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

[佛光大辭典]

梵名 Aparimitāyur(-jñāna)-nāma dhāranī。全一卷。譯者佚名。又作大乘無量壽經、無量壽宗要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內容敘述無量智決定王如來之陀羅尼及其功德。本經與宋代法天所譯之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一卷為同本異譯。又本經另有梵、藏、于闐、回鶻文字土耳古語、蒙古、滿州語等各種譯本,其中,于闐本係史坦因於一九一○年發現於敦煌千佛洞,一九一二年刊布首部。一九一六年,德國學者瓦理瑟(M. Walleser)對本經進行梵藏漢三種譯本之研究,並將全經譯為德文刊行。〔大乘無量壽宗要經(矢吹慶輝)、アパリミタ丨ユル陀羅尼經之校合(池田澄達,宗教研究第一之三)〕 p827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大乘無量壽經→

請參閱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


無量壽宗要經→

請參閱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貝葉經

「貝葉」即供書寫所用之樹葉,具稱貝多羅葉。「貝葉經」,即寫在貝多羅葉上的佛經。如〈大唐新翻護國仁王般若經序〉云︰「緹紬貝葉,文字參差。」《開元寺求得經疏記》等目錄亦云(大正55‧1092b)︰「中天竺大那蘭陀寺貝多葉梵字真言一夾。」按,「貝多羅」當為梵語pattra之音譯,pattra原指學名為Laurus Oassia之特定植物,然亦多用來指一般植物葉或書寫所用之樹葉。

往昔印度等國未有紙之製造,故以樹葉代替。南印度及緬甸地方,近世仍沿襲此風。又,多羅(tāla-pattra)樹(學名Borassusflabelliformis,即palmyra tree)之葉最適合書寫,《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一云(大正3‧888c)︰「時彼天王,知如來意,即持筆墨及多羅葉,往詣佛所。」〈添品妙法蓮華經序〉亦云︰「遂共三藏崛多笈多二法師,於大興善寺重勘天竺多羅葉本。」其他如talipat tree(學名Corypha umbraculifera)及tara(C.taliera)等之樹葉亦可供書寫之用。

◎附一︰山田龍城著‧許洋主譯《梵語佛典導論》(摘錄)

寫本的材料
在印度最偉大的文豪之一迦里陀莎(Kāli-dāsa)所留下來的「未完成的詩篇」(Kumarasaṃbhava),可看到bhūrja文字。只有這才是指阿育王以前用於文書的「樺皮」。古埃及用papyrus,現在藏於巴黎的Bibliothe-que Nationale的Prisse Papyrus,被相信是西元前二千年以前的東西。相反的,不便保存的樺皮似乎沒有一片可追溯到西元前。

印度的古代寫經,通常雖取名為貝葉,但詳細地說是用ctāla-pattra即棕櫚(palm)葉書寫的書。所謂多羅葉,是意指tāla之葉(pat-tra)。(中略),「多羅」是樹名,「貝多」是pattra(即葉)的音譯。

就產地而言,樺皮產於北方和中亞,而貝葉的主要產地是南方,但聖典的書寫以貝葉為主。在中亞的龜茲發現,據說是西元五世紀的巴瓦古代寫經,雖是用樺皮寫的,但尼泊爾本和Wright蒐集,藏於劍橋的貝葉寫本,占全部的三分之一弱。

除去例外,尼泊爾發現的貝葉晚於十世紀,但日本保存的斷片,有被推定為四~五世紀的。關於高貴寺的寫本,Bühler從其字體推定為五世紀以前的東西,但坂本的來迎寺和奈良的海龍王寺的斷片,京都百萬遍知恩寺所藏《起世經》類的斷片,都被推定是六世紀的。但法隆寺的貝葉若確實不晚於八世紀的話,則其他寫本的年代或許稍微不對頭。

在朝鮮和中國,貝葉不是完全不傳。中國天台山國清寺雖只有一葉斷片,但朝鮮所傳的《十萬頌般若》卻有二帙三一○葉之多,被認為是十世紀的傑作。

但貝葉的保存困難,紙書也一樣,Burnel曾以為那種東西不可能保存四百年。但現在證明貝葉在流沙和寶藏中保存了一千數百年。

高楠博士在高野山的寶壽院發現的紙書斷片,也有八世紀的字體,被列為紙書斷片的古寫經之一。在中亞發現不少紙書的古寫經。現在流傳最多的是紙書寫經。通常用以寫經的紙縱使有濃淡之別,也是黃褐色的,但據說另外在劍橋的Wright本內有粗雜的褐色紙,而在孟加拉亞洲(Bengal Asia)協會本內有一面白色一面黃色的紙。這些紙的年代大約在十七世紀後。

此外,引人注意的紙書,有紺紙金泥、銀泥、金銀泥以及紫紙的寫經。劍橋本,或孟加拉亞洲協會本,多少都含有這樣的寫本。這些寫本大都以陀羅尼為主,據說是十七世紀以後的寫本。如《大乘無量壽宗要經》,曾譯成西域的方言,也再三譯成漢文,是流行很廣的經典,在這類寫經中也曾見到這個經名。Haraprasad Shāstrī的目錄內,據說有十三世紀和十五世紀的寫本。

從古代到十七世紀紺紙金泥這一類中,日本現存有三十種左右的紺紙或紫紙金泥、銀泥寫經。其中有記作八世紀的年代的古寫經。《法華經》最多,也有《金光明經》、《心經》、《阿彌陀經》,甚至有法相宗所重視的《唯識三十頌》。當然,這些都不是梵文,但可知在日本也曾很流行豪華的寫經。奈良的唐招提寺所傳的暗黑紙銀泥的陀羅尼,據說是西元753年赴日的鑑真和尚帶去的,由此可推知中國在那時以前當然已有這種寫經。

現存貝葉寫本,在數量上不如紙書寫本。也不如被推定為二世紀,在于闐出土的樺皮《法句經》古老。但具有最主要地位的梵文寫本,還是貝葉寫本。書寫方便的貝葉,不知不覺中代替了木片和樺皮。到紙張易得時,貝葉就被黃紙所取代。但縱使流行紙書,有時也依據貝葉的形式而做成貝葉型的紙;貝葉的影響長期支配了印度書籍的樣式。貝葉不但給印度書籍的樣式定下規範,而且也影響到文字的字體 。貝葉的大小有限制,寫本一葉記五行或六行以上,事實上很困難,又貝葉和書寫用的筆等的材料問題也有關連,貝葉的性質帶給梵字的字體很大的變化。

◎附二︰鄧殿臣〈談談「貝葉經」的製作過程〉(摘錄自《法音》雜誌第五十一期)

佛經最初僅是師徒相承,口口相授,並沒有見諸文字。到西元前一世紀第四次結集時,才把經文和註疏記錄在棕櫚葉上,才成為卷帙浩繁的三藏經典。梵語稱樹葉或葉片為「pat-tra」,音譯為「貝多羅」,因此便把這種記錄在棕櫚葉上的佛經簡稱為「貝葉經」。大量貝葉經被僧人從印度和斯里蘭卡帶到中亞、我國的西藏、新疆和東南亞各國並保存至今,對佛教和佛教文化的傳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既然貝葉和佛教文化有如此密切的聯繫,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棕櫚樹葉是怎樣製成經書的;筆者僅就在斯里蘭卡所見所聞,將貝葉經的製作過程簡要介紹於下。

一採葉︰南印度和斯里蘭卡生有一種特別高大的棕櫚樹,這種樹不分枝,其葉碩大無朋,集生於頂。這種棕櫚的嫩葉是刻寫貝葉經最好的原材料。此棕葉在幼嫩階段捲為筒狀,呈淺黃色,等它稍大變為淺棕色時,從葉柄割取下來,展開鋪平,成為扇形,其大小足可蓋滿一面牆壁。如裁開做傘,可得四五把。每個葉片上有近三十條粗硬的葉脈。用利刀除去葉脈後,便取得近三十個葉片。每個葉片有兩米多長,一端稍寬,另一端稍窄。

(二)水煮︰把裁好的葉片橫向捲起,放在大鍋裡用水蒸煮,然後撈出晾乾。這樣處理後,葉片就變得質地柔韌,不易拆斷。

(三)磨光︰將一根麵杖粗細的桄榔木棒橫架在兩根木樁上,將晾乾的葉片掛在木棒上,兩手攥住葉片的兩端,上下拉磨。因桄榔木棒質地粗糙,葉片的表層便可磨掉,使葉片變得潔白而光潤。

(四)裁割︰根據所需貝葉經的大小,用直尺和利刀在葉片上裁切。一般每片葉長約兩英尺左右,寬約三英寸左右。也可在同一張葉片上裁出幾種型號的貝葉。這需要一定的技術,否則會造成浪費。

然後將從許多葉片上裁就的許多同等大小的貝葉集中在一起,以備裝訂成冊。

(五)燙孔︰用燒熱的鐵棍在貝葉的中間燙一孔洞,以便用繩穿訂。如果貝葉較長,可燙兩個孔洞。

(六)刻寫︰在燙好孔洞的貝葉上,用鐵筆刻寫經文。鐵筆較重,便於刻入;筆尖由好鋼鍛成,異常鋒利。刻經人首先要把左手拇指指甲的中間一塊剪掉,使指甲蓋形成一個內凹的弧形缺口。刻寫時將貝葉夾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間,經過修剪的指甲按在葉面上,右手握筆順指甲的弧形凹勢刻出環形僧伽羅語字母。隨左拇指從左向右移動,便可刻出整齊的一行。僧伽羅字母最早本是婆羅謎體,這種字體的筆劃多為直線,刻寫時貝葉容易開裂;正是為了便於貝葉刻寫,才逐漸改用了多為環形和圓形筆劃的僧伽羅體。貝葉刻寫影響到文字的發展。

一張普通的貝葉,每面可刻寫七八行,可含一千五百到兩千個字母。字母大小可隨意掌握,一般分為象、獅、鵝三個型號,象型最大,獅型居中,鵝型最小,一個字像一顆珍珠。如果刻寫《庇立得經》(即《保護經》),則往往採用象型大字。一個僧人每天可以刻寫三葉六面。每刻完一面之後,要在一端的邊上用僧伽羅字母標出頁碼。因僧伽羅文的元音、輔音相合可拚出一個新字,這樣按字母順序可寫到五百多頁。

(七)上色︰刻寫完畢之後,要用墨水塗抹葉面,稱為「上色」。墨水由燈煙與肉桂油調製而成,燈煙是椰油燈熏成的細而黑的粉狀物。這種墨水塗在葉面上,黑色便吃入凹下的字中,變得醒目易讀,而肉桂油滲入、浸透貝葉之後,可以防潮、防腐和防止蟲蟻蛇蝮的蛀食。為了長期保存,過若干年後還可再塗抹一遍。

(八)裝訂︰貝葉上色、晾乾之後便可裝訂成冊了。貝葉經都講究用美觀、堅韌的封面和底面。封面和底面通常用優質木料的薄板製成,有的甚至使用象牙薄片。在封面和底面中部同樣也要打好孔洞,然後用一根結實的細繩把刻好的貝葉穿在一起,打一小結,便訂成了一部貝葉經。細繩往往很長,剩餘部分可把全書纏繞幾道,以便攜帶和存放。

當然,這種貝葉書不僅限於佛教經典,有些也記載了古代醫學、星相學和語言學。歷史上有的國王還任命了專司刻經刻書的官員。在潮濕多雨的蘭卡島上,只有這樣的經書才能長久保存而不致腐損。所以時至今日,斯里蘭卡的寺廟中大都藏有古老的貝葉經及其他貝葉書籍。可倫坡博物館圖書館裡存放的十三世紀檀巴德尼亞王朝的貝葉經仍然完好無損。舉行第四次結集的聖地阿盧寺現在仍是一個刻寫貝葉經的中心。筆者曾去那裡參觀,親眼看到幾位長老正在埋頭刻寫經文的情景。應我的請求,他們簡要地向我介紹了製作貝葉經的方法和過程。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