎藏界之曼荼羅,為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羅。〔大日經卷一、大日經疏卷五〕(參閱「胎藏界曼荼羅」3935) p862
全稱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密教兩界曼荼羅之一。略稱胎藏曼荼羅、大悲曼荼羅。對金剛界曼荼羅而言,又稱因曼荼羅、東曼荼羅、理曼荼羅。胎藏,梵語 garbha,大悲之意。曼荼羅,梵語 mandala,含有發生諸佛、極無比味、輪圓具足等義。胎藏界曼荼羅即是自毘盧遮那如來之大悲胎藏平等心地中所生出之大曼荼羅。蓋胎藏界曼荼羅原係根據大日經具緣品之說所建立,大日經疏復更加以補充,故古來即稱此為經疏曼荼羅。以圖之上端為東方而分:(一)中臺八葉院,大日如來住中臺。無量壽、寶幢、開敷華、天鼓等四佛,及文殊、觀音、彌勒、普賢等四菩薩,住八葉。合有九尊。八葉蓮華,表眾生八瓣肉團心,示阿字本不生,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理趣。此院為胎藏曼荼羅之總體,其他院為其別德。(二)遍知院,又稱佛母院。位於中臺八葉院之上方,有佛眼佛母等七尊。此院表諸佛遍知之德與諸佛能生之德。(三)觀音院,位於中臺八葉院之北方,有大勢至等三十七尊。此院表如來大悲下化之德。(四)金剛手院,又稱薩埵院。位於中臺八葉院之南方,有虛空無垢輪持金剛等三十三尊。此院表大智上求之德。(五)持明院,又稱五大院、忿怒院。位於中臺八葉院之下方,有般若菩薩等五尊。此院表折伏攝受二德。(六)釋迦院,位於遍知院之上方,有釋迦牟尼佛等三十九尊。此院表方便攝化之德。以智悲二德,變現為釋迦如來,濟度眾生。(七)除蓋障院,位於金剛手院之南方,有悲愍菩薩等九尊。此院表由金剛之智門除眾生之蓋障。(八)地藏院,位於觀音院之北方,有地藏等九尊。此院表由觀音之悲門救九界之迷情。(九)虛空藏院,位於持明院之下方,有虛空藏等二十八尊。此院表悲智合一,包藏萬德,能從眾生願授一切寶,兼具智德,而以福德為本。(十)文殊院,位於釋迦院上方,有文殊菩薩等二十五尊。此院表大日之智慧能斷一切戲論,兼福德而以智德為本。(十一)蘇悉地院,位於虛空藏院之下方。蘇悉地,意譯妙成就。有十一面觀音等八尊。此院表自他二利成就之德。(十二)外金剛部院,圍繞於胎藏界曼荼羅東西南北四方外層,合四方共有二○五尊。此院表隨類應化之德與聖凡不二之理。(十三)四大護院。現圖略第十三院,而於十二院中,中臺為佛部,觀音院為蓮華部,金剛手院為金剛部,遍、釋、文、持、虛、蘇等六院屬佛部,地藏院屬蓮華部,除蓋障院屬金剛部,外金剛屬三部。玆圖示胎藏現圖曼荼羅如下:〔大日經卷一、卷二、卷四、卷五、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卷下、大日經疏卷一、卷三、卷四、卷五、卷六、胎藏圖像、現圖曼荼羅、陀羅尼門諸部要目〕(參閱「曼荼羅」4400) p3935
乃大日經祕密八印品所說之八種印言,此八印為八葉院八尊之印明,表大日如來四智四行之德,係大日如來灌頂之祕印,故諸經軌中皆嚴禁授此祕密八印予初發心之行者。
(一)世尊大威德生印,此印由大日如來之大威德所生(淨菩提心之勢力),故稱大威德生。此印亦為東方寶幢如來之印;東方司淨菩提心之德,故稱大威德生。其印相以二手虛心合掌,二小指二食指開立。印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namah samanta buddhānām,歸命普遍諸佛)[口*藍][口*落](raj rah,由淨菩提心生出萬德之義)莎訶(svāhā,成就)。
(二)世尊金剛不壞印,大日如來之智堅固不壞,猶如金剛,故稱金剛不壞。此印亦為南方寶生如來之印;南方是到金剛實際之位,故稱金剛不壞。其印相屈二食指,二拇指相捻。印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鍐嚩(vaj vah,灌頂之義)莎訶。
(三)蓮華藏印,又作如來藏印,為西方阿彌陀如來之印;彌陀為蓮華部之主,故稱蓮華藏。藏,含藏大悲曼荼羅之義。其印相即八葉蓮華印。印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糝索(saj sah,諦之義)莎訶。
(四)如來萬德莊嚴印,又作內外莊嚴印。如來之內外眾德悉皆具足,故稱萬德莊嚴。此印亦為北方天皷(鼓)雷音如來之印;此如來司自利利他事業成滿之德,故又稱內外莊嚴。其印相二手或呈蓮華合掌,或為虛心合掌,以二小指納入掌內。印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含鶴(haj hah,因緣生之義)莎訶。
(五)如來一切支分生印,又作從佛支分生印。亦即東南方普賢菩薩之印。支分生,意謂從佛之支分所生,即指普賢菩薩。普賢司菩提心之德,為一切如來之長子,故稱支分生。其印相二手成蓮華狀合掌,並二拇指舒張而立,指端略屈,一如入佛三昧耶印。印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暗噁(aj ah)莎訶。
(六)世尊陀羅尼印,亦為東北方觀自在菩薩之印;此尊為法部之主,故稱陀羅尼。陀羅尼,總持之義,是為法門之體性。其印相乃以前印(支分生印)屈二中指,或納入掌內,鉤屈相背,或僅呈鉤狀相背。印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勃馱陀羅尼(buddhā dhārani,佛總持)娑沒[口*栗]底沬羅馱那羯[口*履](smriti vala dhanakari,念力作益)馱囉也薩鍐(dharaya satvaj,持有情)薄伽嚩低阿迦囉嚩底(bhagavati akāravati,世尊具形相者)三麼曳(samaye,本誓)莎訶。
(七)如來法住印,亦為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之印;文殊乃智慧門之主,具有久住一切法門之德,故稱法住。其印相據大日經疏載,二手虛心合掌,二小指、二拇指相捻置於掌內,二中指開立,無名指、食指則指頭相合。餘經軌另有異說。印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阿(ā)吠娜尾泥(veda vide,意即已具一切智,並以之惠益他人)莎訶。
(八)世尊迅疾持印,亦為西北方彌勒菩薩之印。迅疾持,表如來祕密神通之力加持迅疾之義。其印相以二手合掌,先以右掌置上,轉而向左,其時左掌覆於右掌上,復以之轉而向右,其時則右掌又覆於左掌上。其印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摩訶瑜伽瑜擬寧(mahā yoga yogini,大瑜伽瑜伽)瑜詣詵嚩[口*履](yoge śvari,瑜伽自在)欠若唎計(khaj jari ke,空生作)莎訶。〔大日經卷五、大日經疏卷十七、胎藏次第要集記、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五十五〕 p4262
梵語 mandala,西藏語 dkyil-hkhor。又作曼陀羅、曼吒羅、漫荼羅、蔓陀羅、曼拏攞、滿荼邏、滿拏囉。意譯壇、壇場、輪圓具足、聚集。印度修密法時,為防止魔眾侵入,而劃圓形、方形之區域,或建立土壇,有時亦於其上畫佛、菩薩像,事畢像廢;故一般以區劃圓形或方形之地域,稱為曼荼羅,認為區內充滿諸佛與菩薩,故亦稱為聚集、輪圓具足。在律中,亦有為避不淨,而在種種場合作曼荼羅者。
據大日經疏卷四載,曼荼羅有種種意義:自輪圓具足之意而言,諸尊如輪般環繞於普門之大日如來四周,協助大日,使眾生趣入普門;自發生之意而言,能養育佛種,而生佛樹王(佛果);又由梵語 manda 乃精製牛乳為醍醐之意,故曼荼羅表佛果之醇淨融妙,有極無比味、無過上味之意。但後世密教認為,曼荼羅主要是聚集之意,亦即諸佛、菩薩、聖者所居處之地。印度築土壇,係於其上圖出諸尊,事後,復破壞之,但我國及日本則專用紙帛圖出諸尊。日本東密,係指於金剛界圖出金剛界曼荼羅,於胎藏界圖出胎藏界曼荼羅等之兩部曼荼羅(兩界曼荼羅)。在台密,則以蘇悉地法用雜曼荼羅。又兩部曼荼羅之圖樣因經及儀軌不同而有異,現流行之圖示曼荼羅,稱為現圖曼荼羅。
曼荼羅有四種,稱為四種曼荼羅,簡稱四曼。依金剛頂經之說,即:(一)諸尊具足相好容貌之圖畫,稱為大曼荼羅(尊形曼荼羅),相當於金剛界曼荼羅之成身會。(二)諸尊之三昧耶,即表示本誓之器杖、刀劍等之持物,以圖示或於手結印契,稱為三昧耶曼荼羅,相當於三昧耶會。(三)諸尊之種子及真言,或書種子之梵字於諸尊本位,或以法身之三摩地以及一切經論之文義等,稱為法曼荼羅(種子曼荼羅),相當於微細會。(四)將諸尊之威儀事業鑄造成像,稱為羯磨曼荼羅,相當於供養會。此四種曼荼羅,又各含有三種曼荼羅,即:(1)都會(都門、普門)曼荼羅,諸尊聚集一起,如以大日如來為中心之兩部曼荼羅。(2)部會曼荼羅,部分諸尊,如佛部之佛頂曼荼羅,蓮華部之十一面觀音曼荼羅等。(3)別尊(一門)曼荼羅,以一尊為中心之釋迦曼荼羅、如意輪曼荼羅等。
依大日經之說法,可歸納於三種祕密身,即:(一)字,乃法曼荼羅。(二)印,乃三昧耶曼荼羅。(三)形,乃大曼荼羅。此三身各具足威儀事業,稱為羯磨曼荼羅。四曼荼羅雖圓滿具足萬德,然總歸於一而超越相對,此謂體大曼荼羅;具備眾相之差別,稱為相大曼荼羅;具足三密之業用,稱為用大曼荼羅。又四曼荼羅攝盡一切存在之相狀,故對六大體大、三密用大,稱為四曼相大。此外,尚有三種四曼荼羅之說,即:(一)就過去世而言,集中於法身大日如來說法席之聖眾,為自性會四曼。(二)就未來世而言,影像及書畫,為世間住持四曼。(三)就現在世而言,瑜伽行者為行者修成四曼。
至於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等四智印(四印)與四曼之異同,乃是體同而名異;或謂四曼乃通於有情、非情者,而四印則只限於有情者;或謂四曼對本有之體而得名,四印乃對修生之用而得名。
金剛界曼荼羅(金剛界,梵語 vajra-dhātu),表示大日之智法身。又作果曼荼羅、智曼荼羅、西曼荼羅、月輪曼荼羅。此係根據金剛頂經等所作之圖。日本東密使用自九會形成之九會曼荼羅;台密則使用成身一會之曼荼羅。九會曼荼羅乃印度隨宜之說,如左圖所示(括弧內為別稱)。
現圖曼荼羅計收一四六一尊。羯磨會以下之六會,相當於金剛頂經金剛界品所說之金剛界大曼荼羅、陀羅尼曼荼羅、微細金剛曼荼羅、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四印曼荼羅、一印曼荼羅等六曼荼羅。其餘三會之所據則無定說。金剛界曼荼羅原為成身一會,而九會則似是集合九種曼荼羅者。其圖相之義,金剛係表示菩提之智慧體,堅固不壞,且有摧毀一切之功能。圖相排列順序係以羯磨會為首,最下為降三世三昧耶會,此即表示如來教導眾生,起化他之作用,係「從果向因」之下轉門,至羯磨會以下之供養會乃表示各個四曼。四印會表示四曼相互不離,一印會則表示四曼乃為絕對之一實相而容納於六大。以上六會即三輪身中自性輪身之曼荼羅。理趣會為正法輪身金剛薩埵之曼荼羅,表示欲、觸、愛、慢之相。降三世羯磨會與降三世三昧耶會,則表示由於以上二輪身,對難以教化之眾生,顯示忿怒的教令輪身之降三世明王之容貌,而使之折伏。
此外,降三世三昧耶會以下,逆向羯磨會,係表示菩薩之修行順位,係「從因向果」之上轉門。降三世三昧耶會則象徵以大悲之弓箭,射伏無明之怨敵,發起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誓願,乃至羯磨會係表示完成威儀具足之大日如來(即羯磨身)。或對前圖依照(七)(八)(九)(五)(四)(三)(六)(一)(二)之順序,有種種解釋,如謂此乃從自證至化他,又從化他還歸自證之「自證化他折伏攝受不二」之曼荼羅。九會之中,表示羯磨會(成身會)圖相者,即於中央畫一大圓輪,其中現出五月輪,且於中央月輪中安置大日及四波羅蜜菩薩,而於四方月輪安置四佛及四親近等十六大菩薩。其他,復畫八供養(內四供養、外四供養)、四攝、賢劫千佛、外金剛部二十天、四大神等。
金剛界曼荼羅分為佛部(理智具足覺道圓滿)、金剛部(智)、寶部(福德)、蓮華部(理)、羯磨部(化他作用)等五部。大日、阿閦、寶生、阿彌陀、不空成就等五佛,為其各部之部主;而大日以外之四佛則自大日四親近之四波羅蜜菩薩出生,故此四菩薩稱為部母。
胎藏界曼荼羅(胎藏界,梵語 garbha-dhātu),乃表示大日之理法身。又作因曼荼羅、理曼荼羅、東曼荼羅、大悲曼荼羅。佛之大悲,若以胎藏為譬喻,即從此胎藏而生曼荼羅之意,此乃根據大日經之繪圖而來。其圖形不一,如經疏曼荼羅、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胎藏舊圖樣、胎藏圖像、現圖曼荼羅,而部院之廢立及所列之諸尊皆有差異。傳說為日僧惠果所作之現圖曼荼羅立有十三大院,然於日僧空海之祕藏記中,省略四大護院,而僅有十二大院。其他尚有省略蘇悉地院,而為十一大院者。日本現行之現圖曼荼羅即屬於十二大院,其配列如下圖,計容納四一四尊。
圖相之意,表示開顯眾生本具之因德,即等於果德之蓮花,亦即菩提心之佛種由大悲萬行之母胎(即胎藏)養育,直至佛果之意。從佛菩提自證之德,示現八葉中胎大日之身,從大日之德,示現第一重乃至第四重之諸尊,此皆象徵大日之德的一部分。其中,中臺八葉院之圖相:大日位於八葉(八花瓣)蓮花中央之花臺,東方安置一葉寶幢,南方安置開敷華王,西方為無量壽,北方為天鼓雷音,東南方為普賢,西南方為文殊,西北方為觀世音,東北方則為彌勒。以上,大日表示法界體性智,四佛表示四智,四菩薩表示四行(菩提、福德、智慧、羯磨)。胎藏界曼荼羅分為佛部、金剛部、蓮華部等三部。在眾生心中則表示粗妄執、細妄執、極細妄執等三妄執實相之大定、大智、大悲等三德。中臺院及其東西等六院,相當於佛部,北方之觀音、地藏等二院相當於蓮華部,南方之金剛手、除蓋障等二院相當於金剛部,外金剛部院攝屬於三部,而通稱為金剛部。
於台密,除兩部大日如來以外,其餘諸尊而為中尊者之曼荼羅(即金剛、胎藏兩界曼荼羅以外之曼荼羅)稱為雜曼荼羅,又稱作諸尊曼荼羅、別尊曼荼羅。有如來、佛頂、諸經、觀音、菩薩、忿怒、天等分別。胎藏界曼荼羅之諸尊,在本位普遍聚集,稱為都會壇曼荼羅、普門曼荼羅;對此,以藥師、彌陀、觀音等諸尊為中心所建之曼荼羅,則稱都外別壇、別尊曼荼羅、一門曼荼羅。
修尊勝法時所畫者,稱為尊勝曼荼羅。以不動明王為本尊之曼荼羅,稱為不動曼荼羅。將彌陀、觀音通種子之「紇利俱」字放置於開敷蓮華中之中臺八葉,稱為九字曼荼羅。此外,畫法華經說經會之聖眾,稱為經法曼荼羅。畫釋迦三尊及傳俱舍論之諸祖者,稱為俱舍曼荼羅。修法之時,僅以觀想觀諸尊之形像,稱為道場觀曼荼羅。至於觀想自身為曼荼羅,而在四肢五體上布列曼荼羅之諸尊,則稱支分生曼荼羅。支分生曼荼羅中,以胎藏界之中臺八葉院配於頭部,第一重之內眷屬配於咽喉及心臟,第二重之諸大菩薩配於臍以下之部位,稱為三重流現曼荼羅。地、水、火、風、空等五輪配於膝、腹、胸、面、頂,稱為五輪成身曼荼羅。此外,金剛界之九會則配於肢體。灌頂之時,敷於壇上行者投花得佛所用者,稱為敷曼荼羅。至於一般把曼荼羅作為禮拜供養之對象,稱為曼荼羅供,略稱曼供,於諸堂建築落成時之落慶供養多修此曼荼羅。描畫彌陀之淨土及彌勒之兜率天等相狀,稱為淨土曼荼羅,或兜率曼荼羅,惟此應稱為變相。又圖示法華經教說內容,稱為法華變相及法華曼荼羅。然於密教修法華經時,則另有法華曼荼羅。又建立曼荼羅,為弟子傳授灌頂之傳法阿闍梨,稱為曼荼羅阿闍梨。〔大日經卷一具緣品、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三、五祕密儀軌〕(參閱「變」6912) p4400
梵語 gomūtra。譯作牛尿。密教於修法造壇時,取之與瞿摩夷(梵 gomaya,即牛糞)拌和塗之,以為清淨。
依大日經義釋演祕鈔卷一載,取瞿摩夷及瞿摸怛羅和合之,雖為清淨戒壇,但就祕密之意義而言,瞿摩夷,係指諸法無行,以一切法我不可得之故,若無有我,則無所乘及與乘者;怛羅,則指如如離塵垢之義,亦即心之實相。因之,若修行者能如是修造內心大悲曼荼羅,以如是如如離塵之糞、液淨治心地,則能畢竟清淨,遠離諸障礙。〔大日經疏卷四、梵語雜名〕 p6579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