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邪命
[佛光大辭典]又作四種邪食、四邪命食、四口食、四不淨食。邪命,謂依不正當之方法謀生活。戒律規定比丘應遠離四種邪命,唯以清淨乞食活命。四種邪命,即:(一)下口食,謂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二)仰口食,謂仰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等術數之學,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三)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四)維口食,維,指四維,乃堪輿家所用二十四方位中之四隅;謂學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大智度論卷三〕 p1803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下口食
(飲食)四種邪命食之一。謂比丘種植田園和合湯藥等,以求衣食也。對於仰口食而語。見智度論三,三藏法數十九。
(名數)與四種邪命同。見邪命條。
又作維口食。四邪命食之一,四不淨食之一。四維,指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維口(巴 vidisāmukha),本指臉朝四維張望,故「四維口食」引申為出家人學種種之咒術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大智度論卷三〕(參閱「四種邪命」1803) p1827
又作仰食。四邪命食之一。仰口,巴利語 ubbhamukha,本指仰臉抬頭,故「仰口食」引申為出家人以仰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之術以求衣食而自活命者。〔大智度論卷三、三藏法數卷十九〕(參閱「四種邪命」1803) p2165
梵語 mithya-jīva,巴利語 micchā-jīva。八邪行之一。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稱邪活命。比丘如為得衣食資具而說法,即稱為邪命說法。大智度論卷三載有四種邪命食,即:(一)下口食,謂種植田園,調合湯藥,以求衣食。(二)仰口食,謂仰觀星宿、風雨,以術數之學求衣食。(三)方口食,謂曲媚權門,阿諛富豪,巧言而求食。(四)維口食,謂研習咒術、卜算吉凶以求衣食。又同書卷十九則說邪命有五種,而稱五種邪命(又稱五邪),即為得財物而行如下五事:(一)以詐欺表現奇特之異相,(二)誇耀自己之功德,(三)占吉凶,(四)高聲威嚇,(五)稱讚供養者。摩訶僧祇律卷七亦列舉身邪命、口邪命、身口邪命等三種邪命。
印度外道中有稱邪命外道者,即指佛世之尼乾子外道。「尼乾子」舊譯「邪命」,實應翻作「離繫」,佛教貶稱之為邪命、無慚。此外,邪命外道又可作為當時外道修行者之總稱。〔長阿含經卷十四、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五、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十四、大智度論卷七十三、成實論卷十二、俱舍論卷八、俱舍釋論卷六、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大乘義章卷十、摩訶止觀卷七〕(參閱「阿時縛迦派」3655) p3033
(一)比丘遠離四種邪命法而清淨活命,即八正道中之正命。亦即正當、清淨之生活方法。據維摩詰經菩薩品載,正行善法,起於淨命。另據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上載,淨命者,謂少欲知足之行。
(二)梵語 āyusmat。又作具壽、長老。指高僧大德。具有出世之慧命及世間之長命。(參閱「具壽」3079) p4700
為四種邪命之一。又作維邪食。維,指四維,乃堪輿家所用二十四方位中之四隅。比丘學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以如是之不淨方式求衣食而活命,稱維口食。〔雜阿含經卷十八、法苑珠林卷九十〕(參閱「四種邪命」1803) p5890
指依不正當的方法而生活。八邪行之一。全稱邪活命,音譯阿耆毗伽,係「正命」的反義詞。
關於比丘的邪命內容,《大智度論》舉出四種邪命食與五種邪命。四種邪命食,出自卷三,即(1)下口食,指種植田園,調合湯藥,以求衣食而自活命;(2)仰口食,指觀星宿究風雨,以術數之學求衣食,而自活命;(3)方口食,指媚權門,阿謏富豪,巧言多求以自活命;(4)維口食,指學咒術、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五種邪命,出自卷十九,即(1)為利養故,而現奇特之相;(2)為利養故,稱說自己功德;(3)為利養故,卜吉凶,為人說法;(4)為利養故,以高聲現威令人畏敬;(5)為利養故,說所得的供養以動人心。比丘當以乞食而清淨活命,不可以如此之邪命食,或依虛偽方法而活命。又,同論卷七十三亦闡述各種邪命之相。《大乘義章》卷十(三學義)曾加以論述。
邪命之語,有時亦用以稱尼乾子外道。如《俱舍論》卷八將尼乾子譯為邪命。尼乾子本應如《成唯識論》卷一等所譯,作「離繫」解。然佛典則貶之為邪命或無慚。此外,在印度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一派被佛教稱之為「邪命外道」的宗教團體。
◎附︰《顯揚聖教論》卷七(摘錄)
犯邪命攝者︰如有一人,為性大欲,及不知足,難養難滿。又以非法求覓一切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餘資具;不以法故。此人為求衣服飲食等因,顯己功德;故於他人前,詐現非真自性及非串習威儀。又現諸根寂靜,無有掉動;意令他人謂己有德,當有所施,及以供事。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餘資具,身業給使。
又復此人,形貌躁惡,發言麤獷,無所忌憚,嚴飾其身,稱揚己名及與種姓,或復多聞,或廣持法。為得利養及恭敬故,而為他人宣說諸佛及佛弟子所演之法。或自說己實有功德,或少增益,或令他人稱顯異相。為求多勝衣服飲食,及餘沙門種種資具,雖復衣服無所缺少,故現受用弊壞衣服,意令信我長者居士,知缺少故,便多施與上妙衣服。如衣服,餘沙門資命之具,亦復如是。
又於信敬婆羅門諸長者所,不得如所欲物,或是所無,或是受用,不可與故,而便逼切訶罵求索。或得下劣之物,輕毀退還;對施主前,說如是語︰咄善男子有餘善男子善女人,若比於汝,族姓下劣,資財貧匱,尚能捨施如是如是妙可意物,況汝於彼,族姓高勝,富有財產,而以如是鄙可惡物,施於我耶。諸如是等,或依詐現威儀,或依非法言說,或依稱顯異相,或依逼切訶罵,或依以利比引於利,非法求覓衣服飲食坐臥之具,病緣醫藥及餘資具,不以法求,是謂邪命。如是犯邪命攝。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十四;《觀佛三昧海經》卷十〈觀佛密行品〉;《摩訶僧祇律》卷七;《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五〈布施竹園品〉;《俱舍論》卷十六;《華嚴經疏》卷十五;《摩訶止觀》卷七。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