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四種觀行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此乃懺悔者,為滅罪方便,而修之四種觀行也。一觀因緣,其罪為無明所覆,無正觀之力,不知罪過,遠離善友,隨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燒等,觀為罪之因緣也。二觀果報,所有諸惡不善業之業,三世輪轉之苦果,了無窮極,淪溺於生死大海,冥然無涯,如抱石沈淵,遂難出脫,觀為罪之果也。三觀自身,觀自身之正因,雖有靈覺之性,而為煩惱黑闇所覆蔽,無了解諸法之力,故不得顯也。四觀如來身,觀如來之身,眾德具足,湛然常住,復以方便入於滅度,然慈悲拔救眾生之心,無時或捨也。見慈悲水籤。


[佛光大辭典]

指修行懺悔者為滅罪之方便而修之四種觀行。即:(一)觀因緣,即觀造罪之因緣。觀我因無明不善之思惟而造罪障,無正觀之力,不知罪過,且遠離善知識,而隨逐魔行,以此因緣而流轉生死,永無出期。(二)觀果報,即觀造罪之果。觀我所受之果報,皆由諸惡不善之業所引,三世輪轉,苦果無窮,溺於生死大海,冥然無涯,如抱石沈淵,終難出脫。(三)觀自身,謂觀自身雖有佛性,但為無明煩惱所覆蔽,若不藉功德智慧之力則不能顯示,今當發起勝心,以滅無明煩惱,開顯佛性,得無上涅槃之妙果。(四)觀如來身,謂觀如來之身眾德具足,湛然常住,雖方便示現涅槃,然慈悲救度眾生之心,未曾暫捨。〔慈悲水懺法卷中〕 p1826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觀因緣、觀果報、觀自身、觀如來身。這是修行懺悔的人,為了滅除自己的罪業,方便而修的四種觀行。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