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

[佛光大辭典]

凡二十卷。元代惟則撰。今收於卍續藏第十九冊。又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首楞嚴經會解。援引諸宗注書以隨文解釋大佛頂首楞嚴經,間亦加有己說。本書作於元順帝至正二年(1342),十二年付梓。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1619),幽溪傳燈作楞嚴經圓通疏十卷加以疏釋。〔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一、禪籍志卷下〕 p790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請參閱 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


六報

指見報、聞報、嗅報、味報、觸報、思報等六種果報。乃六識造業所招感之惡報,而由六根交起者。又作六交報。出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一)見報,謂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世界,亡者神識飛墮乘煙,入無間地獄。又分明見、暗見二相。(二)聞報,謂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地獄。又分開聽、閉聽二相。(三)嗅報,謂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亡者神識從地涌出,入無間地獄。又分通聞、塞聞二相。(四)味報,謂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燄熾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掛網,倒懸其頭,入無間地獄。又分吸氣、吐氣二相。(五)觸報,謂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有出路,亡者神識見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矟,驅入城門,向無間地獄。又分合觸、離觸二相。(六)思報,謂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地獄。又分不覺、不迷二相。〔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卷十六〕 p1293


首楞嚴經會解→

請參閱 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二十五圓通

《楞嚴經》中所說的二十五種能得「圓通」境界的法門。圓通是圓滿通達、周遍融通之意,指圓滿通達諸法真如聖境,住於融通無礙的心地,即得首楞嚴定。在《楞嚴經》中,釋尊命憍陳如等大阿羅漢、菩薩各自陳述最初修道時證得圓通的門徑,凡二十五種。

(1)音聲︰即聲塵,指憍陳如等五比丘於鹿野苑中,聽佛說四諦法的聲音而證悟。

(2)色因︰即色塵,指優波尼沙陀觀色身不淨而證悟。

(3)香因︰即香塵,指香嚴童子見諸比丘燒沈水香而開悟。

(4)味因︰即味塵,指藥王、藥上二菩薩無數劫以來為良醫,徧知一切草木金石之味而悟入。

(5)觸目︰即觸塵,指跋陀婆羅於僧沐浴時,忽然領悟水因而入於圓通。

(6)法因︰即法塵,指摩訶迦葉因觀世間六塵變壞而證悟。

(7)見元︰即眼根,指阿那律陀因失明,旋見真性的本元而得證悟。

(8)息空︰即鼻根,指周梨槃特愚鈍,入數息之觀,反息循空而證悟。

(9)味知︰即舌根,指憍梵鉢提因宿業而有牛呞病,觀味知,還味旋知而得圓通。

(10)身覺︰即身根,指畢陵伽婆蹉因足傷覺痛而開悟。

(11)法空︰即意根,指須菩提聽聞法性空寂,旋法歸無而證入。

(12)心見︰即眼識,指舍利弗心見清淨而證悟。

(13)心聞︰即耳識,指普賢菩薩常以心聞分別十方世界眾生所有知見。

(14)鼻息︰即鼻識,指孫陀羅難陀觀鼻端,觀鼻中之氣而證悟。

(15)法音︰即舌識,指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以大辯才助佛轉法輪而開悟。

(16)身戒︰即身識,指優波離以身持戒法,身心清淨,故得通達。

(17)心達︰即意識,指大目犍連從三迦葉聽聞如來所說因緣深義當下發心,得大通達。

(18)火性︰即火大,指烏芻瑟摩聽空王佛說多淫的人是猛火聚,觀身心暖觸而化淫心成慧火。

(19)地性︰即地大,指持地菩薩於過去世普光如來、毗舍浮如來時,得平心地,證悟自身與地大並無差別。

(20)水性︰即水大,指月光童子於水天佛之處,修習水觀,觀身中涕浏便利與諸香水海、水性一味而圓通。

(21)風性︰即風大,指琉璃光法王子於無量聲佛處,聽聞此世界及眾生為妄緣風力所轉,觀風力無依而證悟。

(22)空性︰即空大,指虛空藏菩薩觀虛空無邊而圓通,起大神力,現佛剎與自身等同虛空之相。

(23)識性︰即識大,指彌勒菩薩於日月燈明佛所,修習唯心識定而通達。

(24)淨念︰即根大,指大勢至菩薩於日月光佛所,受念佛三昧法而圓通。

(25)耳根︰指觀世音菩薩往昔於觀世音佛所,從聞思修入三摩提,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頓空聞性而入圓通。

以上二十五種圓通所入的證悟之境雖完全無異,但能入的方便則有三科、七大之別。佛令文殊取捨,文殊捨棄其他而取耳根,對佛說偈曰(大正19‧130c)︰「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蓋此土有情耳根聰利,以耳根聞聽音聲的功能最為圓通,故依之修習,易於成就。

〔參考資料〕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五、卷六;首楞嚴經義海》卷十五~卷十八;《楞嚴經集註》卷五、卷六;《楞嚴經要解》卷九~卷十二;《楞嚴經合論》卷五、卷六;《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卷九~卷十二;《楞嚴經圓通疏》卷五、卷六;《楞嚴經纂註》卷五、卷六;《楞嚴經勢至圓通章疏鈔》。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