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世禪師
[佛光大辭典]為明代僧官之名稱。太祖洪武元年(1368),於南京天界寺設立善世院,以管理佛教事務。慧曇為第一代之善世禪師。洪武十四年六月,設有正六品官左、右善世二員,以督鑑寺院僧眾之違法犯過者。又於洪武二十二年,下詔賦予善世禪師綱治天下諸山之職權,蓋以「佐王綱而理道」為其最大目的。〔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二〕 p4877
[佛光大辭典]
具生吉祥
(?~1381)梵名 Sahajaśrī。音譯薩曷拶室哩。明初之印度禪僧。尊稱為班的答(梵 Pandita,即學者之義,又譯作板的達)。生於中印度迦維羅衛國剎帝利種之家庭,性喜恬靜,及長,於迦濕彌羅國蘇囉薩寺(梵 Surasa?)出家。初習五明、三藏,皆辨析精詳,因知言論非究竟法,乃入雪山修定十二年,得迦羅室利(梵 Kālaśrī?)尊者之證可。
其後,立志瞻禮東方五臺山文殊應現之所,遂渡印度河,經突厥、屈支(龜茲)、高昌諸國,並沿途傳授戒法,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方抵甘肅。後為朝廷迎入京師,住吉祥法雲寺,頗受朝野僧俗之尊崇。明洪武二年(1369)赴五臺山,駐錫於壽安禪林。又於洪武七年南下至明京。太祖於奉天門召見,賜號「善世禪師」,特頒銀章以總領天下之釋教,並建庵於鍾山。洪武十四年示寂,世壽不詳。著有示眾法語三卷,譯有八支戒本等。〔金陵梵剎志卷一、卷三十七西天班的答禪師誌略、補續高僧傳卷一、新續高僧傳卷十八〕 p3077
明初抵達中國的印度禪僧。梵名音譯薩曷拶室哩。被尊稱為「班的答」(Paṇḍita,學者之義),或「版的達」。生於印度迦毗羅衛國剎帝利種之家,天性恬靜。及長,在迦濕彌羅國的蘇囉薩(Surasa﹖)寺出家。初習五明三藏,皆辯析精詳。但知言論非究竟之法,遂在雪山修定十二年,得到迦羅室利尊者的證可。後立志瞻禮東方五臺山文殊應現之所,遂涉信度河,經突厥、屈支、高昌諸國。並為沿途之王臣庶民授戒。元‧至正年中(1341~1367)抵達甘肅。隨後,被元室迎入京師,住吉祥法雲寺。時雖有僧眾翕然受其度化,然與元帝機語不契。明‧洪武二年(1369)赴五臺山,以償初志,並駐錫於壽安禪林。
洪武七年南下至南京,太祖嘉其遠至,於奉天門召見,並賜「善世禪師」號,且頒銀章,令總理天下釋教,並在鍾山建庵以為其居,又諭示禮部,凡就師受戒者不禁。御駕若幸鍾山,必至其室諮論道要。時,參與受法之僧眾達數萬人。金幣施入無數,然悉散之不蓄。一日,諭弟子智光護佛法不可懈怠,並授「孤麻囉室哩」梵書一帙,囑可與遺骸共分至五臺山,洪武十四年五月圓寂,年壽不詳。太祖賜祭,荼毗時獲無數五色舍利,奉塔於聚寶門外。並建寺宇,御駕臨視,賜名「西天寺」。
師之遺作有《示眾法語》三卷,以及翻譯《七枝戒本》。此外,與師相關的著作有《明太祖諭善世禪師板的達》、《授善世禪師詔》、《板的達頂相贊》、《善世禪師遊方歸朝詩》、《命板的達穩禪詩》等,均收在《金陵梵剎志》(卷一)書中。
〔參考資料〕 《金陵梵剎志》卷三十七〈西天班的答禪師誌略〉;《補續高僧傳》卷一;《新續高僧傳》卷十八。
拖所設置之統領佛教之機構。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於南京龍河大龍翔集慶寺內設善世院,同時改稱集慶寺為大天界寺,而以慧曇覺原(1304~1371)為第一代善世禪師,總領釋教之事。又立玄教院,以道士經善悅為真人,領道教之事。洪武四年(1371),天界寺改稱天界善世禪寺。翌年又改稱禪世法門。十五年,併入新成立之僧錄司中,寺名則改稱善世院。寺內設置僧錄司,以僧人戒資為左善世,宗泐為右善世。二十一年,寺遭焚燬,僧錄司移至天禧寺,善世院(即天界寺)遷往城南。
〔參考資料〕 《太祖實錄》卷二十五;《金陵梵剎志》卷十六~卷三十;《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二;《明高僧傳》卷三;《大明會典》;《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卷六十四〈釋教部彙考〉。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