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唐卡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唐卡(藏thaṅ-ka)

西藏特有的美術形式之一,指裱褙為卷軸式的佛畫。又譯湯卡。「唐卡」的原義是「捲起來」,卷軸畫稱為「唐卡」即在強調其上捲的形式;蓋唐卡的收存有一定的規則,需由下向上捲成一束,反之,則是不敬且凟神聖。

唐卡的繪製始於七、八世紀,盛行於十二世紀,據說是源於印度說書人講故事時懸掛的掛圖。其題材主要有畫傳(如佛傳、祖師傳、大法師傳)、肖像畫(如釋迦牟尼像、藏王像、歷代法王像)、偶像畫(如度母像、天王像、金剛像)、史話(有文成公主進藏、達賴五世覲見順治皇帝等)、民俗畫(有百戲、樂舞、祭祀等)、建築畫(如大昭寺全圖、修建薩迦寺圖)、宗教活動(有跳神、法會、說法等)、器物類(有法器、佛具、樂器等)、動物畫等。

大體而言,唐卡具有三種不同的目的及用途,第一種是修行用的唐卡,其主要作為喇嘛觀想及禮拜之用;第二種是莊嚴用的唐卡,由在家信徒自行繪製,或請畫師描繪,然後獻給寺院莊嚴佛堂,以獲取功德。第三種是弘法用的唐卡,即在大巿集或寺院的前面,將繪有蓮華生大士生涯及阿彌陀佛淨土的唐卡,展現在村人及巡禮者的面前,並由喇嘛僧或俗人以歌唱或朗讀故事教化民眾。

◎附︰賴富本宏〈湯卡〉(摘錄自《西藏密教研究》第五章第四節)

湯卡的種類
湯卡,通常是長條形,其尺寸有詳細的規定,但是,古式的湯卡近乎正方形,而新式的湯卡,不依照規定去繪製的也很多。

湯卡的表現型態有數種,筆者參考圖齊(Tucci)的研究,將其歸納為四種︰(1)彩色湯卡,(2)金色湯卡,(3)刺繡湯卡,(4)印刷湯卡。

第一︰「彩色湯卡」,即一般所見的湯卡,其製作方式是在線畫上繪有紅、藍、黃、綠等顏料。目前,在列城郊外的手工藝中心所教授的就是這種湯卡的製作。

第二種的底色為金色,故稱為「金色湯卡」。其畫法有三種,其一︰將全圖塗上金色,再以進步的技法描出輪廓線,並加上點綴;其二︰在一般的彩色湯卡上,以金線描繪;三為︰先將全圖塗上黑色,其上以金色描出圖案。

這一種在年代上雖然開始的很晚,但是全圖使用金色的這種形式極受歡迎。此外,在黑底上描金色或白色的線條,這種形式原則上只限於描繪守護尊或護法尊。

第三種是刺繡湯卡。作品雖不多,但仍存有優秀的作品。據說此種技法傳自中國,故在拉達克的作品不多。

第四種是印刷湯卡,即直接將木版印刷的木版畫加以裝裱。(中略)

裝裱
裝裱大致有兩種意義。對書畫本身作強化和裝飾的作用。對於搬運、捲收、展開的湯卡而言,裝裱的強化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若說裝裱的好壞能決定其壽命的長短,也並非過甚之詞。

湯卡要如何裝裱呢﹖茲將其特徵列舉如下︰

(1)畫心的背面沒有托紙。

(2)湯卡的天(最上方)、地(最下方)裝有軸杆,藉以保持布面的平整。

(3)裝裱的布有兩層,將畫心夾在中間,以線縫合。

由上面的特徵中可看出,第一種特徵是使湯卡壽命減短的最大原因。在裝裱中,加上托紙是補強的必備條件,沒有托紙是保存上的致命因素。

此外,使用群青、綠青等易酸化的顏料,以及接著材料──膠,都會使畫心變為黑色或茶褐色。再加上折疊時的損傷,所以,要長期的保存湯卡,是非常不易之事。

第二種的裝裱方式,在日本也可看到。使用軸杆裝裱,除了可保持畫面平坦之外,另外還可捲收裝箱,有易於保存的作用。湯卡上的軸杆,主要目的不在於捲收,基本上仍是為了防止畫面不平整。因為,一般湯卡的保存,大多是掛在牆壁上,而不是捲收起來。因此,這也是湯卡易於酸化、劣化的原因之一。

天地兩部各有一根軸杆是最普通的型式,此外尚有天部有軸杆而地部無軸杆的型式。

第三是畫心與裝裱連接的方法。在日本,裝裱時採用漿糊作接著劑。但是,湯卡的裝裱不用接著劑,而是採用線縫的方式。

顏料
其次再來考察顏料,因為湯卡的古代作品很少,故須與壁畫所使用的顏料合併檢討。兩者採用的顏料,在本質上並無差異。

目前印度是採用化學的顏料。以前沒有這項技術,故全賴天然產的顏料。因此顏色非常有限。

從拉達克殘餘的古壁畫中可以看出,使用最多的是青色。這種深青色的顏料,稱為「indigo」。此為植物性染料之一,是自植物葉中抽出的青色色素。在印度、爪哇、中國及日本曾作大量的栽培,為過去盛行的顏料。

此外,孔雀石和群青等礦石也可作成青色的顏料,將這些礦石放入乳鉢中研磨為粉末狀,即成顏料。這是由於礦石本身行自然酸化,由此會呈現出紺青色。但因其數量很少,價格昂貴,現代已不使用,就是在古代的湯卡中也不多見。

其次是紅色顏料,大多是孟加拉系的顏料。這種顏料被用來描繪諸尊的衣服及火炎。

所謂孟加拉,其語源出自印度的「Bengal」,由此可知,這是指孟加拉沿岸所產的赤土。這種紅色顏料是青色的對比色。

然後是在諸尊肌膚上所看到的黃色,這種顏料是鐵礦石和長石等風化的黃土所作成的。因其含有鐵的成分,故呈現出黃色漸至褐色的種種色彩。

白色,我們認為是由白土作成。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以前是採用白土,以後則使用胡粉(以貝殼燒製而成的白色顏料)。

以上四色為主要的色彩。都是由天然的土或岩石研製而成的。

在拉達克當地,目前以袞巴為中心,仍在繼續繪製新的壁畫與湯卡。顏料以化學製造法作成,顏色已有大輻度的增加。

畫法
關於古代壁畫的畫法現已不詳。但從林親桑坡樣式的阿爾齊袞巴大日堂、三層堂的壁畫加以判斷,古代的畫法不像後代那樣完全遵照儀軌,故缺少統一性,大多是採用三曲法,呈現出比較自由的表現方式。

就時代上來看,林親桑坡樣式之後,是「後林親桑坡」樣式,這種樣式中所含的印度特色已減少許多,所表現的體型不成比例,有顯著的稚拙感。或許這是一種土著化的畫法。

相反地,從南姆格爾樣式以後至今,壁畫與湯卡的畫法都具有統一性。這大概是《造像量度經》系之造像經典完全普及深入的結果。

在拉達克的列城郊外,有一所手工藝品中心,現今仍在傳授湯卡的技法,其所使用的繪畫課本,是依照《造像量度經》系資料編輯成的,依照此書繪出圖形,再加上傳統的配色,即為湯卡。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布達拉宮

十七世紀末期以來,西藏達賴喇嘛的宮殿,及西藏政治、宗教中心。位於西藏拉薩巿西北瑪布日山(即紅山)上,是一組宮殿城堡式的建築群,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西藏高原的佛教聖地。「布達拉」,為梵語Potalaka之音譯。此詞即相傳為觀世音菩薩住處之「補陀落迦」。而達賴喇嘛也被西藏人認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布達拉宮雖然始建於唐代貞觀中期,但在十七世紀重建後,則一直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與坐床處,並且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依《新唐書》〈吐蕃傳〉所載,貞觀十五年(641)文成公主與藏王松贊干布成婚後,松贊干布於紅山為公主築一宮室而居。可惜當初的建築先後毀於赤松德贊時期之雷擊,及朗達瑪時期之兵火,目前僅剩「曲吉卓布」(法王禪定宮,相傳為松贊干布靜修處)、「帕巴拉康」(聖者佛殿或觀音堂)兩座佛堂。到十七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受清朝冊封後,始由其弟索朗繞登主持修建白宮(順治十年,1653)。五世達賴歿後,復由總管桑結嘉錯增建紅宮(康熙二十九年,1690)。此後歷代達賴又陸續增建,尤其是十三世達賴作了較大的擴建,乃具今日之規模。

布達拉宮依山疊砌,蜿蜒至山頂。整體建築可分為紅山上的紅宮、白宮及山下、龍王潭等四部分。共占地四十一公頃。主樓高十三層,高達一一八公尺,東西長約四二○公尺,南北約三百公尺,殿堂房舍近萬間。建築均為石木結構。宮牆厚二至五公尺,全用花崗岩砌築。紅宮居中,內部包括各類佛堂及歷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是布達拉宮的宗教活動中心。白宮左右橫列,是歷代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及政治活動之所,為布達拉宮之行政中心。宮內主要殿堂有︰達賴靈塔殿、東大殿、西大殿、法王禪定宮、聖者佛殿、三界興盛殿、日光殿、壇城殿、持明殿、世系宮、極樂宮等數十座。

此外,位於布達拉宮紅山後的龍王潭(魯康,或稱龍王塘),是拉薩巿的名園。現已闢為公園。方圓約三公里,湖中有小島,島與陸地間有彩繪木橋相連。島上有供奉龍王的神殿。園內林木葱蘢、花草繁茂。碑亭立有二碑,一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平定蒙古準噶爾部侵擾西藏,另一為乾隆五十七年(1792)驅逐廓爾喀侵略軍出西藏。

茲由南山開始,依序介紹布達拉宮之主要殿堂如次︰

南山下入山的道路兩旁有東西二樓房,即東西印經院,著名的拉薩版藏文大藏經即保存於此。由東西印經院之間拾級而上七十餘公尺處,就是東大門(平措多朗),為入宮必經之山門。進入山門即到東舞台(德陽廈)。這是一個面積約二千平方公尺的大平台。是喜慶節日,跳神演戲之所。德陽廈東邊有一幢高樓,是僧官學校。創辦於1749年,入校學生畢業以後可委任「孜仲」(七品官階)以上的官職。校長則循例由山南地區的敏珠林寺(寧瑪派大寺院)的學者擔任。德陽廈西偏門外是「朗杰札倉」。常定僧員二百名,是達賴喇嘛外出時的儀仗隊。

由德陽廈的正西面扶梯而上,即到白宮大門「噶崩當廊道」,也是進宮的正門。門廳的四周有許多壁畫,東面畫有七世紀松贊干布派使臣向唐朝求婚,唐太宗考問婚使的故事。北牆畫的是歡迎文成公主入藏之盛大實況,以及文成公主設計修建拉薩小昭寺的故事。還有七世紀時布達拉宮的形狀及規模圖樣。通過門廳,即進入東大殿(措欽廈)。面積五百餘平方公尺,是歷代達賴喇嘛舉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政教活動之主要場所。由東大殿上樓,可到「森瓊尼沃宮」(達賴喇嘛的寢宮)。白宮最高層有「干丹吉」經堂,供奉著雕刻精細、妙相莊嚴的各種佛菩薩像及珍貴的手寫金字大藏經。經堂的東面則是三界興盛殿,供有乾隆皇帝像,與漢滿蒙藏四體文字雕刻的「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金字牌位。

布達拉宮正中間突出的宮宇,都以紅土塗牆,稱為紅宮。主要是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其中以第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的靈塔最為高大。該塔始建于1690年,三年後竣工(1693)。高約十五公尺,分塔座、塔瓶、塔頂三大部份。內藏達賴五世之肉身。靈塔共用純金三七二四公斤包裹,並鑲嵌著各種珍貴的金鋼鑽石、紅綠寶石、翠玉、珍珠、瑪瑙等珠寶一萬五千餘顆。塔前供奉著金燈、金水碗等供器、法器。靈塔殿內掛滿了各種幢、幡、寶蓋,是宮中最著名的大殿。靈塔殿的西側是靈塔的享殿,也就是西大殿(司西平措),面積七百餘平方公尺,是紅宮中最大的殿堂,掛有清‧乾隆皇帝之御筆「涌蓮初地」的金字匾額。因為相傳西藏是一朵蓮花,布達拉宮即中央之蓮台。另外,大殿的四周掛有描繪五世達賴喇嘛生平事蹟的壁畫。除了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外,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的靈塔「格來頓覺」,位於紅宮最西。建於1934年。塔高十四公尺,塔身的裝飾比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更為華麗。塔前供的「曼札」就是用二十多萬粒珍珠、瑪瑙、珊瑚等珠寶用金絲串連而成的。殿中也掛有壁畫,繪有十三世達賴喇嘛的傳記。其他諸位達賴喇嘛(六世除外)也都有靈塔。但規模略小。形狀、製作、造型都大致相似。殿上都蓋有金頂,輝煌而莊嚴。

由司西平措享殿上樓,即到「各松格廊廊道」。此地共存壁畫六九八幅。有釋迦牟尼佛本生圖、佛、菩薩、密宗各派的「金科」(壇城)、本尊、明王、明妃、世界之形成與六道輪迴等圖像。以及十七世紀時,修建紅、白兩宮的藍圖,及藏族、漢族工程人員的工作實況。

由「各松格廊廊道」再上一層樓,是「曲吉卓布」,就是傳說中藏王松贊干布入定修法之地。佛殿建於岩洞中,供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公主、大臣祿東贊、端美三菩提等人之塑像。都是吐蕃王朝的遺物。曲吉卓布的樓上是「帕巴拉康」,也是吐蕃王朝遺留下來的建築。堂內主佛是帕巴‧洛桑夏熱佛(觀音菩薩化身)。此尊被大眾崇為布達拉宮之祖佛。殿前掛有清‧同治御書「福田妙果」的金字匾額。

另外,宮內各殿堂還分別供有各類的佛塔、佛像,貝葉經文、唐卡、法器、供器等物。並完整地保存著明、清以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各種封誥、詔敕、印鑒、金冊、玉冊、匾額、工藝品,以及醫藥、歷史、文學典籍等大量珍貴文物。僅極樂宮內就供有大小無量壽佛千餘尊。在篤信佛法,政教合一的西藏地區,布達拉宮無論在實權或精神上,都是西藏的重心。

〔參考資料〕 《衛藏通志》;《松贊干布六字明咒教誡》。


札什倫布寺

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後藏的主要寺院。位於西藏日喀則縣色日山下。「札什倫布」,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係宗喀巴的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所建。萬曆二十八年(1600),四世班禪羅桑卻吉應請擔任本寺住持。此後,本寺成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寺宇依山傍水,經歷代擴建,逐步成為今日規模宏偉的建築群。總面積約三十萬平方公尺。主要建築有︰宮殿(班禪寢宮)、勘布會議廳(後藏地方政府最高機關)、班禪靈塔殿、經學院四部份。經學院由措欽大殿與脫桑林(Sdod-bsam-gliṅ)、夏孜(Śar-rtse)、吉康(Dkyil-khaṅ)、阿巴(Sṅags-pa)等四大「札倉」及下屬的六十個「康村」組成。每一札倉,包含佛殿、經堂、大廚房、辯經場以及活佛起居室。

經學院中之措欽大殿建於明代,為全寺最早的建築。亦為全寺僧徒集會的場所。殿內繪滿壁畫,樑柱上掛滿卷軸畫。其中一至九世班禪生平卷軸畫及十六羅漢圖等,是全寺最出色的佛畫藝術作品。在四大「札倉」中,前三所修學顯乘教義,後一所(阿巴)修學密乘經咒。另有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四世班禪的靈塔殿,乃寺內六座靈塔殿中最顯著的一座。

此外,寺內有高約二十七公尺的彌勒(藏語作強巴)佛像。據載,此像耗費青銅十一萬多公斤,黃金二二九公斤,為世界罕見的大銅佛。另藏有佛像、唐朝卷軸佛畫、刺繡及各種精美貴重的珍玩、供器、瓷器等物。對研究西藏文化及藏漢關係史具有重要價值。

◎附︰張濤〈札什倫布寺〉(摘錄自《法音》第四十七期)

札什倫布寺藏文意為「吉祥永固」。曾使用過漢文名「札什倫博」、「仍仲寧翁結巴寺」等。位於西藏日喀則近郊西南山麓,依山傍水,規模宏大,雕樑畫棟,金頂碧瓦,其壯麗豪華僅次於布達拉宮,周圍築有城墻,方圓三華里。是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在後藏地區的最大寺廟。

此寺為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主持興建。根敦珠巴,後藏古墨人。小時就刻苦學習,鑽研佛法。後來,拜宗喀巴等人為師,成為佛教著名人物。西元1447年(明‧正統十二年),在一大貴族的資助下,開始興建札什倫布寺,前後歷時十二年。建成後,根敦珠巴任第一任法台。到1959年,此寺法台共延續了二十一任。四世班禪羅桑曲結堅贊在1600年,對寺廟進行過擴建。以後,又經歷代班禪的不斷修繕、擴建,遂有今日規模。據說僧人多時達四千餘人。

寺內的大殿裡,有四十八根柱子。大殿中央的佛殿內,有一世達賴根敦珠巴請藏、尼工匠精製的一尊五米多高的釋迦牟尼佛的金銅像。佛像體內,有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和宗喀巴的頭髮,以及根敦珠巴的經師西繞僧格的頭蓋骨。這尊佛像為札什倫布寺的主要佛像。佛像兩旁,還分立著釋迦牟尼的八大弟子像。大殿右側,是慈尊佛堂,供有高十二米的慈尊佛像。像體內有釋迦牟尼的舍利等物。兩旁有一世達賴親手塑的觀音和文殊菩薩像。大殿左側,是度母佛堂。裡邊有高三米左右的白度母金銅像。像體內有高二十公分的白度母像。

另外,札什倫布寺的西面還有高聳的彌勒大佛堂。大殿高三十二米,面積為八百六十多平方米。堂內有彌勒佛的鍍金銅像。佛高二十六點七米,手長三點二米,中指圍粗一米,長達一點二米,肩寬十一點五米,耳長二點八米,眉間還有一顆核桃大的寶石,身上佩有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等飾物。這尊彌勒佛銅像,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銅佛,馳名中外。彌勒佛,藏語叫「強巴」,是藏傳佛教中最受尊敬的佛之一。(中略)

除大殿、佛堂外,寺內還有幾世班禪的靈塔殿,最早的靈塔是四世班禪的。該殿始建於西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塔高十一米,金銀為底,銀皮裹身,並嵌有珠寶玉石等物,塔內放有四世班禪遺體。

札什倫布寺各僧院等牆上,均繪有許多壁畫。主要內容有釋迦牟尼、宗喀巴等人的傳記。形式變化萬千,色彩鮮艷奪目,用筆細膩工謹。特別是鑲嵌在寺廟圍廊牆上的石板雕刻,其間眾多的佛像更是栩栩如生。據傳,這些石板是一世達賴根敦珠巴從卡龍地掘出,由技藝精湛的石工雕製的。

此寺與拉薩三大寺及大昭寺一樣,過去還供有「皇帝萬歲萬萬歲」的牌位,並專門建有供奉牌位的殿堂,每年要舉行朝拜儀式,以示對清朝皇帝的臣屬關係。

寺內各種歷史文物頗多。有以前手寫的貝葉經和金粉寫的佛經《甘珠爾》及佛經註疏《丹珠爾》,還有清朝皇帝給班禪的金冊金印及封誥敕書等。另外,明清時代的各種瓷器、琺瑯器,玻璃器及刺繡「唐卡」等文物也相當豐富。所有這些,都是研究西藏各個歷史時期政教和社會發展的無價之寶。

〔參考資料〕 妙舟《蒙藏佛教史》;歐陽無畏《藏尼遊記》;長尾雅人《西藏佛教研究》;多田等觀《チベット》;G. Tucci《Tibetan Painted Scrolls》。


色拉寺

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之一。位於西藏拉薩巿北三公里的山麓下。係明‧永樂十七年(1419),宗喀巴的弟子絳欽卻杰(Byams-chen chos-rje)奉師命所創。明、清期間,寺宇迭有增擴。建築宏偉壯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為拉薩三大寺。

寺院殿堂依山勢而建,採平頂碉房式建築,具有藏族建築藝術的特色。在佈局上與塔爾寺相仿。經堂建築為主體部位,眾多的僧舍見隙安插,居於陪襯地位。主要殿宇有措欽大殿、壽扎倉、結扎倉、阿巴扎倉(即經學院)及二十八座康材(即僧舍)等。措欽大殿內壁畫優美,佛像高大,其中彌勒佛及八菩薩像之雕刻尤為精細古樸。阿巴等三學院中,有二學院專修顯教,另一學院專授密教。十七世紀時,額定僧眾五千五百人,至1959年時全寺常住僧已達九千人。

明‧永樂年間絳欽卻杰代表宗喀巴赴北京,為太宗皇帝宣講喇嘛教義,其後太宗敕令開刻藏文大藏經《甘珠爾》。此即所謂「永樂版」。絳欽卻杰歸藏時,攜回其中一部,成為此寺的珍藏。此外,寺內珍藏的文物尚有旃檀木雕十六尊者像、明代織造的大慈法王緙絲像一幅,以及明‧宣德年間所制的金銀器與各類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


別蚌寺

藏傳佛教規模最大的寺院,總面積二十多萬平方公尺。位於拉薩巿西北五公里的半山坡上。一稱哲蚌寺,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

此寺主要是仿造印度著名的密教寺院而建。寺名ḥbras-spuṅs是梵文dhānya-kaṭaka(意為穀堆)的藏譯。創建於西元1417年左右(明朝永樂年間),即格魯派的開祖宗喀巴逝世前一、二年,由宗喀巴的高足絳央卻杰(Ḥjam-dbyaṇs chos-rje)奉師命所建。其後三十餘年絳央 卻杰皆駐錫此寺。迄達賴五世重建布達拉宮之前,此寺一直是達賴喇嘛的坐床地。

此寺的組織結構猶如一所佛教大學。內設教學、教儀、教務、雜務四大部,並設有四所扎倉(經學院)︰羅塞令、果芒及德央三扎倉以學習顯宗理論為主,阿巴扎倉則研習密法。扎倉下設康村,即習經喇嘛之宿舍住所。羅桑康村為蒙古喇嘛的住所,哈木東康村為青海地區喇嘛的住所,羅巴康村為四川、昌都地區喇嘛的住所。

此寺之主要建築有措欽(藏語意為集會)大殿、噶丹頗章(宮)、四大扎倉及康村等。措欽大殿規模最大,內有一八三根大柱,可容納九千名喇嘛誦經。殿正中供文殊菩薩與白傘蓋像,殿堂中部有天窗,但大多掛滿彩色唐卡(絹軸畫)、帷幕,使整個佛殿甚為幽暗,只有一小束光線透過天窗直射佛像。此象徵「舉世渾黑,唯有佛光」。噶丹頗章為達賴二世於明‧嘉靖九年(1530)所建。二、三、四、五世達賴喇嘛均在此施政居住,亦稱極樂宮。此外,寺內珍藏甚多歷史文物、佛教經典、法器、供器、唐卡及各類工藝品。


拉達克

印度最北部之一地名。位於占姆‧喀什米爾洲(Jammu & Kashmir)境內西部。地處喜馬拉雅山與喀喇崑崙山系間,西鄰巴基斯坦,北與東邊接鄰中國,是四周環山的高山地帶。西藏語Ladakh,係出自西藏語La-dwags之語源。La指山。La-dwags是「越過山」之意;由於要進入拉達克須越過四千公尺的高山,故稱Ladakh。

此地在古代原是一與世隔絕的古王國。西元三世紀時,阿育王將印度佛教傳入,後又深受西藏佛教及西藏文化的影響,至今當地居民的信仰仍以西藏佛教為主流,因此拉達克有「小西藏」、「西西藏」之稱。

現今在拉達克的深山幽谷中,仍存千年古寺,到處又可見到土製佛塔,而首府列城(Leh)附近更是寺院林立。如里基爾及阿爾齊寺(Likir & Alchi),建於十一世紀初。係由三十五位喀什米爾的藝術家所設計,頗有「喀什米爾學院派」的藝術風味。寺中的壁畫藝術成就,令人嘆為觀止。黑米斯寺(Hemis),其藝術上及金製佛像之豐富,位居拉達克之冠,唐卡藏量亦豐。史比托克(Spituk)寺,以擁有唐卡、面具及兇惡神像等藝術作品聞名。穆爾別克(Mulbekh)寺,寺旁的尖石上刻有一站立之彌勒大佛,甚為著名。散喀爾(Sankar)寺,寺內供奉一巨型觀音佛像,並收集大量的宗喀巴雕像,為黃教寺院。其他,另有拉達克最古老的拉馬優魯(Lamayuru)寺,以及飛揚(Fiang)、榭(Shey)、迭克榭(Thiksey)等寺院。

又,喇嘛在拉達克的社會地位相當特殊而且重要,是教師、醫生、星相家等特種職業的專家,居民出生大都經由喇嘛命名,結婚亦請喇嘛祝福,人死時由喇嘛唸經超渡,每一家庭與其附近寺院之關係相當密切。而德高望重的喇嘛,死後並以轉世的方式,再返回世間,繼續未竟之入世弘化事業。然而,近年來由於與異國文化接觸,尤其被併入印度版圖後,拉達克的社會文化有所變遷,喇嘛的地位降低,願意當喇嘛者更少,因此許多寺院逐漸凋零。

◎附一︰佐藤久光〈拉達克的風土〉(摘錄自《西藏密教研究》第二章第二節)

拉達克的氣候可以分成冬季及春秋兩期。六月、七月、八月相當於春、秋的季節,此外都是冬天的季節。因此,氣溫整年都很低,年平均的氣溫,例如北邊的拏布拉是3-9℃,列城是2-8℃,冉斯喀爾是3.9℃。但拉達克夏季最盛期的七、八月的白天氣溫,常常超過30℃。相反的,夜晚因為散熱作用,溫度急降。因此,一天當中最高及最低氣溫之差,常常有20℃之多。這種氣候狀況,是由於空氣稀薄且清澄,使遮熱作用無法產生所致。

所以拉達克的氣候狀況,除去冉斯喀爾及喀爾基爾一部分的豪雪地帶外,中央拉達克是屬於空氣稀薄,降雪降雨極少,吹乾燥風且低溫的情形。

在這種自然氣象的條件下,人的身體自然也就養成順應的習慣。其七、八月的春、秋氣候,白天氣溫上升且太陽直射強度極高。但因空氣乾燥,所以不會流汗,背太陽的地方氣溫也低。由於人們長時期習慣穿著厚重的衣服,所以這個時期也穿著拉達克特有的外套。這種外套有防止日光直射,使體溫保持一定程度的作用;寒冷的時候則具有防寒的功能。當地的人由於長時間的習慣,因此對寒冷可以保持基礎的體力。例如,七、八月間寒氣襲人,夜露下降時,孩子們在屋內也很少舖蓋毛毯睡覺。

拉達克的氣候,冬季占絕大部分,特別是在十二月、一月及二月間的嚴寒時期,為了避免寒風,人們大都儘量少出門。為了節省取暖的能源,起床的時間也延後。但是,儘管冬天嚴寒,因為是農閑期,所以這個時期結婚及祭祀的行事特別多。

位於印度西北的拉達克,北與東邊接鄰中國,西則接鄰巴基斯坦,是平均高度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地帶。其自然條件是岩山與草木不生的沙漠地形,以及寒冷的氣候情況,部分地區則為喜馬拉雅山的萬年雪所覆蓋,相反的,也有吹襲乾燥寒風的地帶。由於是高山地帶,不適合植物的生長,所以僅以有限的食物與融解的雪水作為生命的糧食。拉達克人就居住在這種極為苛酷的自然條件下,接受從西藏傳來的西藏佛教,並將西藏佛教培育得十分興盛。

但是,能培育西藏佛教文化並將它維持到
現在,是由於國內統治與國外關係的重要因素。特別是,拉達克與其周圍的西藏與喀什米爾的關係,對拉達克有很深的影響。拉達克與西藏由於國境問題等,曾發生幾次戰爭,但其解決的方式,都對兩國的佛教文化很有幫助。拉達克從西藏輸入西藏佛教,並加以培育振興,這不僅造成了社會、文化的交流,兩國間的通商交易也因而格外興盛,可以說西藏與拉達克是一體化的社會。

此外,由於回教與西藏佛教的敵對關係,以及被周邊社會擴大勢力威脅時的援助,或者是在喀什米爾的宗主權下等因素,造成了拉達克與喀什米爾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總而言之,拉達克的社會、文化與西藏的關係十分濃厚,而與喀什米爾在回教的宗教對立,以及政治關係上,也有很深的關係。

◎附二︰賴富本宏〈拉達克的寺院(袞巴)概況〉(摘錄自《西藏密教研究》第三章第二節)

拉達克在地理上,可細分成三部分,即列城(Leh,西藏語Gle)、喀爾基爾(Kargil)、冉斯喀爾(Zanskar,西藏語Zaṅsdkar)三地域;下面所列是列城地區的喇嘛教寺院及其所屬宗派的分類︰(原則上,從東部的寺院說起。此外,各袞巴的稱呼則依據英語發音)

(1)噶舉派(bKaḥ-brgyud-pa)
{1}魯格派(ḥBrug-pa)
 齊地袞巴
 黑米斯袞巴
 史他克那袞巴
 榭袞巴
 列克爾袞巴
 巴斯格袞巴
{2}瑞根派(ḥBri-guṅ-pa)
 飛揚袞巴
 拉馬優魯袞巴
格魯派(dGe-lugs-pa)
迭克榭袞巴
沙布袞巴
散喀爾袞巴
史比托克袞巴
里基爾袞巴
阿爾齊袞巴
里宗袞巴
薩迦派(Sa-skya-pa)
馬拓袞巴

(4)寧瑪派(rÑiṅ-ma-pa)
塔克托克袞巴
由上述分類可知,將拉達克勢力二分的,是以馬爾巴(Mar-pa)為開山祖的噶舉派,以及宗喀巴開創的格魯派。其中,噶舉派因為較早傳入拉達克,且與當時的南姆格爾(rNam-rgyal)王朝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比格魯派有更多的大寺院。

但是,格魯派在魯格‧噶舉派的大成就者塔格壯瑞巴(sTag-tshaṅ ras-pa,別稱sTag-tshaṅ ras-chen,1574~1651)歿後,由於得到西藏本國強有力的援助,勢力也漸漸侵入拉達克,而形成現在的地位。


傳召法會

西藏佛教的法會。又名傳大召、大神變節、大祈願法會、元宵供。西元1409年,宗喀巴所創。

此法會係宗喀巴為紀念釋尊、祝禱佛法流通,國家安穩,作物豐收而倡行的法會。法會期間,近郊的二萬餘名僧侶,聚集在拉薩的大昭寺,舉行二十一日的法會,且宣講、辯論佛法。其主辦權原屬格魯派,十六世紀格魯派與噶瑪噶舉派對抗,其後十九年由噶瑪噶舉派主辦。後由於達賴二世根敦嘉措的關係,格魯派再度獲得主辦權。到達賴五世洛桑嘉措時,法會中開始有辯經(辯論佛經之法義)之活動,並藉此活動自三大寺之僧徒中選取頭等格西。

◎附︰周敦友〈傳召法會沿革簡介〉

「默朗」,俗稱傳召,意為發願或祈願。有默朗欽摩和充曲之分,即傳大召和傳小召,意為大祈願法會和會供法會。

默朗欽摩,始自西元1409年(明‧永樂七年),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始祖宗喀巴所創辦。

宗喀巴,係青海宗喀地方人(現青海塔爾寺),青年時期遊學前後藏,廣學顯密教法。為維護佛教戒律,針對當時藏傳佛教的流弊,倡導僧尼必須少欲知足,嚴守禁戒,從而深受地方政權的帕主、闡化王扎巴堅贊的崇敬。為了更有效地實現振興佛教,嚴明戒學的目的,宗喀巴於明‧永樂五年(1407)同扎巴堅贊商議,決定於1409年藏曆元月在拉薩大昭寺舉行大發願法會,集各教派僧眾共同發願振興佛法。扎巴堅贊特委派內烏齊宗本(縣官)朗嘎桑布負責維修大昭寺各殿堂、佛像等,重繪壁畫,製作各種幢幡寶蓋、法器、供器等。宗喀巴本人亦為大昭寺「覺臥佛」(即文成公主下嫁時從長安帶進西藏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製作「五佛金冠」等莊嚴法物,費黃金五百兩。各種籌備工作於1408年全部完成。同年底,各教派僧眾一萬多人,信教群眾數萬,雲集於拉薩。1409年藏曆元月初一至十五日在宗喀巴主持下,舉行了隆重的「大發願法會」。扎巴堅贊及其僚屬,每天輪流為法會作施主。宗喀巴除每天帶領僧俗教徒念發願文、祈禱經等,還講《佛本生經》一座,以其博學多聞,辯才無礙的智慧,針對當時各教派的弊端,誘導信眾奉行十善,少欲知足,清淨自活,修戒定慧,為與會僧俗所敬信。

藏曆元月十五日傳說為釋迦牟尼「示現神變」節,是法會的最後一天。當晚舉辦了「舉阿曲巴」(意為元宵供,俗稱花燈節),大昭寺周圍的八廓街上,陳列著酥油製作的各種供品,以示紀念。此後相沿成習,每年這天,八廓街三十多處擺滿了各類花燈供品。每樣供品都有牛皮雕刻著各種圖案,並用五彩調製的酥油,塑造成佛、菩薩形像,以及天女、護法神王、人物故事、鳥獸花草及充滿民族特色的圖案。千姿百態,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其中最大的花燈高達十米。花燈之夜,群眾繞佛、觀燈,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徹夜不眠。數百年來相沿成習,已成為拉薩人民的傳統節日。

由於首次法會的成功,奠定了格魯派的基礎,所以後來「格魯巴」就以這次法會作為創派之始。這個法會,一直堅持舉行,幾百年來未曾間斷。

這個法會,起初是藏傳佛教各教派都可自願參加,後來格魯派成立,即主要由該派僧俗教徒舉行。二世達賴時期,後藏大貴族仁本巴‧頓珠多吉,對格魯巴採取敵視政策。1498年武力佔據拉薩後,即將傳召法會交由嘎瑪嘎舉派(俗稱白教)主持,達十九年之久,並禁止三大寺及拉薩所有格魯派僧侶參加。1517年,帕竹法王將仁本巴勢力驅出拉薩後,1518年起,二世達賴更頓加措又主持這一傳召活動,以後一直為格魯派主持。

宗喀巴發起舉辦的拉薩傳召法會,原來是純宗教性。但自從五世達賴羅桑加措於1642年建立甘丹頗章的「政教合一」政權以後,純宗教性的傳召法會逐漸增加了其他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將原來從藏曆元月初一至十五的傳召時間,改為藏曆元月初三至二十四日。為鼓勵僧人學經和從中選拔有學識的僧人充實寺廟上層僧職,規定了三大寺學僧在傳召期間考取格西(善知識,類似現代的博士)學位,每年錄取十六名「格西拉讓巴」(頭等格西),列入前七名的由甘丹赤巴(格魯派承傳宗喀巴衣鉢的法主)率領遊行以示榮耀。

在元月二十四日傳召法會結束時增加「默朗朵甲」,意為除祟驅鬼儀式。規定由甘丹赤巴主持,領同布達拉宮的朗杰扎倉和哲蚌寺阿巴扎倉的密教僧眾念驅鬼經,及由當時蒙古固始汗軍隊的元帥率領五百騎兵列隊遊行,燃燒「朵馬」,向拉薩河南岸鳴放火銃以示驅逐魔鬼。後來舉行這一儀式時,五百蒙古騎兵和元帥則由貴族的奴隸們來扮演。

元月二十五日清晨,參加傳召的僧眾還要舉行迎請未來佛(彌勒佛)強巴通真儀式。即︰將大昭寺內的銀質強巴佛像抬出繞八廓街,接受信眾朝拜。儀式完畢僧眾們即回各寺。

五世達賴規定在整個傳召法會期間,由哲蚌寺措欽協敖(俗稱鐵棒喇嘛)從元月三日起接管拉薩巿政大權。在這一特權中又規定了各種烏拉差役,給農奴們增加了不少額外的苛捐雜稅。

「充曲」,即會供法會,俗稱傳小召。始於1682年。係第巴桑杰為五世達賴羅桑加措舉辦的年祭。在每年藏曆二月下旬舉行,最初為期五天,後來每一世達賴圓寂,即將法會延長一天。傳小召亦在大昭寺舉行,由哲蚌寺鐵棒喇嘛主持。除舉行各種佛事活動外,還要通過辯經,對措讓巴格西(二等格西)進行複試。最後一天舉行「充曲捨章」,意為供寶會(即藏曆二月三十日)。這一天,布達拉宮要抬出錦緞繡成的、三十多丈高的大佛唐卡,供信眾朝拜。三大寺的僧侶們也要在這一天抬著珍藏的歷史文物、樂器、祭器、幢幡寶蓋等珍貴法物,列隊從大昭寺出發,繞拉薩古城一周,經布達拉宮、小昭寺重返大昭寺,表示以珍貴的寶物供佛,以招來一切祥瑞。供寶儀式完畢,會供法會即告結束。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