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因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或指菩提心,或示諸法實相。大疏九曰:「所謂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南岳止觀曰:「大乘因者,諸法實相。」
(名數)又曰六界。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六法周徧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為大。蓋非情為五大所成,而有情為六大所成也。此六大之義,雖涉于顯密而說之。然顯教之義,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滅無常之假法而說之也。仁王經觀空品曰:「色受想行識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同受持品曰:「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觀己身地水火風空識分分不淨。」大般若經二百七十三曰:「一切智智清淨,故地界清淨。一切智智清淨,故水火風空識界清淨。」瓔珞本業經上曰:「六大識空四大,一切法無自相無他相,如虛空故。」天台仁王經疏中曰:「阿含云:六王諍大,地謂我能載,水云能漂潤,火云能燒照,風云能生動,空云能容受。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五雖大而識為王。故云:四大圍空,識居其中也。」
(名數)有三種:一、小乘之說。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經,所說六界是也。俱舍論一曰:「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說六大。是名徧到空。仁王經上曰:「色受想行識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因緣空。」同天台疏中曰:「六大名徧到空,阿含云:六王諍大,地云我能載,水云能漂潤,火云能燒照,風云能生動,空云能容受,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五雖大而識為主,故云四大圍空識居中也。」菩薩處胎經地神品亦有此說。三、密教因示諸法本不生之實體,故說六大。亦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六法本來自爾有實體,有實形,周徧法界,圓滿十方而不生不滅者也。參照六大條。
(術語)道之名,通於因果。大乘道即佛果也。勝鬘經曰:「此究竟者入大乘道因。」同寶窟下末曰:「此名佛果為大乘道,與佛為因名大乘因。」
(術語)有餘涅槃者,對無餘涅槃而言。有餘無餘其解有三種:一、唯就小乘說。斷一切之煩惱而絕未來生死之因者,尚餘今生之果報身體,謂之有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報盡而歸於寂滅,謂之無餘涅槃。即證得阿羅漢其身存生之間,為有餘涅槃,其身死時,乃無餘涅槃也。故有餘涅槃者無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報),無餘涅槃者,無生死之因,亦無果也。又云有餘依涅槃Sopādhiśeṣanirvāṇa,無餘依涅槃Nirupadhiśeṣanirvāna,依者依身,身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華經信解品曰:「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寶窟下本曰:「因亡名有餘,果盡名無餘。」唯識述記十末曰:「其因盡苦依未盡,異熟猶在,名有餘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餘,約二乘說,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謂依身。」二、唯就大乘說。變易生死之因盡,謂之有餘涅槃,變易生死之果盡,而得佛之常身,謂之無餘涅槃(凡夫之生死謂之分段,菩薩之生死謂之變易)。寶窟下本曰:「金剛心斷變易因盡,而變易果猶存,有餘累故曰有餘。佛果為解脫道起,則無復因累,變易生死果亦亡,則無復果累,故名無餘也。」三、就大小相對說。小乘之無餘涅槃,尚有惑業苦三道之殘餘,故云有餘,大乘之無餘涅槃,究竟而無殘餘,故云無餘。勝鬘經曰:「有有為生死,有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又曰:「以成就有餘解脫有餘清淨有餘功德故,知有餘苦,斷有餘集,證有餘滅,修有餘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華經譬喻品曰:「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寶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盡名有餘,大乘因果盡名無餘。佛性論云:二乘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謂無漏業。三果報餘,謂意生身陰。」
一卷。世親造,玄奘於唐‧永徽二年(651)譯出。又稱《成業論》。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冊。係論述有關身、口、意三業之論書。全書初釋身、口、意三業。其中身、口二業以表、無表為自性,意業以思為自性;三業共經百劫而終不失壞,遇眾緣和合時而得果。次明第六意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之區別,種子和業之關係。最後說種子熏習,而闡釋依阿陀那甚深緣起之業果異熟因果,並揭示大乘因果緣起之大綱。
全書所論,以有部、正量部等為批評對象,對有部的形色說、正量部的動色說等視業為實體的實在論者,皆加以破斥。並且根據經量部的種子說,論破有部的三世實有論、正量部的不失法及增長法等,而且對於經量部的色心互熏、滅定細心說也加以批判,而主張心因思(意志的作用)的發動而受熏習,又依熏習的力量相續轉變而產生業果,承認唯識說所立阿賴耶識的存在,並藉此說明業的現象。
總之,本書係站在大乘唯識思想的立場,對部派佛教所作的批判。為唯識說之重要論書,與《唯識二十論》同為世親批判其他部派學說的重要著作。
本書的梵文原典尚未發現。中文譯本另有魏‧毗目智仙所譯的《業成就論》,西藏譯本則有《Las grub-paḥi rab-tu byed-pa》一書。印度人對本論所作的註釋,有善慧戒(Sumatiśīla)著《Karmasiddhiprakaraṇa-ṭī-ka》,收錄在《西藏大藏經》中。日本‧山口益曾將此書譯為日文,並作研究(《世親の成業論》,昭和二十六年)。對漢譯本所作的註釋,有日本‧慈光的《成業論文林鈔》,收在《日本大藏經》諸大乘論章疏中。此外,比利時的拉莫特(Étienne Lamotte)教授,曾將本論譯為法文。
〔參考資料〕 《大唐內典錄》卷五;《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教錄》卷八;《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一。
《法華經》中所說的七種譬喻。
(1)火宅喻︰出自〈譬喻品〉。喻五濁、八苦為火,三界為宅。謂三界眾生受五濁八苦逼迫,不得安穩,如大宅被火焚燒不能安居。
(2)窮子喻︰出自〈信解品〉。謂二乘之人無大乘功德法財之所莊嚴,猶如貧窮之子缺乏衣食之資。
(3)藥草喻︰又稱雲雨喻,出自〈藥草喻品〉。以小草喻人天,中草喻聲聞、緣覺,大草喻菩薩。謂藥草雖有大、中、小之別,但若受雲雨霑潤,無不敷榮而病根除。與此同理,三乘之人根機雖有上下不同,然若蒙如來法雨潤澤,俱皆能為大醫王,普度群生。
(4)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謂某人欲到寶處而於中途懈退,有聰慧導師權化作城,暫令止息,後終抵寶處。此喻二乘之人初聞大教隨即忘失致流轉生死。世尊權設方便先令其斷見思煩惱,暫證真空涅槃以為蘇息,然後到究竟寶處。
(5)衣珠喻︰又稱繫珠喻。出自〈五百弟子受記品〉。謂某人到親友家醉酒而臥,親友將寶珠繫其衣內,以未覺知,故自惱貧苦。後會親友告知無價寶珠在衣內,於是得珠,受用無極。此喻二乘之人昔於大通佛所下大乘因種,但為無明所覆不能覺了。今依如來方便開示,遂入一佛乘,得證大乘之果,利樂無窮。
(6)髻珠喻︰又稱頂珠喻。出自〈安樂行品〉。喻如來為輪王、二乘權教為髻、一乘實理為珠,珠在髻在,猶如實理隱於權。此喻如來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授記二乘得作佛。
(7)醫子喻︰或云醫師喻。出自〈如來壽量品〉。醫喻如來,子喻三乘之人。謂諸子無知誤飲毒藥,心遂狂亂。父設方便,令服妙藥以治其病。此喻三乘之人信受權教,不得正道。如來設諸方便,令服大乘法藥,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參考資料〕 平川彰(等)編‧林久稚譯《法華思想》。
佛地經論五卷十八頁云:惡趣因果,名世間衰。善趣因果,名世間盛。又世間壞及世間成,如其次第,名為衰盛。又損減名衰,增長名盛。二乘因果,名出世衰。大乘因果,名出世盛。又退名衰,進名為盛。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