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吃酒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ㄔ ㄐㄧㄡˇ, 1.飲酒。《紅樓夢.第一回》:「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2.一種舊式婚禮中的儀式。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雲門匡真禪師廣燈

三卷。唐‧雲門文偃撰,守堅編。宋‧熙寧九年(1076)序刊。又稱《雲門錄》、《雲門廣錄》。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內容分三卷。上卷為對機三二0則、十二時歌、偈頌,中卷為室中語要一八五則、垂示代語二九0則,下卷為勘辨一六五則、遊方遺錄三十一則、遺表、遺誡、行錄、請疏。卷首有熙寧九年蘇澥之序,卷末附德山緣密〈頌雲門三句語〉。此外,明‧郭凝之所編之《五家語錄》中,亦有《雲門匡真禪師語錄》(《禪宗全書》第三十九冊),內容之編次與此書不同。

◎附︰雲門文偃語錄選輯

(1)問︰「如何是禪﹖」師云︰「是。」進云︰「如何是道﹖」師云︰「得。」問︰「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如何得出家﹖」師云︰「淺。」進云︰「學人不會。」師云︰「深。」

(2)師云︰「莫道今日瞞諸人好,抑不得已,向諸人前作一場狼藉。忽被明眼人見,成一場笑具,如今避不得也。且問汝諸人,從來有什麼事﹖欠少什麼﹖向汝道無事,已是相埋沒也。須到者個田地始得。亦莫趁口亂問,自己心裏黑漫漫地,明朝後日大有事在!爾若根思遲回,且向古人建化門庭東覷西覷,看是什麼道理。爾欲得會麼﹖都緣是汝自家無量劫來妄想濃厚,一期聞人說著,便生疑心,問佛問法,問向上問向下。求覓解會,轉沒交涉。擬心即差,況復有言。莫是不擬心是麼﹖更有什麼事﹖珍重!」

(3)師云︰「我事不獲已,向爾諸人道直下無事,早是相埋沒也!更欲踏步向前,尋言逐句,求覓解會,千差萬別!廣設問難,贏得一場口滑,去道轉遠,有什麼歇時﹖只此個事若在言語上,三乘十二分教豈是無言語﹖因什麼道教外別傳﹖若從學解機智,只如十地聖人說法如雲如雨,猶被呵責,見性如隔羅縠。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懸殊。雖然如此,若是得底人,道火不能燒口;終日說事,未嘗掛著唇齒,未曾道著一字;終日著衣吃飯,未曾觸著一粒米,掛一縷絲。雖然如此,猶是門庭之說,須是實得與麼始得。若約衲僧門下,句裏呈機,徒勞佇思。直饒一句下承當得,猶是瞌睡漢!」

(4)諸兄弟!若是得底人,他家依眾遣日。若未得,切莫掠虛,不得容易過時,大須仔細,古人大有葛藤相為處,祇如雪峰和尚道︰盡大地是爾。夾山和尚道︰百草頭上荐取老僧,鬧巿裏識取天子。洛浦和尚云︰一塵才起,才地全收;一毛頭師子全身。總是爾把取翻覆思量看,日久歲深,自然有個入路。此個事無爾替代處,莫非各在當人分上。老和尚出世,只為爾作個證明。爾若有個入路、少許來由,亦昧汝不得,若實未得方便,撥爾即不可。

(5)兄弟!一等是踏破草鞋行腳,拋卻師長父母,直須著些子眼睛始得。若未有個入頭處,遇著本色咬豬狗手腳,不惜性命,入泥入水相為,有可咬嚼,眨上眉毛,高掛鉢囊,十年二十年,辦取徹頭。莫愁不成辦。直是今生未得,來生亦不失人身,向此門中亦乃省力,不虛辜負平生,亦不辜負施主師長父母。

(6)直須注意,莫空過時。遊州獵縣,橫擔拄杖,一千里二千里走。這邊經冬,那邊過夏。好山好水,堪取性,多齋供,易得衣鉢。苦屈!苦屈!圖他一斗米,失卻半年糧。如此行腳有什麼利益﹖信心檀越一把菜一粒米,作麼生消得﹖直須自看,無人替代。時不待人,一日眼光落地,前頭將何抵擬﹖莫一似落湯螃蟹手腳忙亂,無爾掠虛說大話處。莫將等閑,空過時光。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不是小事,莫據月前。俗子尚猶道「朝聞夕死可矣」,況我沙門,合履踐何事﹖大須努力!

(7)上堂云︰「大眾!汝等還有鄆州針麼﹖若有,試將來看。有麼﹖有麼﹖」眾無對,師云︰「若無,散披衣裳去也。」便下座。

(8)上堂云︰「諸方老禿奴,曲木禪床上座地求名求利。問佛答佛,問祖答祖,屙屎送尿也!三家村裏老婆傳口令相似,識個什麼好惡﹖總似這般底,水也難消。」(以上摘錄自《雲門廣錄》卷上)

(9)師有時云︰「若言即心即佛,權且認奴作郎。生死涅槃恰似斬頭覓活。若說佛說祖、佛意祖意,大似將木槵子換卻爾眼睛相似。」

(10)師或時以拄杖打露柱一下云︰「三乘十二分教說得著麼﹖」自云︰「說不著。」復云︰「咄!者野狐精!」僧問︰「只好師意作麼生﹖」師云︰「張公吃酒李公醉。」(以上摘錄自《雲門廣錄》卷中)

(11)師初參睦州踪禪師,州才見師來,便閉卻門。師乃扣門,州云︰「誰﹖」師云︰「某甲。」州云︰「作什麼﹖」師云︰「己事未明,乞師指示。」州開門一見便閉卻。師如是三日去扣門。至第三日,州始開門,師乃拶入。州便擒住云︰「道!道!」師擬議,州托開云︰「秦時車度轢鑽!」師從此悟入。

(12)師到雪峰莊,見一僧,師問︰「上座今日上山去那﹖」僧云︰「是。」師云︰「寄一則因緣問堂頭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別人語。」僧云︰「得。」師云︰「上座到山中,見和尚上堂,眾才集,便出握腕立地云︰『這老漢項上鐵枷何不脫卻﹖』」其僧一依師教。雪峰見這僧與麼道,便下座攔胸把住其僧云︰「速道!速道!」僧無對,雪峰托開云︰「不是汝語!」僧云︰「是某甲語。」雪峰云︰「侍者!將繩棒來。」僧云︰「不是某語,是莊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來道。」雪峰云︰「大眾!去莊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識來。」師次日上山,雪峰才見便云︰「因什麼得到與麼地﹖」師乃低頭,從茲契合。(以上摘錄自《雲門廣錄》卷下)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ㄍㄨㄣˇ, [形]

大水奔湧翻騰的樣子。常用疊詞「滾滾」。《集韻.上聲.混韻》:「滾,大水流貌。」如:「白浪翻滾」、「滾滾黃河」。

[動]

1.翻轉。如:「打滾」、「滾雪球」、「連爬帶滾」。

2.離開、走開,多表示呵斥。如:「滾出去」。《紅樓夢.第九六回》:「快快的滾罷,還等窩心腳呢!」

3.液體沸騰。如:「水滾了。」

4.沿著衣服的邊緣上做裝飾。如:「在衣襬上滾一道紅邊。」

[副]

很、非常。如:「滾燙」、「滾圓」。《紅樓夢.第二○回》:「我家裡燒的滾熱的野雞,快來跟我吃酒去。」



(六)ㄏㄨˊ, [動]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一)ㄖㄣˋ, [動]

思、念。《文選.班固.典引》:「若然受之,宜亦懃恁旅力。」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詩:「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

[代]

1.哪。如:「恁時」。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若是他不戀恁春風畫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2.什麼、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我歇之後,有恁人在此房中安歇?」

3.如此、這樣。如:「恁的」、「恁般」。宋.歐陽修〈玉樓春.酒美春濃花世界〉詞:「已去少年無計奈,且願芳心長恁在。」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齣》:「昔氏賢文,把人禁殺,恁時節則好教鸚哥喚茶。」

4.怎麼。如:「恁麼」。《水滸傳.第三回》:「你也須認的洒家,卻恁地教甚麼人在間壁吱吱的哭,攪俺弟兄們吃酒?」



ㄘㄠˊ, [形]

喧鬧、繁雜。如:「嘈雜」。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動]

1.一起發出聲音。《文選.潘岳.笙賦》:「光歧儼其偕列,雙鳳嘈以和鳴。」

2.吵。《水滸傳.第四五回》:「(那婦人)口裡嘈道:『師兄,你只顧央我吃酒做什麼!』」《紅樓夢.第五八回》:「探春因家務冗雜,且不時趙姨娘與賈環來嘈聒,甚不方便。」


胞弟

ㄅㄠ ㄉㄧˋ
稱謂。稱同父母所生的弟弟。《紅樓夢.第七五回》:「這邢德全雖係邢夫人之胞弟,卻居心行事大不相同,只知吃酒賭錢,眠花宿柳為樂。」《文明小史.第二八回》:「人家見他名字合東卿先生排行,只道是他的胞弟,無不請見。」


餔糟歠醨

ㄅㄨ ㄗㄠ ㄔㄨㄛˋ ㄌㄧˊ
糟,釀酒的殘渣。醨,薄酒。餔糟歠醨指吃酒渣,喝剩酒。語本《屈原.楚辭.漁父》:「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後借以喻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的生活態度。也作「餔糟啜醨」。


不管

ㄅㄨˋ ㄍㄨㄢˇ, 1.不看顧。如:「不管兒女」。

2.不理會。《紅樓夢.第六五回》:「自己除賺錢吃酒之外,一概不管,賈璉等也不肯責備他。」

3.不論。《紅樓夢.第二九回》:「寶姐姐有心,不管什麼他都記得。」

4.不顧忌。《紅樓夢.第六三回》:「只見他們說笑不了,也不管尤氏在那裡,只憑丫鬟們去伏侍,且同眾人一一的遊玩。」

5.不會。《董西廂.卷二》:「僧行,有誰隨俺?但請無慮,不管有分毫失賺。」

6.不准、不許。《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有一事最大,救取夫人,不管分毫有損害。……只管擒賊不管敗。」


不著疼熱

ㄅㄨˋ ㄓㄨㄛˊ ㄊㄥˊ ㄖㄜˋ
不關痛癢,毫不愛惜。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這一個小廝,必是你乞養來的螟蛉之子,不著疼熱,所以著他償命。」《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那福僧每日只是吃酒賭錢,養婆娘,做子弟,把錢鈔不著疼熱的使用。」


不成半器

ㄅㄨˋ ㄔㄥˊ ㄅㄢˋ ㄑㄧˋ
不成器、不長進、沒出息。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那廝不成半器,好酒貪盃,不理家當。」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二折》:「小的個孩兒,吃酒賭錢,不成半器。」


怕不

ㄆㄚˋ ˙ㄅㄨ, 1.豈不、難道不。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三折》:「父親,您孩兒怕不要同去?爭奈無寸箭之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我怕不要周全?只是關著財利上事,連夫妻兩個,心肝不託著五臟的。」

2.儘著。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套.十煞〉:「怕不你人心姦巧,爭念有造物乘除。」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我怕不在這裡吃酒,不知我父親在家,可有這樣酒吃那!」

3.可能、恐怕。《西遊記.第一八回》:「既是遠來的和尚,怕不真有些手段。」《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這幾年在新任老爺手裡,著實跑起來了,怕不一年要尋千把銀子。」


潑賴

ㄆㄛ ㄌㄞˋ, 1.頑劣、潑辣。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老徐卻也忒潑賴,這不是說話,這是害人性命哩!」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這都是廕庇驕奢潑賴徒,打扮出謊規模。」也作「憊賴」、「派賴」。

2.惡毒頑劣的人。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這潑賴無禮。……哥哥,你看孫二見俺這裡吃酒,他罵你吃你娘祖代宗親呢!」


婆子

ㄆㄛˊ ˙ㄗ, 1.妻子。《西遊記.第八四回》:「那王小二有個婆子,帶了兩個孩子,哇哇聒噪,急忙不睡。」

2.對婦女的稱呼。通常帶有輕視意味。《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左右可將枷來,枷了這婆子!」

3.年老的女性傭人。《紅樓夢.第四○回》:「鴛鴦聽說,便命人也送兩樣去後,鴛鴦又問婆子們回來吃酒的攢盒可裝上了。」


破蒸籠不盛氣

ㄆㄛˋ ㄓㄥ ㄌㄨㄥˊ ㄅㄨˋ ㄔㄥˊ ㄑㄧˋ
盛,容納。破蒸籠不盛氣比喻人沒出息、沒志氣。明.龍子猶《殺狗記.第六齣》:「呸!破蒸籠不盛氣。他是孫大哥家裡使喚的,我每吃酒,他來伏事的,到與他結義做朋友,沒志氣。」


排告

ㄆㄞˊ ㄍㄠˋ
排除掉、排擠掉。《水滸傳.第六回》:「只被廊下那幾個老和尚吃酒撒潑,將錢養女,長老禁約他們不得,又把長老排告了出去,因此把寺來都廢了。」


沒幹頭

ㄇㄟˊ ㄍㄢˋ ㄊㄡˊ
形容沒出息的人。《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往往見人不會吃酒,他說這人沒出長兒,沒幹頭兒。」


沒好意思

ㄇㄟˊ ㄏㄠˇ ㄧˋ ˙ㄙ
沒有適宜的意旨。《紅樓夢.第一六回》:「賈璉此時沒好意思,只是赸笑吃酒。」


沒出長

ㄇㄟˊ ㄔㄨ ㄓㄤˇ
沒長進、沒出息。《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往往見人不會吃酒,他說這人沒出長兒,沒幹頭兒。」


毛毛

ㄇㄠˊ ㄇㄠˊ, 1.說人不害羞的話。元.鄭光祖《?梅香.第三折》:「諕的那有情人恨無個地縫兒藏。(帶云)毛毛羞麼。(唱)羞殺我也傅粉何郎。」

2.大約。《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茫然不解

ㄇㄤˊ ㄖㄢˊ ㄅㄨˋ ㄐㄧㄝˇ
對事情無所知或不能理解。《歧路燈.第一○二回》:「邵肩齊說及前事,婁樸茫然不解。」《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白趨賢又道:『你請朋友吃酒,是要你承朋友情的。』勞航芥更為茫然不解。」


篾片相公

ㄇㄧㄝˋ ㄆㄧㄢˋ ㄒㄧㄤˋ ㄍㄨㄥ
專門沾取別人利益的人。《紅樓夢.第四四回》:「外頭老爺們吃酒吃飯,都有一個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兒。」


乏倦

ㄈㄚˊ ㄐㄩㄢˋ
疲勞、疲倦。《紅樓夢.第四一回》:「賈母因覺身上乏倦,便命王夫人和迎春姊妹陪了薛姨媽去吃酒,自己便往稻香村來歇息。」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