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名數)菩提,福德,智慧,羯磨之四行也。大日經疏五曰:「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
[佛光大辭典]
(一)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四隅四菩薩所代表之四行,即:(一)東南之普賢菩薩,表示淨菩提心。(二)西南之文殊菩薩,表示智慧。(三)東北之彌勒菩薩,表示慈悲。(四)西北之觀自在菩薩,表示願行圓滿之菩提果。此四行皆表四方四佛之「因德」。此外,亦有以菩提、福德、智慧、羯磨四者分別表示四菩薩之四行。大日經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一下):「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瑜伽大教王經、大日經疏卷十七、卷二十〕(參閱「四行菩薩」1691)
(二)指五戒中除去「不飲酒」之其他四項。中阿含經卷二十六(大一‧五九四中):「有一沙門梵志行四行:不殺生、不教殺、不同殺,不偷、不教偷、不同偷,不取他女、不教取他女、不同取他女,不妄言、不教妄言、不同妄言。」
(三)通達四諦而趣向涅槃之無漏聖道有苦遲、苦速、樂遲、樂速等四種途徑,稱為四通行。〔集異門足論卷七〕(參閱「四通行」1766)
(四)乃菩提達磨所說修證佛道之四種具體行法,即: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參閱「二入四行」167) p1690
[法相辭典(朱芾煌)]
集異門論七卷七頁云:四行者: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二解、樂速通行。云何苦遲通行?答:靜慮不攝下品五根,是名苦遲通行。云何苦速通二解行?答:靜慮不攝上品五根,是名苦速通行。云何樂遲通行?答:靜慮所攝下品五根,是名樂遲通行。云何樂速通行?答:靜慮所攝上品五根,是名樂速通行。
二解 集異門論七卷七頁云:復有四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調伏行,四、寂靜行。云何不堪忍行?答:謂不堪忍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四秘密者。一令入秘密。謂聲聞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諦理說有補特伽羅。及有諸法自性差別。二相秘密。謂於是處說諸法相顯三自性三對治秘密。謂於是處說行對治八萬四千四轉變秘密。謂於是處以其別義。諸言諸不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奪命、苦受、罵辱語言。如是種類,是名不堪忍行。云何堪忍行?答:謂能堪忍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能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奪命、苦受、罵集辱語言。如是種類,是名堪忍行。云何調伏行?答:眼見色時專意繫念,防護眼根,調伏其心,不令發起煩惱惡業。耳聞聲集異門論七卷七頁時,鼻嗅香一時,舌嘗味時,身覺觸時,意了法時,專意繫念,防護耳根。廣說乃至防護意根,調伏其心,不令發起煩惱惡業,是名調伏行。云何寂靜行?答: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通行、四法跡、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寂靜行。問:何故說此名寂靜行?答:以於此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已生貪欲、瞋恚、愚癡、慢等,寂靜,等寂靜,最極寂靜,是故說此名寂靜行。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ㄙˋ ㄒㄧㄥˋ, 1.四種德行:(1) 指孝、忠、信、悌。《呂氏春秋.先識覽.正名》:「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2 ) 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也稱為「四德」、「四教」。
2.四科,為漢代以德行舉士的四項標準。《漢書.卷八六.何武傳》:「光祿勳舉四行,遷為鄠令。」唐.顏師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義各一人。時詔書又令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故武以此四行得舉之也。」
3.佛教用語。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羅什法師可謂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唐.李邕〈嶽麓寺碑〉:「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