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五位
[佛光大辭典]曹洞宗開祖洞山良价禪師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位,依偏正回互之理,立五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之說。曹山本寂禪師復承洞山之本意而發明之,假託君臣之例而說明五位之旨訣,稱為君臣五位。即:(一)君位,指本來無物之空界,為正位,即五位中之正中來。(二)臣位,指萬象有形之色界,為偏位,即五位中之偏中至。(三)臣向君,為捨事入理之意,即向上還滅之偏中正。(四)君視臣,為背理就事之意,即向下緣起之正中偏。(五)君臣道合,為冥應眾緣而不墮諸有之意,即兼中到,指動靜合一、事理不二、非正非偏之究竟大覺之道位。〔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本寂章、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參閱「洞山五位」3869) p2818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曹洞五位
(名數)洞山良价禪師為廣接上中下之三根而開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來。先以陰陽之爻如圖相對。(-)正也,體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離卦回互疊變之而為五位。先言變疊之次第,則離卦如,第一重之,則為重離卦,第二取重離卦中之二爻,加於上下,則為中孚卦,第三取中孚卦中之二爻,加於上下,則為大過卦,更取其中之二爻,加於上下,則還於前之重離卦,故三變而止。寶鏡三昧謂之「疊而為三。」次取單離以其中爻回於下,則為巽卦,以中爻回於上,則為兌卦,依之而成前後之五卦。寶鏡三昧謂之「變盡成五。」以此五卦判證修之淺深,名為功勳之五位,示理事之交涉,名為君臣之五位。功勳之五位,為洞山之本意,君臣之五位。為曹山之發明。
又由卦爻之形而圖黑白之五位。是亦洞山之發明:
第一正中偏,正者、體也、空也、理也、偏者、用也、色也、事也、正中之偏者,正位之體處,具偏用事相之位也。是能具為體,所具為用,故以能具之體,定為君位。是君臣五位之君位也。學者始認體具之用,理中之事,作有為修行之位,為功勳五位之第一位,配於大乘之階位,則與地前三賢之位相當。
第二偏中正,是偏位之用具正位之體之位也。因之以能具之用定為臣位。即君臣五位之臣位也。在修行上論之則為正認事具之理用中之體,達於諸法皆空真如平等之理之位,即大乘之見道也。
第三正中來,是有為之諸法如理,隨緣,如性緣起者。即君視臣之位也。學者於此,如理修事,如性作行,是與法身菩薩由初地至七地之有功用修道相當者。
第四偏中至(一本作兼中至林間錄以之為大謬),是事用全契於體,歸於無為者,即臣向君之位也。學者於此終日修而離修念,終夜用而不見功用,即由八地至十地之無功用修道位也。
第五兼中到,是體用兼到,事理並行者。即君臣合體之位,而最上至極之佛果也。已上就法而論事理之回互,為君臣之五位,就修行上而判淺深,為功勳之五位。
五燈會元曹山章曰:「僧問五位君臣旨訣。師曰: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辨明。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兼帶者言兼中到之一位。
白隱之五家要語曰:「卻怪大圓鏡智光黑如漆,此道正中偏一位,於此入偏中正一位修寶鏡三昧多時,果證得平等性智初入理事無礙法界境致,行者以此不為足,親入正中來一位依兼中至真修,獲得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最後到兼中到一位折合還歸炭裏坐。」
黑白之五相,五燈會元以第四偏中至作○純白,第五兼中到造●純黑者非也(是由偏中至誤為兼中至而來),洞山之作有五位顯訣,五位逐位頌,功勳五位頌,曹山之作,有解釋洞山五位顯訣,五位旨訣,黑白五相偈。
曹洞宗開祖洞山良价接引學人所設立之權宜方法。即依偏正回互之理,開示正中偏等五位之別。據禪宗正脈卷七洞山良价條(卍續一四六‧一○八下):「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權開五位,善接三根,大闡一音,廣弘萬品。橫抽寶劍,剪諸見之稠林;妙玄通,截萬端之穿鑿。又得曹山,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玄風播於天下。」景德傳燈錄卷十七(大五一‧三三七上):「及受洞山五位銓量,特為叢林標準。」由是,知洞山良价提倡五位之說,曹山本寂銓量之,以為洞門之標準。
五位者,即: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其中,所謂正,為兩儀中之陰,即意味靜、體、空、理、平等、絕對、本覺、真如等;偏,則為陽,意味動、用、色、事、差別、相對、不覺、生滅等。即說偏正回互,而生正中偏等五位之別,以顯示法之德用自在,此乃開悟過程之五階段,即:(一)正中偏,此一階段之證悟,乃以現象界為主,唯其所見之現象界已被認為係絕對我之境界。其頌曰(大四七‧五二五下):「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首句中,「三更初夜」為正位,「月明」為偏位,即指明暗黑白未分之位;次句謂正即偏,顯示色即是空之理;末句乃指正偏互融,各還其本來面目,表示不變隨緣之義。(二)偏中正,此一階段不再強烈呈現分別見解,現象界之一切逐漸隱退。其頌曰:「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首句中,「失曉老婆」為正中偏位,「逢古鏡」則為偏中正位,即自千差萬別之事象直指真如平等之法界;次句謂明相未顯之時,如向古鏡而面容不分明;末句乃勸誡學人勿徒迷鏡中影像之有無,以示隨緣不變之理。(三)正中來,此階段已不再感覺身心之存在,二者皆泯滅無餘,即本體已達無念之境,應萬象之差別,變現出沒自在之妙用。其頌曰:「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首句之「無中」為正位,「有路」為來偏,即空無物之「體」、「相」回互,能成色相、有相之活路,以示佛凡尚隔之相;次句謂其正位之「說有說無」皆不中,若背觸之則失其本意;末句則謂不觸之功是為天真,在於潛行密用的隱微之間,以顯示有語中之無語、無語中之有語,即指無始之本覺佛性如來藏心之意。(四)偏中至,此階段從現象界差別之妙用,體悟現象與本體冥合,而達於無念無想之境。其頌曰:「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裏蓮,宛然自有沖天志。」首句示現偏之功用變通無窮,於語默是非之間事事交鋒,既不走避亦不為所傷;次句謂其功用隨處希有,如蓮花之在火裏猶聲色天然;末句則謂居聲色是非之途所必歸之所,即指不覺之全相之意。(五)兼中到,此即圓滿總收正偏來至無礙自在之境。其頌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裏坐。」首句謂入有之時乃為絕對之有,非無可對;入無之時亦為絕對之無,非有可對;顯現當頭正面泯絕比鄰,不墮有無二邊之見。次句則勸誡學人勿迷失於常流日用之軌。末句則導入「一相無相、究竟非思量」之歸處,即顯示究竟大覺道位之意。
要言之,正偏五位之說在立本覺、不覺之二元,本覺乃向下隨緣,以顯現萬有差別之事象,即以靜中有動為中正偏;不覺則為向上還滅,以隨順真如平等之理性,即以動中有靜為偏中正。此正偏二者道合而歸於一元,即以動靜不二為兼中到。此係取大乘起信論所說之「本覺、不覺、不變、隨緣」之說,配以周易陰陽五行之說,組織而成者。
良价又別作「功勳五位」之說,即:向、奉、功、共功、功功。據明代永覺元賢所著洞上古轍卷上載:(一)所謂向,師(洞山)曰(卍續一二五‧三五八上):「契飯時作麼生?」又曰:「得力須忘飽,休糧更不饑。」向,趣向之意。然必須先知「有」,若不先知有,則無所趣向,且於日常動靜之間不可須臾忘卻。真正向之所專,則無暇計饑飽。(二)所謂奉,師曰:「背時作麼生?」又曰:「只知朱紫貴,辜負本來人。」奉,乃承奉之奉。於「向」之後,接之以「奉」,如人之奉事長上,必先歸敬而後承奉,若「背」(貪合外塵,乃背本分之事)則不能奉。(三)所謂功,師曰:「放下鋤頭時作麼生?」又曰:「撒手端然坐,白雲深處閒。」把鋤頭,乃有向奉之意;放下鋤頭,則意味不向奉。由前向奉之功至此頓忘,故謂放下鋤頭。後句則表契入正位。(四)所謂共功,師曰:「不得色。」又曰:「素粉難沈路,長安不久居。」共功者,謂諸法並興,故稱共。洞山所謂不得色者,乃為前位是一色,而諸法俱隱,此位則一色消盡,諸法俱現,一色亦不可復得。(五)所謂功功,師曰:「不共。」又曰:「混然無諱處,此外復何求?」功功者,此功較前位之功為深,故稱功功。由前位之有共,此位則不共;非特法不可得,非法亦不可得,理事混然,並無隱藏之跡,乃佛道之極致。然猶名功者,蓋以視向上之事亦屬人力所造作,故亦為功。是以此五位揭示學人修鍊功夫之階次,即自最初之歸向,其次之承奉,乃至最後得不共之功功。據日僧指月慧印(1689~1764)之「不能語偏正五位說」,謂此五位(功勳五位)與正偏五位形似而義稍別,正偏五位旨在彰顯法之德用自在,功勳五位則在闡明「功」之初後、「修」之生熟,且重點在於偏中。
其後,曹山本寂乃承洞山五位之說,藉君臣相對之誼而說明五位之旨訣,稱為君臣五位。(一)君,所謂「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虛」;意指本來無一物之空界,為正位,相當於正偏五位中之正中來、功勳五位中之「功」。(二)臣,所謂「靈機弘聖道,真智利群生」,即受君命,廣弘聖道,現一切森羅萬象;意指萬象有形之色界,為偏位,相當於正偏五位中之偏中至、功勳五位中之「共功」。此即陰陽之兩儀,本覺與不覺對立之二元。(三)臣向君,所謂「不墮諸異趣,凝情望聖容」,臣專承事於君,其赤誠無階級差別之問題;意指捨事入理,相當於向上還滅之偏中正、功勳五位中之「奉」,此偏中正即將差別之事象,歸於無差別平等界之正位。(四)君視臣,所謂「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君之視臣,公平無私,一視同仁,即背理就事之意,相當於向下緣起之正中偏、功勳五位中之「向」。(五)君臣道合,所謂「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君臣道合則天下太平,為冥應眾緣而不墮諸有之意,相當於正偏五位中之兼中到、功勳五位中之「功功」,即動靜合一、事理不二、非正非偏之究竟大覺之道位。
及至石霜慶諸,亦以洞山五位說為基礎,以王子之出生、素質、根機及其種種修行努力、所表現之德、可就帝位等為譬喻,而說明五種修行階段之差異,稱為王子五位。即:(一)誕生王子,乃國王正嫡所生之皇太子,謂能頓入一色,全不借功勳。相當於君臣五位中之君、正偏五位中之正中來;比喻本覺佛性。(二)朝生王子,指庶生之子,苦學力行,身處外朝,居於臣位,輔佐其君,止事外紹之功,終在臣職,以外王之王種姓故,亦稱王子。相當於君臣五位中之臣、正偏五位中之偏中至;比喻漸漸修學悉當成佛之義。(三)末生王子,指天子之末子,雖久經功勳而得就君位,然遠謝一切,專事內紹。相當於君臣五位中之臣向君、正偏五位中之偏中正;比喻用漸次功夫以入於一色。(四)化生王子,指旁分帝化轉位就功之子,稟承父命,居於臣位,能輔王化。相當於君臣五位中之君視臣、正偏五位中之正中偏;比喻菩薩化他度生之位。(五)內生王子,指生於內宮,克紹君位,與父王之體無異,乃統理萬機,群臣能輔佐之並與之道合之位。相當於君臣五位中之君臣道合、正偏五位中之兼中到;比喻理智一如、本來成佛之玄奧。
洞上古轍卷上謂,以功勳、君臣、王子等五位配於正偏五位者為非,蓋功勳五位與王子五位皆是偏位上之事,且功勳五位是豎論功夫之淺深,王子五位則中分內紹外紹,故有不同。又君臣五位所分之君臣兩位,乃接引學人之權宜作法,係從正偏五位中之兼至(偏中至)一位中所分出者,故亦不宜以之配於正偏五位。此係元賢自取「正中來一元說」,並據以解釋正偏五位說。元賢雖謂君臣五位之正偏二元說為兼至一位中所分出,且正偏五位及君臣五位等其旨非一,然認為洞山、曹山之間非有異轍,且彼之正偏五位係基於周易之陰陽五行說,由是可知正偏二元論實為其說法之宗旨,誠然如此,則元賢之主張失其正鵠。
又良价之寶鏡三昧歌以此五位配於周易之爻卦,曹山元證禪師語錄亦作黑白五種圓相,以表示此五位,其中,有三疊五變之說,即重離六爻之卦,陰爻陽爻回互疊變而成五卦,具荎草之五味,如金剛杵之首尾闊而中狹,此喻顯正偏五位。寂音慧洪之合古徹卷上解三疊五變,謂離為南方之卦,火也,心之譬也。其爻六劃回互而成五卦,重疊之,而成三卦,如 ,取二、三、四爻而成一卦─巽卦(),取三、四、五爻而又成一卦─兌卦(),此謂疊之為三;下巽上兌又成一卦─大過(),下兌上巽又成中孚之卦(),此謂變之成五。配以曹山之五相,而出左圖:(正即陰白,偏即陽黑)
對於此,元賢之洞上古徹卷上出五位總圖(正為黑,偏為白),並為之解說。
最上一相,表示黑白未兆之前,即所謂向上宗乘事;次一相表示黑白既分之後,即所謂正中有偏、偏中有正、偏正交互之義;中間仍有一虛圈者,表示向上事,今亦隱於黑白之間。又引申此偏正交互之義,則成五位:(一)以黑多白少者為正中偏。(二)白多黑少者為偏中正。(三)中黑外白者為正中來,蓋以前二位造至尊貴位,復不守尊貴,乃轉正向偏,正不居正,偏出於正,而偏不落偏,故黑在外而白在內。(四)以全白者為兼中至,乃於正中來之後,妙印當風,縱橫無忌,事理雙炤,明暗並用,以其全體即用,故其相全白。(五)全黑者為兼中到,乃妙盡功忘,混然無跡,事理雙銷,是非不立者,以其全用即體,故其相全黑。前二位相對未兼者,後二位相對既兼者,唯正中來一位無對。即兼中至全體即用與兼中到全用即體;正中偏黑多白少與偏中正白多黑少互為相對,唯正中來位於五方中之中央,故無相對者,即獨尊之意。相對於慧洪傳承自曹山以來之說所作之正偏二元說,元賢乃主張本覺一元說,其說雖非無理,但與洞曹兩山之本意已大相乖離。
我國自古即盛行陰陽五行之說,南北朝時道儒漸興,其說混入佛教,及至唐宋,其傾向愈顯,如圭峰宗密以乾卦為圓覺妙心,又以「元亨利貞」配「常樂我淨」四德,復於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二,以黑白十種圓相表示大乘起信論所說之流轉還滅之次第。又宋代周敦頤所作之太極圖說,恐亦受宗密及洞山五位等說之影響。〔圓覺經略鈔卷一、洞山良价禪師語錄、五燈會元卷十二、卷十三、古尊宿語錄卷十一、禪宗正脈卷七、卷十三、寶鏡三昧本義〕p3869
凡三卷。又作曹洞五位顯訣、重編曹洞五位。宋代僧慧霞編。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一冊。內容收錄晦然和尚序、慧霞序、廣輝之重集洞山偏正五位曹山揀語並序、洞山五位顯訣、天童四借頌、逐位頌、寶鏡三昧、汾陽廣智歌、曹山三種墮四種異類等。
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有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之五位說,以七言三句逐位頌出,故又稱逐位頌。洞山之法嗣曹山本寂自五位說摘其語要,闡明真訣,而作曹洞五位顯訣。晦然和尚於重編曹洞五位顯訣之卷中引用曹山之法嗣慧霞之序言,主張五位之逐位頌出自曹山之手,然一般咸認正偏五位說與向、奉、功、共功、功功之功勳五位說係洞山之作;君臣五位說與王子五位說則係洞山或曹山之作。功勳五位論述修行之境地,正偏五位就本體與現象之關係論述萬差諸法,君臣五位與王子五位係正偏五位宗旨之申論。
有關五位說之注釋書,較著名者有:永覺元賢之洞上古轍、覺範慧洪之石門文字禪、晦巖智昭之人天眼目、全苗月湛之五位顯訣元字腳等。 p3985
全一卷。唐代曹山本寂撰。君臣五位,係曹山基於其師洞山之偏正五位頌,配於君臣而成。即:(一)君,(二)臣,(三)臣向君,(四)君視臣,(五)君臣道合之五位,並以圖示之。更以五言四句之頌敘述一一位之宗趣。〔人天眼目卷三、五燈會元卷十三〕 p4615
略稱洞家。我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以洞山良价(807~869)為宗祖。宗名曹洞之由來有二說:一說洞指洞山,曹指曹山,乃合其師徒所住之山為名。本應稱洞曹宗,為習慣故稱曹洞;另一說取曹溪慧能之曹與其法孫洞山良价之洞,合稱為曹洞宗。取六祖曹溪慧能,係以此表明本宗乃六祖正風之嫡傳,慧能門下以青原行思、南嶽懷讓二者最傑出,本不分嫡庶,後一宗之法分為二。良价初就五洩山靈默出家,不久即上嵩山受具足戒,從雲巖曇晟受心印,即傳承慧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晟之一脈。唐宣宗大中年間(847~859)於新豐山接化學徒,後至筠州洞山大張化風,又作寶鏡三昧歌以提倡自宗綿密之家風,立五位綱格,推出偏正回互之幽玄,明示修行工夫即本來面目自在之妙用。門下有雲居道膺、曹山本寂,本寂得心印,有出藍之譽,能彰顯五位旨訣,於撫州曹山崇壽院及荷玉山大振禪風。其後曹山法系斷絕,曹洞宗唯賴雲居道膺一脈,繼嗣不絕。道膺六傳至芙蓉道楷,於芙蓉湖畔結菴接化,門下有丹霞子淳,子淳之下有真歇清了、天童正覺。清了嘗作淨土說一篇勸進淨土;正覺住天童山接化徒眾三十年,對臨濟宗大慧宗杲之看話禪大倡默照禪,又嘗作頌古百則,世稱宏智頌古,萬松行秀評唱此頌古百則,流傳於世,即指曹洞宗所珍重之從容錄。清了之下,經天童宗玨、雪竇智鑑傳天童如淨,大振曹洞宗風。本宗盛衰,衰不若溈仰、法眼;盛不及雲門、臨濟,勢若處中道。宋以後,本宗分少室雪庭之福裕、雲門之圓澄、壽昌之慧經等三派弘傳於北方。又芙蓉道楷十九傳至無明慧經,於明萬曆年間重振法席,門下有博山元來、覺浪道盛、鼓山元賢等。元賢傳為霖道霈;道成傳闊堂大文,大文傳興儔心越,心越曾於康熙十六年(1677)遊化日本。
日本希玄道元嘗來我國天童山就如淨受法,向日本傳入曹洞宗,是即該國曹洞宗之初傳,以永平寺為曹洞宗本山,門下學徒常逾千人,以孤雲懷奘、永興詮慧、了然法明等最著。龜山天皇(1259~1274)嘗賜紫衣予本宗之義尹,其法系繁興,世稱寒嚴派。另有梅巖義東開普濟寺,門下出十三傑,是即普濟十三派。永仁四年(1296)以後,本宗瑩山紹瑾遊化各地三十年,晚年止住能登諸嶽寺,改律院為禪剎,名諸嶽山總持寺。日本曹洞宗至紹瑾有突破性發展,改革「只管打坐」之禪風,吸收民間流行之祈禱儀式,積極在民間傳教。而本宗概由紹瑾門下顯揚。明治三十一年(1898),總持寺焚燬,大本山乃遷武藏之鶴見,能登舊地則單置別院。
本宗宗風在以坐禪辦道勤開向上一路,以探究學者心地為接機之法,即所謂「曹洞用敲唱」,師家應學人之敲而唱之,其間不容毫髮。教義上承希遷之「即事而真」,意謂個別事物(事)顯現世界本體(真,即理,乃指佛性),理事「互回」(相應互涉),進而擴充為君臣五位,從理事、體用關係上說明事理不二、體用無礙的道理。在日本,高祖道元禪師之正法眼藏、太祖紹瑾禪師之傳光錄、坐禪用心記皆在闡揚本家宗風。所傳禪風講求默念不動,稍失潑辣禪機,故當臨濟宗成為權門右族之歸嚮時,本宗在士庶努力下,施教於邊陲之地。〔五燈會元卷十三、宗門十規論、人天眼目卷三、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p4617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