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煖識
[佛光大辭典]又作壽暖識。壽為壽命,指生命;煖為溫煖,指肉體;識為心識,指精神。三者之關係,據雜阿含經卷十、中阿含經卷五十八等記載,此三者須互相依持,生命方得以持續;恰如油、炷、燈火,三者缺一不可。雜阿含經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中):「壽暖及與識,捨身時俱捨,彼身棄間,無心如木石。」俱舍論卷五(大二九‧二六上):「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成唯識論卷三(大三一‧一六下):「又契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此外,有關壽煖識三者相互之關係,於俱舍家、唯識家等各有多種複雜之說法。〔唯識論演祕卷三末、摩訶止觀卷四下〕(參閱「壽」5770) p5774
(術語)梵語曰母陀Mṛta,又曰末刺諵Maraṇa,壽煖識之三法捨離名為死。梵語雜名曰:「死,母陀。」俱舍論五曰:「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名義集曰:「末刺諵,此云死。」釋氏要覽曰:「雜阿含經云:壽煖識三法捨離名死。」
梵語 āyus。與命(梵 jīvita)、命根同義,故又稱壽命。即指由先前所作之行為(即業力)而生於此世直至死亡之持續期間,具有執持我人身體之煖(即體溫)與識(即心識)之作用。俱舍宗與唯識宗以命根為不相應行法之一。如此,則壽執持煖、識,煖、識復還執持壽,兩者具有相依之關係,然臨死時,壽、煖、識三者終必由肉體離去。
有關「壽」與「命」之異同,諸論所說不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共舉出十四種說法,俱舍論卷三僅取其主要之三說,即:(一)壽與命無別,出自品類足論卷十五、發智論卷十四。(二)以先世之業果為壽,而以現在之業果為命,乃婆沙論之第十四說,即妙音尊者所說。(三)以一期久住為壽,而以剎那暫住為命,乃婆沙論之第六說。三說之中,俱舍論取第一說之立場,唯識家亦依此說,天台家取第三說,即出於唯識論述記卷二本、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四等。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三(大四六‧三七四上):「一期為壽,連持曰命;一期連持,息風不斷,故出入息,名為壽命。」另據俱舍論光記卷五之說,命者,活之義,所以彰顯念念相續之義;壽者,期間之義,所以揭示一期住之義。
關於壽命之體,印度勝論學派將之攝於十句義中「德句義」之「行」,所謂「行」,即勢用之義,蓋物之相續連持乃依「行力」,譬如箭離弦而未墮地之間有一恆行不息之勢用。正量部主張壽命具有實體,經多時而住,故有情生存,其實體之初起為「生」,實體之終盡為「滅」,生滅之間為「住異」。又說一切有部主張壽具有別法,即為命根,有實體,能執持煖、識。經部亦認為壽有別法,然看法略異,乃以同分(諸有情之身形業用樂欲等輾轉相似之因)被前業所引而住時之勢分稱為壽;譬如穀種等,由種子之力而出芽,乃至熟時不腐爛之相續勢分。成實論與唯識論之說大致與經部相同,尤以唯識論之意,謂壽為親生第八識之名言種子被前世之業所引而持身之差別功能。蓋大小乘皆謂壽體即為命根,然命根之解釋各異。
據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載,命又可分為三種:(一)報命,謂不捨煖、識,眾同分不退之間,以不相應行為性,受前業果報之壽命,故稱報命。(二)戒命,謂不破戒,故不失比丘法。蓋比丘以戒行為生命,故以淨戒為體,故戒命又稱淨命;反之,不依於戒,住於邪見而生活者,稱為邪命。(三)慧命,謂依於不放逸,故不退正法而以正慧為生命。〔俱舍論卷五、品類足論卷一、成唯識論卷一、摩訶止觀卷四下、玄應音義卷二〕(參閱「壽煖識」5774) p5770
指生命、生命之持續力,或眾生與生俱來的生命機能或原理。十四心不相應行法之一。依《俱舍論》所述,命根即是「壽」。此命根能使有情於一期之間之煖(體溫)、識持續不斷。說一切有部認為命根是實有的。《俱舍論》卷五云(大正29‧26a)︰
「命根者何﹖頌曰︰命根體即壽,能持煖及識。論曰︰命體即壽。故對法言,云何命根﹖謂三界壽。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謂有別法能持煖識說名為壽。故世尊言︰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故有別法,能持煖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若爾,此壽何法能持﹖即煖及識還持此壽。」
◎附︰演培《成唯識論講記》卷一(摘錄)
《成唯識論》卷一︰「復如何知異色心等有實命根﹖契經說故。如契經說︰壽煖識三,應知命根,說名為壽。此經不說異色心等,有實壽體;為證不成。又先已成色不離識;應此離識,無別命根。又若命根,異識實有;應如受等,非實命根。若爾,如何經說三法﹖義別說三,如四正斷。住無心位,壽煖應無﹖豈不輕說識不離身。既爾,如何名無心位﹖彼滅轉識,非阿賴耶。有此識因,後當廣說。此識足為界趣生體,是 徧恆續異熟果故,無勞別執有實命根。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
《講記》云︰命根為不相應行之一。「命根是壽命之義,涉及我人一生生存相續的原理」。此命根雖為大小乘所共說,但假實的看法有著很大不同。小乘實有論者,根據謂有別法能持煖識這話,主張命根是有實自體的。大乘唯識者,不承認命根有實自體,如《集論》說︰「何等命根﹖謂於眾同分先業所感住時決定,假立壽命」。
因此論主問道︰「復如何知異色心等有實命根﹖」我們認為命根是依色心而假立的,並沒有它的實在自體可得,你們既認為是實有的,應說出離開色心而立的理由。
實有論者答說︰我們說有實在命根,並不是我們妄自臆說,而是依於如來「契經」所「說」而來。「如契經說壽煖識三,應知命根說名為壽」。他們別執壽為命根,死此生彼以為實有,如世人以壽盡為死。《俱舍論頌講記》說︰「什麼是命根﹖其體就是壽,或說壽是命根的異名。」《入論》說︰「是名命根,亦名為壽。」《品類足論》說︰「云何命根﹖謂三界壽。」《發智論》說︰「命謂欲界繫壽,色界繫壽,無色界繫壽。」此中所說的壽究竟又是指的什麼﹖謂有另外的一種實在法,能持煖識說名為壽。《俱舍》引經中世尊說︰「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雜含》有同樣的頌說︰「壽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三者的關係應是這樣的︰「壽能持煖及識,煖能持識及壽,識能持壽及煖,三者本是相互依持的,但今就壽的作用顯示其體,所以特說能持煖及識。」根據教證,所以他們堅認命根有實自體。
論主破斥他說︰經中說有壽煖識這話,我並不否認,因這確是佛曾說過的,但是你要知道,佛於「此經」之中,並「不」曾「說異色心等有實」在的「壽體」,所以你以經中所說,「為證」命根實有,是「不」能「成」立的。
「又先已成色不離識」,是說前所論及的道理,已明白的表示,色法是不離於識的,離了識就沒有實在的色法。而此壽煖識的三者中,煖是屬於色法所攝,當如前面所論說的色法,是應不離於識而有的。命根既是壽煖識三所攝,其中一分,不用說,是屬色法,「應此」一分色法,「離識無別」實在「命根」,你們說命根實有,自然是不合理的。論中「色不離識」這話,通於總別而言。總說是取一切色法,就是所有色法皆不離識;別說是專取煖這色法,顯示煖這色法亦不離識。一切色法既然皆不離識,為什麼你們定要妄執命根離識別有自體﹖
我再告訴你們︰「又若命根異識實有」的話,那你所說的命根,就不是實在命根,因你們承認離開心識實有,是就「應如受等非實命根」。受想等諸心所,是與心相應的,固然容許說為不同,但是它們念念生滅,其體並非是實有的,心所離心既然不是實有,命根離心自亦不是實在。如用論理的方式表達可作這樣說︰命根絕對不是實在的命根,因是離識而沒有,喻如受想等的心所。
實有論者問道︰離識之外既然無別命根,「若爾」──假定是這樣的話,只應說一個識就可以了,「如何經說」壽煖識的「三法」﹖論主回答他說︰經說壽煖識三,是約「義」的差「別」而「說三」法的。如阿賴耶識的相分這色法,是身根之所觸的,所以說名為煖;阿賴耶識的內在種子,所以說名為壽;阿賴耶識的現行活動,所以說名為識。三法的意義差別,所以別說為三種,並不是說別有體性,如把它當著別有體性看,那就大錯特錯!至於三法間的關係︰身上捨去煖法,壽識二法是不必捨的,如生無色界的有情,由於沒有色身,煖法雖然是捨,但壽識仍然存在,如這二者亦不存在,還有什麼無色界的有情﹖可是壽識二者如都已捨,煖法必然跟著捨去,而結束其生命。
「如四正斷」者,這是舉喻。四正斷,亦名四正勤,就是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以生善斷惡的意義不同,所以分為四種,雖然分為四種,而實是一精進,亦即於一法上分為四種。如四正斷,約義說四,其體實是精進;命等雖三,約義差別,其體實是一識。
實有論者又說︰若壽煖的體就是識的話,「住」於「無心位」中的有情,由於厭心而入於無心的,識心已經暫時捨了,「壽煖」二者也「應」該是「無」有的,因為你們說離識無壽煖的!論主回答這說︰經中佛曾說過識不離身的這話,所以說「豈不經說識不離身」﹖是知壽煖識三,有它們不離義。無心位完全無心,這是你們說的,我們可不承認,在我唯識立場說,說無心定皆無有識,是不許可的。
實有論者又說︰「既爾!」既然經說識不離身,「如何」又「名」它為「無心位」﹖無心位,顧名思義,是無心的,如仍有心,怎可叫做無心位﹖論主解答這說︰無心位中所謂無心,是約「彼」無心位,「滅」除六轉識或七「轉識」說的,並「非阿賴耶」識亦滅,因為阿賴耶識是常相續的,賴耶既常相續,由它執持壽煖,壽煖是有怎麼不可﹖我們不同你們說無心位中無心。
實有論者又問︰怎麼知道無心位中有此阿賴耶識﹖論主回答這說︰「有此」阿賴耶「識」的原「因」,到「後」談到二無心定及下第三卷論文引滅定有心的地方,「當」再「廣」為詳「說」,這裡暫且不談。
唯識顯正義說︰你們應知「此」阿賴耶「識足為」三「界」五「趣」四「生」受果之「體」,是為賴耶的特色。賴耶「是」能「徧」於三界的一切位中,是「恆」相「續」而沒有一刻間斷的,是引業所引的真「異熟果」。餘法雖亦有屬於界趣生的,但不是真異熟,不夠資格為受果體。如真異熟,是簡別第七識,恆相續,是簡別第六識,徧三界,是簡別色法及前五識。如色只徧欲色二界,無色界是沒有色的,前五識只活動於五趣雜居地及離生喜樂地,上七地是沒有五識活動的。因此,以阿賴耶識去受未來的異熟果報就可,「無勞別執有」一個「實」在「命根」,擔任死此生彼的任務!「然」而負此任務的,當是「依」於「親生此識種子」,能連持「由」往昔的「業」力「所引」同分色心不斷「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由於功能有著眾多的差別,所以世間有窮通得失的不同;由於住世的時間有所決定,所以世間生命有壽夭的差別。人類生命的壽夭窮通,雖是往昔自業之所引的,但是悉由第八識的種子之所連持的,所以能令色心不斷,生存世間一個時期。假定第八種子有所散壞,那就絕對沒有生滅滅生之理,所以特即以此連持不斷功能,假名立為命根。《瑜伽論》說︰「云何命根﹖謂由先業於彼彼處所生自體,所有住時限量勢分,說名為壽,生氣命根。」
〔參考資料〕 《品類足論》卷一;《發智論》卷十四;《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俱舍論光記》卷五。
成唯識論三卷二十頁云:又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謂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了轉識,必不現起。又此位中,六種轉識,行相所緣,不可知故;如無心位,必不現行。六種轉識行相所緣,有必可知。如餘時故。真異熟識,極微細故;行相、所緣、俱不可了。是引業果。一期相續,恆無轉變。是散有心。名生死心,不違正理。有說五識此位定無。意識取境,或因五識,或因他教,或定為因。生位諸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識亦無。若爾;有情生無色界,後時意識,應永不生。定心必由散意識引。五識、他教、彼界必無。引定散心,無由起故。若謂彼定由串習力,後時率爾能現在前;彼初生時,寧不現起。又欲色界初受生時串習意識,亦應現起。若由惛昧,初未現前;此即前因,何勞別說。有餘部執:生死等位,別有一類微細意識,行相所緣,俱不可了。應知即是此第八識。極成意識。不如是故。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分身,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事不成。轉識不能執受身故。眼等五識,各別依故。或不行故。第六意識,不住身故。境不定故。遍寄身中恆相續故。不應冷觸由彼漸生。唯異熟心,由先業力,恆遍相續,執受身分。捨執受處,冷觸便生。壽煖識三,不相離故。冷觸起處,即是非情。雖變亦緣;而不執受。故知定有此第八識。
瑜伽五十二卷十頁云:復次云何命根?謂由先業,於彼彼處所生自體,所有住時限量勢分;說名為壽生氣命根。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一頁云:問:依何分位,建立命根?此復幾種?答:依業所引異熟,住時決定分位,建立命根。此復三種。謂定不定故;愛非愛故;歲劫數等,所安立故。
三解 顯揚一卷十四頁云:命根者:謂先業所引異熟六處,住時決定性。
四解 成唯識論一卷十六頁云:復如何知異色心等有實命根?契經說故。如契經說:壽煖識三,應知命根,說名為壽。此經不說異色心等,有實壽體;為證不成。又先已成色不離識;應此離識,無別命根。又若命根,異識實有;應如受等,非實命根。若爾;如何經說三法?義別說三。如四正斷。住無心位,壽煖應無?豈不經說識不離身。既爾;如何名無心位?彼滅轉識。非阿賴耶。有此識因,後當廣說。此識足為界趣生體。是遍恆續異熟果故。無勞別執有實命根。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
五解 廣五蘊論十三頁云:云何命根?謂於眾同分,先業所引住時分限為性。
六解 五蘊論六頁云:云何命根?謂於眾同分中,先業所引住時決定為性。
七解 雜集論二卷二頁云:命根者:謂於眾同分先業所感住時決定,假立壽命。眾同分者:於一生中諸蘊相續。住時決定者:齊爾所時,令眾同分,常得安住;或經百年,或千年等,由業所引功能差別。
八解 法蘊足論九卷四頁云:云何命根?謂彼彼有情,在彼彼有情聚中,不移不轉,不破不沒,不失不退,壽住存活,護隨護,轉隨轉,是命,是命根,是名命根。
九解 俱舍論五卷八頁云:已辯二定;命根者何?頌曰:命根體即壽,能持煖及識。論曰:命根即壽。故對法言:云何命根?謂三界壽。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謂有別法,能持煖識,說名為壽。故世尊言: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殭僕。如木無思覺。故有別法,能持煖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若爾;此壽何法能持?即煖及識,還持此壽。若爾;三法更互相持。相續轉故。何法先滅?由此滅故,餘二隨滅。是則此三,應常無謝。既爾;此壽應業能持。隨業所引相續轉故。若爾;何緣不許唯業能持煖識,而須壽耶?理不應然。勿一切識,從始至終,恒異熟故。既爾;應言業能持煖,煖復持識;何須此壽。如是識在無色界中,應無能持。彼無煖故。應言彼識,業為能持。豈得隨情數為轉計?或說:此識唯煖能持。或復說言:唯業持識。又前已說。前說者何?謂前說言:勿一切識從始至終皆是異熟。是故定應許有別法,能持煖識,說名為壽。今亦不言全無壽體,但說壽體,非別實物。若爾;何法說名壽體?謂三界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分,說為壽體。由三界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分相續決定。隨應住時,爾所時住。故此勢分,說為壽體。如穀種等所引乃至熟時勢分。又如放箭所引乃至住時勢分。有、謂有行。是德差別。依箭等生。由彼力故,乃至未墮,恆行不息。彼體一故。無障礙故。往趣餘方,急緩至時,分位差別,應不得有。又應畢竟無墮落時。若謂由風所障礙故,應初即墮。或無墮時。能障礙風,無差別故。有別實物,能持煖識,名為壽體。是說為善。
十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七卷三頁云:問:命根體為是一物?為多物耶?設爾;何失。若一物者;何故斷手等而不死,斷頭腰便死耶?若多物者;何故手等,彼斷離身,而無有命?答:應說命根,體是一物。問:若爾;何故斷手足等而不死耶?答:命根有二種。一、依具足身,二、依不具足身。斷手足等,令離身時,依具足身命根滅;依不具足身命根起。命所依身,亦有二種。未斷手等,名具足身。斷手等時,名不具足。斷手等已;具足者滅。不具足者生。故命與身,相依而轉。問:何故斷頭及腰便死,斷手足等而不死耶?答:頭腰二處,是大死節;故斷便死。手等不然。復次欲界有情,依段食住。喉通段食,腹為食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復次頭是眼等多根依處;斷之便壞眼等諸根。腹是息風所依止處;斷腰腹壞,息無所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手等不爾。不可為難。有說:命根,體是多物。手足等中,命根各別。所依,能依,數量等故。問:若爾;何故斷手足等令離身時,而無有命?答:以手足等,繫屬身故。彼若離身;命便不起。如手足等未離身時,是身根依,名有情數。離身不爾。命根亦然。故彼離身,命便不起。評曰:應說命根,體是一物。有一命故,名有命者。如有一心,名有心者。有一心滅,名無心者。一受,一想,一思,亦然。如是有情,有一命故;名有命者。而此命根,唯是異熟不相應行。如心受等,一有情身,一剎那頃,有一無二。
十一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二卷十四頁云:命根云何?答:三界壽。
十二解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命根云何?謂三界壽。
十三解 入阿毗達磨論下九頁云:先業所引六處相續無間斷因,依之施設四生五趣;是名命根。亦名為壽。故對法說:云何命根?謂三界壽。此有實體,能持煖識。如伽他言: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殭僕,如木無思覺。契經亦說:受異熟已;名那落迦。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應知亦爾。若異命根,無別有法是根性攝;遍在三界一期相續無間斷時,可依施設四生五趣。生無色界,起自上地善染汙心,或起下地無漏心時,依何施設化生天趣。起善染時,應名為死。若起無記;應復名生。撥無命根,有斯大過。
大毗婆沙論十六卷十三頁云:問:相應,是何義?答:等義是相應義。問:諸心所法,或多,或少;謂善心多,不善心少;不善心多,有覆無記心少;有覆無記心多,無覆無記心少;欲界心多,色界心少;色界心多,無色界心少;有漏心多,無漏心少。云何等義是相應義?答:依體等義,說名為等。若一心中,二受一想,可不名等;然一心中,一受,一想;餘亦如是。故說等義,是相應義。復次等不相離,是相應義。復次等不別異,是相應義。復次等運轉義,是相應義。如車轉時,眾分皆轉,共辦一事;如是心車,於境轉時,心所亦轉,共成一事。故名相應。復次等所作義,是相應義。如秋鴿等,一時詣場,一時食,一時起;非前非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一時趣境,一時受境,一時捨境;故名相應。復次等相順義,是相應義。如人相順,即名相應。心心所法,相順亦爾。復次等和合義,是相應義。如水乳合,說名相應。心心所法,和合亦爾。霧尊者曰:四事等故;說名相應。一、時分等。謂心心所,同一剎那,而現行故。二、所依等。謂心心所,同依一根,而現行故。三、所緣等。謂心心所,同緣一境,而現行故。四、行相等。謂心心所,同一行相,而現行故。復次五事等故;說名相應。即前四事,及物體等。謂心心所,各唯一物,和合而起,故名相應。復次如束蘆義,是相應義。如一一蘆,不能獨立,要多共束,方能得住。心心所法,亦復如是。要多相依,方能行世,取果,與果,及取所緣。復次如合索義,是相應義。如一一縷,不能牽材木;多縷相合,乃有牽用。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說如前。復次如連手義,是相應義。如河漂急,獨不能渡。多人連手,乃能渡之。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如前說。復次如商侶義,是相應義。如多商人,共為伴侶,能過險路。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如前說。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相引生義,是相應義。問:若爾;眼識,意識,亦互相引;彼相應耶?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互相引者;乃是相應。復次不相離義,是相應義。問:若爾;四大種亦不相離;彼相應耶?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亦不相離;乃是相應。復次有所緣義。是相應義。問:若爾;六識皆有所緣;彼相應耶?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有所緣者;乃是相應。復次同所緣義,是相應義。問:若爾;五識各與意識,同一所緣;應說相應?又多眼識,應說相應。如多有情,共觀初月等?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同所緣者;乃是相應。復次常和合義,是相應義。問:若爾,壽煖識三,亦常和合;彼相應耶?答:不爾。壽煖二法,無所依故。若有所依,亦常和合;乃是相應。復次恆俱生義,是相應義。問:若爾;四大種恆俱生;彼相應耶?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恆俱生者;乃是相應。復次俱生住滅是相應義。問:若爾;隨心轉色,隨心轉心,不相應行,亦俱生住滅;彼相應耶?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俱生住滅;乃是相應。復次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轉義,是相應義。問:云何知然?答:寧知不然。復次同作一事義,是相應義。問:若爾;諸忍與智,同作一事;彼相應耶?答:彼不俱生。若俱時生,同作一事;乃是相應。大德說曰:同伴侶義,是相應義。識與心所,互相容受,俱時而生,同取一境;乃是相應。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所依,所緣,行相,所作,一切同義,是相應義。所以者何?諸有為法,性羸劣故;展轉力持,方能起作。曾不見有一大地法,獨起作故。此相應因,定通三世;有士用果。
成唯識論三卷十九頁云:又契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若無此識;能持壽煖令久住識,不應有故。謂諸轉識,有間有轉;如聲風等,無恆持用;不可立為持壽煖識。唯異熟識,無間無轉,猶如壽煖,有恆持用;故可立為持壽煖識。經說三法更互依持,而壽與煖、一類相續;唯識不然,豈符正理?雖說三法更互依持;而許唯煖不遍三界。何不許識獨有間轉。此於前理、非為過難。謂若是處、具有三法;無間轉者;可恆相持。不爾;便無恆相持用。前以此理、顯三法中所說識言。非詮轉識。舉煖不遍,豈壞前理。故前所說,其理極成。又三法中,壽煖二種,既唯有漏;故知彼識,如壽與煖,定非無漏。生無色界起無漏心,爾時何識能持彼壽,由此故知有異熟識,一類恆遍,能持壽煖。彼識即是此第八識。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