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鋡暮抄解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書名)婆素跋陀阿羅漢造,苻秦鳩摩羅佛提等譯,二卷。說功德法依法惡法之三法者。與三法度論同本。
[佛光大辭典]
三法度論
梵名 Tri-dharmika-śāstra。凡三卷。東晉僧伽提婆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又作三法度經論。本書係依四阿含經,說德(施、戒、修三真度)、惡(惡行、愛、無明三真度)、依(陰、界、入三真度)等三法九真度,並闡釋解脫之道。真度,為梵語 khanda 之音譯,又作犍度。四阿鋡暮抄解二卷(亦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為本書之同本異譯。〔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教錄卷三〕 p572
淨居,梵名 Śuddhāvāsa,為淨業聖人之所居。(一)指顯教中色界第四禪天中之五天,為證聲聞第三果之阿那含果聖者所生之處。又作五不還天、五淨居處、五那含天、五淨居。即:(一)無煩天(梵 Avrha),又作阿惟潘、阿鞞麗舍、阿浮呵那。此天苦樂兩滅,心境不交,則無一切煩雜。(二)無熱天(梵 Atapa),又作阿答和、阿陀波、阿答波。為無一切熱惱之處。(三)善見天(梵 Sudrśa),又作須提舍、修提舍。此天由定慧之中,見十方世界圓遍澄凝,更無塵象及一切沈垢。(四)善現天(梵 Sudarśana),又作須陀施尼、須提舍那。此天以妙精明見現前,陶鑄一切像而空無障礙。(五)色究竟天(梵 Akanistha),又作阿迦膩吒、阿迦尼吒。此天究盡諸色幾微之處,為色界天最勝之處。據楞嚴經卷九載,上述五天皆橫列在第四禪天中,然彼四禪天僅能聞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見;如世間聖地道場中,多有羅漢所居,而人不能知見。
另據俱舍論卷二十四載,由雜修五品,可感生於五淨居。五品指雜修第四靜慮之五品,即:(一)下品,謂雜修第四靜慮者,初起多念無漏,次起多念有漏,後復起多念無漏,如此旋還,後復漸減,至三心現前,便得靜慮成備。(二)中品,即六心現前。(三)上品,即九心現前。(四)上勝品,即十二心現前。(五)上極品,即十五心現前。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可次第感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五淨居。同論又舉出關於能感之力的兩種說法,即:(一)以無漏勢力熏修有漏,而感生於五淨居。(二)由信、進、念、定、慧等五根,次第增上,以感生於五淨居。
此外,據論事(巴 Kathāvatthu)載,五淨居天人之壽量分別為:無煩天一千劫,無熱天二千劫,善見天四千劫,善現天八千劫,色究竟天一萬六千劫。又據四阿鋡暮抄解卷下載,五淨居之數原為三天,即修提舍(善見天)、須提舍那(善現天)、鞞首陀(梵 Viśuddha,清淨天),其中清淨天又分為阿鞞麗舍(無煩天)、阿答波(無熱天)、阿迦膩吒(色究竟天)三天,故總為五淨居。〔中阿含經卷九、長阿含經卷二十、起世經卷八、首楞嚴經卷九、集異門足論卷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卷一七五、順正理論卷六十五〕
(二)指密教中位列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東方最北之五尊。又稱五淨居眾、五天子。即:(一)自在天子,配於色究竟天。(二)普華天子,配於善見天。(三)光鬘天子,配於善現天。(四)意生天子,又稱滿意天子,配於無熱天。(五)名稱遠聞天子,又稱遍音聲天子,配於無煩天。〔大日經卷四密印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廣大儀軌卷中、大日經疏卷五、卷十三、卷十六〕 p1150
少光,梵名 Parīttābha,音譯波栗阿婆、波利答、波梨陀。又作光曜天、少梵天、水行天。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色界二禪天中之第一天。此天於二禪天中光明最小,故稱少光。七識住中,攝於第三身一想異識住。其天眾乃由二禪下品相應之業而生於此天,身量二由旬,壽量二大劫。〔長阿含經卷二十、順正理論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四阿鋡暮抄解卷下〕 p1379
指小乘之苦、集、滅、道等四諦之總相智。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一下載,聲聞人厭苦心切,急於求證果,故聞說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等四諦之法時,便歡喜修此相智,而不樂修緣覺之十二因緣法發悟,故聲聞僅斷除現行之見思煩惱,而超越分段生死苦海,然卻未能斷除無明別惑,亦未能超越變異生死。又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十一載,謂緣諸法相之智,或緣一切法體相之智,稱為相智,亦即盡智。此外,又為菩薩十地中,第六地所具七智之一。或指以世間之事相為對象之俗智。〔四阿鋡暮抄解卷上、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四本〕 p3909
梵語 sūtra。音譯作修多羅、素怛纜、蘇怛羅。一般譯為契經、正經、貫經。佛教聖典可總括為經、律、論三藏,經藏乃其中之一。又於原始佛教經典之基本型態中,經亦為九部經之一,十二部經之一。
關於經(修多羅)之名義,列舉如下:(一)釋尊演說之教理,本稱「法」(達磨),即教法之意。後世以之為教理綱要書,而稱為「經」(修多羅)。修多羅原為婆羅門教之用語,後為佛教採納,逐漸演變而指冗長之文,取其「連綴文義不散」之意。
(二)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佛地經論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華嚴經疏卷一等所舉,修多羅原意為「線」、「條」、「絲」等,引申其義為「貫穿攝持」。以眾生由教之攝持,而不散流於惡趣;義理由教之貫穿,而不散失隱沒,故稱聖教為契經。又據雜阿毘曇心論卷八,舉出修多羅五義:(1)出生,即出生諸義。(2)泉涌,即義味無盡。(3)顯示,即顯示諸義。(4)繩墨,即辨諸邪正。(5)結鬘,即貫穿諸法。
(三)據注維摩詰經卷一、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一、無量壽經義疏卷上等所舉,經含有「貫穿」、「攝持」、「恆常」等義;亦即經為「貫穿諸法而歷古今恆常不斷」之義。又智顗之法華經玄義卷八上,舉出修多羅之「有翻、無翻」二說。於無翻(以含義多,故不翻譯)說中,引列上述之五義;於有翻說中,則舉出「經」、「契」、「法本」、「線」、「善語教」五譯,而以「經」為正譯。
蓋「經」可分廣義、狹義兩方面。先就廣義而論:釋尊所說之一切教法均稱「經」;經所闡揚、詮釋之教,稱經法、經教。記載經教之書籍,稱經典。然佛典通常所稱之「經」,多係就其狹義而言:(一)經、律、論三藏中之經,一般又分成大乘經、小乘經二種。據緣山三大藏總目錄所舉,大乘經分類為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重譯及單譯,麗藏收有五二一部二一六四卷;小乘經分類為阿含、單譯二種,麗藏收有二四○部六一四卷。又大正新修大藏經總將大小乘經典分類為阿含、本緣、般若、法華、華嚴、寶積、涅槃、大集、經集、密教等十部,共收一四六○部四二二五卷。上述諸經大多為佛之自說,其中亦含有弟子等之所說。又經之開始有「如是我聞」一語,顯示此等經係於釋尊入滅後不久,由結集而成者。(二)九部經、十二部經中之契經,即以散文記載佛陀直說之教法。然九部經、十二部經之分類,及契經一詞之含意,歷來亦有多種說法。根據我國印順法師所著「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之說,認為:(1)自意義而言,契經係指經典結集時之「貫穿攝持」義。(2)自體裁而言,契經係指經典結集後,其中之「長行」部分。(3)自內容而言,契經係指雜阿含經(相當於南傳佛教之相應部)之長行部分。而近世一般學者多主張九部、十二部之部類分別,其一一部類在定義、性質上之界定難以定準,其中以契經而言,較受教界、學界所普遍認可者即如上記之「貫穿」義、「佛陀直說」義、「賅通廣(經藏)狹(九部或十二部經之一)二義」義。(三)泛指小乘三藏以外之大乘經,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大二五‧三○六下)載:「諸經中直說者名修多羅,所謂四阿含、諸摩訶衍經,及二百五十戒經。出三藏外亦有諸經,皆名修多羅。」上引中之「三藏」即指小乘三藏。
迄今為止,部派佛教中,結集編纂一部派之典籍成書者,僅見於南方上座部之南傳大藏經。另如北傳之漢譯經典,則係混合四阿含經與諸部派經典而成者。除上記部派佛教經典外,自西曆紀元前後,有般若經等諸大乘經典,由大乘教徒編成。至西曆後四世紀左右,復成立維摩經、阿彌陀經、法華經、大集經、華嚴經、涅槃經、解深密經等。其後又有大日經、金剛頂經等密教經典出現。上述大乘經亦採用釋尊說法之形式,即於經首書有「如是我聞」之句。
現存大藏經中收存最多經典者,為漢譯及藏譯兩種。又大藏經雖包含經、律、論三藏,然經為其中之根本,且經之部帙亦為多數,故大藏經又稱一切經。〔大智度論卷二、成實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卷一二六、四阿鋡暮抄解卷上、法華經義記卷一、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一(智顗)、觀經疏卷一(善導)〕(參閱「九部經」145、「十二部經」344、「大藏經」893、「修多羅藏」4040) p5548
梵名 Kumāra-buddhi。意譯作童覺。前秦譯經家。西域人。晉武帝時來中國,於鄴寺譯四阿鋡暮抄解二卷,時由佛提執梵本,竺佛念、佛護譯為漢文,僧導、僧叡等任筆受。其後不知所終。開元釋教錄卷三載,其譯時為苻堅建元十八年(382)壬午八月。〔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八〕 p5710
色界十八天之一。音譯作波利多首、波栗羞訶、波利看波、波栗多看波,意譯又作約淨。據《立世阿毗曇論》卷六所述,第三禪初天名曰少淨。又據同書卷七所述,因下品三禪相應之業,而生少淨天。《順正理論》卷二十一云(大正29‧456b)︰「意地受樂,說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名少淨。」
此天身量十六由旬,壽量十六大劫。其身相與遍淨天等無異。唯有樂想,故於七識住中,攝於第四位的身一想一識住。
〔參考資料〕 《長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大樓炭經》卷四;《雜阿毗曇心論》卷二、卷七;《瑜伽師地論》卷四;《四阿鋡暮抄解》卷下;《俱舍論》卷八;《枳橘易土集》卷十八。
三界之一。又稱色天、色行天。色者,變礙、示現之義;界者,能持自相、種族之義。此界位於欲界上方,離欲界之染污,一切物質皆為清淨。亦即物質世界中,欲望強盛的,稱為欲界,而無此強盛欲望的,則稱為色界。其眾生離諸欲,不著穢惡之色法,但仍為清淨微細之色法所繫縛,無男女之別,不生憂、苦,衣著皆自然而有,且以光庚食物與語言。《法蘊足論》卷十一云(大正26‧504c)︰「云何色界﹖謂有諸法,色貪隨增,是名色界。」
此界諸天依禪定的深淺次第,可分成四地(即所謂四禪天)︰
(1)初禪︰因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故又稱離生喜樂地。此地有三天︰
{1}梵眾天(梵Brahma-pāriṣadya,藏Tshaṅs-ris)︰為大梵王所領、所化之眾。
{2}梵輔天(梵Brahma-purohita,藏Tshaṅs-pa mdun-na ḥdon)︰於梵王前行列侍衛,為其輔翼之臣。
{3}大梵天(梵Mahā-brahman,藏Tshaṅs-pa-chen-po)︰娑婆世界的主宰,即大梵王。其由廣善所生,獲中間定、威德等勝,最初生,最後歿。
(2)二禪︰因由初禪定中更生寂靜之喜樂,故又稱定生喜樂地。此地有三天︰
{1}少光天(梵Parīttābhā,藏Ḥod-chuṅ)︰於二禪天中光明最少。
{2}無量光天(梵Apramāṇābhā,藏Tshad-med-ḥod)︰光明轉增,其量難測。
{3}極光淨天(梵Ābhāsvara,藏Ḥod-gsal)︰其光明勝前,遍照自地,因以光為語音,故別稱光音天。
(3)三禪︰因離第二禪之喜樂,住於非苦非樂之境地,更生靜妙之樂,故又稱離喜妙樂地。此地有三天︰
{1}少淨天(梵Parītta-śubha,藏Dge-chuṅ)︰因意地受樂,故名為淨,然三禪中此淨最少。
{2}無量淨天(梵Apramāṇa-śubha,藏Tshad-med-dge)︰樂受轉勝,其量難測。
{3}遍淨天(梵Śubha-kṛtsna,藏Dge-rgyas)︰樂受最勝,且復周普。
(4)四禪︰因捨第三禪之妙樂,唯念修養功德,而得不苦不樂之極深感受,故又稱捨念清淨地。此地有八天︰
{1}無雲天(梵Anabhraka,藏Sprin-med)︰其下為空中天所居之地,如雲密合;此上諸天更無雲地,故為無雲之首。
{2}福生天(梵Puṇya-prasava,藏Bsod-nams-skyes)︰有異生勝福方可往生此天。
{3}廣果天(梵Bṛhat-phala,藏Ḥbras-bu-che)︰在色界中,此為最殊勝之異生果。
{4}無煩天(梵Avṛha,藏Mi-che-ba)︰因無繁雜,故有此名。又因不求趣入無色界,乃別稱無求天。
{5}無熱天(梵Atapa,藏Mi-gduṅ-sba)︰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中上品之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
{6}善現天(梵Sudṛśa,藏Gya-nom-snaṅ-ba)︰已得雜修上品之定,果德易彰。
{7}善見天(梵Sudarśana,藏Śin-tu-mthon)︰已離修定之障,餘品至微,見極清澈。
{8}色究竟天(梵Akaniṣṭha,藏Ḥog-min)︰已至眾苦所依身之最後邊,在有色天中,更無有處能過之,故為色界最高天。
此上諸天之中,無煩至色究竟五天,因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唯聖人可居,不雜居凡夫、外道等。又為證聲聞第三果阿那含位之聖人所生處。故總稱五淨居天(Sud-dha-vāsa)、五那含天。
然諸經論對於眾天之數目所述不一︰
(1)《長阿含經》卷二十、《起世經》卷八、《起世因本經》卷八、《大般若經》卷四0三等謂有二十二天。
(2)舊譯《華嚴經》卷十三、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大般若經》卷四0二、《佛本行集經》卷九等謂有二十一天。
(3)《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立世阿毗曇論》卷六、《雜阿毗曇心論》卷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六、《大樓炭經》卷四等謂有十八天。
(4)《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三、《阿毗曇甘露味論》卷上、《俱舍論》卷八、《順正理論》卷二十一、《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一、《彰所知論》卷上、《阿毗曇心論經》卷五等謂有十七天。
(5)《四阿鋡暮抄解》卷下、《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三法度論》卷下、巴利文《相應部》〈轉法輪經〉等謂有十六天。
關於四禪天眾生居處的廣狹,則有二說。一說初禪廣如大地,二禪如小千世界,三禪如中千世界,四禪如大千世界;一說初禪如小千世界,二禪如中千世界,三禪如大千世界,四禪則廣闊無垠,不可計量。又,眾生之身量、壽量亦因經論之不同而有異。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五、卷十一、卷二十八;《順正理論》卷二十二、卷三十一;《成實論》卷十二;《菩薩地持經》卷二;《法界安立圖》;《法苑珠林》。
音譯首波訖栗那、首訶既那、首訶迦、羞訖,或作摩首。又譯遍淨天、遍淨光天、極遍淨天、淨明天、無量淨天、廣善天、難及淨天、淨難逮天。為色界十八天之一,係第三禪中的最上層天。《立世阿毗曇論》卷六云(大正32‧198b)︰「受樂遍滿,身心究竟無餘,寂靜受樂與三禪相應,諸天受此,故名遍淨。」《順正理論》卷二十一亦云(大正29‧456b)︰「意地受樂,說名為淨。(中略)此淨周普,故名遍淨。」
有關生於此天之業因及壽量,《立世阿毗曇論》卷七謂,依上品三禪相應業而生此天,此天之壽量為四大劫。但依《雜阿毗曇心論》卷二及《彰所知論》卷上所說,此天壽量有六十四劫,身量六十四由旬。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卷四十三〈意行經〉;《四阿鋡暮抄解》卷下;《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八;《法苑珠林》卷二、卷三。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