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十法行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對於經典十種之行法:一、書寫,於佛所說之經律論文,書寫流通而不使斷也。二、供養,於佛之經典所在處,如佛之塔廟供養之也。三、施他,以所聞之法為他演說,或施與經卷,不專自用,但欲利他也。四、諦聽,聞他人讀誦經典而解說之,深生愛樂,一心諦聽也。五、披讀,於諸佛所說之經典常披閱看讀而不釋手也。六、受持,於諸佛所說之教法從佛稟受,持而勿失也。七、開演,於如來所說之教法常開示演說,使人信解也。八、諷誦,於如來所說之一切道法,諷誦宣揚,梵音清徹,使人樂聞也。九、思惟,於如來所說之一切法義思惟籌量,憶念而不忘也。十、修習,依如來所說之法,精修數習,而成道果也。出辯中邊論下。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十法行(梵daśa dharma-caryāḥ,藏chos-spyodrnam-pa bcu)

指受持經典的方法。又稱十種法行。《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七〈付囑品〉謂(大正8‧725a)︰「受持此修多羅有十種法,何等為十﹖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流傳、四者諦聽、五者自讀、六者憶持、七者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惟、十者修行。」

又,《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謂修行十法行者,所獲福聚其量無邊。即︰(1)書寫︰謂書寫、流通經律論;(2)供養︰謂對放置佛經之處所或塔寺要有恭敬心;(3)施他︰指為他人演說所聞之法,或施與經卷,不佔為己有;(4)諦聽︰謂專心諦聽他人誦讀;(5)披讀︰謂自己披閱讀誦經典;(6)受持︰謂領受教法,憶持不忘;(7)開演︰指為他人開演經典文義,使起信解;(8)諷誦︰謂諷誦、宣揚經文,令人樂聞;(9)思惟︰謂住於閑寂處,思惟籌量經典文義;(10)修習︰謂常行佛所說教法而不退失。

〔參考資料〕 《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二;《顯揚聖教論》卷二;《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三〈行住品〉。


[法相辭典(朱芾煌)]

瑜伽七十四卷八頁云:復次於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有情。何等為十?謂於大乘相應菩薩藏攝契經等法,書持、供養、惠施於他,若他正說恭敬聽聞,或自翫讀,或復領受,受已廣音而為諷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獨處空閑思量觀察,隨入修相。問:如是十種法行,幾是能生廣大福德道?答:一切。問:幾是加行道?答:一。謂第九。問:幾淨障道?答:一。謂第十。

二解 辯中邊論下卷五頁云:何等名為十種法行?頌曰: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論曰:於此大乘有十法行。一、書寫,二、供養,三、施他,四、若他誦讀,專心諦聽,五、自披讀,六、受持,七、正為他開演文義,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行。

三解 顯揚二卷二十頁云:諸行者:謂十種法行。廣說如經。一、於菩薩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書持法行。二、若劣若勝諸供養具,供養法行。三、若自書已,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發意恭敬尊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讀;由宗仰故,諦聽法行。五、發淨信解恭敬重心,披讀法行。六、為欲修習法隨法行;從師受已,諷誦法行。七、既諷誦已,為堅持故,以廣妙音,溫習法行。八、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九、獨處閑靜,極善研尋,稱理觀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毘缽舍那;為欲趣入,乃至為令諸所求義成就法行。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十種行持經典的方法,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