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曼荼羅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第一中胎,八葉九尊也。第二徧智院等謂之第一重,又云第一院。第三文殊院等謂之第二重,又云第二院。第四釋迦院,并二乘八部等,謂之第三重,又云第三院。已上以中胎與三院為四重曼荼羅,亦云四重圓壇。是經疏所說阿闍梨所傳之義,非現圖曼荼羅之義也。見現圖曼陀羅條。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三重圓壇與四重圓壇
(雜語)現圖曼陀羅與經疏所說異。依現圖則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約於前後而云四重。除中院外,徧智院、金剛手院、觀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釋迦,虛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蓋障,地藏,蘇悉地之四院為第三重,此外金剛部眾圍繞四周為第四重。總之左右三重,上下四重也。因此稱為四重圓壇。然據經疏有三重四重之兩說。三重之說依疏六則如左圖。此亦除中胎,以徧智、金剛手、觀音、持明之四院為第一重,又云第一院,是為三德秘藏之內眷屬。又云如來法身之智德。次以文殊,除蓋障、地藏、虛空藏之四院為第二重,又云第二院。是為如來之大眷屬,如來悲智之二德也。次于釋迦院中攝一切之二乘八部而為第三重,又云第三院。是為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應身等流身,又云如來外用悲德。是即三重圓壇也。大日經疏五曰:「從大日如來臍已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臍已上至咽所出光明,為第二重位,自咽已上乃至於頂相之光,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毘廬遮那自心八葉華也。」又曰:「此蓮華臺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華葉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為大悲胎藏漫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從此自證功德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同六曰:「三重漫荼羅所示種種類形,皆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為佛。」同七曰:「更作深秘密釋者,如三重漫荼羅中五位三昧皆是毘廬遮那秘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已上,三重之明文也。然疏一云:「畫作諸佛菩薩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圓壇。」同十五云:「如前所說,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羅。」其相違如何?三重者,中院是法界自性之體,故除之,就其流出上而立四重,又四重者,於三重加中院能所合論故也。而中院為第一重者,疏七云:「謂中胎藏毘盧遮那,第二院觀音金剛手云云。」是既以觀音金剛手(三重中之第一重)為第二院,則以中胎八葉為第一重可知也。又同二十云:「此八葉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
(術語)五轉配於胎藏界之四重圓壇,則如圖。此有從果向因與從因至果之二種。見菩提心義六。問曰:從果向因之時,以阿字為中央大日之種子,則胎藏界曼荼羅從果向因也,故以阿字為種子,何以諸家又以第五之惡(長)字為中央大日之種子耶?答曰:胎藏界為從果向因者,以對於金剛界之從因至果故也,然金胎兩部,本為不二,則金剛界亦宜有從果向因之化他,又胎藏界亦可有從因至果之自利。故於疏說此兩義也。然則大日如來,今出從果向因之化他門,以究竟方便智現四重曼荼羅,使一切眾生引入中台大日如來之位,故其種子為方便究竟之惡(長)字也。持誦第二云:「私云為大日是從因向果種子,為大日是從本垂迹種子,今灌頂像是垂迹形故為定。」
(術語)與四重曼荼羅同。
(術語)又曰都壇。大日經具緣品所說。由大悲之胎藏而出現之四重曼荼羅也。大疏六曰:「佛如所示現,普門曼荼羅演說諸尊開圖位竟。」
指胎藏界曼荼羅之中臺八葉院。中臺八葉院係大日如來之本體,由此出生四重曼荼羅,故稱為胎藏。胎藏界之名即基於此。〔大日經卷二〕 p1022
指密教建立之胎藏界曼荼羅。圓壇,即梵語 mandala(曼荼羅)之意譯,故又稱四重曼荼羅。中央為八葉院(八葉九尊),周圍繞有四重十二大院。第一重即遍知院等四院,第二重即釋迦院等四院,第三重為文殊院等二院,第四重為外金剛部。
此外,亦有將中臺八葉院作第一重,以下依次至第四重而除去外金剛部者,亦有視中臺八葉院為第一重,遍知院等為第二重,釋迦院等六院為第三重,外金剛部為第四重者。(參閱「胎藏界曼荼羅」3935) p1739
真言宗所指心外與心內的曼荼羅。此中,無相曼荼羅即心內曼荼羅。「內」,指如來之心地、眾生之本心。於此心性海中,四重曼荼羅宛然炳現,十三大會自爾森羅。即無始無終、無生無滅、唯佛與佛、自證自知之境界,此稱無相曼荼羅。此無相曼荼羅又分二種︰(1)大空平等法界曼荼羅,指生佛不二之如來心地的曼荼羅。(2)眾生心內蓮華胎藏曼荼羅,指眾生本心之曼荼羅。
然而心內曼荼羅乃等覺十地之聖者亦不能見聞,故如來住加持三昧,以不思議神力,從佛身之支分現出四重曼荼羅之聖眾,此稱加持外現曼荼羅。將此加持外現曼荼羅以圖畫表示者,稱為圖繪曼荼羅,如現今流布的兩界曼荼羅即是,此即稱有相曼荼羅。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